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诗歌是一个包含丰富社会生活内容、语言艺术和文化内涵的世界,是基础英语教学的一块很有潜力的教学资源.然而,英语诗歌在我国的基础英语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和开发.选用合适的英语诗歌进行基础阶段的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诸方面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能激发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兴趣和热爱,在利用英语诗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的同时,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英语诗歌在英语教科书中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诗歌鉴赏最基本的一个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本文从意象的特点、组合方式等基本理论出发,为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意象,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诗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画面美、感情美、音乐美赏析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1.东方文学对于庞德诗歌理论的影响,2.西方传统典型理论中的典型塑造与鉴赏在庞德诗歌中的表现,3.庞德对意象派诗歌的理论发展等几个方面阐述庞德意象派诗歌创作的理论来源,结合他的代表诗"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解读他的创作实践,肯定庞德在美国乃至整个文学界在意象派诗歌方面的地位和贡献。  相似文献   

5.
诗歌教育是我国人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对中职生加强诗歌教育意义深远.中职生在阅读中存在着阅读环境错位、阅读目标错位、阅读内容错位、诗歌基本知识缺少等症状.行为引导型诗歌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的参与过程,授课的方式和内容具有开放性,对提高中职生的文学素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正确把握诗歌语言主体意象词语赖以存在的上下文语境和文化语境,是理解诗歌意象语言深层语义的关键.从语义关系上讲,诗歌的上下文意义构成意象语言语义理解的横轴,诗歌主体意象词语的各种文化语境意义构成意象语言语义理解的纵轴.纵、横轴上的语义组合关系和语义聚合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形成诗歌意象语言的深层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诗歌在艺术上的特别之处,那就是诗歌语言技巧的精细绵密.情感表达方式的纡徐含蓄,结构布局的敛约回环.意境的深邃朦胧.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诗歌的特点出发,提出诗歌教学的策略:吟咏是前提,品味语言是核心;解析意象、揣摩意境是重点、难点;诵读是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一个门类,它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一种集中表现,是人对现实的审美感受的一种最集中最强烈的物化形态.在长期的人类审美活动的历史进程中,诗歌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如若丧失它固有的特征,那么,诗歌也就不再是诗歌了.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人类语言的精华,教师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品味到诗歌悠远的意境,定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诗歌除了"爱国"这一基本精神或特征之外,还具有很强的情感性和个人性特征.就情感性特征而言,闻一多诗歌在形态各异的情感表达背后,隐伏着两大情感之源--孤独和失落.现实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孤独感、失落感,凝结成了闻一多源源不断的艺术创作.至于闻一多诗歌的个人性特征,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闻一多诗歌可以看作他同时期个人生活和情绪的忠实纪录;闻一多总以个人的情绪体验和存在状态来看取现实世界并构筑起诗歌中的精神世界;闻一多诗歌十分突出强调抒情主体--"我"并注重营造极富个人性、主观性的意象.闻一多诗歌中这两大特征的形成,主要决定于闻一多自身的个性、自我意识,闻一多对诗歌主体性的认知和对诗歌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诗歌形式美是构成诗歌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汉诗歌各自具有的独特织体形式为诗歌翻译带来挑战.但诗歌翻译中如果置诗歌形式不顾,忽略"形美"的传递,单纯追求"神似",必将影响读者获得等同于原诗的审美体验,因而本文通过译例分析认为诗歌翻译应该尽量追求"形""神"兼备,不可忽略"形美"传递.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精心锤炼诗歌结尾,往往以议论和唱叹结尾表达情思;用疑问、反诘、感叹结尾宣泄情感;借典型细节描写结尾表达主旨;用白描造境结尾抒写襟抱.这四点共同构成李商隐诗歌独特的结尾艺术.把握结尾艺术、从末句入手是解读李商隐诗歌,准确理解其诗歌主旨和情思的捷径.  相似文献   

14.
意象是诗歌美学中的重大命题,杜鹃更是中西诗歌中屡屡出现且极其重要的一个意象.本文将就杜鹃这一意象在中西诗歌中的异同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运用G.利奇等现代语言学家提供的理论框架, 对英语诗歌语篇中的重复现象进行分析,认为重复是英语诗歌最重要的创作手段.论文阐述了三种常见的重复手段及其表现形式, 认为英诗的韵律是以重复为特征的,词语重复和平行结构是诗歌特有的语言组合方式; 重复是诗歌语篇的一种衔接手段.论述诗歌语篇的重复与诗歌前景化的关系,强调诗歌中的重复是对常规语言的偏离,是诗歌前景化十分重要的表现形式,而偏离的手段就是运用违背日常语言的诗意化的词语、诗意化的音韵和诗意化的结构,认为重复的手段总是与诗歌语篇的整体意义有着直接的关系,每一种重复都会传达作者的某种动机,因此,研究诗歌中那些频繁出现的音素、词语和语言结构的重复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还着重分析了现代诗人在运用重复时反传统的一些基本特征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中的两个要素.中国古代诗歌往往通过情景交融,而使诗情画意高度融合,从而增加诗歌的美感而耐人寻味.同是情景交融之作,不同的诗人在写法与风格上,却各呈异彩,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独特,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概念.西方诗歌的审美倾向是以意象赏析为主,因而意象翻译成为中诗英译的重点和难点.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意象图式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对感性经验进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诗歌翻译的要点和难点就在于用另一语言符号还原该意象图式的对等体.图式理论为诗歌翻译给出重要提示,即在诗歌翻译中,用符际翻译的视角探寻目的语诗歌意象的对等体,用图画还原意象,帮助译诗读者在获取原诗意象方面达到最大近似的等效.  相似文献   

18.
高适、岑参是唐代边塞诗的两个杰出代表,并称为“高岑”.他们的边塞诗有相同之处,都反映了边塞战争,表达了自己投身边塞,建功立业的理想,描写了边塞的山水风物.但由于各自生活经历,个性气质,艺术手法,接受文学遗产影响的不同,使得两人的诗歌风格又具备了鲜明的个性特征.高适的诗以古体见长,这与他在继承“汉魏风骨”,吸收六朝以来诗歌发展成就的方式有关.他的诗歌主要以继承为主,体现出直追汉魏的诗歌特点.岑参具有慨然从军赴远的豪情,博大的爱国胸怀,蓬勃的政治热情显露无遗.虽然他也时常会有游子的愁怀与不遇的愤慨,但更多的是激扬、愉悦,加之他的性格又洒脱,所以形成了他诗歌昂扬进取、激情澎湃的“悲壮豪迈”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戴望舒在中国新诗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其一生的创作中,诗歌艺术观一直处在变化当中,但在变化中又有着统一.在其诗歌艺术探索中,他从追求格律的音乐美到打破韵律的束缚,从主象的现实到主幻的超现实,同时他又坚守着忧郁的诗魂,重视诗歌当中的情绪,坚持自己的纯诗理论,其诗歌艺术观一直起着引领的作用,在不同的时期创作出风格多样的诗歌.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歌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意蕴,体现了高雅的审美情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从美学的角度,可以分五个方面对古典诗歌的艺术价值进行探讨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