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平肝汤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选用平肝汤来进行治疗,疗程30d。结果 30例患儿中18例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到80%。结论平肝汤为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2.
张连娟 《医药世界》2010,12(3):249-249
目的:观察文静汤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文静汤治疗40例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6d为1个疗程。结果:经1~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35例,有效3例,无效2例。结论:文静汤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3.
樊讯  成肇仁 《中国医药指南》2013,(9):660-660,664
<正>湖北中医药大学成肇仁教授为湖北省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学验具丰,善用经方结合时方治疗疑难杂症,疗效颇佳。笔者有幸师从左右,受益良多,现将其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介绍如下。1概述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亦称多发性抽动症、习惯性抽搐或抽动障碍等,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运动性抽动,以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不自主地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  相似文献   

4.
114例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发生于儿童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之一。现将我院1998年9月~2000年9月经儿科门诊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情况 :114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中 ,男87例 ,女27例 ,发病年龄为3~14岁 ,其中3~6岁17例 ,7~10岁63例 ,11~14岁34例 ,其中以7~10岁为发病高峰。1 2临床症状 :114例病人中以首发症状为眨眼37例 ,多部位同时抽动的为72例 ,发声伴口角抽动3例 ,扭颈为2例 ,上述症状于紧张兴奋时加重 ,入睡时症状消失 ,注意力多伴不集中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纳入临床观察研究的84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按照小儿中医体质分类标准进行临床分类。结果属于肺热阳盛质28例,占33.33%;阴虚燥红质24例,占28.57%;湿热腻滞质22例,占26.24%;气虚倦怠质8例,占9.52%;属于阳虚迟冷质2例,仅占2.34%;平和正常质0例。结论肺热阳盛质、阴虚燥红质、湿热腻滞质、气虚倦怠质、阳虚迟冷质和平和正常质所占比例由高到低呈递减趋势,且与临床症状出现的次数成正相关性,说明临床体质特征可以作为辨质调治方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38例脑电图改变观察福建省立医院陈炳英,王曙华,季晓林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LlelaTourtte,TS)是一种儿童期疾病。临床上以头面部肢体或躯干部肌肉抽动或爆发性不自主发声或秽语等为特征。本征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  相似文献   

7.
本院自1985年3月起治疗2例误诊为“癫痫小发作”的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报告如下。例1 男,11岁,因不自主点头,眨眼及肢体抽动就诊。患儿自1985年3月起出现不自主点头动作及眨眼,每次持续数秒。发作时喉中发出“吭吭声”及双上肢抽动。发作时意识清楚,每日发作数次至十余次,情绪改变时症状加重。患儿学习成绩下降,常撕毁书本。曾诊为“癫痫小发作”给予鲁米那治疗1年余无  相似文献   

8.
抽动秽语综合征加用干扰素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加用干扰素的临床疗效,以进一步了解其发病原因和免疫失调的机理,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总结抽动秽语综合征62例1998~1999年30例为常规用药(对照)组,单用泰必利、氟哌啶醇治疗;2000~2002年32例为常规用药+干扰素(治疗)组,常规应用泰必利、氟哌啶醇治疗,同时加用干扰素10×106 U,1次/d肌注,连用3~4周;设30例健康查体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常规检测免疫球蛋白,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免疫功能,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80%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免疫球蛋白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应用干扰素可以改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结论抽动秽语综合征与病毒感染有关,同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应用干扰素辅助治疗有加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且有抗病毒作用,治疗抽动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黄彦臻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4):2156-2159
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由Itard(1825年)首先报道,Gilles(1885年)作了详细描述,是一种单发或多发运动性抽动,如眨眼、口角抽动、伸颈、甩头及身体其他某处肌肉抽动和(或)清嗓、怪叫、陈述秽语等喉间发声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运动性抽动症状明显,病程早期仅20%有秽语症的表现,自然病程数年后发生秽语症概率可增加至60%,约90%的  相似文献   

