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络合法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植物甾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取维生素E后的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的甲酯化物为原料,探索了用氯化钙络合法提取植物甾醇的工艺.原料中存在的甾醇酯经过转酯化反应析出游离甾醇.游离甾醇与氯化钙起络合反应,得到络合物.分解该络合物得到甾醇.对溶剂的种类,溶剂、氯化钙、甲醇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到了优化的操作条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非质子溶剂为乙酸乙酯,质子溶剂为甲醇,乙酸乙酯与原料、甲醇与氯化钙的质量比分别为1:1、1:2,氯化钙与原料中甾醇的摩尔比为4: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 h.在上述条件下,甾醇产品的含量达到96%以上,收率达到75%以上.得到了一条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甾醇的新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2.
液相催化加氢制备2-氨基苯甲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硝基苯甲醇为原料,乙酸乙酯为溶剂,负载型Ni为催化剂,采用液相催化加氢制备了2-氨基苯甲醇,考察了溶剂种类、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最优化的工艺条件是: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反应温度50~60℃,反应压力1.5MPa,m(催化荆)/m(2-硝基苯甲醇)=1:10。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可达...  相似文献   

3.
溴化氢气体的制备,溴化氢气体的制备可由尿素与溴素在甲醇溶液中制备得到,采用甲醇与尿素的质量比为3∶1;采用四乙基溴化铵作为反应的相转移催化剂,因此采用催化剂3%的加入量最适宜;溴化剂溴素控制在2. 25∶1最为适宜;在50℃的条件下滴加溴素后反应5h。取代反应中间体制备,采用乙酸作为反应溶剂,同时又可以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在110~120℃的条件下反应5h得到中间体产品。三溴新戊醇的制备,采用2. 5%的硫酸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采用质量比为0. 9∶1的甲醇作为反应溶剂和脱酯化试剂,在60~70℃条件下反应6h制得产品。后处理采用蒸馏甲醇及生成的乙酸甲酯,得到产品,产品滴加到7∶3水与甲醇的混合溶剂中进行相对应的结晶,最终经过干燥得到产品。  相似文献   

4.
以氯苯为模型反应原料,采用Pd/C为催化剂催化加氢氯苯脱氯,考察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对Pd/C催化剂催化氯苯加氢脱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d/C为催化剂,以甲醇与水质量比1∶1为溶剂,在反应温度70℃和反应压力0.8 MPa条件下反应100 min,Pd/C催化剂上氯苯转化率超过50%。以甲醇与水质量比1∶1为溶剂,在减少废水和降低成本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5.
肖勇山  陆润侠  唐呈前  晁伟辉  陈立宇 《化工进展》2014,33(10):2598-2607,2618
甲烷液相转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投资少等优点,研究甲烷液相部分氧化制甲醇对实现天然气的直接转化和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介绍了甲烷液相部分氧化制甲醇反应中有关反应溶剂介质的研究进展,详细叙述了各种酸性介质、水以及乙腈溶剂在甲烷部分氧化制甲醇中的应用,总结了不同溶剂介质下的反应机理、催化剂、溶剂浓度等对甲烷转化的影响,探讨了溶剂在甲烷液相部分氧化中的作用,指出依据溶剂介质的性质和作用,开发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转化效率高的优良新型溶剂是甲烷液相部分氧化制甲醇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甲醇羰基化中溶剂的不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溶剂在各种反应中的溶剂效应,结合以上内容及一些学者和本作者在一些溶剂中的甲醇羰基化实验,可以知道对甲醇羰基化这一反应,在极性溶剂中,极性较大且为非质子型的溶剂能显著提高反应的速率,在非极性溶剂中,介电常数较小的溶剂能增加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7.
溶剂对Pd/C催化四氯化碳液相加氢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活性组分、载体、Pd含量及溶剂对四氯化碳液相催化加氢转化为氯仿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5%的Pd/C是四氯化碳液相催化转化的较优催化剂。溶剂对该反应的速率和产品分布有显著影响,在正庚烷、甲苯和甲醇3种溶剂中,甲醇最利于提高Pd/C催化剂的活性,且四氯化碳转化的平均反应速率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氯仿的选择性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加有所降低。当甲醇和四氯化碳的体积比为2∶1时,四氯化碳转化速率最高。甲醇和四氯化碳的体积比为1∶10时,氯仿的选择性达90%。  相似文献   

8.
以取代苄胺、1-叔丁氧羰基-4-哌啶酮、叠氮基三甲基硅烷(TMSN3)和异腈化合物为原料,经4组分“一锅煮”反应,得到新型四唑并[1,5-a]哌嗪类螺环化合物.研究了温度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以甲醇为溶剂,65℃回流条件下反应48 h.所有产物结构经1HNMR和MS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9.
大红色基RC主反应所用甲醇既作原料,又作反应溶剂,按资料介绍,减少甲醇量会加剧付反应,影响得率和质量。以往一般主原料与甲醇比为1:9~1:9.5,甚至更高,加之甲醇回收率很差,造成甲醇单耗很高,既浪费又污染环境。通过我厂技术人员的试验研究,摸索出甲醇配比新工艺。将原来的2,4——二硝基氯化苯与甲醇配比由1:9.5降低到1:3.6,采取措施是提高主反应温度,使主反应速率大大超过付反应速率,在短时间内完成反应。反应时间由原来  相似文献   

