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探讨了超声波对活性染料上染苎麻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染色工艺相比,超声波不但可以显著提高活性染料对苎麻纤维的上染速率、上染百分率和染色透染性,而且可以节约染料、化学药品,降低染色温度,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拓展了超声波技术在活性染料染苎麻纤维领域的应用,为实现低能源低成本低污染的染色工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蚕丝织物的天然染料染色缺少蓝色的问题,丰富天然染料染色蚕丝织物的色谱,用栀子蓝色素对蚕丝织物染色,研究了染色工艺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依据栀子蓝色素上染蚕丝织物的上染速率曲线及吸附等温线分别研究了其染色动力学和染色热力学。得到栀子蓝色素上染蚕丝织物的最佳工艺为:染色pH值3,染色时间50 min,染色温度60 ℃。在60 ℃,pH值为3条件下染色,染色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化学吸附,吸附等温线为朗缪尔型,为定位吸附。据此计算,得到栀子蓝色素上染蚕丝织物的染色饱和值为 97.465 9 g/kg。  相似文献   

3.
王雪燕  王小琴 《丝绸》2000,(6):12-15
系统研究了活性染料染阳离子改性绢丝的染色性能 ,确定出其最佳染色工艺。结果表明 ,阳离子改性绢丝能显著提高对K型活性染料的吸附能力 ,尤其适用于染深浓色 ,而且染浴中不需加盐  相似文献   

4.
梅士英  姜凤杰 《染整技术》1995,17(4):12-18,33
主要研究弱酸性染料对蚕丝和羊毛纤维和染色性能,包括上染速率、上染百分率等。通过染料助剂筛选和变化染色工艺条件等方面,获得了均一色泽、较好的渗透性和色牢度的蚕丝、羊毛复合丝染色制品,优化的色工艺参数为大生产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浓碱预处理与自制的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联合处理苎麻织物,研究了改性苎麻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的上染百分率、固色率、染色深度、染色牢度等性能。结果表明,经浓碱预处理及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改性联合处理的苎麻织物染色性能显著提高,可实现活性染料无盐低碱深浓染色。  相似文献   

6.
应用合成单宁改善蚕丝/锦纶交织物的染色同色性,着重探讨合成单宁改善同色性的机理.蚕丝/锦纶交织物大多数用酸性和中性染料染浅中色,合成单宁改善其同色性.这是由于合成单宁与蚕丝和锦纶相互作用,且对蚕丝/锦纶的防染作用不同所致.锦纶的结构紧密,合成单宁吸附于其上,对阴离子型染料在纤维内的扩散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故显示出很强的防染作用;蚕丝结构比较疏松,故合成单宁对染料上染的阻碍作用较小.试验结果表明,在蚕丝/锦纶交织物染色时,合成单宁主要对锦纶起防染作用,对大多数染料上染蚕丝不起防染作用,且在85℃之前,锦纶的染色速率比未加合成单宁时显著减缓.  相似文献   

7.
针对竹纤维及毛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采用安诺素活性染料对竹/毛混纺织物进行一浴一步法染色,通过系统研究染色过程中电解质、碱剂、固色温度、染浴、pH值等因素对同色性的影响,筛选优化工艺;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探讨了安诺素活性染料对竹纤维及毛纤维的上染速率以及竹/毛混纺织物的染色提升性及染色牢度.实验结果表明,安诺素活性染料用于竹/毛混纺织物染色具有良好的同色性和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8.
微悬浮体染色法在丝绸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Lanasol染料以微悬浮体染色方法(MSD)对丝绸进行无盐染色,比较了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和常规染色工艺的区别,并优化前者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SD工艺可防止织物表面擦伤,明显提高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百分率;其染品色光纯正、色泽鲜艳。  相似文献   

9.
李晓春  曹机良 《丝绸》2012,(6):12-15
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蚕丝/棉模拟交织物进行一浴法染色,分析了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在蚕丝和棉织物上的上染情况,探讨了NaCl质量浓度对中性固色活性染料Argazol红NF-3B染色蚕丝和棉同色性的影响,以及酸性染料质量浓度对中性固色活性染料Argazol黄NF-GR、Argazol蓝NF-BG染色蚕丝和棉同色性的影响,测试了蚕丝/棉模拟交织物的升温上染速率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单独使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Argazol红NF-3B可用于蚕丝/棉模拟交织物一浴法染色,在一定的染色条件下染色蚕丝/棉模拟交织物可获得很好的同色性。  相似文献   

10.
用诺威克隆LS系列活性染料染真丝,棉交织物,通过对染色工艺条件(pH值、盐、碱量等)的研究,寻求可以提高织物染色同色性的途径.结果表明:真丝/棉交织物可用活性染料在酸性条件下染色,在碱性条件下固色.随着染色起始pH值的降低,真丝与棉间的同色性提高,以pH值5为宜.Na2SO4对活性染料上染真丝的促染作用大于对棉的促染作用,随着Na2SO4用量的增大,纤维间的同色性提高,最终定为30 g/L.Na2CO3用量增加不利于染料对真丝纤维的固着,为了达到真丝/棉混纺织物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同色性,选定为8 g/L.在此工艺下,可获得良好的同色性和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1.
蚕丝织物ME型活性染料无盐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采用ME型系列活性染料以微悬浮体染色体系(MSD)对真丝绸进行无盐染色,比较了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和传统染色工艺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可杜绝传统工艺染色中使用无机盐造成的真丝绸织物表面擦伤,同时使染料利用率得以提高,所得染色样品色泽鲜艳。微悬浮体染色样品的耐摩擦牢度、耐洗色牢度等牢度指标与传统工艺染色样品一致。  相似文献   

