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主从尿道口流出,国外较早期的文献显示女性尿失禁发生率为4.5%~53.0%,国内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总患病率高达18.9%。尿失禁的诊断及评估包括定性诊断、分型诊断、程度诊断及合并疾病等4个方面。文章基于于欧洲泌尿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EAU)尿失禁指南及证据等级,以一系列证据概述的形式,将尿失禁诊断过程中的已知证据分等级推荐给临床医师。同时,将从尿路功能和尿路结构的异常两个方面鉴别尿失禁。总之,在临床工作中,多数时间可以从患者的症状叙述中给出尿失禁的正确诊断,但仍需要注意针对可疑患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尿动力学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尿失禁在妇科泌尿与女性泌尿中属常见病之一.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对尿失禁的定义,尿失禁可以是一种症状(不自主排尿)、现象(有尿液流出)和一种疾病(存在病理因素).具有病理因素的尿失禁还需相应的辅助检查,这属泌尿外科诊治范围.在此不做讨论.临床上医生通过患者的主诉即可对尿失禁做出初步诊断,但要确诊尿失禁的类型、有无合并其他膀胱疾患,仅仅依靠患者临床症状及查体不能满足要求,此时需要依靠尿动力学检查.因此我们应当树立这样的观念:女性尿失禁的临床工作重点就在于区分出不同的尿失禁,尿动力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目的:通过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6例分析,探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以期寻找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较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03年9月~2004.年1月共有6例女性尿失禁患者接受了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平均年龄44岁(31~61岁),治疗前通过病史问卷、查体诊断尿失禁,其中5例压力性尿失禁,1例压力性尿失禁与急迫性尿失禁合并存在。压力性尿失禁的分度2例中度,4例为轻度。治疗采用Femiscan生物反馈治疗仪,可反馈测量患者盆底肌肉肌电,治疗疗程8~12周,每周2次,4例患者结束治疗疗程,2例正在治疗疗程之中。通过盆底肌肉肌电测量值及病史问卷评价其效果。结果:4例已完成治疗的患者盆底肌电测量值,治疗前平均肌电值为9.7μV(3.33~15.48μV),治疗后42.9μV(25.0~72.6μV),平均提高4.42倍,3例患者的症状改善,均为小于40岁患者,症状改善在治疗的第4~6周出现,1例61岁患者效果不明显。正在进行治疗的2例患者治疗4周,目前症状未见改善。治疗未见副作用。结论: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年轻、尿失禁程度较轻的患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压力性尿失禁问卷评分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问卷评分(SS)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妇科确诊为压力性尿失禁的44例患者进行压力性尿失禁问卷评分,分析1小时尿垫实验(1HPTV)与S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HPTV与SS之间有相关性;Lg[1HPTV]与SS之间有非常明显相关性。SS评分对于中度SUI诊断的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76.5%;对于诊断重度SUI患者,SS评分诊断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91.7%。身高、体重、年龄和Lg[1HPTV]是影响SS的主要因素。结论:SS是协助临床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简捷、经济、无创、准确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治疗21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结果21例患者手术后尿失禁均得到控制,平均手术时间56min,平均出血78 ml,21例患者恢复正常排尿后测残余尿均<50 ml,经随访2-18个月无一例出现尿失禁现象。结论 TVT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具有可局麻下手术、手术创伤小、悬吊适度、疗效可靠持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它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超声诊断技术在诊断SUI中显示其独特优势。本文现对超声诊断技术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0月至2003年1月采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治疗4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结果:40例手术后尿失禁均得到控制,经随访2—26个月无一例出现尿失禁现象。平均手术时间54min,平均出血量80mL。40例患者恢复正常排尿后到残余尿均<50mL。结论:TVT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具有手术创伤小、在局麻下手术、吊带悬吊效果可靠、作用持久、手术悬吊适度、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经阴道吊带悬吊术(IVS)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IVS经阴道吊带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IVS经阴道吊带悬吊术治疗 2 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结果  2 6例患者手术后尿失禁均得到控制 ,经随访 1~ 5个月无 1例出现尿失禁现象。平均手术时间 4 5min ,平均出血 5 6ml,2 6例患者恢复正常排尿后测残余尿均 <5 0ml。结论 IVS经阴道吊带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具有手术创伤小、在局麻下手术、吊带悬吊效果可靠、作用持久、手术悬吊适度、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中老年女性中较普遍的良性疾病。许多患者会出现阴道膨出、尿失禁或排尿功能障碍、排便功能障碍和性生活障碍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有超过13%的女性需要手术治疗POP,尽管POP也可以发生在年轻的患者中,但是其发病的年龄峰值还是在70~79岁之  相似文献   

10.
