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怒江干热河谷牧草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对引进的16个禾本科热带牧草进行区域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 16个牧草品种(品系)均能适应云南怒江干热河谷气候。在产量方面,红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cv. Red)产量最高,干草产量达35 915.00 kg/hm2,极显著高于参试的其他15个牧草品种(P<0.01)。其次是热研8号坚尼草(Panicum maximum cv.Reyan No.8)、热研9号坚尼草(P.maximum CIAT 9)、TD 58坚尼草(P.maximum cv.TD 58)和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rachiaria brizantha cv.Reyan No.6),以上4个牧草品种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杂交臂形草(B.hybrid)(P<0.05),极显著高于参试的其他10个牧草品种。红象草、热研8号坚尼草、热研9号坚尼草、TD 58坚尼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等牧草品种饲草产量高、生长迅速、刈割再生能力强、抗旱性强,适宜在干热河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在广西南部地区半干旱条件下,对4种臂形草属牧草(Brachiaria spp.)进行区域性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杂交臂形草(B.hybrid CIAT9201/1873),年鲜草产量达9 127kg/亩,与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brizantha cv.Reyan No.6)的7 061kg/亩相比增产29.26%。且杂交臂形草是株丛型草,生长速度快、草层密度大、耐酸性瘦土、耐旱性强,可用作刈割型饲料和人工草地建植,同时也适合人工放牧草地、天然草地改良和覆盖用草。  相似文献   

3.
2005、2006和2007年,分别在景洪市嘎洒镇选取海拔为550、560和846 m的3个试验点,种植新引进的杂交臂形草1号(Brachiaria brizantha Mulato 1)、杂交臂形草2号(B.brizantha Mulato 2)、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B.decumbens cv.Reyan No.3)和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brizantha cv.Reyan No.6),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种牧草均有分蘖数多、产量高、生产性能稳定,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容易刈割,抗病力强、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容易种植、便于推广等优点。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根系发达,利于控制水土流失,也有利于草地防火,一次种植可长期受益,建议在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和海南省推广种植;杂交臂形草1号和杂交臂形草2号出苗快、孕穗期长、抽穗期晚、茎叶比小、适口性更好、消化利用效率更高,建议重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臂形草品种及其营养价值初评(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臂形草(Brachiaria spp.),又名旗草(英名Palisadegrass或Signalgrass),全属约50种,我国产6种,其中海南产2种,是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优良的放牧和水保兼用型牧草,在南、中美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均有种植[1]。二十世纪,由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育成MulatoⅠ和MulatoⅡ臂形草,现由墨西哥在全球推广;在澳大利亚和泰国的臂形草(Brachiaria decumbenth cv.Baslisk)已成为重要的种子生产基地。臂形草在印度尼西尼作为放牧草种进行林下种植。  相似文献   

5.
臂形草属牧草产草量及饲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白昌军  刘国道 《草地学报》2001,9(2):110-116
研究8个臂形草属牧草的产草量、营养及饲用价值.结果表明,干草产量以网脉臂形草最高(2481kg/hm2·a),CIAT6095刚果臂形草次之(20986kg/hm2·a).除网脉臂形草的产草量和生长速度仅在10月出现一个峰值外,其他参试品种均在2月和10月分别出现两个高峰.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以营养生长期最高,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在营养生长期,网脉臂形草粗蛋白质含量为9.93%,营养价值13.64,饲用价值20.14.作为高品质禾本科牧草的适宜利用时期为营养生长期.  相似文献   

6.
<正> 俯仰臂形草(Brachiaria decumbens cv.CIAT 606),又名旗草。原产热带非洲乌干达,是一种优良的热带禾本科牧草,4X=36。我国于1982年引自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该品种具有粗生耐干旱,冬季青绿不干枯,耐践踏、耐放牧、耐火烧、再生竞争能力强,能有效地抑制杂草,年平均鲜草产量达63847 kg/hm。该品种在澳  相似文献   

