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祎  彭攸 《医学信息》2006,19(4):696-69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加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78例88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先用关节镜行清理术,待冲洗液清亮后向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3ml。结果按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五项综合评分,随访8月-3年,优良率79.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可明确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变程度,有针对性的操作,同时注入透明质酸钠,可营养软骨,改变关节内环境,对治疗骨性关节炎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背景: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存在膝关节周围肌肉萎软无力,综合治疗辅助膝关节周围肌力训练,可以明显缓解症状,恢复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目的:用等速肌力测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综合治疗前后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功能变化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探讨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机制,为临床康复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筛选Ⅱ期及Ⅲ期30例单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判定膝关节的功能情况,标准目测类比量表评分评定患者疼痛情况;测定治疗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肌肉功能状况;对Ⅱ期及Ⅲ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最少1个月的主动股四头肌等长性肌肉收缩运动及口服塞来昔布并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的综合治疗,测定治疗后的膝关节肌肉功能状况,随访评价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及标准目测类比量表评分。 结果与结论:与健侧相比,Ⅱ期及Ⅲ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屈伸肌峰力矩与作功量在60 (°)/s测试及180 (°)/s测试时,患侧肌力明显下降(P < 0.05)。经综合治疗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明显增加(P < 0.05),而标准目测类比量表疼痛评分明显下降(P < 0.05),患侧肌力明显增强(P < 0.05);且治疗后膝骨关节炎患者患侧肌力与健侧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综合治疗前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患侧膝腘绳肌股四头肌峰力矩比值在60 (°)/s测试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在180 (°)/s测试测试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存在膝关节周围肌力下降,通过肌肉功能锻练配合有效的止痛、营养关节药物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缓解症状,提高肌肉力量,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姜军  倪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35):6375-6380
背景: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后注射玻璃酸钠可以起到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但在膝关节镜下清理术后何时注射玻璃酸钠却存在争议。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后向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的时间,术后即刻注射和术后2周抽吸关节积液后再注射,何时注射更有利于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 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分析100例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患者术后即刻注射和术后2周抽液后注射玻璃酸钠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疼痛目测类比评分、Lysholm评分,术后6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3个月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近期康复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即刻注射和2周后注射组术前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分别为(6.52±2.38)分和(6.54±2.3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Lysholm评分分别为(43.44±16.18)分和(51.12±16.30)分,即刻注射组低于2周后注射组。即刻注射组术后6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为(3.20±2.46)分,显著优于2周后注射组(5.10±2.68)分;即刻注射组术后3个月疼痛目测类比评分(2.72±2.70)分,Lysholm评分为(80.58±15.63)分,均显著优于2周后注射组(4.72±3.07分)、(64.96±21.68)分。说明术后即刻注射玻璃酸钠更有利于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后膝关节功能的近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臭氧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方法 以13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理疗对照组与臭氧治疗组.理疗组按处方要求给予中频加腊疗,50min/d,共2周;臭氧组按照探作程序向膝关节腔内注入浓度50%20ml臭氧,每周3次共6次,比较两组疼痛、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变化.结果 经理疗及臭氧注射治疗后,两组疼痛减轻,膝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提高(P<0.0s).组间比较,臭氧组疼痛较理疗组显著减轻,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提高,但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臭氧注射相对理疗减轻疼痛与改善膝关节整体功能效果较好,但ROM的改善两者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臭氧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方法以13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理疗对照组与臭氧治疗组。理疗组按处方要求给予中频加腊疗,50min/d,共2周;臭氧组按照操作程序向膝关节腔内注入浓度50%20ml臭氧,每周3次共6次,比较两组疼痛、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变化。结果经理疗及臭氧注射治疗后,两组疼痛减轻,膝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提高(P〈0.05)。组间比较,臭氧组疼痛较理疗组显著减轻,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提高,但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臭氧注射相对理疗减轻疼痛与改善膝关节整体功能效果较好,但ROM的改善两者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6.