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尿动力学检查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的尿动力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09年3月80例因POP行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其中有尿失禁症状38例,尿路刺激症状20例,排尿困难14例,无任何排尿异常8例.结果:尿失禁症状、尿路刺激和排尿困难尿动力检查符合率分别为73.7%(28/38),55.0%(11/20)和71.4%(10/14).Aa位于-1~+1 cm之间时尿动力检查诊断尿失禁率高达66.7%.根据患者症状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80例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及药物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女性POP合并排尿功能障碍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Aa位于-1点以下时,无论有无排尿异常,应行尿动力学检查明确有无压力性尿失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的排尿情况,并分析尿流动力学对子宫脱垂与尿失禁合并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因PFD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63例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POP-Q评分,记录排尿情况,并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完善排尿日记。回顾分析PFD患者的尿流动力学特点,以及子宫脱垂和尿失禁的关系。结果:463例PFD患者中272例POP-Q I~II级,191例POP-Q III~IV级。POP-Q I~II级患者中,84例有尿失禁症状,14例排尿困难,69例尿流动力学检查证实存在尿失禁;POP-Q III~IV级患者中,43例有尿失禁症状,106例排尿困难,95例尿流动力学检查证实存在尿失禁。结论:子宫脱垂患者容易合并排尿困难和尿失禁,这些排尿异常的现象可单独或合并出现,还可隐匿表现。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分析患者排尿状况,但因检查误差,有假阴性的可能,还需借助排尿日记综合分析患者排尿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前后的超声尿动力学的变化、临床意义。方法 对15例患有中重度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分别进行尿失禁的常规检查,超声尿动力学检查。应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压力性尿失禁手术,如进行复合医用材料悬吊术,包括:In-fast Sling7例、TVT手术3例、Sparc 2例;还有耻骨上膀胱颈尿道悬吊术(Butch)3例。术后再次进行相应的检查。结果 经过各种不同的手术,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均得到缓解,有12例各项指标恢复或改善,3例检查指标无明显变化,但症状缓解。结论 超声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术后的随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女性尿失禁对患者性生活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女性尿失禁是妇女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很高,患者长期忍受难以启齿的痛苦。我们对女性尿失禁患者的性生活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女性尿失禁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国际尿控学会(International Cantinence Society,ICS)的定义,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是指尿液从尿道口不自主流出的一种尿控失常状况。UI是成年女性的一种常见疾病,种类繁多,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旨在阐述女性UI的分类及诊断标准,期望对临床准确识别患者的UI类型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的方法及其评价(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接本刊2006年第22卷第9期第720页) 4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方法的简要评价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方法有症状和病史、体检、膀胱颈抬高试验、咳嗽一漏尿试验、护垫试验、棉签试验、残余尿量测定、尿分析和尿培养、尿路造影、尿动力学。各种检查诊断的方法、临床意义、影响因素及其简要评价见表2。  相似文献   

16.
尿失禁是女性多发病,全世界约有数百万患者,活动人群约15%罹患此症,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此症最常见者为应力性尿失禁(SUI),占尿失禁的49%,其次是急迫性尿失禁(UUI),约占尿失禁的22%。UUI一般表现为不自主流尿伴强烈的排尿欲望(尿急)。尿急可以是膀胱过度活动所致,称运动性尿急,也可能与过敏有关,称感觉性尿急。感觉性尿急与尿道松弛密切相关,其发生多不能预见,故对生活质量影响更严重。尿失禁的疗法颇多,如手术、药物、理疗等。膀胱过度活动之UUI不宜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女性盆腔恶性肿瘤的CT和MR诊断和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03月至2014年0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患者全部进行CT检测,之后还做了MR诊断检测,对患者的CT和MR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根据患者的CT和MR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发现20例中,其中9例患者是宫颈癌;5例患者是子宫内膜癌,4例患者是卵巢原发恶性肿瘤,2例患者是卵巢转移瘤。结论:MR诊断对于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检测效果非常好,在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过程中优于CT检测,但是CT检测在对女性盆腔恶性肿瘤化作的钙化性转移方面又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优势,因此临床使用CT和MR诊断肿瘤过程中,需要根据其用途来选择适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推荐一种运用体外磁波治疗妇女尿失禁的新疗法,该仪器提供了应用于尿失禁的“非侵犯性”治疗新技术。方法 应用“体外磁波仪治疗女性尿失禁”针对111例压力性、急迫性尿失禁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111例患者有47例完成6个月随访,完全治愈13例(28%),症状改善28例(53%)。对急迫性尿失禁患者也有40%的有效率(4/10)。结论 对照过去多种治疗法,其评比成果获得医学界相当的肯定;也带给医学界,对治疗尿失禁痼疾的一个重大机转。尿失禁系属需长期治疗的顽固症,运用简便而安全的“体外磁波治疗法(ExMI)”患者接受治疗的意愿与配合度较高。因此,作者在此回顾文献中,阐述该项新技术的研发和临床之成果以及该项新治疗法,以期能提高女性尿失禁之治愈和改善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官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0月诊治的10例女性生殖器官AM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10例AMF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9.90±7.62)岁,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镜下细胞丰富区和细胞稀疏区呈交替性分布,肿瘤组织由显著的管腔小、管壁薄和扩张的血管组成,血管周围可见嗜酸性的圆形或梭形肿瘤细胞团围绕,肿瘤基质呈疏松水肿、黏液样等,核分裂象罕见。10例患者均采取局部完整切除。术后随访8例,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无复发。结论:发生于女性生殖器官的AMF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多无特异性,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产后尿失禁的发病机理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产后尿失禁流行病学、诱发因素、诊断及预防治疗等方面综述了研究进展。提出产后尿失禁应以预防为主;诊断采用尿动力学及其他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治疗先用盆底肌肉和膀胱体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等相结合的非手术方法,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应结合采用微创手术,如尿道悬吊术(TVT)可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