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闫文荟  王俊娥  赵俊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2):140-142,144,封4
目的 探讨口服胃肠道超声造影诊断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经我院超声诊断为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患者48例,患者同时进行了电子胃镜检查,经"电子内镜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剥离术(ESD)"或外科手术切除病灶送病理确诊的胃壁隆起性病例.回顾性分析口服胃肠道超声造影与电子胃镜对胃黏膜下...  相似文献   

2.
焦杰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5):433-433
目的观察分析胃黏膜隆起性病变的表面性状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方法对病变组织的大小、表面性状进行观察、描述并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隆起性病变表面光整的均为良性病变,随着表面不规整、深大糜烂、颗粒、结节样改变,病变的恶性几率也随之增大。结论隆起性病变的表面性状与病变的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临床与胃镜检查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AGML病人156例临床及胃镜检查情况。结果 临床表现腹痛156例(100%),呕血23例(14.7%)。黑便41例(26.3%);胃镜下胃黏膜密布褐色血痂伴出血、片状浅溃疡、糜烂灶99例(63.5%);治愈127例(81.4%),好转29例(18.6%)。放弃治疗1例(0.6%)。结论 AGML临床严重程度与胃镜检查AGML镜下病变范围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焦杰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9):433-433
目的观察分析胃黏膜隆起性病变的表面性状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方法对病变组织的大小、表面性状进行观察、描述并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隆起性病变表面光整的均为良性病变,随着表面不规整、深大糜烂、颗粒、结节样改变,病变的恶性几率也随之增大。结论隆起性病变的表面性状与病变的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经胃镜检查发现的31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检查,分别记录检查结果。其中207例行内镜下微创治疗或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活检,分析并比较胃镜检查及超声内镜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超声内镜诊断的31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平滑肌瘤68例,间质瘤61例,壁外压迫36例,息肉39例,脂肪瘤26例,囊肿25例,异位胰腺23例,炎性增生14例,癌13例,静脉瘤7例。207例患者行病理学检查,超声内镜的诊断符合率为93.7%,高于胃镜(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内镜可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起源、范围及大小作出准确判断,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壁隆起性病变的超声声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胆囊壁隆起样病变80例患者的声像图资料。结果诊断符合率为95.00以76/80);胆固醇性息肉符合率94.87%,呈乳头状或结节状,底较宽或有短蒂;呈高回声或中等回声,大小(0.54±0.18)cm;单发35例;体部多见。炎性息肉符合率95.24%,胆囊壁增厚,粗糙不平;多发16例;平均(0.75±0.20)cm;回声稍低;胆囊腺瘤符合率100.00%,胆囊壁局部明显增厚,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平均(0.98±0.22)cm;小结节型胆囊符合率75.00%,胆囊壁增厚,内膜破坏,不规则;基底宽,内部回声不均匀,直径为(1.67±0.32)cm。结论超声对胆囊隆起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超声胃镜微探头诊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10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指上消化道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肿瘤、炎性增生以及消化道壁外脏器或肿物压迫等引起的隆起性改变.作者分析在本院行超声胃镜检查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检查结果,评价超声胃镜技术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彭其芳  姚先莹 《四川医学》1993,14(7):413-415
本文报道我室1985~1989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胆囊壁腔面隆起性病变55例,其中良性病变,18例(87%),合并结石11例(23%),恶性病变7例(13%),合并结石5例(70%)。本病术前诊断主要依赖B超,诊断符合率85.4%。术前B超声像图和术中肉眼观察,对病变定性有参考价值。病变直径小于1.0cm,多发、蒂小者,多为良性病变。相反,直径大于1.0cm,单发,基底宽广,同时合并有胆囊结石者,应高度警惕恶性病变。胆囊隆起病变的腺上皮有非典型增生者,可能与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合并症。  相似文献   

10.
11.
吴荣深  韩冰 《四川医学》2013,34(1):89-91
目的 探讨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原因.方法利用结肠镜检查对226例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病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常见原因为息肉108例,脂肪瘤26例,平滑肌瘤12例,肠外肿块压迫12例,类癌6例,假息肉4例,腺瘤6例,癌40例,其他12例.结论 结肠镜检查对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40例胃窦隆起性病变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术前行心里护理,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提示周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严密观察病情,术后正确的健康指导等护理配合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氩等离子体凝固治疗消化道良性隆起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内镜氩等离子体凝固治疗消化道良性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2006-05/2007-06月间内窥镜诊断的各类消化道良性隆起性病变30例。应用德国ERBEAPC300型氩等离子体凝固器,经内镜活检孔插入电极管,功率70瓦,尖端距离病灶0.5~1.0cm,以1~3秒/次的时间进行非接触性治疗,凝固后病灶变白,变平。结果治疗后有效率为100%(30/30),显效率为86%(26/30)。治疗部位疼痛发生率6.67%,腹胀26.67%,头昏3.33%。20例治疗后复查,不留瘢痕,无复发现象。结论经内镜氩等离子体凝固治疗消化道良性隆起性病变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诊治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8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胃黏膜病变占同期住院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的23%,病因依次为药物因素,酗酒等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及其它。确诊手段主要是急诊胃镜检查。去除诱因,积极处理原发病,降低胃内酸度是治疗的基础。结论急性胃黏膜病主要病因为应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及严重的内外科疾病所致,质子泵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持剂有效。  相似文献   

15.
对40例胆囊壁隆起性病变的B超诊断结果对照手术及病理结果总结分析:良性病变占全部病例的82.5%(33例),恶性病变占17.5%(7例)。提出与恶性病变可能相关的因素:病员的性别、年龄、症状、病变的个数、大小及是否伴发结石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超声胃镜诊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共110例,全部患者首先采用普通胃镜进行诊断,然后采用超声胃镜进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以平滑肌瘤及间质瘤最为多见,其中,超声胃镜诊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符合率为90.0%,明显高于常规胃镜的71.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普通胃镜的12.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方面,超声胃镜诊断的符合率及安全性明显优于普通胃镜,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1年2月~2004年2月63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胃黏膜病变约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23%,其病因依次为:药物因素,严重的内、外科病的应激因素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应用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主要病因是药物及严重内、外科疾病所致,治疗原发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元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行胃镜检查13587例,发现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57例,我们对57例患者的临床胃镜表现,临床治疗及病理结果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纵轴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纵轴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3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用超声胃镜水囊法、浸泡法或水囊法加浸泡法检查.结果 99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明确诊断,诊断率96.1%,明显高于胃镜(69.9%);65例手术患者超声胃镜诊断与术后诊断符合率为93.8%.结论 纵轴超声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