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作者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对纯铁矿物进行微生物氧化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表明,黄铁矿在室温为30℃左右,粒度为-0.045mm,矿浆浓度为0.5%,矿浆中起始Fe^2+浓度为2.01g/L,矿浆超始pH值为4的条件下,氧化28d氧化率达95.58%。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作者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T.f菌)对纯黄铁矿矿物进行微生物浮选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T.f菌能在10min,人迅速地吸附到黄铁矿表面,使黄铁矿表面由疏水变为亲水,丧失可浮性,因而T.f.菌的黄铁矿的一种有效的微生物抑制剂。并且指出,T.f.菌对黄铁矿的抑制是一种生物胶体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作者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T.f.菌)对含黄铁矿的高岭土进行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T.f.菌可以有效地氧化高岭土体系中的FeS2,从而提高高岭土的白度。含FeS2的高岭土,经T.f.菌35d氧化后,白度由73.6%提高到84.9%,除率为71.98%,除铁效果比目前采用的化学氧化增白法要好。可以认为微生物(T.f.菌)氧化增白法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的增白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可溶的亚铁离子和固体基质(硫、黄铁矿和黄铜矿)等能源物质存在时生长的嗜酸性的矿质化学营养氧化亚铁硫杆菌,用Zeta电位、接触角、FT-IR光谱和FT-Ramman光谱研究了细胞的表面性质。细胞在黄铁矿和黄铜矿表面上的吸附等温线测定结果表明,细胞开始在黄铁矿上吸附的细胞平衡浓度比黄铜矿上的吸附浓度要低得多。在考虑细胞几何尺寸时发现,细胞吸附密度未达到其单层吸附密度。在细胞存在情况下,用黄药作捕收剂时黄铁矿浮选完全受到抑制,而黄铜矿浮选未受到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在中性pH下有T.f.菌存在时,可以从黄铁矿中优先浮选黄铜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矿物的微生物加工技术的发展概况,矿物加工中常用微生物——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T.f.菌)的结构、生理特性以及采集、培养方法,氧化亚铁硫杆菌分别在9K培养基和黄铁矿培养基中培养时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6.
煤的微生物浮选脱硫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红假单胞菌(R.S)和氧化亚铁硫杆菌(T.F),对高硫煤表面预处理,进行浮选脱硫试验,重点考察了预处理时间、矿浆浓度、pH值、细菌浓度等因素对浮选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时间、体系的pH值、矿浆浓度、细菌浓度等因素对脱硫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红假单胞菌预处理时间15 min、矿浆浓度10 %,pH=7、菌液浓度1011个/L,氧化亚铁硫杆菌预处理时间10 min、矿浆浓度10%,pH=1~2时,脱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脱硫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吕一波  王敏欣 《煤炭学报》2001,26(6):676-679
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 (Thiobacillusferrooxidans)的脱硫作用机理 ,通过浮选试验讨论了细菌与颗粒作用时间、细菌浓度对浮选脱硫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微生物脱硫剂可脱除煤中无机硫 5 3 0 4 %  相似文献   

8.
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的生物浸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的细菌浸出脱硫。研究表明, 酸性溶液中磁黄铁矿比黄铁矿更容易溶解, 其浸出脱硫率比黄铁矿的高。细菌的氧化作用使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的脱硫率明显升高, 且随浸出时间的增长,脱硫速度也明显加快。磁黄铁矿细菌浸出的最大脱硫率达65.65%, 比无菌浸出时提高了23.57个百分点; 而黄铁矿细菌浸出的脱硫率最高达50.49%, 比无菌浸出时提高了17.29个百分点。生物浸出磁黄铁矿的过程中存在细菌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铁矿生物氧化过程的阶段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蒋磊  周怀阳  彭晓彤 《金属矿山》2007,37(10):59-63
以氧化亚铁硫杆菌为实验菌株,研究了黄铁矿的Fe3+氧化和生物氧化过程中溶液铁离子浓度、pH值以及E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Fe3+由于自身很快会被消耗,因而对黄铁矿的氧化速率较低;而在细菌的作用下,Fe2+可以不断被氧化成Fe3+,从而使黄铁矿的氧化速率明显加快,因此生物氧化具有更高的效率。基于间接作用机制,结合黄铁矿生物氧化过程中pH值及Eh值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黄铁矿生物氧化的阶段性特点,即将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黄铁矿的氧化过程分为黄铁矿无机氧化、Fe2+生物氧化和黄铁矿稳定生物氧化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黄铁矿和毒砂氧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黄铁矿和毒砂的细菌氧化行为.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SH-T),对纯黄铁矿和毒砂粉末进行细菌氧化试验,考察氧化速率、细菌繁殖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黄铁矿的细菌氧化以直接氧化为主,毒砂的细菌氧化以间接氧化为主.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黄铁矿的吸附作用大于毒砂.  相似文献   

