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股权激励契约效率受到经理人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激励扭曲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论文把相对绩效评价思想融入到期权激励设计中,即期权激励契约中执行价格进行多指数化处理,并且把期权到期收益结构进行相对化处理,经过这样的处理就构建了多指数化相对股票期权的约定价格和定价模型;最后,在用实例对多指数相对股票期权激励效果进行检验时,并发现了两个重要特征:执行价格多指数化可以改变期权价值符号,由正值变为负值;期权收益结构相对化可以使期权价值发生数量级差异.  相似文献   

2.
经理人股票期权无效性的动态非合作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本文基于现有理论和经验研究成果,分析股票期权收益的重要因素--继任经理人员的努力类型,对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的影响,构建了经理人员股票期权激励合约的新框架,并建立经理人员之间的非合作动态博弈模型,有效解释了股票期权激励无效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股票期权最优水平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内构造了一个关于管理者的股票期权的模型,推导出满足股票期权最优水平的公式,从中发现了股票期权最优水平的决定因素.管理者股票期权的决定因素与以前研究中发现的管理者股票的决定因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2010年股指期货已经在我国隆重推出,作为指数化投资的一个品种,其与指数化投资产生和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的。本文对沪深300指数2005年4月8日到2010年5月18日的收盘价是否满足随机游走假定进行检验,通过方差比模型方法对整个样本区间及两个子区间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我国股指价格满足随机游走假定,这表明我国股指市场是弱有效性市场,投资者将无法根据股票历史价格信息对今后价格作出预测,指数化投资将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论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现代公司制企业最典型的委托人——代理人问题是公司的经营者,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与公司的所有者——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了解决这种冲突,代理理论提出,制定补偿政策会激励管理人员去选择和实施可以增加股东财富的活动。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就是此种补偿措施之一。本文分析经理人股票期权所提供的激励的程度和有效性。我们首先给出了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的含义和特征,指出经理人股票期权实际上是基于公司股票的看涨期权,然后建立了一个分析模型,模型的基本结论是:经理人股票期权确实对公司总裁有激励作用,但这种激励作用是有限度的;这种有限度的激励作用的发挥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环境、企业的风险特征等;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的激励作用是有条件的,如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要有效率,亦即股票价格要能正确地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在这种情况下,股票市场的定价功能才能正确且充分地发挥作用。最后利用美国的资料,为模型的基本结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国内首个股票期权品种——上证50ETF期权将于2015年2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标志着股票、期货、期权三位一体的立体化金融市场结构在国内正式确立。但是对于股票期权交易来说,如何定价是最基本的问题。B-S模型作为期权的定价基础模型被广泛运用在估算期权的理论价格当中。然而,B-S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基于资产的变化呈现连续性,而且资产的价格在将来会呈现对数正态分布,这种假设在实际金融市场中难以实现,特别是近年来金融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发,造成资产价格呈现跳跃性变化的时候,其定价模型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为弥补B-S期权定价公式在国内市场上可能面临的水土不服,提供更准确、更合理的期权定价模型以做参考。本文将简述股票期权的基本定义、对B-S模型评价和补充以及国内股票期权定价理论的现状,并探讨国内股票期权定价理论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不同行权条件下的股票期权定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欧式股票期权计划、亚式股票期权计划及分期执行的股票期权计划,并运用Monte Carlo 模拟进行数值计算.文中给出了不同初始条件下三种股票期权的数值解,重点介绍了分期执行的股票期权的求解思路.  相似文献   

8.
股票期权激励和受限制性股票报酬是目前世界上常用的长期激励报酬形式,而企业经理却认为传统上使用的B-S公式对股票期权的估价"太高",相对于"价值相同"的受限制性股票,经理更愿意接受受限制性股票.我们通过经理获得这两种报酬的效用模型的比较,分析了风险厌恶型经理对股权报酬以及受限制性股票的估价,并进一步估计了企业向经理提供股权报酬的绝对损失.从而解释为什么经理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不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薛生全 《决策与信息》2010,(12):138-140
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股票期权制度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90年代以来在各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行。据统计,《财富》排名前1000家的美国公司中已有90%实施了股票期权制度。股票期权占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年收入的比重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也开始了在企业中建立股票期权制度的探索。先后出台了有关股票期权的实施办法,并积极进行试点。国内很多上市公司也已开始试行股票期权制度。但是,实践中很多企业实施的内部职工持股方案和经营者持股方案等各种股权激励做法与西方国家规范的股票期权方案相去甚远。为促进规范的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的推行,笔者参考美国国内税务法和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中关于股票期权制度的规定,并结合我国现行法律与政策环境,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论述了美国股票期权的发展历程,其次从外部环境以及股票期权制度自身方面对美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由盛到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对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高管薪酬具有行业差异,高管薪酬与哪些行业特征因素有关?本文以2001-2008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资产专用性、盈利性、企业规模以及财务风险是影响行业高管薪酬的行业特征因素,在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资产专用性越高、盈利性越好、企业规模越大以及财务风险越高的行业,高管获得的薪酬越高。成长性、经营风险、代理成本、技术水平等行业特征因素对行业高管薪酬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制衡对并购中合谋行为经济后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弘  刘星 《管理科学》2012,25(3):34-44
以模型构建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探讨股权制衡对并购活动中控股股东与高管人员合谋行为所产生的经济后果的影响。通过大股东效用模型论述股权制衡的治理功效,构建以Shapley指数计算的股权制衡度变量,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1999年至2006年的并购事件作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对模型推论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控股股东尝试以并购手段掏空上市公司时,将采取向高管人员提供利益回报的方式与其合谋。如果公司中存在制衡股东,高管人员获取私有收益的空间将被压缩,低效并购造成公司业绩损失的情况也会减少。实证结果显示,当控股股东与高管人员合谋时,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程度越高,高管人员通过并购获取的私有收益越少,公司的并购绩效也越好。  相似文献   

