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化学驱油技术中所涉及的新型驱油体系,如表面活性剂驱油、聚合物驱油、纳米流体驱油和复合体系驱油,并总结了相关驱油机理,最后对化学驱油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化学驱是一种重要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在国内外均有广泛应用。介绍了国内外化学驱油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根据使用化学驱替剂的不同,将化学驱油剂分为聚合物驱替剂、表面活性剂驱替剂、碱驱替剂以及复合驱替剂等。综述了各种方法驱替剂的特点,使用情况,以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胜利油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胜利油田苛刻的油藏条件及开发难点,介绍了聚合物驱后油藏非均相复合驱、高盐高黏油藏二元复合驱、高盐高钙镁油藏聚合物驱等化学驱新技术,重点介绍了各项技术的驱油机理、技术关键、矿场应用效果及技术经济性。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高温高盐低渗透油藏、高温高盐高钙镁型油藏所适用化学驱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俊  潘一  李东胜  李晓鸥 《当代化工》2014,(8):1495-1497,1501
三次采油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而化学驱油则是三次采油的主攻技术。化学驱油是向地层中注入化学物质,改变地层渗透率、岩石润湿性和驱替相黏度,因此注入液既能减小流度比又能增大毛细管数,从而使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增加,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主要介绍碱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复合驱四种驱油技术的机理、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并对化学驱油技术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在三元弱碱复合驱油体系中聚合物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二元无碱(加牺牲剂)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元弱碱复合驱油体系中,当碱和活性剂的浓度不变,而改变聚合物的浓度时,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化学驱采出程度是增大的,当碱和聚合物的浓度不变时而改变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时,化学驱采出程度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二元无碱(加牺牲剂)体系:固定聚合物用量和牺牲剂用量,改变活性剂浓度后化学驱采出程度随活性剂浓度的下降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柏浩  李生涛 《当代化工》2018,(3):650-652,656
化学驱是现阶段油田实际生产中高强度躯替增加原油采收率的技术方法,对老油田残余油的再次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化学驱中聚合物驱以及二元和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机理,深入分析了化学驱中各种方法的经济效益以及它们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并且结合当前油价低靡的行情对化学驱方法进行优选,结果表明:聚合物驱仍占主导地位,是油田实际生产中首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贝雷岩心上开展不同化学驱体系的驱油实验,确定了不同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强碱三元体系效果好于弱碱三元体系,三元体系效果好于二元体系,二元体系效果好于高浓度聚合物驱,高浓聚合物驱好于普通聚合物驱。对影响三元复合驱效果的因素进了分析,三元体系碱和表活剂浓度越高,段塞越大,体系黏度越高,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驱油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油田增油技术,驱油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从聚合物驱油原理入手,分析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因素,包括聚合物性质、油藏性质和操作条件等,同时提出优化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聚合物性质、油藏条件和操作条件等。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关键点,有望为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次采油化学驱油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次采油是油田开发技术上的一次飞跃,与二次采油相比,它借助物理和化学的双重作用,提高驱油的波及体积和效率。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的化学驱在技术、规模、效果等方面均已走在世界前列。近30个矿场的表明,聚合物驱可提高采收率10%,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5%~20%。1997年,中国聚合物驱增油量达303×104t,"九五"期间增油1500×104t。中国的油田多为陆相沉积和陆相生油,预测二次采油的平均采收率为34.2%,近百亿吨储量留在地下。这一条件为中国的三次采油提供了巨大潜力。今后,中国的三次采油要在驱油机理、深化对油藏的认识、降低驱油剂成本和用量、先期深度调剖、提高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等诸方面加强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草四断块沙四段33-35层系A油藏渗透率较低,原油粘度偏稠,采出程度低,剩余油比较富集。针对油藏特点,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开展了热化学驱可行性分析;结合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热活性剂驱、泡沫驱和热水驱等五种热化学驱油方式的可行性,综合考虑技术与经济指标,最终确定聚合物驱作为最佳驱替方式。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目前石油开采过程中常见的聚合物驱油剂种类,包括耐高温耐盐聚合物驱油剂、生物聚合物(黄原胶)、交联聚合物、疏水缔合聚合物、星形聚合物、两性聚合物等;以此为基础介绍了四种聚合物驱技术类型,包括热驱、混相驱、化学驱和微生物采油;并简单介绍了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矛盾及目前的主要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庆油田主力油层开发进入高含水阶段,急需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接续技术方法。本文针对聚合物驱进入高含水阶段后进行三元驱的可行性展开了研究,利用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条件的三元体系,模拟聚合物驱达到极限驱油效率后,开展三元体系极限驱油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物驱达到极限采收率后,开展三元体系驱油能够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当弱碱三元体系中碱浓度较低时,聚驱后三元驱的采收率增加值较高,阶段极限采收率可达32.97%;当强碱三元体系中强碱浓度较高时极限采收率可达30.29%。在体系其他组成相同的条件下,基于强碱三元体系对注入系统和油层伤害较严重的问题,建议采用弱碱三元体系开展驱油生产。  相似文献   

13.
