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病因、临床诊断、分型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98例白色念珠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制霉菌素或氟康唑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治愈率为80.6%,显效率13.26%,好转率为2.04%。结论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制霉菌素和氟康唑可有效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2.
26例肺真菌病的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肺真菌病CT表现的认识.方法对26例有完整临床、CT、实验室、病理检查资料的肺真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型13例,其中12例为白色念珠菌感染;肿块型7例,分别为曲菌感染6例,隐球菌感染1例;曲菌球4例,为曲菌及毛霉菌感染各2例;胸膜炎型及粟粒型各1例,为白色念珠菌及组织胞浆菌感染.本病CT表现易出现空洞、结节、渗出、纤维化、钙化等多种病灶并存,其中曲菌球及白色念珠菌性肺炎有一定的CT特征.曲菌球可见菌体随体位移动、空气新月征及晕征,白色念珠菌性肺炎为广泛的磨玻璃影、肺纹理增粗及支气管气相.部分病例易误诊为肺癌、肺结核、细菌性肺炎.结论曲菌球性肺炎和白色念珠菌性肺炎CT表现有一定特征,肺真菌病CT表现与肺癌、肺结核等肺疾患相似,确诊需要结合病史治疗、实验室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当前综合重症加强病房(综合ICU)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状况,病原菌特性、分布,为临床治疗及减少真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来真菌培养阳性住院患者病例资料,从患者年龄、病种、部位、菌种分布、易患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综合ICU中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7.64%;其中痰液检出率最高67.45%,其次尿液占9.90%;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属占94.34%,是感染主要菌属,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1.89%,是感染主要菌种;易患因素主要有病情危重且复杂、应用侵入性监测和治疗手段、广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长期使用激素、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基础疾病等。结论:综合ICU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呈上升趋势,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值得注意的是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属引起的感染正在逐年增加,应重视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4.
白色念珠菌在临床上是一种重要的人体致病真菌,通常存在于人口腔、下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可与宿主共生,不引起疾病;当宿主免疫功能异常或正常菌群失调时发生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是最常见的真菌病之一。白色念珠菌可引起全身系统性感染、粘膜皮肤感染(包括口、咽和食道的口咽念珠菌病、念珠菌性食管炎、皮肤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下呼吸道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建立相关疾病的动物模型在研究宿主感染的免疫应答和真菌毒力机制、药物研发等方面扮演着重要作用,为临床治疗策略选择及基础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甲磺酸加贝酯为白色或类白色的冻干块状物或粉末,常用于急性轻型(水肿型)胰腺炎的治疗,也可用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辅助治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又名悦康力欣)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膜炎、胆囊炎、胆管炎和其他腹腔内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骨骼及关节感染、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淋病及其他生殖系统感染的治疗。我们在临床输液中发现甲磺酸加贝酯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连续输注时,输液器中立即出现白色浑浊液体。为了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确保药物疗效及安全性,我们进行了配伍实验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蒜素注射液对深部霉菌感染,如新形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感染有效,并适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如肺部、消化道白色念珠球菌感染,隐球菌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伤寒,百日咳,细菌性肠炎,菌痢,阿米巴痢疾等疾病.  相似文献   

7.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为无色或几乎澄清液体,适用于治疗由敏感菌所引起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伤寒、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等全身感染。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主治由各种敏感细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骨髓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反复感染的囊性纤维化,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外科及创伤性感染。  相似文献   