7.
海南不同地区几种热带牧草的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海南不同地区5种热带人工牧草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成分和饲料相对值(RFV)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热研1号银合欢Leucana leucephalacv.Reyan No.1、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ianensiscv.Reyan No.2、热研4号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P.amerieanumcv.Reyan No.4、热研9号坚尼草Panicum maximumcv.Reyan No.9和黑籽雀稗Paspalum plicatulum的平均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0.49%、12.39%、9.19%、5.97%和4.71%;NDF含量分别为38.39%、57.84%、68.92%、72.60%和68.36%;ADF的含量分别为33.82%、46.49%、40.22%、44.41%和42.77%,根据粗饲料品质评定指数RFV,几种热带牧草的营养价值由高到低顺序为:热研1号银合欢、热研2号柱花草、黑籽雀稗、热研4号王草和热研9号坚尼草。  相似文献   

8.
镉胁迫对3种柱花草生长及植株镉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不同浓度镉离子(Cd2+)溶液对3个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品种进行不同程度的胁迫处理,以研究Cd2+胁迫对柱花草生长、镉积累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2+浓度的增加,3种柱花草生长均受到抑制,Cd2+胁迫对西卡柱花草(Stylosanthes scabra cv.Seca)株高、分枝数、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影响最大,其次是TPRC2001-1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TPRC2001-1),而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2)影响最小;在Cd2+胁迫下3种柱花草地上部和地下部Cd2+含量均显著增加,TPRC2001-1柱花草体内含Cd2+量较热研2号柱花草和西卡柱花草大;地上部富集系数随Cd2+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在低Cd2+浓度(≤1 mg·kg-1)下更易富集Cd2+;Cd2+转运系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9.
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选育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于1963年从斯里兰卡引进,经鉴定后于1994年进行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鲜草产量为75000~150000kg/hm2,与原推广品种类似,但该品种侵占性极强,耐践踏、耐火烧、能与恶性杂草竞争,适于建植高产、优质、耐久的放牧型人工草地,而且固沙护土能力强,适于作为水土保持的先锋草种。  相似文献   

10.
七、热研7号柱花草 申报者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牧草研究中心。蒋昌顺、刘国道、何华玄、韦家少、蒋侯明 品种来源 1982年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引入,编号为“CIAT136”柱花草材料。 品种特征特性 热研7号柱花草为多年生直立草本豆科植  相似文献   