BEX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是油田首次在二类油层开展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试验。2005年11月开展空白水驱,2008年10月,在水驱采出程度45.30%、综合含水98.45%的基础上开展三元复合驱,目前处于后续聚合物保护段塞阶段,中心井区已经取得阶段提高采收率24.43%,预计最终提高采收率28.0%。通过该试验进一步研究弱碱三元复合驱的注采状况和措施效果,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在油田北部开发区二类油层提高采收率技术是可行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效果明显优于聚合物驱;个性化设计和及时的措施调整保证了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电-Fenton 技术处理聚合物驱采油废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聚合物驱在三次采油中大量应用,采出废水黏度大,使现有的海上平台废水处理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困难.采用电-Fenton技术处理聚合物驱采油废水,室内研究发现处理每升水的最佳条件为:电流强度为3.0 A,极板间距为4.0 cm,反应时间为15 min,pH值调节至4.0,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的投加量为1.0 mL,聚合...  相似文献   

15.
何晨 《当代化工》2017,(11):2320-2323
针对聚合物驱过程中开采对象物性变差、聚合物驱规律认识不深入的问题,为了提高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的有效性,开展了对不同含水率(时机)下大庆油田聚合物驱产液变化规律研究,研究中制作人造岩心,在一维岩心条件下,测试聚合物驱产液变化。综合分析认为,通过对动态数据的含水率和采出程度变化率的总结,实现对驱产液变化规律进行概括。研究成果实际运用于现场油田开发,取得了比较好的开发效果,证明了研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从大庆油田各聚驱区块取样256个,从中优选出4株以聚合物和原油为碳源的菌株,鉴定P24为志贺氏茵(Shigellasp.)、P150为脱蜡棒杆菌(Corynebacteriumdeparraffinicum)、P178为野油菜黄单胞茵(Xanthomonascampestris)、L510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在聚合物条件下生长,活茵数达lO6^~107^个·mL-1,聚合物溶液粘度由18.6mPa·s降至1.0mPa·S。菌株在模拟油层厌氧条件下生长繁殖,作用后原油全烃色谱分析表明,∑C21/∑C22比值增加了61.7%,(C21+C22)/(C28+C29)比值增加了60.8%,饱和烃含量平均增加11.37%,芳烃含量降低,非烃和沥青质含量分别减少6.6%和2.9%,含蜡量、含胶量分别降低了17.56%和26.54%,恩氏蒸馏的初馏点下降了80℃,凝固点由41℃降至28℃。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表明,聚驱后微生物驱可比聚驱提高采收率3%~5%(00IP),聚驱后微生物驱再加上后续聚驱保护段塞的注入方式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7%(00IP)以上,模型实验的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辽河油田龙618区块是一个常规稠油区块,针对该区块地层压力下降快,原油粘度高等问题,进行室内岩心实验,研究聚合物驱和二元驱对稠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化学驱采出程度高于聚合物化学驱采出程度,且在二元驱的驱油过程中含水率下降的最低值更低,二元驱低于聚合物驱在驱油过程中的平均注入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