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持续股动脉输注脲激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采用微量动脉泵(微量泵)持续股动脉输注脲激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足溃疡患者(Wagner 3级及以下者),无内脏出血倾向,无严重心肾肝功不全,在抗感染、降糖治疗及局部创面处理的同时,给予微量泵持续股动脉输注脲激酶治疗.结果 28例糖尿病足溃疡全部愈合,平均住院9±5 天.结论 微量泵持续股动脉输注脲激酶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减少截肢,缩短住院时间.必须掌握本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相似文献   

2.
曲克芦丁动脉注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曲克芦丁(维脑路通)动脉注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用前列地尔配合维脑路通注射液患肢动脉注射治疗,对照组49例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均治疗两个疗程,30 d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应用血流图观察踝关节至足背处流入容积速度、流入时间指数、血管阻力指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1%优于对照组的83.67%。血流图检查、流入容积速度、流入时间指数、血管阻力指数明显改善(P〈0.01),并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无不良反应。结论维脑路通具有活血化瘀作用,采用患肢动脉注射,能显著增加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脂质乳剂注射液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踝臂指数(ABI)、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 纳入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治疗组(n=45).对照组行常规降糖、降压、调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脂质乳剂注射液(10μg,qd),疗程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BI值、尿8-iso-PGF2α、血ox-LDL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经前列地尔治疗后ABI值升高,8-iso-PGF2α及ox-LD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BI值、8-iso-PGF2α及ox-LDL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14天后治疗组8-iso-PGF2α及ox-LD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ABI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脂质乳注射液可改善患者ABI值,可能与降低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改善下肢血供有关.  相似文献   

4.
何伯永 《山东医药》2011,51(1):95-96
目的 通过TCD观察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患者的脑血流代偿情况。方法选择100例经彩超诊断为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作为闭塞组,同时选择100例经彩超检查颈内动脉颅外段和颅内动脉检测结果均正常的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其颅内动脉血流的改变和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结果闭塞组患侧颈内动脉的Gosling搏动指数(即PI值)低于健侧及对照组同侧的颈内动脉(P〈0.01)。闭塞组中72例(72%)出现前交通动脉代偿途径,48例(48%)出现后交通动脉代偿途径,33例(33%)出现眼动脉代偿途径。前交通动脉代偿途径的阳性例数高于其他代偿途径(X2=187.5,P〈0.05)。结论前交通动脉代偿途径是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最有效的通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肢通汤辨证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进行检测,判定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0%(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大于对照组,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肢通汤辨证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进行检测,判定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0%(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大于对照组,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刁秀敏  王爱军 《山东医药》2011,51(13):79-80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Buerger病的临床疗效。方法Buerger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行卧床休息、戒烟、足部运动锻炼、扩容、抗凝、前列地尔静滴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另加红花黄色素静滴,1次/d,14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胭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胭动脉血流速度为(43.6±4.3)cm/s,对照组为(41.3±4.5)cm/s,治疗组胭动脉血流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Buerger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刘强  华扬  凌晨  段春  张蕾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3(6):244-247,277
目的探讨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患侧大脑半球血流速度及血管搏动指数的改变与颅内Willis环主干、颈内-外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一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而另一侧正常或狭窄50%以下且颅内动脉无狭窄的患者112例作为闭塞组;以颈内动脉颅外段和颅内动脉检测结果均正常的112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MCA的血管搏动指数(PI),比较两组患者双侧MCA、ACA、PCA的PSV和PI的差异,计算并分析患侧MCA的PSV、PI差值(PSVD、PID).结果①闭塞组患者双侧MCA的PSV和PI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SV相差61 cm/s,PI相差≥70%,P=0.000、P=0.000).②闭塞组患者患侧MCA、ACA的PSV和PI较健侧明显降低(P=0.000),患侧PCA的PSV较健侧增高,PI相对降低(P=0.000),患侧MCA的PSV下降率明显高于ACA的PSV下降率.③闭塞组患者患侧MCA的PSV与双侧ACA及患侧PCA的PSV直接相关(P=0.000、P=0.000、P=0.006).结论对双侧MCA的PSV、PI及ACA、患侧PCAPSV的差值分析,可以提高TCD对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认识和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筛选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者并联合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泵入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w及出院3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 筛选出入组患者21例,肺动脉收缩压42~ 73 mmHg,平均(56.43±7.02) mmHg.