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对塘沽油田北塘凹陷沙四段和中生界地层划分存在不同的见解,对沙四段和中生界地层的划分界线亦意见不一。笔根据古生物资料对沙四段和中生界地层进行了分析,并对沙四段和中生界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认为北塘凹陷沙三。亚段和沙三^4亚段应划归沙四段,而下第三系底部原定为中生界的地层应该是沙河街组前的下第三系地层。  相似文献   

2.
北塘凹陷第三系油气藏形成条件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构造演化、油源、圈闭、砂体展布与储集层条件、成藏关键时刻的配套、异常地层压力等方面,阐述黄骅坳陷北塘凹陷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油气藏的基本地质条件,认为该区主要存在3种含油组合以塘沽、新村、炮台等构造为代表的自生自储型含油组合,以新港构造为代表的古生新储型含油组合,新港南—海河断层下降盘中浅层含油组合。该区油气分布规律是油层纵向分布受储盖组合与构造活动共同控制;油气平面分布受烃源岩控制,生油凹陷区油气富集程度较高;古构造倾没部位油气富集程度较高;海河、塘北等大断层控制构造形成与发育,控制油气富集与高产;北西向断层控制局部构造圈闭的形成和发育,对北西轴向的油气藏平面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图4参3(邓荣敬摘)  相似文献   

3.
典型复杂断块油田的勘探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勘探是一个逐渐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本文介绍的留楚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小断块含油区,其勘探历程充分说明选准方向,坚持勘探是最终取得成功的根本;深入认识油气富集规律,综合评价,整体部署是优质高效勘探的关键;及时部署三维地震,精确落实圈闭是取得成功的前提;科学组织是提高勘探效益的重要保证.结合多种资料立体滚动勘探开发是进一步扩大成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南阳凹陷张店油田二次勘探及认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南阳凹陷张店油田油气勘探 3 0年 ,历经预探、详探、二次勘探等 3个阶段。预探阶段探明储量曾为 12 65× 10 4t,详探阶段大幅度下降到到 12 6× 10 4t ,原因主要是勘探早期二维地震测网较稀 ,圈闭不落实 ,加之探井太少 ,对油层特征认识不够深入。二次勘探阶段广泛采用三维地震和测井、钻井等方面的新技术 ,同时应用新理论、新方法开展地质综合研究 ,深化对地质规律的认识 ,不断有勘探新发现 ,探明储量有望再增长到 10 0 0× 10 4t。  相似文献   

5.
6.
东濮凹陷地震勘探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濮凹陷众多油田的发现和勘探开发是地震勘探的一个成功范例,东濮凹陷是我国较先采用的模拟磁带,较先开展数字地震,率先进行三维地震并实现大连片的地区。由于该区断层极其发育,构造破碎严重,如文明寨油田面积仅有6.8km^2,却被切割成192个小断块。因此在地震资料解释中,要把断裂解释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发现一条小断层,就可能找到一个新的含油气圈闭;断层位置移动,有可能扩大含油面积,断层组合形式的变化,有  相似文献   

7.
新的解释技术应有和要求解释工作不再是单一的一组地震测线而是整个数据体,可以将断点的位置显示在水平切片上构成断裂系统纲要图,或者通过对断层面的追踪将断面的等值线图勾划出来,也可以利用各种地震属性的三维立体显示去形象描述断块的细节,利用带有断层和层位的岩性反演可以进一步进行油藏描述,将这些新方法应用到本区的滚动勘探的目标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10.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北塘凹陷塘沽一新村地区古近系存在欠压实导致的异常高压。根据声波时差和试油静压资料,塘沽新村地区古近系普遍发育2个欠压实带,下部欠压实幅度明显高于上部欠压实幅度,异常高压油藏主要分布在3500m以下深度的沙三段深层中。油藏压力系数平面分布与沉积相带和断层的活动性有关。不均衡压实和生烃作用是形成该区古近系异常高压的主要原因。异常高压抑制烃源岩演化,促进油气初次运移,有利于原生孔隙保存,促进深层裂缝形成,提高原油产量,控制油气藏平面分布,异常高压泥岩对下伏储集层起良好封盖作用。图6表1参33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量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资料,系统讨论了北塘凹陷古近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特征、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演化以及油气勘探等方面的基础地质地球化学问题。认为始新世中晚期湖盆扩张期形成的沙河街组三段,尤其是沙河街组三段下部地层是北塘凹陷主要生油层,它具有有机质丰度较高,转化率较高的特点;渐新世湖盆稳定发育期和抬升期形成的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烃源岩为差一非生油层。沙河街组三段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型干酪根为主,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烃源岩则主要以Ⅲ型干酪根为主,其中的腐泥组和壳质组含量与烃源岩生烃潜力呈正相关关系,而镜质组含量则与烃源岩生烃潜力呈反相关关系,证实主要生烃母质为腐泥组和壳质组。研究区古近系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为0.3%-1.1%,总体上处于低成熟-成熟演化阶段,烃源岩演化经历了低成熟和成熟两个演化阶段,有效生油层主要分布在凹陷南部新村、塘沽、新港地区,油气资源量约1.18×108t,新港构造是北塘凹陷下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化东部探区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东部探区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目前储量和产量的主要集中地区,年度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占中国石化当年探明储量的3/4,石油年产量占中国石化去年产量的90%。随着勘探程度和地下原油采出程度的不断提高,老油田稳产的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的科技攻关表明,东部探区仍然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广阔的勘探空间。同时,东部陆相盆地复式油气聚集成藏的内在规律决定该区储量增长是一个长期过程,而新理论、新技术的完善和应用将进一步挖掘勘探潜力。因此,东部探区仍然是中国石化“十五”乃至“十一五”期间增储、稳产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3.
黄骅坳陷歧口凹陷热史和油气成藏史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数据模拟计算了歧口凹陷24口井的热历史,模拟结果表明,沙河街时期的地温梯度高,每百米大约为5.0~5.6℃,东营时期每百米大约为4.5~5.0℃,馆陶时期每百米大约为3.5~4.5℃,现今的地温梯度每百米大约为3.1~3.2℃。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和恢复样品的埋藏史、源岩的热演化史及生烃史,确定该区有两期油气充注期:第一期发生在东营末期;第二期为馆陶末期至现今。歧口凹陷的油气充注以第二期为主。利用PRA二维模拟软件对地质剖面进行油气运聚模拟,也得出歧口凹陷有两次油气聚集高峰,第一次为东营末期;第二次为馆陶末期至现今。  相似文献   

