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4种用药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肺部感染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治疗决策科学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抽取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兰大二院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病历,应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组中,4种治疗方案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成本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C方案经济效果优于其他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学效果,为临床下呼吸道感染用药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C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D组采用头孢唑肟钠治疗,观察四组治疗效果和药物经济成本.结果 四组在药物治疗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费用明显低于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钠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最经济、最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学效果,为临床下呼吸道感染用药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C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D组采用头孢唑肟钠治疗,观察四组治疗效果和药物经济成本。结果四组在药物治疗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费用明显低于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钠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最经济、最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并符合诊断标准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5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A组、B组、C组和D组分别给予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对比5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A组、B组、C组和D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00%、100.00%、86.67%和76.67%,观察B组治疗有效率最高,但观察A组、B组、C组和D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B组、C组和D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均能取得确切疗效,且以逆经脉斜刺、行针5 s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四种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学评价。方法选取我校附属医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16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四组,各42例,A组应用头孢曲松钠,B组应用头孢唑肟钠,C组应用左氧氟沙星,D组应用阿奇霉素,比较四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与治疗费用。结果 A组总有效率85.71%,B组总有效率83.33%,C组总有效率90.48%,D组总有效率88.09%,四种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χ2=0.9036,P0.05);A组费用(934.53±165.41)元,B组费用(1044.34±256.48)元,C组费用(657.42±231.66)元,D组费用(1254.73±376.45)元,A组与C组费用与疗效的比值显著低于B组与D组,A组与B组和D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12、7.4389),C组与B组和D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416、9.9975)。结论临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时应用四种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显著,但是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使用的费用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和成本。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组,五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对比五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成本。结果五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成本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则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血塞通治疗,不仅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治疗成本更低,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化痰清肺汤联合刮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性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为75人。B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A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化痰清肺汤联合刮痧进行干预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案,A组治疗疗效优于B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化痰清肺汤联合刮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可有效提升治疗疗效,改善睡眠质量,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喹诺酮类药物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获得性肺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45例。A组给予患者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盐酸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C组给予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D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四组患者临床疗效、药物成本情况。结果治疗后,四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A、B、C、D四组的C/E依次增高,D组C/E最高,显著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种喹诺酮类药物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均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而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药物经济学价值最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二聚体增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二聚体增高患者中选取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后肺功能、血气、氧代谢各指标水平以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FVC、FEV_1、PaO_2水平较对照组均更高,且PaCO_2、ERO_2、VO_2、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均更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二聚体增高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肺功能、血气、氧代谢各指标均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且D二聚体水平极大降低,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韩林华 《中外医疗》2021,40(12):76-78
目的 分析和研究止咳化痰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次临床研究的起止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研究对象为该期间内该院收治的接受治疗研究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组为A组(n=40例)和B组(n=40例).对B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A组在B组治疗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经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108例吸入性肺炎患儿,按治疗方案分为头孢他啶组(A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组(B组)、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治疗组(C组),对比分析三组疗效、费用支出、不良反应、成本-效果的差异。结果 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总体治疗费用对比,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A、B、C组的C/E值分别为83.50、90.25、79.61,从经济学角度考虑,三种方案中C组治疗方案最经济。结论头孢他啶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经济有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肺癌所致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25例。A组采用顺铂治疗,B组采用甘露聚糖肽治疗,C组采用IL-2治疗,D组采用顺铂+甘露聚糖肽治疗。对比分析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4组治疗有效率:D组>B组>A组>C组。B、D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腔内注射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学情况。方法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1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成A、B、C、D四组,每组均为40例,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肟钠、头孢曲松钠治疗,对临床疗效和质量成本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四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成本方面,B、D组显著低于A、C组(P0.05)。结论在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肟钠、头孢曲松钠治疗均能取得比较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在治疗成本方面,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却更低,可以将其当成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4.
韩秀文 《西部医学》2011,23(9):1791-1792
目的 探讨4种抗茵药物治疗细菌性肺炎的疗效及经济学结果.方法 196例细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49例,分别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头孢美唑钠、头孢呋幸钠治疗,观察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A、B、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8%、97.87%、95.8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呼吸道感染应用不同抗生素治疗的药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期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本次主要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四组,各组32例患者,A组、B组、C组和D组分别用药为头孢曲松钠、头孢唑肟钠、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对比四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治疗费用。结果 四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治疗费用最低,其次为D组、A组,B组治疗费用最高。结论 呼吸道感染应用不同抗生素治疗的疗效相当,且安全性较高,不容易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但费用方面左氧氟沙星更低,可以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优先选择,以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治疗方案来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强化胰岛素治疗与口服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录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2例作为本次对比治疗的研究对象,将其无规则随机平分为两个治疗组,即强化组与口服组,各31例。短期内给予强化组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而对口服组则采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方案。两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后,对比观察及研究其血糖控制效果以及胰岛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强化组患者经强化胰岛素治疗2周后,其血糖的总有效控制率为96.77%(30/31),而口服组的为83.87%(26/31),对比研究其统计学意义具有鲜明的差异性(P0.05);检测所得强化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以及餐后2h血糖值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口服组(P0.05);并且强化组用药期间发生不良药物副反应率为3.23%(1/31),而口服组的为16.13%(5/31),对比检验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相比于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更值得用于首诊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其于短期内即可产生非常显著的血糖控制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中给予官方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及临床价值。方法纳入于2012年至2015年期间于本院接受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差异以每组40例分为A组(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方案)和B组(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救治效果。结果记录对比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酸碱度(pH)、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等指标变化,B组患者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A组,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除了常规药物和对症治疗外,联合无创呼吸机有更好临床应用效果,改善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值得重视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了解其病因和后续治疗情况,对其用药进行指导。方法:对从2012年至2014年入院的7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统计两组病患的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种类对比有显著差异,肺部真菌感染组患者明显高于非真菌感染组患者,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对比有显著差异,肺部真菌感染组患者明显长于非真菌感染组患者,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临床用药时,尽量以口服作为给药途径,以一种抗生素控制感染,避免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同时尽可能缩短抗生素给药疗程,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险因素,为提前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至2015年收治的284例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为2组,即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未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组(A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组(B组).观察比较两组相关因素的差异性,对可能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肺病感染、基础肺功能差、低蛋白血症、COPD病程>6年与导致AECOPD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存在相关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基础肺功能差、低蛋白血症、COPD病程长是影响AECOPD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AECOPD患者需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基础肺功能差、低蛋白血症、COPD病程长,应提前进行干预治疗,以降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赵李荣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22-124
目的 探讨三种方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7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26例,分别给予头孢呋辛加阿奇霉素(A组)、左氧氟沙星(B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C组)治疗,比较三组之间的药物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利用药物经济学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三种药物有效率分别为76.9%、80.8%、8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1.8%、82.6%、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比比较:有效率分别为17.3%、14.9%、21.2%,细菌清除率分别为16.3%、14.6%、19.7%,B组成本-效果比最小.结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