治疗2w后治疗组及对照组肺动脉收缩压均较治疗前降低(t=8.38,P=0.000; t=4.71,P=0.001);但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以使肺动脉压下降更明显(t=4.53,P=0.000);治疗方案对患者短期预后无明显影响,出现皮下瘀斑及注射部位疼痛不良反应可自愈.结论 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前列地尔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临床干预作用。方法选择66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20mg/d,1年)和前列地尔(凯时10μg/d,10~14d),对照组32例给予前列地尔,随访1年。于治疗前、治疗后1、6和12个月检测血脂水平,彩色多普勒评价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果随访发现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无症状率为61.8%,对照组仅为46.9%,彩色多普勒显示治疗组下肢动脉内径增加,股动脉血流峰时速度减慢。结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应早期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改善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症状,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而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87例病人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92例,给予常规治疗)和前列地尔组(9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输入前列地尔,20ug/d,连续1周),每组病人治疗前后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浓度、血小板3min及最大聚集率、血脂水平。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前列地尔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肌钙蛋白I[(3.07±0.24)ng/ml比(1.31±0.13)ng/ml]、血小板3min聚集率[(46.23±9.37)%比(41.03±0.18)%]和血小板最大集聚率[(73.18±16.68)%比(52.73±10.47)%]、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86±0.14)mmol/L比(1.98±0.41)mmol/L]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前列地尔能够有效治疗冠心病心肌损伤,原因可能与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功能及协助调脂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双套管冲洗负压吸引技术在Ⅲ级糖尿病足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选取在我科住院确诊的Ⅲ级糖尿病足患者(均为单足)共36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7例,年龄(63±8)岁;对照组19例,年龄(65±6)岁。对照组实施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常规换药,试验组实施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置人双套管持续冲洗吸引,至引流液澄清拔除双套管,采用常规换药,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试验组17例患者中,14例完全愈合,3例明显好转,治愈率达82.4%。对照组19例有8例治愈,8例好转,治愈率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P〈0.05)。对照组3例经1个月换药等综合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其中包括2例在治疗期间病情恶化经截肢术处理。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20±3)d,对照组为(29±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P〈0.001)。结论双套管冲洗负压吸引技术可促进Ⅲ级糖尿病足患者伤口的愈合,减轻患者疼痛,并减少截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化修饰对核因子(NF)-κB通路激活的负性调控在2型糖尿病大鼠脑部病变中的干预作用,为前列地尔对其病变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0周龄的lO只GK大鼠为前列地尔组(前列地尔2.5μg/g,尾尖静脉注射给药,1次/d,共10d)、10只为糖尿病对照组,另取10只Wistar雄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均为尾尖静脉注射给药。三组均给予普通饲料。测定和观察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变化及NF-κB抑制因子(IκB)、NF-κB、SU—M01的水平变化。结果:(1)糖尿病对照组、前列地尔组大鼠的血糖、TG、T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2)HE染色观察:正常对照组脑组织细胞形态正常,糖尿病对照组、前列地尔组脑组织可见细胞肥大,疏松样改变,前列地尔组病变较轻;(3)免疫组化测定的IκB、NF-κB、SUM01:正常对照组少许阳性表达,糖尿病对照组、前列地尔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或〈0.01),但前列地尔组较糖尿病对照组IκB[(0.242±0.034)比(0.268±0.017)]、NF-κB[(0.373±0.015)比(0.486±0.013)]表达显著减少,SUM01[(0.463±0.015)比(0.343±0.018)]表达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小泛素样修饰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脑组织表达增多,在前列地尔组表达更多,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病变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前行和倒走时的足底压力变化,探索倒走可能存在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58例,女66例,年龄(53±11)岁。同期检测健康体检者83名,男40名,女43名,年龄(51±13)岁。采用足底压力测试与分析系统将足底分为10个区域,通过测定前行和倒走时两组足底峰值压力和冲量,了解足底压力分布特点。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前行时: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在第1、3跖骨(M1、M3)、足跟内侧(HM)区域足底峰值压力均升高,以M3区为最高[左足:对照组为(16.5±2.0)N/cm2,糖尿病组为(21.9±5.0)N/cm2;右足:对照组为(18.2±2.8)N/cm2,糖尿病组为(19.4±4.4)N/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2.31,均P〈0.05)]。(2)前行时: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在第1趾(T1)、第1~5跖骨(M1-M5)、足中部或足弓(MF)、HM、足跟外侧(HL)区双足的冲量升高,以M3区升高最明显[左足:对照组为(50±11)N·S,糖尿病组为(87±21)N·s,右足:(62±15)比(84±19)N·S,t=-16.24、-8.60,均P〈0.05]。(3)与前行时相比,倒走时糖尿病组患者在T1、第2—5趾(12-5)、M1、MF、HM、HL区峰值压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在M3区峰值压力却显著减小[左足分别为(22±5)、(12±5)N/cm2,右足分别为(19±4)、(15±6)N/cm2,t=15.10、5.61,均P〈0.05]。