12.
肖琼  邢建伟  徐成书  任燕 《染整技术》2012,34(2):1-5,65
采用Lanasol CE型系列染料以微悬浮体形式对拉细羊毛进行染色,并与传统染色工艺比较。确定微悬浮体染色优化工艺为:甲酸用量1.5%(omf),微悬浮体化助剂WRJE量1.0%(omf),微悬浮体化助剂TS用量0.5%(omf),染色实验染料用量为5%(omf)。结果表明,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可显著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同时在保证染色织物牢度的同时提高了手感和蓬松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高温型和中温型等多种活性染料对锦纶的上染固色情况,分析上染温度、染色介质的酸碱度对活性染料上染的影响,得出了最佳染色工艺条件。通过测试其染深性和色牢度,发现锦纶用活性染料染色,能得到优异的皂洗及干、湿摩擦牢度,但其染深性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4.
毛/腈散纤维微悬浮体染色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Ciba Lanasol系列染料和Ciba Maxilon系列染料对毛/腈散纤维进行一浴法染色。通过实验优化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并确定出最佳工艺处方。比较了微悬浮体染色和传统染色工艺下Lanasol染料对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及Maxilon染料对腈纶纤维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微悬浮体法染色能显著缩短Lanasol系列和Maxilon系列染料染色时间,减少阳离子染料对羊毛的沾色,消除由于染料电性不同导致的染料沉淀,提高染料利用率,减少纤维在染色过程中所受的损伤,减轻污水处理负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此新型染色工艺能赋予染品鲜艳的色泽,提升了染品的质量品质。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上染固色同浴同步法(一步法)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染色,通过研究不同染色工艺、染浴放置时间下活性染料对一步法染色效果的影响,从10种活性染料中筛选出的3种活性染料,与传统两步法工艺染色试样进行了K/S值、匀染性和染色牢度的对比.结果表明,活性染料一步法染色试样得色深,匀染性良好,工艺操作简单,节约劳动成本,且具有与传统工艺染色相当的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6.
王华清 《纺织学报》2012,33(2):73-79
 采用色媒体预处理真丝/棉交织物,可实现活性染料无盐碱染色。采用不同活性染料对改性后的真丝/棉交织物进行一浴法染色,通过分析同色平衡值K及色差?E,优选适合改性真丝/棉交织物一浴法染色的三原色活性染料。讨论了色媒体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等因素对真丝/棉交织物同浴染色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真丝/棉交织物改性的最佳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改性丝/棉织物无盐碱染色工艺与传统染色工艺相比,上染率、固色率、同色性和纤维的强力保留率都得到提高,且染色牢度相当。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制的阳离子化丝素蛋白助剂对棉织物进行改性,研究了助剂对织物吸附性能的影响和改性工艺条件对染色性能的影响,优选出了最佳改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采用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工艺,上染率和固色率均有显著提高,同时色牢度和匀染性也有一定提高。可见,经阳离子化丝素蛋白助剂改性后,棉织物可以实现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这将极大地减少染色过程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加工成本,达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活性染料在纯棉织物印花过程中存在印染废水氨氮污染问题,以无氮聚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复配的混合物助剂A-71作为尿素替代品,研究了助剂A-71在棉织物印花过程中对活性艳蓝P-3R的固色率、提升力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尿素条件下印花织物的颜色参数及色牢度等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助剂A-71用量为6.0%时,染料的固色率及提升力性能可以达到5.0%全尿素印花条件下的水平,且在此条件下不影响染料的色光及色牢度。  相似文献   

19.
王延虎  董保军 《印染》2006,32(3):20-21
阐述棉用活性染料中性法染绢丝的可行性,探讨了染料直接性和温度控制对染色的影响,给出了棉用活性染料染色绢丝的工艺。经生产实践,用该法染色后的绢丝、柞蚕丝具有与酸性染料、中性染料相同的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20.
烟酸对真丝织物活性染料催化染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维斌  何瑾馨  陈国强 《印染》2006,32(23):1-3
以环境友好型的烟酸为催化剂,采用活性染料对真丝进行染色,比较了中性浴和弱碱性浴催化染色与常规染色的上染率和固色率。研究表明,中性条件下催化染色的固色率与常规碱性条件下染色相当,中性条件下催化染色可提高K型、KN型活性染料在真丝上的固色率,减轻废水污染,保护真丝的光泽和机械性能。中性条件下,活性红15在真丝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型;染色真丝具有良好的水洗牢度、干湿摩擦牢度及日晒牢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