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苏少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748-2750
目的:对测定胆红素的钒酸盐氧化法进行分析评价。方法: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胆红素,并对其的精密度、稳定性、灵敏度及干扰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胆红素的批内、批间CV〈3.25%,可信检测范围可达:钒酸盐总胆红素(TBil)684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342μmol/L,回收率达到98.1%~102.4%。用1:8肝素抗凝。测定直接胆红素明显降低,P〈0.01;1:10肝素抗凝,测定直接胆红素,有轻度的负干扰。维生素C≤0.05g/L时,无干扰,而溶血及脂质对钒酸盐氧化法干扰小。结论:钒酸盐氧化法应用方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测定以探讨其与冠心病发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钒酸氧化法测定50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较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偏低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对冠心病的预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钒酸氧化法和重氮法测定溶血、黄疸、乳糜血标本进行胆红素测定,评价两种方法的抗干扰能力。方法 采用WAKO钒酸氧化法测定试剂盒测定血清中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与重氮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钒酸氧化法对溶血、黄疸、乳糜血标本测定结果与重氮法测定胆红素结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钒酸氧化法是一种准确、灵敏的测定胆红素方法,该法操作简单,基本上不受溶血、黄疸、乳糜血的干扰,且试剂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素抗凝血对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胆红素的影响。方法:钒酸盐氧化法测肝素抗凝混合血浆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 ,并测定分别含6 .2 5 U/ m l,1 2 .5 U/ ml,2 5 U/ ml,5 0 U/ ml,1 0 0 U / ml肝素血清TB,与不加肝素血清比较。结果:肝素致钒酸盐氧化法测TB结果降低,对DB无明显影响。每毫升血清含1 2 .5 U肝素即对TB产生明显影响,并随肝素浓度增加影响增强。结论:常用量肝素抗凝血浆对钒酸盐氧化法测定TB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血清总胆红素重氮法和钒酸盐氧化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探讨两种方法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以重氮法为比较方法,钒酸盐氧化法为实验方法,分别检测50例患者新鲜血清,记录检验结果,去除离群值,计算回归方程,评估两种方法的CV值。结果:血清总胆红素重氮法和钒酸盐氧化法测定结果的相关回归方程为Y=1.092X+4.815,相关系数r为0.9958。新生儿的直接胆红素测定差异较大,重氮法和钒酸盐氧化法测定结果的相关回归方程为Y=0.1372X+1.8,相关系数r为0.5831,成年人及大于30d儿童直接胆红素测定结果相关回归方程为Y=1.1368X-3.818,相关系数r为0.9997。结论:血清总胆红素重氮法和钒酸盐氧化法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倚在可接受范围内,新生儿直接胆红素测定偏倚不可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标准物与反应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选择最佳标准物与反应时间。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以白蛋白标准液和定值参考血清为标准物,测定其反应时间30、60、120、180、300s血清中自蛋白含量,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以白蛋白标准液和定值参考血清作标准物,其测定值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白蛋白标准液为标准物,其反应时间60、120、180、300s与30s组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以定值参考血清作标准物,其测定反应时间30、60、120s三者之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0、300s与30s组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应以定值参考血清作标准物,反应时间可选30、60s或120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脂蛋白和胆红素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方法: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酶法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采用直接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的TG、LDLC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高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胆红素低的患者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证明胆红素对冠状动脉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钒酸盐氧化法和改良化学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进行方法学性能评价。方法将改良化学氧化法测定的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值与钒酸盐氧化法进行比较,并进行方法学性能评价。结果两种方法对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都有较高的回收率,且均有良好的重复性;改良化学氧化法和钒酸盐氧化法有很好的相关性;改良化学氧化法线性范围较钒酸盐氧化法更宽;改良化学氧化法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结论改良化学氧化法较钒酸盐氧化法更适用于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日常测定。  相似文献   

9.
