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家们研究发现:意念的力量是惊人的,有时甚至可以创造"奇迹"。意念的影响有两个人都怀疑自己患了癌症,检查结果表明一个正处于癌症初期,另一个完全正常。但是医生不小心把两个人的检查结果弄颠倒了。从此一个闷闷不乐,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另一个很庆幸,因此每天很高兴。数月下来两人再去检查时,得癌症的病人已大有好转,而本来没有得癌症的人反而真得了癌症。当然世事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一项从遗传学角度描述1万个肿瘤的庞大计划日前正式落下帷幕。作为在2006年开始的一个斥资1亿美元的试点项目,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如今是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中最大的组成部分,该联盟由来自16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已经发现了近1000万个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现在的问题是下一步该怎么做。一些研究人员希望能够继续专注于测序;其他人则希望扩充他们的工作,从而探索已经被查明的基因突变如何对癌症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到2020年,人类在对抗疾病的几个重要研究领域内将会有重大突破,特别是治疗癌症."战胜癌症之战不可能只是一个大规模战役就能打赢,"发现第一个人类致癌基因的罗伯特·温伯格说,"尽管如此,我们将取得许多小规模抗癌战役的胜利,癌症死亡率将日益降低."  相似文献   

4.
<正>与癌症研究一路高歌相比,抑郁症研究目前举步维艰。随着欧美大脑研究计划的推进,借助神经元分离技术和激活特定大脑回路技术等新工具,抑郁症诊治亦或可以找到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平衡终将会被打破。如果人类所患疾病哪些应该获得更多的医疗关注,抑郁症肯定名列前茅。世界上目前有超过3.5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影响,其己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抑郁症同时也是致残的最大诱因,多达三分之二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的意念。尽管抑郁症如此普遍,它还是经常被人们忽  相似文献   

5.
<正>悄然间,癌症已经成为了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据统计,大约每6个去世的人中就有一个死于癌症。癌症就像是一团驱之不散的死亡乌云。早期检测也许是了解并对抗这种疾病的关键,但是问题在于如何能在上万亿个人体细胞中找到这些癌细胞呢?导致人类罹患癌症的罪魁祸首又是什么物质呢?20世纪,科学家在临床医学方面创造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奇迹:不但了解和掌握了许多危及人类生命的严重传染病和营养缺乏疾病的确切病因及预防方法,而且还可以将它们彻底治愈,甚至连传说中的"换心术",也已经通过"人体器官移植"变成了现实……但是与此同时,人类却又面临着癌症日益严峻的挑战。据统计,20世纪  相似文献   

6.
RNA干预技术 (RNAi)被一些科学家誉为近十年来最伟大的技术创新 ,它已被应用于探寻与癌症有关的基因了。目前 ,英国最大的癌症慈善机构与荷兰的一所研究院联手 ,用RNAi技术展开对上千个基因的调查 ,试图发现它们对癌症有否促进或抑制作用 ,并希望能把课题拓展到整个人类基因组的 3 5 0 0 0个基因中。英国癌症研究院首席执行官保罗·纳斯 (PaulNurse)认为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行将完成之际 ,着手研究单个基因的行为以及它们与癌症的关联是合乎时宜的———毕竟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最终死于癌症。“长期以来 ,要从 3 5 0 0 0个基因中挑选…  相似文献   

7.
正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015年我国约有429万癌症新发病例,另有280万人因癌症去世,相当于每天有约7700人死于癌症.受经济快速增长、生活方式的改变、自然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大幅度增加的趋势.肿瘤发生是体细胞基因突变的结果,正常机体每天都有许多细胞可能发生突变,但并不一定会导致肿瘤.根据"肿瘤免疫编辑"(Cancer Immunoediting)学说,免疫系统与肿瘤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清除"(elimination)、  相似文献   

8.
正癌症基因组研究的未来就藏身于临床信息之中。2020年2月5日,《自然》杂志基于PCAWG成果发布的系列论文对癌症的遗传学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而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展示了人类对癌症理解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我们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9.
人类细胞遗传学——密切联系医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有很大的进展。它同生化相结合,开辟了预防和治疗的途径;同细胞学相结合,提供了简易的诊断方法。它的研究成果,不论在遗传学理论上,还是在临床医学上,都有重要的意义。1956年齐亚(J.H.Tjio)和列文(A.Levan)发表了“人的染色体数目”的论文,确定了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是48条,而是2n=46条,这篇论文标志着现代人类细胞遗传学的开始并间接影响着生物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无癌的生命     
<正>有两种鼹鼠是抗癌性的特例。盲鼹鼠(BMR)和裸鼹鼠(NMR)能分别活到20和30岁而从来不会得癌症。理解赋予这些动物如此强大的防御癌症的分子机制,能为抗击人类癌症带来启示。裸鼹鼠是一个完全社会性的物种,生活在高度组织化的母系氏族社会,必须在狭窄而且经常蜿蜒曲折的地下隧道中前进。其皮肤的结缔组织包含透明质酸的高分子量形式(HA),HA可使动物的皮肤延展性如模型粘土。小鼠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三人同时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由于他们发现“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这一研究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肿瘤发生等生理病理现象的奥秘。本文将就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结构和功能及其与人类衰老、癌症的潜在关系等方面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为征服癌症走过了漫长的道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才华,金钱和物资。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与了三位美国科学家,他们获此殊荣,是因为他们的卓越工作,使人类对癌症的认识,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他们的名字是:截维·巴尔的摩;里纳托·杜尔贝科;霍华德·特明。  相似文献   