13.
Attitudes towards male and female managers within organizations are well documented, but how the stock market perceives their relative capabilities is less studied. Recent evidence documents a negative short‐run market reaction to the appointment of femal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s and suggests that female executives are less informed than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about future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ese results appear to dispute the stock market value of having women on corporate boards. However, such short‐run market reactions may retain a ‘gender bias’, reflecting the prevalence of negative stereotypes, where the market reacts to ‘beliefs’ rather than ‘performance’. This study tests for such bias by examining the stock market reaction to directors' trades in their own companies' shares, by measuring both the short‐run and longer‐term returns after the directors' trades. Allowing for firm and trade effects, some evidence is found that, in the longer term, markets recognize that female executives' trades are informative about future corporate performance, although initially markets underestimate these effects. Thi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that has attempted to assess the value of board diversity by examining only short‐run stock market responses.  相似文献   

14.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没有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股票期权制度,也没有解决如何制定基于股票期权的最优激励约束合同的理论问题.文章对传统薪酬制度的激励机制和股票期权制度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然后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构造导入股票期权的商业银行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研究表明,基于股票期权的薪酬制度优于传统固定薪酬制度和经营者年薪制;引入股票期权制度后在激励约束机制的相互制衡作用、以及银行股东和经理人在个人效用最大化条件下,可以达成最优合同.  相似文献   

15.
美国企业现行股票期权计划存在的问题与争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90年代以后,由于美国的股票市场、税收政策以及会计准则等都有力地促进了股票期权计划的发展,使股票期权在激励经理人员以及协调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这一计划的实施并不完美,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经理人员的报酬与公司业绩脱节、激励作用弱化、股东利益受到损害等等,这些问题在西方引起广泛的关注与争论,同时对我国的公司治理也有一定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股权激励能够使得公司与高管的共同利益最大化,并且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高管不可观测的工作控制着公司股票价格。由于高管的真实财富受到市场通胀不确定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通胀环境下,以风险厌恶和工作努力效率为特质的高管,在银行无风险资产账户、市场投资组合和公司股票间寻求最优配置以达到个人终端真实财富预期效用最大化。首先利用伊藤公式得到了高管的真实财富过程;其次利用动态规划原理构建了满足最优工作努力策略和股权激励问题的哈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HJB)方程,并找到了解析解;最后对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通胀风险对高管的股权激励和工作努力策略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由于通胀不确定性影响着高管财富的实际价值,当高管财富效用服从对数函数时,公司股票占高管个人财富的最优比例不受通胀风险影响,但是高管在市场投资组合的投资比例随通胀波动率的增加而下降,进而影响到高管对市场投资组合账户和银行无风险资产账户的投资比例。高管的财富效用服从幂函数时,对于长期契约,股权激励代表的长远共同利益引导着高管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激励着高管付出更高水平的努力,此时通胀带来的货币贬值风险对高管的的影响较小;而对于短期契约,长远共同利益的缺乏和通胀风险的变大诱导着高管的短视行为,高管将减持公司股票并且减少努力。本文所得结论对公司的股权激励理论做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股指期货交易的推出将改变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和投资者交易行为,进而对股票市场波动性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在假设股票市场存在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下,构建理论模型揭示投资者结构和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机理,并据此对中国股票市场在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的波动性变化进行理论预测;然后以2007-2016年期间的沪深300指数和投资者结构数据为样本,运用GARCH类模型对理论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股票市场存在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下,机构投资者比例和一般机构投资者比例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随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所占市场份额的比例关系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套利交易者比例增加、投机交易者比例减少都将降低股票市场波动性;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显著降低了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机构投资者比例增加将强化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减弱效应;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鼓励股指期货产品开发和完善股指期货交易制度强化中国股票市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中美两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定因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中国深沪两市1999年到2003年4 430家上市公司和美国纽约交易所1999到2002年6 907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比较,在确定了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主要决定因素的基础上,与美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公司规模、公司绩效、股权特征是决定高管薪酬的主要因素;它们对于两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是有区别的;探究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对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政策设计的指导性建议和以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基于随机波动性模型的中国股市波动性估计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采用动态随机波动性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 通过基于马尔可夫链蒙 特卡罗(MCMC) 模拟的贝叶斯分析方法,较好地估计了随机波动性模型中的参数与波动性序 列. 基于中国股市数据进行的实证结果表明,与ARCH 类模型相比,随机波动性模型能更好地 描述股票市场回报的异方差和波动性的序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