8.
<正> 口腔粘膜上皮增生是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一种特征,是否由白色念珠菌直接引起还尚有争论。Winther和Jepson等曾认为增生上皮斑块上再附加白色念珠菌的感染。也就是说,白色念珠菌不能直接引起上皮增生而仅是继发于上皮增生损害之后的感染。Cawson等曾用鸡胚感染来证实白色念珠菌损害的组织学变化,指出白色念珠菌可直接引起上皮增生,但没有证实其它念珠菌也有类似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着重探讨其它念珠菌和葡萄球菌、乳酸杆菌等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氟康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白念珠菌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氟康唑治疗COPD并发白色念珠菌感染64例,首剂400mg静脉点滴,后1次/d200mg静脉点滴,7d~14d,改为1次/d100mg口服,总疗程2周~4周;口咽部感染配合用1∶5氟康唑溶液,每日涂擦口咽部3次,连用5d~7d。结果:总有效率为90.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结论:氟康唑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疗效高,用药方便,不良反应少,适用于COPD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毒素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病情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单独及混合感染模型 ,对比大肠杆菌内毒素代替大肠杆菌 ,多粘菌素B拮抗内毒素活性 ,观察各组小鼠生存期、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肺组织中的菌落数。【结果】大肠杆菌或大肠杆菌内毒素和白色念珠菌同时感染组 ,小鼠生存期明显短于各自单独感染组(P <0 0 5 ) ;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同时感染组 2 4h后 ,血浆内毒素水平高于大肠杆菌单独感染组 (P <0 0 1) ;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同时感染组 2 4h和 4 8h后 ,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菌落数高于各自单独感染组 (P <0 0 5 ) ;内毒素和白色念珠菌同时感染组 2 4h和 4 8h后 ,白色念珠菌菌落数高于白色念珠菌单独感染组 (P <0 0 5 )。【结论】内毒素可造成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加重 ,缩短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55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继发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04年2月-2005年5月就诊于我院就诊的148例曾使用抗生素治疗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病例中出现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真菌检查采用直接镜检和培养的方法)。结果:55例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3-9周后,出现程度不等的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和念珠菌性阴道炎。真菌检查证实均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结论:在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过程中,抗生素的长期、联合使用极易引起真菌感染,尤其是白色念珠菌的二重感染。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对预防白色念珠菌的二重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口腔扁平苔藓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不明,与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由小丘疹连成的线状白色、灰白色花纹,白色花纹可组成网状、树枝状、环状或半环状等多种形态,也可表现为白色斑块状。病损大多左右对称。病损区黏膜可能正常或发生充血、萎缩等,如并发感染,局部黏膜可出现糜烂、红肿、溃疡等,疼痛较重,严重影响患者进食及生活。本文就口腔扁平苔藓伴感染的临床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凯   《中国医学工程》2014,(8):150-151
目的了解矽肺伴星形诺卡氏菌及白色念珠菌重症感染原因,构建矽肺伴星形诺卡氏菌及白色念珠菌体外共培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职业病科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4例矽肺伴星形诺卡氏菌与白色念珠菌重症感染患者培养,施以针对性治疗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常规检查发现,多数患者尿蛋白、白细胞、上皮细胞异常,于革兰染色后镜检后发现阳性杆菌、真菌孢子、菌丝、的临床资料,予以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并予以细菌阳性链球菌等,鉴定白色念珠菌、星形诺卡氏菌。经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感染性指标均出现下降。结论针对矽肺伴星形诺卡氏菌与白色念珠菌重症感染患者而言,必须要强化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可有效对疾病进行筛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本品在临床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复合型溃疡等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为淡黄绿色或黄绿色的澄明液体,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慢支炎、肺炎、支气管哮喘、胆管炎等.临床上可将这两种药物联合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胆囊炎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白色念珠菌感染免疫抑制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鼠随机分为预防组、治疗组和感染组。3组小鼠于实验前3 d腹腔一次性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实验时预防组小鼠灌服大蒜素7 d,其余两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第8天各组小鼠尾静脉接种2×107/ml白色念珠菌菌液,同时给予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灌服大蒜素7 d,感染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7 d;继之,收集3组小鼠脾细胞悬液和血清,测定其IL-4和IgG的表达。结果:与感染组相比,大蒜素可提高预防组和治疗组小鼠IL-4、IgG产生水平(P<0.01),且以预防组作用明显。结论:大蒜素可提高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鼠体液免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迅尔奇(通用名:注射用头孢匹胺)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注要适用于各种感染如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海力健(通用名: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淡黄绿色的澄明液体,主要适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3种方案治疗红斑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疗效。方法我院口腔科就诊的红斑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41例,随机分成3组:中药治疗组、氟康唑治疗组和基础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在局部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草药白念汤,每日1剂;氟康唑治疗组在局部治疗基础上口服氟康唑胶囊,首次200mg,以后每次100mg,每日1次;基础治疗组仅给予局部治疗。3组均用药15d后,记录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及白色念珠菌培养菌落数。结果3组治疗方案对红斑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均有治疗作用。中药治疗组和氟康唑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P〉0.05)。中药治疗组与氟康唑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中药治疗组复发率低于氟康唑治疗组和基础治疗组(P〈0.05)。结论白念汤治疗红斑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确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2001~2005年间医院内感染念珠菌败血症4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念珠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菌株构成、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收集2001~2005年间血培养念珠菌阳性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培养念珠菌阳性共45例,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次为热带念珠菌,病原学长期趋势显示白色念珠菌呈下降趋势,而非白色念珠菌逐年上升;药物敏感试验表明耐氟康唑白色念珠菌占58.3%。所有病例均有严重基础疾患,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93.3%)、血管内置管(37.3%)为主要易感因素;老年、嗜中性粒细胞减少、低白蛋白血症、肾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多重感染是预后不良的信号。氟康唑为主要治疗药物,总病死率55.6%。结论:氟康唑不能作为所有念珠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应重视病原学及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早期、足量、足疗程进行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9.
张丽  石小枫  郝荣涛  刘毅 《重庆医学》2013,(30):3718-3719
真菌性食管炎是指食管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所致的炎症。白色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健康人皮肤、口腔、肛门、阴道中,是人体的正常菌群,但以消化道带菌率最高,约占50%[1-2]。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食管炎,当机体状况发生一定变化,如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长期接受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治疗;慢性病及营养不良、年老体弱致机体抵抗力低下  相似文献   

20.
宾泽民 《中外医疗》2011,30(19):105-105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病房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肝胆外科病房73例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两周后,58例患者真菌培养复查阴性,好转出院;占(79.5%),死亡15例(其中6例自动出院后死亡),病死率为20.5%。结论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是肝胆外科病房的常见并发症,临床应当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警惕深部真菌感染,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