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龄脊髓型颈椎病(CSM)病人在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9月-2004年10月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65岁以上脊髓型颈椎病80例,分为两组:A组35例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治疗,依据JOA评分标准分轻中重度分别为9例、11例和15例;B组45例围手术期给予大剂量(30mg/kg)MP治疗,轻中重度分别为13例、17例和15例,术后疗效评价依据日本骨科学会的评定标准.结果 两组术前颈脊髓压迫程度轻,术后其功能和形态恢复明显,且B组患者术后颈脊髓形态和功能较A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围手术期使用大剂量MP可以提高高龄脊髓型颈椎病病人术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朱一鹏 《河北医学》2013,19(10):1481-1483
目的:探讨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观察组42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手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与术中应用甲基强的松龙。使用JOA评分对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使用ODOM分级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术后3d、7d以及1个月、3个月JOA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提高更为明显;采用ODOM分级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治疗优秀率及优良率分别为19.05%和80.95%,明显高于对照组13.16%和44.74%的比例。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在术中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是一种简单易行同时可以取得明显治疗效果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开放式ACDF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显微镜下ACDF组(A组,42例)和传统开放式ACDF组(B组,36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JOA评分、VAS评分和神经功能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12个月JOA评分高于术前,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脊髓型颈椎病均有良好疗效,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较为满意,但显微镜下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联合中药益肾通痹汤对脊髓型颈椎病(肾虚血瘀型)术后颈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明确诊断的脊髓型颈椎病并已行颈椎手术的病例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治疗后评定脊髓功能状态,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术后1~3个月中药组的JO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大剂量MP联合益肾通痹汤可有效地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功能状态,改善神经根水肿症状,减少术后根性疼痛,而且联合应用中药益肾通痹汤可显著提高颈椎手术后的长期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应用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疗效及对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选择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B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脊髓神经功能优良率及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术前术后的变化。结果:两组脊髓神经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A组JOA评分改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合理选择好手术适应证,对提高CSM患者的JOA评分及优良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223-226
目的:比较伴和不伴有MRI-T2WI髓内高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于我院脊柱外科行颈椎减压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比较伴和不伴有髓内高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JOA评分及JOA评分缓解率差异;比较伴有髓内高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颈椎前路和后路减压手术后JOA评分及JOA评分缓解率之间的差异。结果:10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髓内高信号发生率为71.28%。将101例患者分为高信号组和无高信号组,两组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JOA评分、JOA评分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及JOA评分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72例伴有高信号的患者按照减压手术路径不同分为前路手术组和后路手术组,两组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JOA评分、JOA评分差值及JOA评分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髓内高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较不伴者预后差。颈椎前路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伴有髓内高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7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治疗A组手术前后均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治疗B组仅术后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甘露醇治疗;通过JOA评分法观察三组患者第7天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A组的疗效高于治疗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确切的辅助疗效,且手术前后联合应用比单独术后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前路两种不同的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治疗的62例短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7例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取骨植骨加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25例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加钛网植入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椎间高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植骨全部融合.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的关键在于充分减压及有效植骨融合,两种方法均是治疗短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脊髓受压影像学模式评价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行前路手术治疗的5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据影像学模式分为三组:A组1~2节段的脊髓前部明显受压;B组1~2节段的脊髓前后部同时受压;C组3个节段的脊髓前部受压。比较各组术前、术后JOA脊髓功能评分及术后Nurick脊髓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价手术疗效。结果5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9个月。各组术后JOA评分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术后NDI总优良率91.4%,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移植物移位及假关节形成。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减压彻底。  相似文献   

10.
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及价值. 方法 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或钛笼植骨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6例.按照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状态. 结果 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0.2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7.13±1.21)分,术后12个月时JOA评分平均(12.82±1.11)分,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植骨全部融合,无钢板断裂和螺钉松动及其他并发症. 结论 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