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能够方便、快捷而准确地求出任意边界内的区域平均值,应用自主开发的基于GIS的等值线分析系统,以降水数据为例,给出了面平均值计算机算法中的网格法和等值线法的原理及实现步骤,并论述了它的快捷性、准确性,以及两种算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计算淀山湖水位,根据环淀山湖水文资料,分别采用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计算了环湖13个断面的平均值,作为淀山湖平均水位;选择部分断面组合的水位平均值作为淀山湖代表站水位,并分析比较各个组合方案的离差程度,以确定最优方案。结合淀山湖实际情况和测站现状,选择2021年全年小时水位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千灯浦、商榻、淀浦河西闸(外)3个站加权平均水位精度最高,水位数据权重分别为0.16,0.46和0.38。因此,建议将这3站的水位加权平均值作为淀山湖代表站水位值。  相似文献   

3.
张世法(华东水利学院):原文针对水文计算中某些统计特征值的抽样误差,系统地介绍了有关数理统计理论的成果,这是极为有益的工作。但对原文中,所采用慕德的建议来估计经验频率的置信限的办法,提出拙见供作商讨。 (一) 置信区间的选取问题置信区间是指给定置信机率P时,给定估计值的可能摆动范围。置信区间的选取,必需和给定估计值联系起来,对经验频率而言,估计置信区间,就在于给定置信机率P下,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水工结构可靠度设计理论的发展,基于数理统计理论中的置信区间提出了水工结构可靠度的置信区间的数学定义,推出了两个正态随机变量在四种常见情况下的可靠指标的置信下限。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预测模型未考虑拱坝变形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导致所建立的位移静态置信区间缺乏合理的因果机理,提出了温度变形效应认知不确定性影响下高拱坝位移置信区间的预测方法。采用动态时间规整法衡量坝体温度测点之间的时间序列相似性,构建最小相似性实测温度变形因子筛选准则,基于支持向量机构建不放回采样和正交试验设计采样的机器学习模型,通过统计多模型预测值的分布规律来拟定动态变化的置信区间。以锦屏一级拱坝为例的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及筛选准则可有效实现高拱坝最具表征性温度测点的优选,基于最小相似性实测温度因子的正交试验设计误差小、建模效率高,所得位移预测置信区间更符合因果机理;高拱坝的最优实测温度因子组合是动态变化的。  相似文献   

6.
梅州莲花山两侧地区近5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线性趋势方程、滑动平均方法对梅州莲花山南北两侧地区近50年的气温、降水的各季及年平均值进行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莲花山两侧地区各季和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起增温明显,且山北侧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要比山南侧大,四季中北侧地区是冬季气温增暖速率最大,南侧地区则是春季气温增暖速率最大。50年来,梅州莲花山两侧地区的年降水量均呈弱的增多趋势,但山南侧增多的速率要比山北侧梅县的大;四季中北侧地区是夏季降水变化率最大,南侧地区则是秋季。  相似文献   

7.
对丰满大坝16个坝段坝基扬压力进行分析,确定26#、27#坝段为需要重点监测的典型坝段.采用置信区间估计法和典型小概率法,拟定坝基扬压力的安全监控指标,用于施工初期老坝的安全预警.置信区间法没有联系大坝的失事原因和机理,物理概念不十分明确,而典型小概率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
《人民黄河》2016,(2):103-107
针对相关向量机与差分进化优化算法的特点,通过将两种算法有机融合提出进化相关向量机模型E-RVM,并应用于边坡安全系数估算。以留一交叉验证法构建差分进化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基于差分优化算法确定相关向量机的最优参数,可有效提高算法预测精度及可靠性。根据模型计算得到的预测均值及预测方差建立预测变量置信区间,分析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以两个边坡数据为例建立基于E-RVM的边坡安全系数估算模型,并与GA-BP、V-SVM、GP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RVM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精度指标均明显优于GA-BP、V-SVM、GP。通过95%置信度的置信区间分析,理论安全系数均在置信区间内,并且E-RVM方法具有比GP方法更短的置信区间长度。分析证实E-RVM模型是一种精度高、可靠性强的边坡安全系数预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监测站点中心的泰森多边形的实时雨量监测数据作为该泰森多边形内的雨量值,以行政区划为计算单元的区域平均降雨量则是行政区划内各泰森多边形内各个监测站点雨量值的平均值。通过对监测站点传回来的实时、准确的雨量值,利用基于ArcGIS平台Geoprocessing服务,通过后台的脚本配置,将实时监测的雨量数据实时生成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区域平均雨量,解决了传统方法计算泰森多边形面积以及面积权重系数的难题,提高了区域平均降雨量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对防汛预报的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计洪水是水文分析计算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水利工程设计中一项重要指标,水库调节下的下游河道设计洪水计算方法与天然河流有着很大的区别,其洪水的峰、量及过程都发生改变,不能用任何已知的频率曲线线型来适配,从而达到外延的目的,本文将引用平均值的概念,对水库坝址上、下游断面的洪峰流量均值化处理,使多年平均洪峰流量能在设计河段相互转化,解决设计洪水计算所必要的统计参数——平均洪峰流量。  相似文献   

