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DNA在不同类型样本中的阳性率。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结核DNA检测的9020例患者,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类型的样本。结果 9020例患者中,检测结果阳性1220例,总阳性率13.53%;痰液检测5688例,检测结果阳性741例,总阳性率13.03%;肺泡灌洗液检测1799例,检测结果阳性363例,总阳性率20.20%;脑脊液检测704例,检测结果阳性40例,总阳性率5.68%;胸水检测559例,检测结果阳性35例,总阳性率6.26%;腹水检测62例,检测结果阳性6例,总阳性率9.68%;尿液检测193例,检测结果阳性35例,总阳性率18.13%;心包积液检测15例,检测结果阳性0例,总阳性率0。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DNA具有特异、灵敏、快速、准确等特点,但临床医生应根据症状体征等选择合适的临床标本进行结核DNA的检测,将进一步提高阳性率,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在病理组织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6例临床诊断结核的穿刺病理活检标本进行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B.DNA,并行抗酸染色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三种检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在196例临床诊断结核的石蜡包埋组织中,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136例,阳性率为69.39%,抗酸染色检测阳性69例,阳性率为35.20%,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102例,阳性率为52.04%,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最高。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简便、快捷,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可作为结核病分子病理诊断的重要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肺部感染危重患者的咽拭子样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检测,探讨不同样本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450例肺部感染危重患者纳入临床研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咽拭子样本和BALF样本,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450例肺部感染危重患者中,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1 15例,占25.6%.BALF样本检测的阳性率为69.56%,咽拭子样本检测的阳性率为13.04%.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年龄段主要在20~39和50 ~59岁,以50-5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结论 MP是肺部感染主要病原体之一,采集BALF标本用实时荧光PCR检测MPP阳性率更高,是MPP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方志军   《医学信息》2019,(22):175-176
目的 观察应用实时荧光PCR检验法检测乙肝病毒DNA的效果,为临床提高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的准确性提供思路。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458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标准的abbot药盒检测确诊,其中大三阳患者241例,小三阳患者217例。患者入院后均采集空腹静脉血,制样本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验法和实时荧光PCR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对患者乙肝类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实时荧光PCR检验法对大三阳的阳性检出率为95.43%,小三阳的阳性检出率为69.58%,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检验法的85.06%、5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荧光PCR检验法可直观的反映乙型肝炎病情状况,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临床医师可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患者经济、病情等综合因素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检测泌尿生殖道患者尿液解脲脲原体(UU),并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140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拭子和尿液样本,分别采用培养法、SAT进行解脲脲原体检测,检测结果有差异的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拭子进行复测,根据实验结果评估SAT检测尿液UU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40例疑似患者试子培养和尿液SAT检测阳性率均为6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6例培养结果与SAT检测结果不一致,8例培养法阳性、SAT阴性的拭子PCR结果复测阳性;8例培养法阴性、SAT阳性的拭子标本PCR结果 4例阴性、4例阳性,结合培养法结果和PCR结果作为"扩大金标准",得出SAT对尿液检测的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100%。结论 SAT检测泌尿生殖道患者尿液UU具有取样方便,检测快速、准确等优点,适用于临床实验室泌尿生殖道UU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心房钠尿肽(ANP)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基因表达产物为模板,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样本中的心房钠尿肽含量进行相对定量,比较不同样本组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熔解曲线中熔解峰单一。肺癌患者胸腔样本的ANP含量为对照样本的4.68倍,血清样本为对照样本的16.03倍。结论所建立的ANP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肺癌患者胸腔液和血清中ANP的含量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样本对黄热病实验室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5例黄热病病例不同时间采集的不同类型样本中黄热病毒的核酸。 结果5例病例中,1例患者在病程≤6 d时采集的样本中,仅在血清中检测到病毒核酸;另外4例患者在病程≥6 d时采集的样本中,仅在尿液中检测到病毒核酸。 