牛敏  陈汉芳  彭苹  刘岚剑 《重庆医学》2006,35(4):360-361
目的 探讨内源性干扰物质对GOD-PAP法测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葡萄糖结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GOD-PAP和葡萄糖氧化酶氧电极法(GOD-OE),测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葡萄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法测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葡萄糖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OD-PAP法的测定结果低于GOD-OE法。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用GOD-PAP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内源性干扰物质可导致结果降低。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防治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包括灌肠、抚触、腹部按摩和营养支持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采用钒酸盐法监测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记录黄疸的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和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生后d4和d6的血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16.142,20.329),而且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和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10.550,17.151,12.981)。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29,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关系,探讨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对40例正常新生儿、4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4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的CK-MB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正常组新生儿的CK-MB水平与生理性黄疸组、病理性黄疸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理性黄疸组与病理性黄疸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胆红素可引起心肌损害,血清CK-MB可作为胆红素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一个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死与血清胆红素相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及急性脑栓塞患者血清胆红素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及18例急性脑栓塞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Bu)进行检测,并与7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正常健康体检者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脑栓塞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的降低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可以认为,血清总胆红素降低,间接胆红素降低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动脉硬化脑梗死和血清胆红素的关系。方法对50例急性动脉硬化脑梗死病人和50例健康体验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结果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病人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接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总胆红素降低,特别是间接胆红素降低可以被认为是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值的适用性进行评价 .[方法 ]采用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值 ,并与重氮试剂法进行比较 ,同时对钒酸氧化法的重复性试验、线性试验、干扰试验以及回收试验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钒酸氧化法与重氮试剂法有很好的相关性 ,测定总胆红素的线性可达 6 84 0 μmol/L ,直接胆红素可达 340 0 μmol/L ;总胆红素日内变异为0 2 0 %~ 1 2 6 % ,直接胆红素日内变异为 0 5 2 %~ 1 0 6 %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日间变异各为1 13%~ 2 10 % ,1 4 3%~ 2 10 % ;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的平均回收率各为 10 2 74 % ,10 1 71% ;当稀释后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 7 9g/L时有轻微的干扰 .[结论 ]钒酸氧化法适用于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日常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红素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判断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60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2周后根据疗效将病例组分为病情改善组(A组)和治疗无效或加重组(B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分析间接胆红素与患者最大梗死直径的相关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入院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2周后,2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2周后A组患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显著高于B组(P<0.01);A组患者最大梗死直径显著低于B组,且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A组和B组最大脑梗死直径与间接胆红素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会有胆红素水平升高,低胆红素血症提示患者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稀释液对干化学、湿化学检测系统测定肾功3项高值标本的影响,确定理想的稀释液。方法收集接近各系统肾功能3项检测上限的新鲜血清,分别用蒸馏水(DH2O)、生理盐水(NS)、7%小牛血清(7%BSA)、混合血清进行倍比稀释(最高稀释倍数为1∶32),在美国强生Vitros 350干化学分析仪和日本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测定,然后进行偏差分析和线性评价。结果在湿化学检测系统上,尿素用NS、BSA、混合血清稀释,偏差分析均符合要求。肌酐、尿酸用DH2O、BSA、混合血清均符合要求。在干化学检测系统上,尿素、尿酸用DH2O和混合血清稀释均符合要求,肌酐除了BSA外各稀释液均符合要求。根据分析测量范围评价(AMR),在湿化学检测系统中,尿素、肌酐、尿酸用4种稀释液稀释后均符合要求;在干化学检测系统中,尿素只有DH2O和混合血清稀释后符合要求,肌酐只有NS和混合血清稀释后符合要求,尿酸用4种稀释液稀释后均符合要求。结论混合血清是最理想的稀释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尿酸、胆红素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59例冠心病患者和52例健康者进行血尿酸、胆红素水平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病人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1),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显著降低(P<0.05),且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但直接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和胆红素水平降低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早期干预有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退黄洗液对实验性溶血性黄疸大鼠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1)动物实验:5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0只,其中1组为正常组,另4组采用腹腔内注射乙酰苯肼的方法制成大鼠溶血性黄疸模型,再分为模型组和高、中、低浓度洗液组。高、中、低浓度洗液组采用新生儿退黄洗液(由茵陈、大黄、栀子、柴胡、郁金、金钱草、车前子、白术、党参、茯苓、甘草、鸡内金、枳壳、麦芽、丹参等中药组成,原液稀释5倍、10倍、50倍)对黄疸大鼠模型进行泡浴,正常组、模型组采用温水泡浴。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汁酸含量。(2)临床研究:9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口服药相同,治疗组增加低浓度新生儿退黄洗液(原液稀释50倍)泡浴,两组治疗期间若黄疸加重则转蓝光治疗。比较两组的转光疗率及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含量。结果(1)实验研究:乙酰苯肼成功制造大鼠溶血性黄疸模型;高、中、低浓度洗液组大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汁酸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仍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高、中、低浓度洗液组大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汁酸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研究:治疗组转光疗率为11.11%(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89%(13/45)(P〈0.05);剔除转光疗的患儿后,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新生儿退黄洗液对实验性溶血性黄疸大鼠有效,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测定无溶血及溶血时测定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测定无溶血及溶血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结果:无溶血时,两种方法测定总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结合胆红素测定差异有显著性;溶血时,除干化学法结合胆红素测定与无溶血时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他测定与无溶血时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测定结合胆红素不可等同。溶血时干化学法测定结合胆红素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血清胆红素与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四种动脉粥样硬化( AS)性疾病的关系。方法:观察组分为四组,单纯性高血压组、冠心病组、糖尿病组、脑梗死组,对照组为同年龄段健康查体者,检测空腹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间接胆红素,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直接胆红素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P>0 .0 5 ) ,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除脑梗死组外,其他各组均明显降低( P<0 .0 5 ) ;除脑梗死组HDL - C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他观察组血脂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 .0 5 ) ,且糖尿病组三酰甘油及冠心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 P<0 .0 1 )。结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血清胆红素浓度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间接胆红素降低更明显,提示可将胆红素水平作为AS患者体内氧化活性增加的一个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