11.
舟山钓梁围垦工程土工布及碎石垫层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深水软土地基筑堤基础处理通常采用爆破挤淤法及塑料排水板排水固结法。排水板排水固结法主要工序有土工布、碎石垫层铺设、塑料排水板打插,其中碎石垫层作为滤水层,对基础处理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根据舟山钓梁工程施工情况看,目前塑料排水板打插工艺相对较成熟,而土工布、碎石垫层铺设工艺则尚在研究探讨中,因此重点对舟山市钓梁围垦工程土工布、碎石垫层铺设的施工工艺进行探讨,为今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吹填土地基沉降量较大,在规定的工期内如何控制好剩余沉降量(剩余主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一直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结合KNI项目2A岛围海吹填工程,采用巴隆(Barron)解结合太沙基(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推算排水板地基固结过程,通过在吹填土地基上打设塑料排水板来加速地基的固结过程,从而达到控制工后剩余沉降的目的,使之满足剩余沉降量的要求,详细研究了符合工程要求的塑料排水板的间距和深度。  相似文献   

13.
弹性波动测技术在隔河岩水利枢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隔河岩水利枢纽勘探阶段,用地震、声波法对两岸拱座岩性进行动弹模比较,对坝基均匀性及岩溶、风化、断层进行了测试分析,为初步设计提供了依据。施工阶段,首次用折射波法确定坝基建基面高程、声波预埋式探头方法监测导流洞施工安全及弹性波分类、跨孔剪力波法对坝基固结灌浆效果进行检测;坝肩预裂爆破振动衰减监测和坝基保护层一次爆除振动观测等均直接配合施工,为施工及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4.
深基坑降水与地面沉降变形三维全耦合模型及其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地区深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以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并将其推广应用于非线性问题。考虑到土的渗透性随应力状态的动态变化,将地下水渗流场和土体应力场相耦合,建立水土全耦合模型,并以上海市环球金融中心深基坑降水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详细模拟分析了降水引起的基坑内外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变形的变化特征,据此获得的基坑中心水位降至-22m时基坑周围的地下水位与地面沉降变形量,经后续工程验证正确、可靠,该模型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安江大坝坝基固结灌浆补强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安江大坝已运行40多年。本文结合新安江大坝坝基固结灌浆补强处理,从设计、灌浆试验、灌浆施工等方面阐述了在已建大坝水库运行条件下,利用坝内现有的有限空间进行固结灌浆补强必须充分考虑坝体结构、上游水压力、坝基排水孔、扬压力孔、地质条件等因素,通过灌浆试验,取得合理灌浆参数。该工程的坝基固结灌浆补强处理经验对其它类似大坝补强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砂井地基固结概率设计的简化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小勇 《水利学报》2002,33(8):0073-0082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统计分析了固结系数的空间概率特征. 利用两点概率理论, 探讨了竖向固结系数与水平向固结系数间的互相关性对砂井地基固结的影响, 并分别研究了竖向固结、径向固结和砂井地基固结对固结系数不确定性的敏感性. 竖向固结系数与水平向固结系数间的互相关性对砂井地基固结的概率特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竖向固结和径向固结的概率特性对固结系数分布类型的敏感性随着固结系数变异性的增加而随之增加. 砂井地基固结的概率特性对于水平向固结系数的不确定性比较敏感 而对于竖向固结系数的不确定性不敏感. 基于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提出了砂井地基固结概率设计的简化分析方法. 该方法忽略竖向固结系数不确定性的影响, 而仅考虑水平向固结系数的不确定性及其分布影响. 为便于工程应用, 提供了设计图表.  相似文献   

17.
纸山水库坝体经过本次灌浆施工加固后,坝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坝体与坝基的防渗与抗渗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消除了坝后坡渗漏的工程隐患,达到了预期灌浆加固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某在建港区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例,基于现场监测原始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软土地基沉降预测的门限自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信息准则(AIC)进行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其一步预测值精度较高,并可以实现计算机在线建模,对工程进行实时监控,适合该在建港区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的固结沉降预测。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介绍淮河入海水道淤土段堤防工程的施工概况:采用逐步加高法控制软土地基堤防施工加荷速率,即利用堤防本身的质量作为压载,分级逐渐施加荷载,使软土地基强度逐渐适应上部荷载的增加,最后加至设计高度。根据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采用有效固结压力法推算软土地基因固结而增长的强度,通过计算分析确定采用逐步加高法施工的分级荷载和加荷时间,并利用堤防施工期的实测数据分析了计算成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振冲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和砂基地,可增强抗震稳定性,提高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同时该工艺具有施工简便、工效高、成本低和效益显著的特点,给大面积的水利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