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积分法观察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用积分法观察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背景:玻璃酸钠主要用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主要也是关节软骨的退变。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9-07/2011-06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踝关节骨折修复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60例行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分别于治疗后、治疗后1,6个月后对比治疗前后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及无痛行走距离等方面改善的差异。 结果与结论:60例患者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1);关节活动范围与治疗前比较其度数明显增加(背伸、跖屈、内收、外展、内翻与治疗前比较P < 0.01,外翻与治疗前比较P < 0.05;无痛行走距离比治疗前增加 (P < 0.01)。结果证实,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可以明显改善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与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李艳丽  崔改琴 《医学信息》2008,21(3):413-414
目的 研究关节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68例患者进行膝关节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2ml/次 ,每周一次,3次为一疗程,同时运用我院邵氏无痛手法治疗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及配合科学精心护理.结果 治疗3-8周后总有效率为91.2%.结论 关节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同时给予手法治疗配合科学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部分切除术联合透明质酸腔内注射对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21.年1 月至 2022 年 6 月间收治的 98 例半月板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9 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部分切除术联合射频汽化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部分切除术联合射频汽化治疗和透明质酸腔内注射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以及白介素 17(Interleukin;IL-17)、脂联素、IL-6 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 1 m、术后 3 m、术后 6 m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和关节腔中的IL-17、IL-6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部分切除术联合透明质酸腔内注射可显著提高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文题释义: 富血小板血浆:1993年HOOD等首先提出富血小板血浆的概念,人全血经过离心后获得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在其中加入凝血酶后可变为胶状物,因此也被称为富血小板凝胶。富血小板血浆中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可促进骨再生。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方法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主要有血浆分离置换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2种方法。 透明质酸钠:是一种葡聚糖醛酸,广泛存在于胎盘、羊水、晶状体、关节软骨、皮肤真皮层等组织。它是关节腔滑液的主要成分,对关节起润滑作用,可以减少组织间的磨擦,关节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的作用:明显改善滑液组织的炎症反应,增强关节液的黏稠性和润滑功能,保护关节软骨,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因其富含生长因子,在组织修复及再生中起促进作用,其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透明质酸钠可改善滑液组织的炎症反应,保护关节软骨,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缓解疼痛。 目的:对比观察富血小板血浆、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和功能改善程度。 方法:符合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富血小板血浆组和透明质酸钠组。富血小板血浆组患者在21 d内接受3次关节穿刺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透明质酸钠组患者在35 d内接受5次关节穿刺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注射前以及注射后2,4,6个月随访评估疼痛及功能的改善程度,所使用的评估量表包括可视量化分级量表、膝关节和骨性关节炎症状系统分级表、HSS评分量表。 结果与结论:富血小板血浆组最终有35例患者,透明质酸钠组有36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在6个月的随访期末,两组患者的疼痛、功能症状都有所减轻。膝关节损伤和骨性关节炎症状系统分级评分表明,相对于透明质酸钠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关节炎分级Ⅱ级患者更有效。最后1次治疗后,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组患者可视量化分级量表分值相对于初始值减少50%的患者数明显多于透明质酸钠组。两组患者治疗后2,4,6个月H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方法适用于骨性关节炎分级较低的患者。 ORCID: 0000-0003-4453-6221(孙仁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2.
背景:木瓜蛋白酶诱导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造模方法可获得稳定的退行性关节炎模型。 目的:观察兔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诱导骨关节炎后,滑膜炎性病理改变与药物注射时间的关系。 方法:将木瓜蛋白酶水溶液分别在实验开始的第1,4,7天分别注射入15只西兰大白兔右膝关节腔内,建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兔模型,于首次注射后第2,4,6周分别观察膝关节滑膜大体及组织病理学变化,每个时间点5只。 结果与结论:木瓜蛋白酶首次注射后第2周,兔膝关节滑膜炎性反应最严重,表现为滑膜细胞增生最明显,下层疏松纤维及血管组织明显增生,可见较多淋巴浆细胞浸润,第4,6周时炎性反应逐渐减轻。说明兔膝关节首次注射木瓜蛋白酶后2周时滑膜炎性反应最严重。  相似文献   

13.
