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前减振器的动态特性大多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来获取,该类设计方法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周期长、成本高。针对这一问题,以某乘用车减振器为分析对象,在分析减振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其动态特性进行详细的数学建模,然后建立减振器仿真分析流程图,编写MATLAB程序仿真计算减振器在多种频率下的动态特性,并应用MTS849试验台测试样机,对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学建模与仿真分析的准确性。这种应用仿真分析与台架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为减振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能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传统叶片式液压减振器设计的叶片式MRF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和磁路设计,利用Ansoft工程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两种不同结构的叶片式MRF减振器的磁路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深入分析该型减振器的磁场分布,为其在车辆悬挂系统半主动控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深孔加工中的颇振问题,结合深孔加工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模式的电流变液减振器。利用电流变液在电场强度下能够快速、连续、可逆地改变其粘度和抗剪屈服应力的特性,可实现对减振器可控阻尼力的连续、无级调节。通过对减振器可控阻尼力的数值仿真,分析了阻尼力的影响因素。在Z2120型BTA深孔钻镗床上进行了切削颤振控制试验,对比了不同电场强度下钻杆振动的振幅和被加工孔的表面粗糙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混合模式电流变液减振器能够有效地减小钻杆振动的幅值和明显减小被加工孔的表面粗糙度值。但是不同电场作用下,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4.
电流变流体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在本论文中,将其作为减振器的阻尼介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ERF减振器,并针对这种ERF减振器,设计了相应的模糊控制算法,同时通过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仿真试验,证实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常规减振器控制力小减振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液—泡沫金属两相结构的新型减振器,在减振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其阻尼力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模块建立了该阻尼力的仿真框图,并进行了实例仿真分析,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外界激励、泡沫金属的等效孔数和孔径对阻尼力影响较大,而等效孔长度对阻尼力几乎无影响,这为磁流变液—泡沫金属减振器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磁流变减振器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就实际工程中常用的混合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扩充Bingham模型.通过Simulink仿真语言对其进行数值分析,为减振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磁流变减振器是一种新型智能减振装置,而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结构是磁流变减振器设计的重点,在磁流变减振器磁路结构设计中引入有限元分析的优化设计过程,介绍了ANSYS的参数化编程语言APDL及其在磁路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并针对某一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结构运用APDL语言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结果显示,运用APDL语言对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后,间隙处的磁感应强度明显增加,磁场分布更加合理,是一种有效的磁路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磁流变减振器需要外部供电限制其应用范围的问题,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特点和振动能收集方法的探讨,提出了一种馈能型(自主供电)磁流变减振器。根据该馈能型磁流变减振器的功能模块分析,研究了集成馈能装置的磁流变减振器的设计方法并确定了其结构参数,并设计了与馈能装置相匹配的电能管理电路。特别地,在频率1 Hz~3 Hz、振幅10 mm振动条件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oft对馈能装置进行了输出电能仿真,然后进一步仿真分析了其输出电能使磁流变减振器产生阻尼力的大小。仿真结果表明,该馈能型磁流变减振器产生阻尼力变化范围为1 072 N~2 028 N,说明在低频、小振幅振动条件下,该馈能型磁流变减振器可以在无需外部供电的情况下改变自身阻尼特性。  相似文献   

9.
可调阻尼式汽车减振器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被动减振器不能根据路况改变阻尼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节流口式可调阻尼减振器,介绍了该减振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可调阻尼减振器的设计方案,并分析了步进电机与节流口的关系以及力与速度特性计算。根据首批可调阻尼减振器样件,对可调节流口当量面积设计这一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理论分析结果为可调阻尼减振器的制作提供了依据,并对改进后的可调阻尼减振器样件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可调阻尼减振器阻尼力曲线较为饱满平滑,无明显畸变,阻尼力随节流口开度变化较明显,且与步进电机转角成对应关系,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深孔机床在钻削加工中出现颤振,会导致加工精度和效率降低、刀具与机床寿命缩短和有害噪声的产生。因此对颤振和其抑制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对磁流变液效应机理以及工作原理的研究,设计出基于挤压模式的自适应磁流变液减振器,将其安装在深孔机床上。建立动力学模型并求得动力学方程,通过MATLAB的Simulink平台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在不同转速下安装减振器的系统与未安装减振器系统的振动图形。结果表明:磁流变液减振器可以大幅、迅速地衰减振幅并缩短振动周期,因此自适应磁流变液减振器对机床切削颤振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完善汽车悬架减振器的性能评价方法,并判断减振器畸变及检验其能量吸收效能,首先建立了汽车悬架减振器在复原与压缩行程的数学模型,基于减振器数学模型建立了其示功图的面积数学模型;将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减振器示功图面积的求解与标定,通过使用LabVIEW平台计算求解减振器吸收能量,定量分析出减振器示功图面积与所吸收能量的关系,为减振器的性能检测提供新的评价方法及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目前使用在车辆上的各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减振器,分析了诸如橡胶、金属弹簧、电流变液和磁流变液、气体控制阻尼可调、干摩擦式阻尼可调等类减振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适用场合及其优缺点;给出了双筒液压减振器的复原阻力与压缩阻力的计算方法,为液阻减振器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分析了我国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问题,展望了减振器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多自由度离散系统减振器的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一种多自由度离散系统减振的方法——在原系统中加入减振环节,在理论上对减振环节的参数设计进行了推导,并给出了一种振动性能指标函数。然后,将这套理论应用到VVVF电梯减振上,给出了VVVF电梯的动力学模型,对其减振效果进行了动态仿真。  相似文献   

