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华 《环境保护》2012,(11):12-15
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科学的进步,人类空前的创造力和对环境的冲击与破坏日益加剧,其影响程度和规模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着,有些地球上的生物和化学循环过程已经超出自然界的固有过程,并产生全球性和不可逆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三百多年前,西方从传统农业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形成了在传统工业文明主导下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传统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与其俱生而来的缺陷也逐步暴露;它采取控制和掠夺的方式,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全球自然资源,排放大量自然界无法吸纳的废弃物,打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论述了生态文明的定史、特征及内涵,简述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面临的问题。论述了生态文化的定义、内容和特点,建议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最后指出绿色消费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仇和 《环境导报》2003,(13):2-3
宿迁作为新组建的地级市,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抓,扬绿色家园优势,走生态文明之路,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坚定建设生态文明的决策思路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将宿迁市优越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生产要素和发展资本,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大力提升区域竞争实力一个区域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市场和资源双重因素,在两者的有效结合中形成自己独有的、其他地方难以复制仿效的核心竞争力。宿迁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被称为“华东的一块净土,江苏的两湖清水,淮海经济区的一片森林和最…  相似文献   

5.
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探究三者在时代背景中的交融互动与影响,并解释了传统工业文明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弊端。由此出发,探讨我国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的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张瑞  孙强 《环境保护》2014,(6):52-53
通过文献调研分析,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历程及几种表现形式,对进一步梳理自然—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为明确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出发,指出应从生态文明制度、意识、行为三个方面加强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并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郭艳华  罗宇宽 《环境》2001,(4):24-25
1、提高人的生态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根据特定发展阶段的社会道德准则要求,通过道德个体所采取的自我磨炼和自我改造的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保护担负着守护和建设"绿水青山"的历史重任。实践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对推动绿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环保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环境保护标准倒逼工业结构升级,总量减排为经济增长腾出环境承载空间,绿色消费拉动经济绿色增长,环保产业为经济绿色增长注入新活力等。当前,受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等影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巨大不确定性,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较大,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全面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尚需付出艰苦努力。为此,必须加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持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培育壮大生态环保产业,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以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打造绿色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2年7月2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石全坤 《环境导报》2003,(20):44-44
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太湖西畔的宜兴市,是我国著名的陶都和环保产业之乡。近年来,该市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2052个参评县(市)中名列第13位,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陶的古都处处展现绿色文明的新姿。“绿”在加大投入上1996年至今,仅宜兴市财政就投入6.26亿元,用于组织开展一系列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宜兴市先后关停50家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完成232家水污染企业和1300多家烟尘污染企业的治理任务,顺利通过“一控双达标”专项验收。接着又完成190家粉尘污染企业和37家规模畜禽养殖场的限期治理任务,关闭轧石企业…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人类集中聚居的场所,是人类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结晶和集中体现,也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为严重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文明视角来解读政府环保工作,并结合沧浪区生态的特点,分析其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沧浪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并对加强沧浪区生态文明的创建工作提出了“三着力”和“三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培育绿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文化就是环境意识和环境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文化不仅具有意识形态特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力,它渗透到现代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构成其内在动力和重要内涵。绿色文化的培育和营造取决于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机理,现阶段,我们尤须加快绿色文化的培育和营造。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1月24日,杭州市桐庐县。一份充满豪情的宣言,通过电波、网络从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杭州)年会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会场传向全中国。这份以"绿色变革,转型发展"为主题的《杭州宣言》向全社会公众呼吁:生态文明,人人有责,"推进  相似文献   

17.
陈荣富 《环境导报》2003,(13):36-37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高等院校校园发展与环境建设,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既要满足今天的需要,又要能适应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高校发展规划中面临的任务。高校校园建设规划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在其《自然的住宅》一书中,强调了人、自然和建筑整体概念的重要性,认为建筑必须同所处的场所、建材以及使用者的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生态建筑是现代建筑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革命,它不仅基于人们对环境生态问题的深刻认识,也与人类意识深处的道德理想密切相关。因此,设计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苏州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出发,提出加强环境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路径之一,并从优化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生态制度建设四个方面针对这一基本路径,提出提升苏州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观的跨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首先要改变观念,特别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工业文明观,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观,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大飞跃,同时也是价值观念的大转变;生态文明对人类行为的再调整,从改变价值观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逐步完善可操作性的生态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使公众形成生态文明的社会规范,建立节约型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建生态经济新秩序,实现良性的生态循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进行。  相似文献   

20.
张智光 《环境保护》2020,48(21):39-44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的背后或多或少地都有着一个共性的根源,即没有树立面向生态文明的绿色政绩观。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和生态文明发展观等相关理论剖析各种政绩观顽疾,从时间、空间、使命和实效四个维度重构绿色政绩观体系,并据此重构政绩评价的四维新标准。研究表明,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加速发展的魄力,更要有传承和延续文明的眼界;不仅要有"敢叫天地换新貌"的胆略,更要有"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情怀;不仅要有积极向上的追求,更要有不忘初心和尊重科学的定力;不仅要有书写大手笔的气概,更要有长效管控的内力;不仅要会考核下属的显性政绩,更要学会评价干部的隐性功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