结论黄热病感染早期,病毒核酸检测为快速灵敏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血清样本为病毒核酸检测的适宜临床样本,随着病程的推移,尿液样本逐渐成为病毒核酸检测的适宜临床样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液相芯片检测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的效率,为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96例婴幼儿及儿童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运用Luminex液相芯片进行检测,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比较。结果液相芯片技术共检测出7种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65.63%(63/96),其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最高,为50.00%(48/96);单病原感染的阳性率为39.58%(38/96),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26.04%(25/96)。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相比,液相芯片检测腹泻病原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和71.74%,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和79.37%(P<0.05)。结论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相比,液相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快速、可靠等特点,有利于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HP DNA定量检测与美兰染色半定量检测两种检测HP方法的相关性及优劣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美兰染色检测118例胃癌患者HP感染情况。结果HP DNA定量分析与美兰染色半定量分析呈显著正相关(r=0.749,P0.001);美兰染色等级越高,HP相对感染量越多(P0.001);HP DNA定量分析阳性率(74.6%)显著高于美兰染色半定量分析(阳性率62.7%)。结论美兰染色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精确、定量、客观、不易漏诊;两种检测HP方法呈显著正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较美兰染色检测阳性率更高,更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PCR与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快速培养法)准确诊断初治痰涂片阴性(涂阴)且未经受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可能性。方法:实验组:368份临床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初治涂片阴性痰标本;对照组:55份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的痰液标本。用FQ-PCR技术、快速培养法及改良罗氏培养参考法对两组标本进行分析,观察指标为TB-DNA和结核菌阳性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标本中FQPCR技术、快速培养法和改良罗氏培养参考法检测的TB-DNA或结核菌阳性率分别为:16.85%、23.37%、22.01%和1%、0%、0%。三种方法分别平均耗时3h、9.6d和28d。以改良罗氏培养参考法为参照,FQ-PCR法和快速培养法的敏感性分别为69.1%和100%;特异性分别为91.2%和98.6%。结论:FQ-PCR和快速培养法均能提高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的早期确诊率,但FQ-PCR的敏感性尚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HLA-B27基因对于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强直性脊柱炎疑似患者300例进行HLA-B27基因检测,并对阳性患者是否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进行追踪,统计其确诊率。结果 300例强直性脊柱炎疑似患者中,阳性135例,阳性率为45%,其中126例阳性患者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确诊率为93.3%。结论实时荧光PCR技术应用于HLA-B27基因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且操作简便、快速,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和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PCR技术对实验感染大、小鼠肺孢子虫肺炎(PCP)和临床疑似病例诊断的可行性。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法诱导SD大鼠和ICR小鼠PCP并收集临床疑似病例24h深部痰液。受试动物解剖后,制备肺印片,经瑞姬氏复合染色镜检确定肺孢子虫(Pc)感染的阳性率;同时,以针对虫体mtLSUrRNA基因设计的引物,PCR扩增鼠肺组织和支气管灌洗液(BALF),以及痰液样本中的DNA;比较实验动物样本镜检和PCR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测定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SD大鼠和ICR小鼠肺印片的阳性率分别为68.8%(1116)和85.7%(1821),肺组织PCR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5%(1216)和80.9%(1721),肺泡灌洗液PCR的阳性率分别为81.2%(1316)和23.8%(521)。肺印片镜检和PCR技术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别;可见,PCR对虫体mtLSUrRNA基因的检测具有显著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至少可以检测出0.6pg的肺孢子虫DNA;6例临床疑似病例样本中2例显示肺孢子虫PCR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背景:对于BK病毒感染、BK病毒相关性肾病的认识缺乏规范的实验室诊断程序和标准化的无创性检验方法。 目的:建立肾移植后患者尿液和外周血BK病毒感染负荷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方法:针对BK病毒基因组,自主设计特异性引物BKV-F和BKV-R,Taqman荧光探针BKV-P,Taqman荧光探针BKV-P的5’端标记有荧光基团,在除5’端外的任意一个位置上标记有淬灭基团;然后处理待测样本,进行PCR反应。 结果与结论:将检测阳性的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后证实为BK病毒基因序列;利用上述方法对56份样本进行检测,其中,20份BK病毒血清样本及20份BK病毒尿液样本检测均为阳性,有S型扩增曲线。动态范围测定显示在103~1010 copies/mL之间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相关性。5份健康人尿液样本,5份血液样本及6份临床常见的其他病原体血液样本检测均为阴性,无S型扩增曲线。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特异性好,反应快速,一般30 min即可得到反应结果,并且成本低、假阳性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平行比对确诊患者咽拭子和粪便样本中SARS-CoV-2核酸检测的阳性率,为实验室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41例确诊住院患者的粪便和咽拭子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平行检测,比较两种不同类型样本的阳性率和一致性。