11.
热研16号卵叶山蚂蝗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从澳大利亚引入卵叶山蚂蝗(Desmodium ovalifolium)等18份热带豆科牧草种质,1982-1983年进行生态适应性评价,1985-1987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84-2004年进行区域试验,1986-2005年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热研16号卵叶山蚂蝗喜湿润热带气候,适合年降水10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在酸性瘦土表现优良;草产量可达36382.5 kg/hm2/a.,高于对照(异果山绿豆)38.76%,耐荫性强,适合与禾本科牧草混播;主要用于人工草地建植和林草间作覆盖作物,适合在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热研18号柱花草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6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引入GC1581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Sw.GC 1581),并于1996-1997年进行原始材料的生态适应性鉴定评价,1998-2000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2-2005年在海南和云南进行区域性试验,2003-2007年在海南进行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热研18号柱花草牧草产量达11420.0 kg·hm-2·a-1,比热研5号柱花草高16.16%(P<0.05);热研18号柱花草抗柱花草炭疽病,可耐4~5个月的连续干旱,在年降水600 mm以上的热带地区表现良好,尤耐低肥力土壤、酸性土壤(pH 4.0~4.5)和低磷土壤,可耐受一定程度遮荫,在桉树(Eucalyptus)人工林和胶园作为覆盖作物表现出良好的持久性,具有较好的放牧与刈割性能,适合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尤其适于华南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热研9号坚尼草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研9号坚尼草是1988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引进的新品系,经鉴定后于1990年开始进行系列研究。结果表明,热研9号坚尼草不但保持了该属牧草高产优质的特点,干草产量18000kg/hm2·a,比对照增产40%,干物质含粗蛋白质7.90%,种子产量495.8kg/hm2,增产93.9%,而且具有耐酸瘦土壤、耐低温干旱、较耐荫蔽等特点,适宜在我国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2006-2007年通过对14个臂形草品种的生产性能和品质特性的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为热带水土保持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所引种牧草的存活率、越冬率都在97%以上,说明所引种牧草的适应性强;除MG-4珊状臂形草感染了叶锈病以外,其他牧草的抗病虫害能力强。2)种植第1年Mulato 1杂交臂形草干物质产量最高为(34.84±3.98) t/hm2 ,与刚果臂形草、Mekong珊状臂形草、杂交臂形草、MG-5×Araes珊状臂形草、MG-5 Vitoria珊状臂形草、MG-4珊状臂形草、Mulato 2杂交臂形草之间差异不显著。3)相关性分析表明,丛径、叶长、叶宽、株高、叶/茎、种子产量与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大小为:叶宽>种子产量>叶/茎>株高>叶长>丛径。4)选择干草产量、粗蛋白、适口性、抗逆性作为综合评价供试品种优劣的指标,用灰色关联法评价牧草,结果表明,杂交旗草、Mulato 1杂交臂形草、Mekong珊状臂形草、Mulato 2杂交臂形草、MG-5×Araes珊状臂形草、刚果臂形草、MG-5 Vitoria珊状臂形草居前7位,它们属高产、质优、适口性好、抗性强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5.
热研5号柱花草选育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热研5号柱花草是1987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引进的CIAT184柱花草群体中,经过对早花、耐寒、抗病性状的单株选育而成,经鉴定于1990年开始进行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研5号柱花草既保持了CIAT184柱花草高产优质的特点,鲜草产量51805.8kg/hm2,粗蛋白质16.21%,并具有早花、抗病、耐寒等特点,花期比CIAT184柱花草提前25~30d,种子产量359.3kg/hm2,提高45.24%左右,耐寒性明显增强,可在纬度较高的南亚热带地区有效地避开低温寒害的影响,适合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王俐媛  王坚  李雪枫  赵元辰  许超 《草地学报》2022,30(11):3018-3025
为探究根系分泌物在牧草与杂草种间相互干扰中的作用,采用营养液水培和土壤盆栽法研究‘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Sw. ‘Reyan No.2’)和鬼针草(Bidens pilosa L.)根系分泌物对彼此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植株体接触情况下,柱花草根系分泌物对鬼针草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而鬼针草根系分泌物对柱花草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柱花草和鬼针草在根系不完全接触时的根长、根体积、生物量均高于根系自由接触(P<0.05),根系无接触时二者的根长、分枝数、生物量也均高于根系自由接触(P<0.05);竞争效应分析发现,根系不完全接触时柱花草的竞争能力强于鬼针草,而根系自由接触时竞争能力弱于鬼针草。说明土培伴生生长时柱花草根系分泌物也可以抑制鬼针草的生长,但鬼针草能通过增强地上部竞争能力来抵御柱花草根系分泌物的化感干扰,二者的种间关系是资源竞争和化感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柱花草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5因素二交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对柱花草高产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进行研究,并建立了千物质产量与种植密度,收割次数、施过磷酸钙量、施复合肥量、喷施钼酸铵浓度先进5项农艺措施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解析和寻优,得出在试验条件下,5项农艺措施对热研2号柱花草产量影响的程度依次为:收缩次数〉种植密度〉复合肥量〉施过磷酸钙量〉喷施钼酸铵浓度,并得出高产栽培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8.
于2006年对10个大黍(Panicum maximum)品种的生产性能和品质特性进行区域试验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牧草,以期为热区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所引种牧草的存活率、越冬率都在94%以上,说明所引种牧草的适应性强;2)除TD 58坚尼草、坦桑尼亚大黍和热研8号坚尼草感染了叶锈病以外,其他牧草的抗病虫害能力均较强;3)种植第1年,坦桑尼亚大黍干物质产量最高,为45.33 t·hm-2,与MG 7 Aries大黍、MG 6 Atlas大黍、蒙巴萨大黍、热研8号坚尼草、热研9号坚尼草和TD 58坚尼草之间差异不显著;4)选择干草产量、粗蛋白、适口性和抗逆性作为综合评价供试品种优劣的指标,用灰色关联法评价牧草,结果表明,蒙巴萨大黍、坦桑尼亚大黍、热研8号坚尼草、MG 6 Atlas大黍和TD 58坚尼草居前5位,它们属高产、质优、适口性好、抗性强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9.
西卡柱花草选育及其利用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西卡柱花草是1981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灌木型柱花草新品种,经过引种适应性鉴定,于1985年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鲜草产量达43717.5kg/hm2,营养期粗蛋白质含量14.70%,种子产量150~270kg/hm2,并具有耐旱、耐牧、抗柱花草炭疽病、花期晚等特点,适合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