(4)与前行时相比,糖尿病组倒走时双足T1、12-5区的冲量增大,以T1区明显[左足分别为(54±18)、(81±16)N·s,右足分别为(29±11)、(75±18)N-S,t=-11.85、-23.90,均P〈n05];而双足M2、M3、M4区的冲量小于前行时同样部位的冲量,以M3区尤为显著[左足分别为(87±21)、(61±18)N·s,右足分别为(84±19)、(59±18)N·s,t=9.82、-9.63,均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前行时足底峰值压力、冲量分布与正常人相比存在异常,而倒走可明显改善其足底受力情况,缓解前足受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闭塞(ICAO)患者颅内侧支循环的开放率和开放类型对患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流速(MVMCA)下降率和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DSA证实的ICA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头部CT、MRI及临床表现,分为脑梗死组(CI组)6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TIA组)40例和无症状组(Asy组)42例。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双侧MCA的平均流速(MVMCA)及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将侧支循环开放分为前交通动脉(ACoA)、后交通动脉(PCoA)及颈内-外动脉(ICA-ECA)的开放,比较3组间患者颅内动脉侧支循环的开放率、开放类型、患侧MVMCA下降率的差异性。结果①3组间各侧支动脉开放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297,P=0.000)。Asy组ACoA(51.7%,78/151)、PCoA(38.4%,58/151)及ACoA+PCoA+ICA-ECA(7.3%,11/151)开放率均高于TIA和CI组(P<0.001),ICA-ECA的开放率亦高于CI组(P<0.001);TIA组与CI组比较,除ICA-ECA为TIA组高于CI组外(P<0.001),其他侧支开放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3组间MVMCA下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4.249,P=0.000)。Asy组MVMCA下降率为(30±11)%,TIA组为(51±4)%,CI组为(65±7)%。AcoA+PCoA同时开放者,患侧MVMCA下降率最低(P=0.000)。结论一侧ICA闭塞后,侧支循环的开放程度与临床表现相关。ICAO患者的ACoA+PCoA同时开放可以降低患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下降程度,具有相对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浓度与冠脉侧支形成的关系。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入选80例冠脉严重狭窄的患者,按Rentrop方法冠脉侧支分级:0级(26例),1级(22例),2级(18例),3级(14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MCP-1、bFGF浓度。结果:(1)0级、1级冠脉侧支组患者的MCP-1血清水平[(69.765±32.640)pg/ml、(78.975±37.028)pg/ml]均明显低于2、3级冠脉侧支组患者的[(116.289±30.814)pg/ml、(129.194±45.808)pg/ml],P均0.05;0级、1级冠脉侧支组患者的bFGF血清水平[(20.745±6.888)pg/ml、(22.041±5.175)pg/ml]均显著低于2、3级冠脉侧支组患者的[(27.322±6.136)pg/ml、(32.265±12.038)pg/ml],P0.05~0.01;(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冠脉侧支分级与MCP-1、bFGF血清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26,0.484,P均0.01)。结论:在严重的冠心病患者中,MCP-1、bFGF血清浓度与冠脉侧支分级呈明显正相关,提示MCP-1、bFGF有促进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安立生坦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3年2月~12月7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试药组(n=35)和对照组(n=35)。试药组给予安立生坦+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12周后患者门诊随访,评估心功能状况、行心脏彩超评估肺动脉压力,并化验检测肝肾功能指标。结果:试药组[(38±5)mm Hg vs.(50±6)mm Hg,P0.05]和对照组[(41±6)mm Hg vs.(47±7)mm Hg,P0.05]患者术后12周肺动脉压力较术后第3天均明显降低,尽管如此,试药组肺动脉压力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12±4)mm Hg vs.(6±3)mm Hg,P0.05]。试药组患者中30例(86%)心功能明显改善,对照组中25例(71%)心功能明显改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试药组患者未见肝功能损害及贫血病例。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使用安立生坦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胰岛素泵与传统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80例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组(40例),常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组(40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达到强化治疗目标[空腹血糖(FBG)〈7.0mmol/L,餐后2h血糖(2hBG)〈10.0mmol/L]的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浓度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CSII组治疗后各时段血糖(FBG,2hBG)均明显低于MSII组(P〈0.01,〈0.05)。和MSII组比较,CSII组血糖达到强化治疗目标时间显著减少[(12.9±3.3)d:(8.3±2.1)d],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46.9±5.1)U/d:(30.5±6.7)U/d]。P均〈0.001。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优于常规胰岛素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前列地尔和硝酸甘油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14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5283、4.1142,P均〈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SP、SaO2和LVEF的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t=2.5623、2.2881和2.3140,P均〈0.05)。③观察组治疗前后SBP、DBP和HR的波动很小(t=1.9384、1.8871和0.9030,P均〉0.05);而对照组却有较大波动(t=6.4965、5.1730和2.1235,P〈0.01,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4.1142,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降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肺动脉高压,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疗效优于硝酸甘油,且对体循环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前列地尔凯时)与胰激肽原酶(怡开)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DA)疗效。方法将120例PD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前列腺素E1联合胰激肽原酶及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共四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情况,检测下肢血管踝肱指数(ABI)和足背动脉血流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下肢ABI指数和足背动脉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前列腺素E1与胰激肽原酶联合应用具有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作用。二者均能有效改善PDA,两药联用效果更佳,是治疗PDA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