14.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技术在油田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地质学、构造学、沉积学等方面基础知识为一体,对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能够有效地解决油田勘探与开发过程中的构造、地层、岩性、油藏等实际问题。本文首次将地震资料综合解释作为一种新的油田勘探实用技术,从建立区域构造模式、盆地充填模式、盆地油藏系列、测井资料分析、钻井动态追踪、二维、三维资料大交叉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内容,为该项实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黄骅坳陷歧口凹陷斜坡区中深层碎屑岩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查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歧口凹陷斜坡区中深层碎屑岩有利储集相带分布规律,寻找相对优质的储集层段,对歧口凹陷中深层开展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构造背景、物源、沉积体系、储集性能综合研究表明,歧口凹陷古近系具有多凹多坡的地质特点,各类斜坡区占全凹陷面积70%以上;来自盆内外物源的多个大型辫状河(扇)三角洲前缘-重力流砂带与多类斜坡区匹配,为歧口凹陷斜坡区中深层油气有效储集层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中深层碎屑岩埋深一般大于2 500 m,主要为岩屑长石类砂岩,以次生孔-缝储集空间为主。歧口凹陷中深层碎屑岩整体处于中成岩演化阶段,该阶段跨越深度范围较大,储集物性的主控因素可以通过数学地质的方法识别出9项,虽其总体物性较差、孔隙结构复杂,但较高的沉降速率、中等地温场、高流体压力、高长石含量、较高溶蚀率、早期烃类充注等有利因素促使中深层碎屑岩发育纵向延伸上千米的3~4个异常高孔隙带,均是有利的油气储集层段。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泥灰岩-砾岩油藏是一种特殊的致密油气藏。基于束探1H井对泥灰岩-砾岩油藏勘探的突破,重新分析了该区泥灰岩发育的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及地层层序特征。进一步结合钻井、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束鹿凹陷泥灰岩的生油能力、储集性能、成藏机理、油藏特征重新进行评价,取得一些新的认识:1束鹿凹陷泥灰岩作为烃源岩,具有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以Ⅱ1型为主)、转化率高、排烃能力强等特征,为优质烃源岩;2泥灰岩因构造应力发育一些构造缝,作为烃源岩(当中包含的有机质)发生降解排烃产生的有机质孔隙、有机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的溶蚀孔隙、降解排烃中产生的异常压力缝等孔洞(缝)形成了泥灰岩的孔喉系统并充当了烃类的储集空间及渗流通道,所以泥灰岩具有储集性能;3包裹在泥灰岩中的砾岩存在欠压实作用,储集空间相对好于泥灰岩,砾岩的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粒内溶孔、贴粒缝、构造缝等孔缝。因此,泥灰岩是一种源-储一体的、特殊的“自生自储”连续致密油藏,而夹杂在泥灰岩中的碳酸盐岩质砾岩为源-储共生的岩性致密油藏。2种油藏类型均具有特低孔特低渗、非均质性强、压力系数高、产量递减快的特点。同时,利用成因法(氯仿沥青“A”法)探索束鹿凹陷泥灰岩致密油气资源量,对烃源岩总生油量的分配情况进行初步研究,发现束鹿凹陷致密油资源量丰富,勘探潜力较大,并给出束鹿凹陷砾岩-泥灰岩的勘探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隆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主要沉积凹陷,凹陷构造演化经历了断陷、断坳、坳陷和被覆四个阶段。凹陷由西部缓坡断阶带、中央洼陷带和东部陡坡带组成,主要填充新生界沉积层系。始新统至中新统发育四套烃源岩,油气主要储存于始新统、渐新统和中新统地层中,存在四套有利油气成藏组合。2005年油气资源评价,西湖凹陷油气当量为15.6亿方,西湖与基隆凹陷为一个统一凹陷,只是在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时期被短暂分隔,石油地质条件应基本相同。油气地质分析表明基隆凹陷具有良好勘探前景,凹陷西部缓坡断阶带油气勘探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18.
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在濮城油气田滚动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开展沉积微相研究,在水下扇沉积中识别出沟道、沟道间、席状砂、深湖—半深湖等微相。依据建立的主要微相测井相模式识别和划分单井相,结合砂岩含量及分布,绘制了沙三中亚段的沉积微相平面图。根据对研究区砂体燕尾服布和微相特征的预测,认为研究区南缘有另一个物源,在濮67南块可能分布有分流水道和水道间等较有利的沉积微相区,存在较好的砂体;西侧濮168块尽管砂层薄、层数少,但沙三中亚段存在较好的水下河道砂体,且席状砂体较为发育。据此制定了滚动勘探目标。钻探结果证实这两个区块的含油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