10.
溶液法合成聚苯醚的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均相溶液聚合法制备聚苯醚(PPE)工艺中影响PPE品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溶剂配比、催化剂类型、反应温度、聚合时间等因素变化对PPE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溶剂中良溶剂与不良溶剂的比例可以实现均相溶液聚合法和沉析聚合法这两种聚合工艺制备PPE,溶液法制备PPE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溶剂中甲醇的摩尔分数为15%,催化剂胺/铜的物质的量比为40/1,反应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1.
(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酸甲酯盐酸盐于浓氨水中,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收率63%;(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用甲醇溶解,与浓盐酸成盐,得(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盐酸盐,收率66%;(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盐酸盐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及研细氢氧化钾的作用下,与4 氯丁酰氯发生取代、环化反应,制得(S) 4 (甲硫基) 2 [2 羰基 1 吡咯烷基]丁酰胺,收率61%。产品的结构经TLC、IR、1HNMR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以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经肟化、甲基化、卤化及环合合成了(Z)-2-(2-氨基-4-噻唑)-2-甲氧基亚胺基乙酸乙酯。其中,肟化、甲基化无需分离提纯,简化了操作步骤,卤化过程用磺酰氯代替了传统的卤化试剂溴素,降低了反应的成本,并考察卤化反应中各因素对收率的影响。采用红外、核磁及液质连用色谱等确定其结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该工艺制得的氨噻肟酸乙酯的纯度可达到98%以上。产品的总收率达到46%(以乙酰乙酸乙酯计)。  相似文献   

13.
以去甲氨噻肟酸乙酯(DMAT)为原料,对影响反应收率的反应温度、物料配比、相转移催化剂及其用量、甲基化试剂、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了研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0℃,NaOH为碱性试剂,DMAT∶NaOH∶(CH3O)2SO3为1∶1.2∶1.2,四丁基碘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用量为底物摩尔数的7%,硫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乙醇和四氢呋喃为溶剂,反应时间约为4 h,总收率为79%。  相似文献   

14.
1-(2-氯苯基)-2-(4-氟苯基)-3-溴-1-丙烯(2)是氟环唑的关键中间体。以1,2-二氯乙烷和水为溶剂,1-(2-氯苯基)-2-(4-氟苯基)-1-丙烯(1)在氢溴酸/双氧水体系中发生α-溴代反应得到该化合物。通过使用氢溴酸/双氧水代替溴素或N-溴代丁二酰亚胺,提高了溴的利用率及产品的收率,避免了烯烃的加成,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减少了三废。通过实验获得了反应的优惠条件:二氯乙烷和水为溶剂,回流反应,n(1)∶n(HBr)∶n(H2O2)=1∶1.1∶2.5,氢溴酸和双氧水的滴加时间为6 h,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反应收率为90.6%,选择性90.6%。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丙硫菌唑中间体2-(2-氯苄基)-2-(1-氯环丙基)环氧乙烷的合成方法。以1-氯-N,N-二甲基环丙基甲酰胺和邻氯氯苄为原料,经格氏反应制备2-氯苄基-(1-氯环丙基)酮;后者再与硫叶立德试剂反应得到相应的环氧化物。  相似文献   

16.
(S)-2-(Ethyl propionate)-(O-ethyl xanthate) (X1) and (S)-2-(Ethyl isobutyrate)-(O-ethyl xanthate) (X2) were used as the 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RAFT) agents for th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vinyl acetate (VAc). The former showed the better chain transfer ability in the polymerization at 60°C. Kinetic study with both RAFT agents showed pseudo-first order kinetics up to around 85% monomer conversion.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resulting polymer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increase in the monomer conversion up to around 85%. The observed molecular weights calculated from 1H-NMR spectrum [Mn(NMR)] are close to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molecular weights [Mn(theor)]. The corresponding polydispersity index (PDI) of the resulting polymers remained almost constant at around 1.2 up to ∼ 65% monomer conversion and then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further increase in the monomer conversion. Chain-e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ing polymers by 1H-NMR showed clearly that polymerization started with the radical forming out of the xanthate mediator. The negligible homo-chain extension and the hetero-chain extension involving synthesis of poly(VAc)-b-poly(NVP) diblock copolymer were occurred.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12  相似文献   

17.
以对硝基苯甲酸和水杨酸甲酯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两种新的1,3,4-噁二唑类化合物——2-(4-氨基苯基)-5-(2-乙氧基苯基)-1,3,4-噁二唑和2-(4-氨基苯基)-5-(2-戊氧基苯基)-1,3,4-噁二唑。合成过程中,1,3,4-噁二唑化合物上的硝基采用钯碳催化氢化的方法还原成氨基,使后处理变得容易,产率显著提高,分别达98.4%和96%。通过IR和1HNMR确证了相关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徐娟娟  胡艾希 《精细化工》2007,24(4):385-386,396
4-氯乙酰乙酸乙酯经亚硝酸异丙酯肟化、硫脲环合一步反应制得去甲氨噻肟酸乙酯。反应条件为:n(4-氯乙酰乙酸乙酯)∶n(亚硝酸异丙酯)=1∶1.05,肟化反应温度为10~12℃,肟化反应、环合反应时间分别为22、3.5h。去甲氨噻肟酸乙酯经甲基化、水解反应后得到氨噻肟酸,总收率46.3%(以4-氯乙酰乙酸乙酯计)。产物经1HMNR表征,符合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周鸿娟  张丽君  傅德才 《化学世界》2002,43(12):647-649
改进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间体氨噻肟乙酸苯并噻唑硫酯的合成方法。采用二氯甲烷和甲苯 (体积比 1∶ 1 )的混合溶剂代替单一溶剂二氯甲烷 ,反应可在室温下进行 ,不需要进一步的精制 ,提高了产品品质 ,收率达到 85 %。中试结果证明 :产品品质稳定 ,重现性好 ,工业生产过程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以N-甲基-3-(1-萘氧基)-3-(2-噻吩基)-丙胺(Duloxetine)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经 ~1HNMR、IR和质谱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