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整脊手法+牵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牵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腰椎功能评定表(JOA)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脊手法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和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整脊手法配合常规腰椎牵引治疗组(简称治疗组)与常规腰椎牵引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每天1次治疗,4次为1个疗程,连续4次治疗后,休息1d,持续3个疗程为总疗程。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改善的程度,以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总疗程前VAS评分、SF-36总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疗程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SF-36得分均升高(P0.05),但治疗组比对照组在VAS评分降低更明显,在SF-36得分升高更优(P0.05)。结论:整脊手法配合常规腰椎牵引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并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整脊手法配合常规腰椎牵引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腰椎牵引治疗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持续3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整脊手法配合常规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小针刀联合罗氏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在小针刀基础上联合罗氏正骨手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比较VAS疼痛评分、JOA下腰痛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前,2组VAS评分、JOA评分差异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2组均采用常规牵引治疗,治疗组在牵引结束后进行中医手法按摩,随后中药外敷并用氦氖激光热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78.9%,2组疗效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按摩结合中药热疗能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直腿抬高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和牵引组各30例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与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腰椎疾患综合评分(JOA)改善情况。结果:手法组疗效优良率为80.0%,牵引组疗效优良率5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VAS评分与JOA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腿抬高手法操作简单,安全,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7.
拓珺  冯彤丹  吕小雪 《山西中医》2011,27(11):33-34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牵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电针法配合牵引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牵引治疗。每天1次,6天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MacN 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12天后VAS和ODI显著降低(均P〈0.01);治疗6天时治疗组的VAS、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天时治疗组VAS、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和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电针配合牵引疗法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脑控制腰椎牵引床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TC-30D型电脑控制腰椎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骨盆布兜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腰痛和下肢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评估下腰痛情况,并以此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前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脑控制腰椎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可靠,效果优于传统腰椎骨盆布兜持续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三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目测类比定级法(VA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电针针刺治疗疗效相当,在VAS评分比较方面,推拿治疗的治疗组优于电针治疗的对照组,且推拿具有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治疗过程中腰部疼痛的变化。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以针刺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以牵引治疗。用VAS疼痛评定法对患者进行评分,记录第1、2、3、5、7d的VAS疼痛评分。结果 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35%,对照组总有效率6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治疗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十分有效的。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变化能够帮助解释针刺疗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熏蒸采用入胆经活血利胆燥湿与单纯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197例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药熏蒸、手法及牵引治疗。随机分为2组,一组熏蒸采用入胆经活血利胆燥湿中药(胆经组)101例,一组熏蒸采用活血化瘀中药(化瘀组)96例。2组均采用同样的牵引及手法治疗。中药熏蒸每次30min,1d1次,10次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及2个疗程后进行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治疗前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个疗程后2组均显著降低,胆经组2个疗程后VAS、ODI评分较1个疗程仍显著减低,与化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熏蒸采用入胆经中药较活血化瘀中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王响  杜双庆  焦永伟  张健  刘军  桑辉 《新中医》2015,47(11):176-177
目的:观察小角度旋牵推按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59例采用小角度旋牵推按正骨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针灸治疗,治疗14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其疼痛,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1%,对照组84.74%,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小角度旋牵推按正骨手法能够降低VAS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康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以推拿手法治疗、推拿功法锻炼与康复教育相结合的康复推拿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康复推拿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评价患者在入组时与治疗3周末的VAS疼痛评分、腰椎屈伸活动度、JOA下腰痛评分,并比较2组间疗效差异。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评分、腰椎屈伸活动度及JOA下腰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推拿治疗方法较单纯推拿手法治疗在改善疼痛、活动及症状体征方面效果为优,腰突症治疗中,推拿手法结合具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针刺结合火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证肾虚型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4例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在普通针刺基础上结合火针,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下腰痛评分(JOA)、视觉类比评分(VAS)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JOA评分及JOA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火针疗法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疼痛改善方面与常规疗法疗效相当,但在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上明显优于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5.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及中药热敷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疼痛VAS评分降幅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实验组ODI评分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手法配合牵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军  谈建新  李文建 《光明中医》2011,26(8):1629-1631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配合牵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手法配合牵引、针刺,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中医手法配合牵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8.3%;两组总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配合牵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优于中医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迎随补泻手法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对照组给予电针夹脊穴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迎随补泻手法治疗,均治疗1个疗程(1天/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ODI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VAS、JOA评分、ODI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但迎随补泻手法联合电针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电针夹脊穴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牵引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和JOA评分,随访3个月后比较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JO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以促进疼痛缓解、改善腰部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乌头除湿汤配合牵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乌头除湿汤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及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及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乌头除湿汤配合牵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卢飞献  洪文 《新中医》2014,46(4):113-115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试验组采用温针灸联合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常规牵引联合尼美舒利缓释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3.75%,对照组为68.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V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联合参芪地黄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