14.
汽车磁流变减振器设计原理与实验测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根据磁流变体的滨汉塑性模型描述,提出了混合工作模式的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的设计原理,按照长安微型汽车的技术和磁流变体的性能设计和制作了微型汽车磁流变减振器,并根据长安微型汽车前悬架减振器的技术条件对此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设计原理是可行的,对设计特殊阻尼特性的磁流变减振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基本理论,通过MATLAB仿真深入分析了微穿孔板吸声体各参数对其吸声性能的影响特性,设计了基于LabVIEW、MATLAB的微穿孔板吸声体声学仿真设计平台,通过LabVIEW调用MATLAB Script节点可以方便、直观的根据具体工程应用背景要求设计所需要的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实现了LabVIEW、MATLAB的完美结合。实验证明该仿真设计平台使用方便、计算准确。  相似文献   

16.
A new kind of shock absorber with Coulomb–fluid damping through coupling oil, wire gauze, rubber and spring by ingenious tactics is designed for reinforcement of electronic-information equipment in atrocious vibration and impact.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key-model machine shows complex non-linea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multi-parameter coupling dynamic test; otherwise, it has a good dynamic performance for attenuating vibration and resisting violent impact. Based on this, the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for attenuating vibration mode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presented by analysing coupling physical mechanism of fluid and Coulomb friction and other factors for designing the shock absorber with high validity.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btained in experimental data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the numerical ones obtained by performing the Runge–Kutta method with the mathematical model. As the model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test data, it can be used for engineering design.  相似文献   

17.
汽车减振器阻力-速度特性的预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阀的压力差-流量特性预测汽车减振器阻力-速度特性的方法。提出了计算压缩行程减振器阻力的图解法。以流量实验台测取的阀的节流特性为例对预测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预测法不仅得到较为精确的减振器阻力-速度特性,能够直观显示阀系匹配不良导致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文中针对某电子设备上隔振器中圆锥螺旋弹簧在耐久试验中发生多次断裂的问题展开了研究。由于圆锥螺旋弹簧的非线性,无法进行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因而依据加速度等效的原则将随机振动分析等效成静力分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得出圆锥螺旋弹簧的应力值。利用PSD频域分析法和"高斯三区间法"进行疲劳计算,经过几次迭代计算得出最优的弹簧材料参数和直径尺寸。按照仿真分析和疲劳计算结果设计的隔振器目前已顺利通过了耐久试验。  相似文献   

19.
多盘摩擦吸能器与柔性车挡联动,可以有效地将矿车的动能转化为摩擦热。钢丝绳是多盘吸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力是多盘吸能器设计的重要参数。为了准确分析钢丝绳受力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相应的非线性仿真模型,从而分析了矿车与柔性车挡之间的碰撞规律。  相似文献   

20.
雷达设备风冷插箱散热设计是雷达产品可靠性结构设计、热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应用中,强迫风冷被广泛使用,散热和噪声控制往往产生矛盾。如何控制噪声,对改善产品使用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文中针对风冷插箱噪声过大问题,运用微穿孔板近似吸声原理,设计了一种消声插件,对该微穿孔板消声器的降噪效果进行了测试,可以减低噪声3 dB(A)左右。从而说明该消声器有一定的降噪效果,在一定场合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