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验证腰池恒压灌注林格氏液加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纯种比格犬10只均做成脑室内出血的模型,模型建立后4 h开始治疗,实验组5只,以2.96kPa的压力经腰池灌注林格氏液,同时行侧脑室外引流;对照组5只,用常规侧脑室外引流的方法.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严格监测颅内压及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引流量及灌注量,经12 h治疗后处死动物并收集脑室内全部残余积血,比较两组标本的含铁血红蛋白的光密度值.结果两组动物从模型建立后至处死前生命体征平稳,颅内压波动不太.实验组的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内残余积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2.96kPa的压力恒压灌注林格氏液于腰池内,同时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的,该方法能更快地清除脑室内积血,更快地消除脑室内积血对脑室周围结构的刺激.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经验。方法25例脑室出血病人均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后尿激酶灌注,拔管后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结果术后7-14d复查CT娃示脑室内积血消失。随访3-6个月,GOS评分5分7例,4分8例,3分4例,2分3例,1分3例。结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是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单、双侧脑室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脑室引流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5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置换术(双侧引流组)治疗,另对32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单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放液脑脊液置换术(单侧引流组)治疗。结果双侧引流组总有效率、死亡率、脑室出血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与单侧引流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双侧侧脑室引流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置换术操作简便,疗效好,适合于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脑室内出血患者150例,随机分成腰大池外引流组75例和常规腰穿组75例,对两组病人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死亡率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1例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54例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47例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7 d血肿清除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术后脑积水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半年GOS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 与单纯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相比,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效果显著,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尿激酶全脑室系统冲洗治疗脑室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剂量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溶解脑室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4月~2003年5月,我们对38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室出血的病人进行脑室、腰大池置管,建立外引流通道,大剂量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治疗。结果术后l~4d脑室内血肿完全引出0,缩短了血肿吸收期。术后3~24h神志清醒达61%。出院时GOS评分:优良9例,轻残l5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4例。结论脑室、腰大池置管全脑室系统冲洗引流、大剂量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治疗脑室血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侧脑室置管外引流加侧脑室灌注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11—2013-10收治的32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应用抗菌药物、侧脑室置管外引流、脑室灌注、腰大池引流及营养支持治疗,通过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脑脊液检查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32例患者中26例颅内感染得到控制,死亡1例,植物生存2例,脑积水3例,接受V-P分流手术。结论侧脑室置管外引流加侧脑室灌注联合腰大池引流能有效控制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侧脑室、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及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治疗危重症全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我科近5年来收治的全脑室铸型出血40例患者随即分成2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取侧脑室、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及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对照组单纯采取侧脑室外引流;观察2组患者意识恢复及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结果 试验组意识恢复时间(3.10±1.02) d,血肿清除时间为3~5 d; 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无变化1例,自动出院1周后死亡1例.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 (5.20±2.12) d,血肿清除时间8~14 d;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4例,无变化3例,自动出院2周后死亡3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侧脑室、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及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是治疗危重症全脑室出血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室及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铸型病例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4例脑室出血铸型病例采用单侧或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脑脊液的治疗效果.结果 死亡6例(42.9%),其余病例术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Ⅰ级~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V级3例.结论 脑室及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是治疗脑...  相似文献   

10.
1 对象与方法近年来我们对20例高血压脑室出血采用早期腰大池尿激酶持续灌注,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52~75岁,平均62岁。均有高血压病史10~20年。原发性脑室出血5例,继发性15例。出血量30~80 ml。7例第三、四脑室及双侧脑室均有积血,余以一侧脑室积血为主。手术均在出血后1~2 h内进行。局麻下行额角侧脑室穿刺,直接经头皮钻颅并置较粗引流管,腰大池穿刺置管,接输液器,用林格液或生理盐水加尿激酶缓慢滴注,同时开放侧脑室引流管,缓慢引流。双侧脑室交替注入尿激酶5万U加4 ml生理盐水,夹管4 h后放开。两侧脑室引流管互通时,健侧脑室引流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腰穿逆行冲洗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疗效.方法 对我院20例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腰穿逆行冲洗.对照组单行双侧脑室外引流;观察两组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并评定效果.结果 实验组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为(5.10±2.02)d,治疗4周后评分为20.80±12.05.结论...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脑出血术后脑积水倾向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脑出血术后出现的脑积水倾向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减少脑积水的发生。方法对16例术后有脑积水倾向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16例术后患者早期经过持续腰大池引流,12例脑积水倾向得到纠正,4例患者发展为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缓解。结论脑出血术后15d内动态观察头颅CT若发现脑室脑池、蛛网膜下腔呈进行性扩大,认为有脑积水倾向存在,行持续的腰大池引流,当出现脑脊液引流量突然减少时,即可拔除引流管,此时脑积水倾向已缓解,有效阻止了脑积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外伤后脑室出血的原因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沦外伤后脑室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方法30例病人通过连续CT扫描,部分做了手术。结果脑内血肿破入脑室11例,侧脑室出血 16例,1例为脉络丛出血,另2例为迟发性脑室出血。讨论研究本组表现建议分为4型:原发型,继发型,混合型,迟发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治疗儿童脑室内囊肿的技术要点与疗效,评估各类脑室内囊肿脑脊液循环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利用磁共振脑脊液电影成像(Cine MRI)对17例脑室内囊肿患儿术前术后的脑脊液流速流量进行分析,探究内镜手术治疗各类脑室内囊肿最佳手术方法 和临床效果.术前诊断为侧脑窒囊肿8例,第三脑室囊肿2例,第四脑室囊肿4例,鞍上池囊肿2例,四叠体池囊肿1例.结果 术后Cine MRI显示所有患儿的脑脊液循环动力学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7例患儿中有14例囊肿不同程度的缩小,3例无明显变化,囊肿缩小率达82.4%.无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随访3-19个月,无囊肿增大及造瘘几堵塞病例.结论 Cine MRi及同位素脑池显像有助于了解脑窜内囊肿患儿的脑脊液循环动力学变化,是制定内镜手术方案和判断手术疗效的重要参考.神经导航使内镜手术更加精确、安全.术后常规腰穿有利于重建脑脊液循环,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影像学指标对重度脑室内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采用双侧侧脑室额角穿刺引流的重度脑室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术前行头颅CT检查,采用PACS系统测量Evans指数、第三脑室最大宽度、第四脑室最大宽度、第四脑室最大长度、颞角平均宽度、环池分级、视神经鞘平均直径、Graeb评分及改良Graeb评分(mGS)。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并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像学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第四脑室最大宽度、第四脑室最大长度、颞角平均宽度、视神经鞘平均直径及mGS评分、环池分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颞角平均宽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530,95%CI 1.055~2.220,P<0.05)。结论通过对术前头颅CT表现的分析,可以对重度脑室内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做出初步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MVD)术后颅内出血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 对12例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MVD术后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本组患者中,小脑半球实质内血肿者3例,小脑出血破入脑室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室出血2例,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例,幕上硬膜下血肿1例.1例脑室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腰大池引流及鞘内注射抗生素,观察并记录患者感染指标(体温、颈项强直征、血常规、脑脊液常规及生化、脑脊液细菌培养)变化情况,记录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4例患者行单纯性腰大池引流,2例患者因腰大池引流管堵塞,重置腰大池引流管并联合侧脑室引流。23例患者在治疗10~34 d内治愈,治愈率为88.46%; 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1.54%,死亡时间分别为感染确认后第4天、第7天、第12天。结论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应用腰大池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如发生因脑脊液蛋白含量高导致腰大池引流管堵塞,可联合侧脑室引流并行腰大池-侧脑室方向替加环素溶液持续冲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