背景:关节软骨组织缺乏血管和神经分布,因此炎性损伤后自我修复能力较差。目的:评估褪黑素和复方倍他米松对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病变大鼠的影响。方法:向30只SD大鼠膝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制备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其中的20只大鼠采用持续光照的方法建立大鼠去松果体模型,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褪黑素和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其中的10只大鼠。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对照。治疗4周后,应用ELISA法检测大鼠褪黑素昼夜节律的最高血药浓度时间和最低血药浓度时间时血清褪黑素水平,同时切取股骨髁进行大体观察,之后脱钙制片,行甲苯胺蓝染色,采用Mankin评分评估关节损伤程度。结果与结论:大鼠膝骨性关节炎后,软骨表面凹凸不平,失去光泽;软骨细胞排列紊乱,有明显失染现象,褪黑素水平降低,昼夜节律变化不明显。持续光照后,软骨损伤进一步加重。经褪黑素和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后,大鼠软骨软化现象消失,软骨细胞排列较规则,失染现象减轻,软骨弥散性细胞明显减少。同时,各组甲苯胺蓝染色的Mankin评分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褪黑素和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应用能够抑制软骨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背景: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作为炎症递质,其水平与骨性关节炎病情相关。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性关节炎报道较少。 目的: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兔早期骨性关节炎,观察关节软骨T2值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并进行分析。 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兔仅建立骨性关节炎模型,治疗组在造模后第4周左膝关节腔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膝关节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治疗后第2周,1,2,3个月行左后膝关节核磁共振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检查。 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T2值降低,无关节腔积液;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降低;软骨T2值变化与二者呈正相关。MRI能够反映早期关节软骨的生物学改变,可用于评价骨性关节炎治疗前后的改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关节腔内可向软骨分化,为早期骨性关节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与有限清理术治疗不同病变程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行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选择30例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Lysholm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别。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0.0%和91.4%,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级骨性关节炎患者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Ⅰ级和Ⅲ级骨性关节炎患者Lysholm评分未见显著差别(P0.05);2组治疗后1年VA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与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对于Ⅱ级病变患者疗效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关节腔内药物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因KOA于北京核工业医院行关节镜清理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在麻醉下采用常规膝前内、外侧入路作长度约5 mm的手术切口并对患膝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关节镜保护套管,注入适量灌注液使关节腔扩张充盈后置入关节镜镜头,视关节内病损情况取出游离体。冲洗关节腔,吸净关节腔内的液体后缝合加压包扎切口。实验组在关节镜清理术(同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即刻给予2 mL医用几丁糖+1 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此后每2周关节腔内注射治疗1次,共连续治疗3次。观察记录2组患者术后6周内关节肿胀与再手术例数;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6周膝关节疼痛程度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膝关节功能活动情况依据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比较2组患者术后6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性指标的水平。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 结果6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6周内,对照组有1例重度、2例中度、2例轻度关节肿胀,实验组有1例中度、2例轻度关节肿胀,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7,P=0.246);术后6周内对照组9例,实验组8例再手术治疗,再手术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5,P=0.263);对照组患者术后6周VAS评分较术前显者降低,而Lysholm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85、9.173,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Lysholm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变化趋势相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65、11.196,P<0.05)。术前2组患者VAS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74、0.105,P>0.05);术后6周,实验组患者VAS评分[(2.47±1.13)分]低于对照组患者[(3.25±1.37)分],而Lysholm评分[(86.36±11.05)分]高于对照组患者[(73.14±12.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01、5.415,P<0.05)。术后6周,实验组患者CRP、IL-6、TNF-α分别为(11.13±3.36) mg/L、(2.03±0.22) ng/L、(4.92±2.56) pg/mL,均较对照组[(14.75±5.32) mg/L、(5.17±1.94) ng/L、(7.18±1.98) pg/mL)]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38、5.125、6.741,P<0.05)。 