结果:41例患者中,咽拭子样本共检出9例阳性,占30%,粪便检出5例阳性,占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HBV DNA、乙肝前S1(PreS1)及传统的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与平行比较研究,探讨LHBs用于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的意义。方法检测385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LHBs、PreS1及乙肝两对半采用酶联免疫方法,HBV D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307份HBV DNA阳性标本中LHBs的阳性率(86.97%)明显高于PreS1的阳性率(4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Bs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性,r=0.935;HBeAg阴性标本中LHBs的检出率为76.92%,比较HBV DNA的检出率(67.95%)无统计学意义;PreS1的检出率(45.73%)则明显低于LHBs和HBV DNA。结论乙肝患者血清中LHBs表达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两者的检出率与符合率均高于PreS1,LHBs检测可以用于反映乙肝患者病毒复制的血清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准确度定量检测江门市区凝有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基因,进一步了解UU、CT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对1501例凝有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同时进行CT、UU检测。结果CT的阳性率是13.1%,UU的阳性率是33.9%,二者之间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江门市区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病原体CT、UU中占有一定比例,二者之间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UU、CT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重复性好、结果客观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等优点,其结果对临床诊断、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荧光定量RT-PCR在流感病毒检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检测方法在流行性感冒检测诊断上的意义。方法 收集集体暴发疑似流感、SARS患者的咽拭子标本 16起 2 0 7份和双份血清标本 10 4份 ,应用荧光定量RT PCR检测方法、MDCK细胞培养法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 0 7份集体暴发疑似流感、SARS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中用荧光定量RT PCR检测 ,阳性 79份。阳性率 38 16 % (79 2 0 7)。MDCK细胞培养 ,16起中有 13起共 14 5份咽拭子有 6 2份标本阳性。阳性率 2 9 95 % (6 2 2 0 7)。两者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8.6 4 ,P <0 0 0 5 )。有 9起 10 4份成功的采集了双份血清 ,经HI试验有 6 4份双份血清与H3N2亚型抗原产生血抑 4倍增长 ,阳性率 6 1 5 4 % (6 4 10 4 )。结论 荧光定量RT 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能够在 3~ 4h内得出结果、且操作方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因此我们认为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方法 ,可作为一种快速的流感病毒检测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样本的保存时间和温度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于满洲里市第一医院PCR实验室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阳性患者血清,分别于室温和4℃条件下保存1d和7d,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病毒定量检测.结果 相同保存时间下,室温和4℃保存的血清样本病毒DNA定量检测无统计学差异:相同保存温度下,1d和7d保存的血清样本病毒DNA定量检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DNA的含量,其结果在7d内不受样本保存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定量检测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基因,观察UU、CT感染情况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不孕不育患者诊断和治疗中作用。方法采用FQ-PCR技术检测标本402份。结果 UU阳性率是32.8%,其中男性UU阳性率是21.4%,女性UU阳性率是44.3%。CT阳性率是16.2%,其中男性CT率是11.4%,女性CT率是20.9%。UU感染率在男性、女性患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CT感染率在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男女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U、CT基因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重复性好、结果客观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等优点,其结果对临床诊断、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宁夏某医院TB DNA感染现状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就诊的疑似结核病感染患者1828例进行回顾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TB DNA。结果 TB DNA阳性患者32例,总阳性率为1.75%,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2.17%和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童年组(0~6岁)阳性率最高为2.86%,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3~5月份)TB DNA阳性率最高为3.21%,与其他季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2017年TB DNA阳性率有逐年下降趋势(2.06%、2.00%、1.16%)。TB DNA阳性患者就诊临床科室主要以泌尿外科(6.11%)、呼吸内科(5.26%)、肝胆外科(4.35%)为主。结论 TB DNA检测有助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为临床防治结核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