10.
抽动-秽语综合征(TS)是一种小儿常见的慢性精神神经障碍征,多发于15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以运动障碍和发声抽动为特征.自1999~2003年,我们采用中药定抽汤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文静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诊治的6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文静汤治疗,对照组应用西药泰必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文静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疗效优于西药泰必利,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耳穴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3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不同临床表现,选取不同部位推拿按摩,再加耳穴贴压治疗.1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痊愈24例,占80.0%;好转5例,占16.7%;无效1例,占3.3%.其中3例在治愈后5月复发,1例6月后复发,占13.3%,经再次治疗,均获痊愈.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推拿联合耳穴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且方法简便易行,患儿易于接受,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及肺外并发症特点(附19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健飞  赵德育 《安徽医药》2010,14(11):1320-132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临床特征及肺外并发症的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该科收治并确诊为MP肺炎的199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MP肺炎199例均有呼吸道表现,其中99例(49.75%)有肺外并发症。受累脏器中以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多见,分别为11.56%、10.55%、9.55%;其次为皮肤(6.03%)、泌尿系统(2.01%)、神经系统(2.51%),两个或以上的脏器同时受累者11例(5.53%)。结论小儿MP感染除侵犯呼吸系统外,还可累及肺外脏器,严重者甚至造成多脏器损害,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抽动宁冲剂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诊治的9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用随机、对照方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应用抽动宁冲剂;对照组30例,应用西药硫酸泰必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中药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抽动宁冲剂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能达到与硫酸泰必利同等疗效,且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5.
刘金萍 《中国医药科学》2014,(4):186-187,19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内、外脏器损害的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220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MP感染181例有呼吸道表现,60例有肺外脏器损害(部分兼有肺内外表现),受累脏器中以消化道、皮肤、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多见。本组220例患儿中,215例病情基本痊愈,痊愈率97.8%,临床症状均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通过门诊随访,无一例心脏彩超发现异常,无一例死亡。平均7.3d热退。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除侵犯呼吸系统外,还可累及肺外脏器,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苏维维  顾晓虹  李羚 《首都医药》2014,(24):107-108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寻求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一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对比分析,90例支原体患儿的症状全部符合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对90病例进行分组,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划分为阿奇霉素组、红霉素组、序贯治疗组(阿奇霉素+红霉素组)。结果序贯治疗组治疗效果要高于阿奇霉素组和红霉素组,序贯治疗组显效病例21例,有效病例9例,无无效病例,总有效率为100%。在接受治疗4周以后各项指标正常符合出院标准,未出现死亡病例和其他并发症。结论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中,使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序贯治疗法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证候学、辨证论治、专方专药、针灸治疗及疗效机制方面展开阐述。认为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尚缺乏统一规范的证候学诊断标准、各家报道中少有规范化研究、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指南的制定有待完善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及总结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 总结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神经科临床诊治的2例MELAS综合征患儿病例资料,查阅及复习中外相关文献。结果 病例1,女,12岁,临床表现为卒中样发作、癫痫发作、顽固性头痛、呕吐、运动耐力差、身材矮小、背部多毛等症状;头颅磁共振可见枕叶病变,血生化及脑脊液可见乳酸水平明显升高;患儿及其母线粒体基因检测发现MT-TL1基因的m.3243A>G变异。病例2,女,5岁,患儿有癫痫发作、身材矮小、多毛,且血乳酸明显增高、心肌酶谱异常,线粒体基因检测发现MT-TL1基因的m.3243A>G变异。2例均明确诊断为MELAS综合征。通过临床实践并结合相关文献,进一步明确2例患儿的治疗方案及药物用量,目前正在随访中。结论 掌握MELA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能更快速有效找到诊断依据,通过文献复习进一步明确了MELAS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的选择方案、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9.
李红健  王婷婷  鲍思臣  孙岩  于鲁海 《安徽医药》2018,22(11):2254-2256
目的 分析12例奥卡西平引起皮疹患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奥卡西平引起皮疹的患儿资料。对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奥卡西平的用法用量、皮疹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以及转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12例皮疹患儿,其中10例为轻度斑丘疹,2例为药物超敏综合征,未收到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例。1例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药物基因检测结果阳性,11例为阴性。12例皮疹患儿经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针对皮疹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制定奥卡西平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药学监护建议,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无腹泻溶血尿毒综合征(D-HUS)的临床特征、分子遗传学信息、治疗及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地区39例D-HUS患儿的病历资料,统计包括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分子遗传学信息、治疗及随访等情况。补体基因检测采用二代测序及Sanger测序。根据统计结果分析HUS的发病和临床特征。结果:西南地区D-HUS患儿呈散发,发病季节以夏季为主,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临床表现以急性肾衰竭、溶血、出血为主,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常见的肾外表现。确诊肺炎链球菌相关HUS 1例;5例行补体基因检测,3例阳性,分别为CFI基因突变、CFHR4基因突变及CFHR1/CFHR4基因片段疑似纯合缺失。急性期治疗以对症、抗感染、成分血输注及血液净化为主;12例行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血肌酐、尿素氮、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9例,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2例,复发1例,慢性治疗1例,死亡1例。结论:不同病因D-HUS诊治方式及预后不尽相同,临床诊断HUS后尽早明确病因行针对性治疗,对改善急性期症状及远期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