11.
杨洪英  杨立等 《有色金属》2002,54(7):114-116
研究黄铁矿和毒砂的细菌氧化行为。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SH-T),对纯黄铁矿和毒砂粉末进行细菌氧化试验,考察氧化速率、细菌繁殖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黄铁矿的细菌氧化以直接氧化为主,毒砂的细菌氧化以间接氧化为主。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黄铁矿的吸附作用大于毒砂。  相似文献   

12.
磁黄铁矿的浮选电化学及抑制剂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文娟  宋永胜 《矿冶》2008,17(1):10-13
本文概括了与磁黄铁矿浮选电化学有关的几个方面的研究情况和国内外对磁黄铁矿抑制剂的研究概况。其中,浮选电化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磁黄铁矿的表面氧化、捕收剂与矿物作用的电化学研究、铜离子对磁黄铁矿的活化概述、磁黄铁矿与磨矿介质及其它矿物间的腐蚀电化学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黄铁矿和毒砂浮选分离的新药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丁基黄原酸盐与过量的丙烯氯醇为基础制取新型прокс药剂。它由丙烯基三硫代碳酸盐(пттк)和丙氧基化硫化物(опс)组成。прокс药剂的组分固着在毒砂表面上,降低了毒砂的可浮性,阻止黄药在毒砂表面上吸附,使其表面亲水。在含金黄铁矿和毒砂浮选时,在黄药前添加прокс可抑制毒砂和提高黄铁矿的可浮性。  相似文献   

14.
联合电化学因素,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煤系黄铁矿的生物脱硫,可以提高细菌活性,促使黄铁矿表面改性,强化脱硫效果。文章介绍了在电化学控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脱硫机理与影响因素,指出进一步联合生物电化学技术进行菌种驯化,研究微生物-煤炭界面作用和进行生物反应器放大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亚硫酸钠存在时闪锌矿和黄铁矿的浮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中等碱度条件下,用亚硫酸钠来改进被铜活化的闪锌矿与黄铁矿的分离。改进的原因是亚硫酸钠对黄铁矿的抑制作用比对闪锌矿的抑制作用要强得多。矿浆与氧气调浆和缩短添加亚硫酸钠与黄药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进一步改善这两种矿物的分离结果。光谱研究结果表明,亚硫酸钠可促进黄铁矿表面上铜氧化成铜的氢氧化物。但对闪锌矿不起作用。黄铁矿表面上这种氧化产物数量的提高使得它对黄药的吸附量降低,因而,在亚硫酸钠存在时,黄铁矿浮选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6.
高硫铝土矿中黄铁矿的细菌氧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吉奎  李花霞 《金属矿山》2011,40(12):67-69
从高硫煤矿中分离到3种氧化亚铁硫杆菌,用它们对重庆某高硫铝土矿石进行生物氧化浸出脱硫试验,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脱硫率均超过74%,其中SX-1#菌的脱硫率达到83.57%,并使矿石的硫含量由生物氧化浸出前的3.83%降低到0.69%,达到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对矿石硫含量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氧化是高硫铝土矿石的高效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7.
黄铁矿与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矿物广泛共伴生。由于黄铁矿具有较好的天然可浮性,且常被铜离子和铅离子活化,容易混入其他精矿产品中,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需要使用抑制剂对多金属硫化矿中的黄铁矿进行选择性抑制,从而实现硫化矿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介绍了多金属硫化矿中黄铁矿的抑制剂研究进展,从生产成本与绿色环保要求方面考虑,组合抑制剂的使用是黄铁矿浮选领域中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
20.
In this paper,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i.e.T.ferrooxidans)was used in pyrite flotation.Th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ferrooxidans could adhere rapidly to pyrite in 10 minutes,transferring pyrite from hydrophobic to hydrophilic,which chanded the flotability of pyrite remarkably.So T.ferrooxidans is an effective microbial depressant for pyrite.The reason for T.ferrooxidans adhesion to pyrite is effect of microbial collo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