13.
狗与人的情感最新的实验遗传学研究表明:人类驯养狗的历史始于狩猎时期,那时人类还住在山洞里,嘴里不时嘟噜着今天称之为语言的声音。由此看来,狗与人共同生活的历史比人们预想的要长得多。目前研究者正在试图揭示狗与人类的伙伴关系对于狗的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形成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有一点是明确的,狗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家庭或其他的人类社会环境。因为他们在社会环境中共同进化,所以研究人员认为人和狗拥有某种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他们的生活走得非常接近。并区,狗对人的情感和意识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够学习并遵守人…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的历史上,如果要问什么疾病在一次流行中对人危害最大,也许会有很多人选错答案,因为在一次流行中夺人性命最多的既不是天花、鼠疫、霍乱这样的烈性传染病,也不是今天的“慢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病和艾滋病,而是让人最易忽视的流行性感冒。今天闹腾得最凶的SARS(非典型肺炎)与流感相比,甚至还谈不上“小巫”。  相似文献   

15.
曾经不可一世的天花今天已经彻底远离我们了。但是,天花在人类疾病史上确实是创下了“奇迹”的,那时它真的比今天的癌症和艾滋病还要可怕得多。导致这种病的元凶是一种痘病毒,这种病毒一旦侵入人体,一个病毒转眼就可以在DNA周围产生上千个新病毒,其复制速度之快令人胆寒。患者的症状先是发热,浑身出现红色丘疹,然后变成疱疹,最后变成脓胞,全身腐烂发出恶臭。这时候,病毒就会从腐烂的脓疱中蜂拥而出,感染其他细胞和周围的人。天花的传染性极强,只要有风就能循环传染。在未发现牛痘之前,大多数患者只有死路一条。由于它防不胜…  相似文献   

16.
法国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Michel博士最近刚访问我国。这一篇是Michel博士赠送的论文之一。这篇文章认为当代许多科学技术引起的问题实质上还是哲学的传统问题。因此从哲学的高度来认识有助于解开当代技术引起的困惑。文章还从哲学上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对技术的责难进行了批判。分子遗传学深刻地改变了关于人的同一性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的经典观念。如果打破种间杂交的壁障,经典的人类形象将会变成什么样?克隆技术,尤其是向哺乳类植入异类的基因,这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如果向胚胎注入异体基因产出的后代将有十个,八个双亲。这一连串的古怪现象及令人不安的结果对科学家有着不良的影响。因此,遗传研究必然反映为新的现象秩序的影响。本研究即以这些技术的共同本质,向人类世界导入非人性的因素,作为基础;承认向非人性转移的意义;对“非人性”进行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海宝 《科学之友》2006,(2):58-58
植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会患癌症,人称“植物癌症”。  相似文献   

18.
玉华 《科学之友》2004,(4):54-54
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癌症这种绝症,不仅危及人类,连动植物也会染上。据统计,每4个日本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尽管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更新,癌症的死亡数字并未下降。无独有偶,日本的宠物也出现患癌的现象。拥有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等新型医疗装置的东京大学农学系属下的家畜诊所,最近有三四头猫或狗患上晚期癌症。医生们不将此症当兽病看待,而是集中癌症专家,一面用新法治疗,一面仔细分析研究。这些猫、狗的癌病有20%各为皮肤癌或白血病。兽医外科教授佐佐木伸雄说:“宠物患癌的比例在不断增长。”在动物园中的动物,随着年龄的老化,患癌症的越…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人类是一个比较长寿的生物种,而且我们的细胞有48个染色体(译者注:当时误认为人有48个染色体,如今已清楚知道人有46个染色体),撇开虚构的和可疑的推测的领域不说,实证的人类遗传学只完成了一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极难把人变成试验室的豚鼠和果蝇。还没有一个科学领域象优生学这样发表了如此多的关于纯化和更新人群的可能性的度  相似文献   

20.
《癌基因及其致癌作用》一文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微观方面介绍了癌基因的致癌作用,读者可从中了解到什么是癌基因,它的生理功能,基因损伤及其后果等一些知识,这也是人类对癌症认识的一个方面。智力是人类战胜其他动物成为地球主人的根本原因,因而人们非常注重对智力的开发和提高。然而不幸的是却有许多低能者,先天后天均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