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医用几丁糖及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KOA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活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背景:膝骨性关节炎的保守治疗为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手术治疗主要有关节镜清理、人工膝关节置换。目前关于骨关节炎治疗的研究多为各种单独治疗的疗效比较,而关于综合治疗的疗效尚少见。目的:观察膝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清理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55例,年龄50~83岁。根据患者病情告知患者各种治疗的优缺点,由患者考虑后选择治疗方式。其中联合组23例,置换组32例。联合组采用关节镜清理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1次/周,连续5周;置换组采用膝关节置换治疗。随访6~30个月,治疗前后均采用HSS膝关节评分评价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两组疗效综合评估,联合组优8例,良8例,优良率70%;置换组优23例,良7例,优良率94%。两组膝关节的活动度、疼痛、关节功能都有明显改善,但膝关节置换的疗效优于关节镜清理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水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骨性关节炎组12只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12只。采用Hulth法将骨性关节炎组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实验动物制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向兔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水2ml,注射浓度为20μg/ml,一周一次,共治疗3次,骨性关节炎组兔关节腔内注射空气;对照组实验动物不作处理。在造模成功时和处死前测定兔膝关节活动度,末次干预1周后,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实验兔,取下实验兔右膝关节软骨进行组织匀浆,采用Western blot与real time PCR方法测定关节软骨中p38MAPK、ERK和JNK的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造模成功后的骨性关节炎组和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兔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降低(P0.01);与骨性关节炎组相比,采用医用臭氧水治疗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兔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升高,膝关节软骨组织中p38MAPK、ERK和JNK的蛋白与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医用臭氧水能明显降低早期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中p38MAPK、ERK和JNK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臭氧水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水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3/13(MMP-1/3/13)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骨性关节炎组12只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12只。采用Hulth法将骨性关节炎组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实验动物制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向兔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水2ml,注射浓度为20μg/ml,一周一次,共治疗3次,骨性关节炎组兔关节腔内注射空气;对照组实验动物不作处理。在造模成功时和处死前测定兔膝关节活动度,末次干预1周后,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实验兔,取下实验兔右膝关节软骨进行组织匀浆,采用Western blot与real time PCR方法测定关节软骨中MMP-1、MMP-3与MMP-13的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造模成功后的骨性关节炎组和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兔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降低,P0.01;与骨性关节炎组相比,采用医用臭氧水治疗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兔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升高,P0.01。骨性关节炎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1、MMP-3与MMP-13的蛋白与m RNA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而医用臭氧水治疗组比骨性关节炎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医用臭氧水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早期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中MMP-1、MMP-3与MMP-13的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水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白细胞介素(IL)-l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骨性关节炎组12只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12只。采用Hulth法将骨性关节炎组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实验动物制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向兔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水2ml,注射浓度为20μg/ml,一周一次,共治疗3次,骨性关节炎组兔关节腔内注射空气;对照组实验动物不作处理。在造模成功时和处死前测定兔膝关节活动度,末次干预1周后,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实验兔,取下实验兔右膝关节软骨进行组织匀浆,采用Western blot与real time PCR方法测定关节软骨中IL-lβ、TNF-α和VEGF的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造模成功后的骨性关节炎组和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兔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降低;与骨性关节炎组相比,医用臭氧水治疗组兔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升高。膝关节软骨组织中IL-lβ、TNF-α和VEGF的蛋白与m RNA表达水平骨性关节炎组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医用臭氧水治疗组比骨性关节炎组显著降低。结论医用臭氧水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早期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中IL-lβ、TNF-α和VEGF的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