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生儿静滴海瑞欣致全身皮疹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男,出生2d。频繁抽搐1d,结合头颅CT诊断:(1)头颅血肿。(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左额部硬膜外血肿。经治疗高颅压改善后给予海瑞欣5ml加入10%葡萄糖100ml,1次/d,静点6d后,患儿颜面及躯干部皮肤出现散在淡红色斑丘疹,为除外海瑞欣所致药物疹,更改为10%葡萄糖加胞磷胆碱0.125g 1次/d静点,第2天以后,患儿皮疹明显减少,第4天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患儿男,6岁,因右侧肢体被开水烫伤(I度、12%),次日出现高热给予地塞米松(DEXA)6Omg/d,连用1周,用药第4日出现腹痛,柏油样便4~5次/d,量中等,对症治疗4d无效,遂转155医院。查体:精神萎靡,贫血貌,皮肤弹性差、无出血点,烫伤创面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心、肺、腹无异常。血常规:血红蛋白esg/L,白细胞33.6X10‘/L,中性粒细胞0sl,淋巴细胞0.19;粪常规:柏油样便,溶血强阳性;胃镜:十二指肠上角溃疡并活动出血。经停用DEXA,止血、输血及对症治疗1周,治愈出院。2讨论患儿烫伤后用DEXA第4日出现柏油…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8岁,因“呕血15ml”急诊入院。3d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腕关节一过性疼痛,伴左腕关节处出现一肿块疼痛,自行给予正红花油外涂,第2天,疼痛消失.肿块消退;第3天,腰部又出现一肿块,在居家附近一诊所给予自制中药膏外敷,同服阿莫西林片,250mg,3次/d。患儿近期无发热、咽痛、腹痛等症状,平素身体良好。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6个月。足月顺产,生后混合喂养,吃奶量尚可.生后1月皮肤出现黄染,进行性加重.并排陶土样便,近20日来黄染加重,化验肝功能:ALT568U/L,AST〉850U/L,TB237μLmol/L,DB184μmol/L,查体: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中度黄染。超声见:肝脏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肋下长3.1cm,肝实质回声增强粗糙,门脉系统管壁增厚,回声增强。  相似文献   

5.
感冒通引起儿童溶血性黄疸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报告患儿,男,3岁,因咳嗽、发热,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感冒通口服,每次1片,2次/d,共服3d。服药后第2天小便黄色加深,第3天全身皮肤发黄而住院。入院时体温37.5℃,脉搏160/min,呼吸30/min,烦躁不安。全身皮肤中度黄集,心、肺听诊正常,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25g/L,红细胞0.68×1012/L,白细胞17.5×109/L,中性粒细胞0.45,淋巴细胞055,晚幼红细胞0.06,网织红细胞005,出血时间2min,凝血时间2.5min,总胆红素131pmol/L,直接胆红素63.5pmol/L,间接胆红素67.5pmol/L,丙氨酸转氨酶…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岁。活动后心慌气短,口唇发紫6年。出生后口唇发紫,哭闹时加重,平素容易感冒,曾多次患肺炎,随着年龄增大,出现蹲踞动作,症状逐渐加重。查体:T36.7℃,P88次/分,R20次/分,BP16/1IKPa,发育不良,有明显杵状指趾,口唇明显发绀,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增强。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第1胎,36+4周,会阴侧切顺产,出生时体重2.1 kg,1min Apger评分9分,5 min 10分,外观无畸形。出生后第3天患儿精神差,反应欠佳,全身皮肤黄染逐渐加重、阴囊水肿而收入院。检查:黄疸指数经皮测定:额部2.4 mg/L,胸部2.2 mg/L;血常规:白细胞11.7×109/L,淋巴细胞25.0%,中性64.7%,Hb 99 g/L;复查网织红细胞0.038, O型血,Rh阳性,Comb’s试验阳性,心脏彩超:卵园孔未闭,先天性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筛查实验0.32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1岁6个月。出生后发现心脏杂音,易感冒,轻度发绀,哭闹后加重。体检:发育差,心率125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2音亢进。血压:左上肢85/50mmHg(1mmHg=0.133kPa),右上肢86/54mmHg,双下肢110/65mmHg。心电图:右心室肥厚,心房扩大。胸片示两肺血多,肺动脉段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胎龄37^+6周,生后2h入院。因母患重度妊高征,子痫前期行胎吸助娩,患儿系第5胎,第4产,Apgar评分1min,5min均10分。出生体质量4.1kg,体温不升,给予住保温箱内保暖,心率148次/min。呼吸36次/min,头颅血肿,反应可。哭声响亮,四肢肌张力低,临床以高危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收住院。检查:反应可,每次进乳量约20-30ml/3h,大小便均正常。给予抗感染,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细胞药物、激素、维生素K1等药物综合治疗。生后第5天,突然出现腹胀,拒乳,反应差,大便稀,腹部膨隆。叩鼓音,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双下肢、阴囊水肿明显,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摘要男,7岁。因出血性痘疮疹3d,高热Zd,抽搐;昏迷10h于1994年11月20日入院。患儿于3d前低热伴乏力不适,颜面及周身散在众疱样皮疹,未介意。翌日体温升至40℃,皮疹增多为紫红色痘疱疹,躯干部多见。第3病日病情加重,四肢频繁抽动,意识朦胧,痰多不易咳出,呼吸急促,口唇发组,大小便失禁,送来我院急诊。患儿平素体弱,经常咳嗽。病前半个月因左眼外伤、角膜缝合后给予青霉素等抗感染同时应用地塞米松0·75mg,2/d,连续用至出现皮疹后停止。入院时体温39.8℃,脉搏140/min,呼吸28/min,血压9/5kPa。急性重病容,昏迷…  相似文献   

11.
病例 女,10岁,甲亢病史1年余,治疗中复查。查体:甲状腺Ⅰ度肿大,质中,眼征(-),心率82次/min。甲功3项检测:TSH0.30mIU/L,FT3 5.82pmol/L,FT4 22.53pmol/L;血常规:白细胞6.3×10^9/L,中性粒细胞58%,红细胞4.8×10^9/L,血红蛋白146g/L,余检测项目(-)。原治疗方案:每次口服甲巯咪唑片5mg、利可君片20mg,2次/d。考虑到患儿血象正常,停用利可君片;考虑到甲功检测TSH略偏低,FT4、FT4偏高,给予口服甲巯咪唑片7.5mg、甲亢灵胶囊0.25g,2次/d。  相似文献   

12.
降钙素原水平与小儿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死亡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PCT)与小儿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荧光法 ,对 73例重症细菌感染患儿 (其中化脓性脑膜炎 2 6例、感染性休克 19例、败血症 2 8例 )及 2 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分别在入院当日及第 3d进行了PCT的测定。结果 :入院当日PCT测定值大于正常组 10 0倍以上的患儿 30例 ,死亡率为 2 0 0 % (6 /30 ) ;而PCT测定值小于正常组 10 0倍的患儿 4 3例 ,死亡率为 2 3% (1/4 3)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第 3dPCT测定值大于正常组 10 0倍以上的患儿 5例 ,死亡率 80 0 % (4 / 5 ) ,PCT测定值小于正常组 10 0倍的患儿 6 7例 ,死亡率 1 5 % (1/ 6 7) ,两者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另外观察组入院当日PCT测定值大于正常组 10 0倍以上患儿的死亡率与第 3dPCT测定值大于正常组 10 0倍以上患儿的死亡率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入院当日PCT测定值小于正常组 10 0倍患儿的死亡率与第 3dPCT测定值小于正常组 10 0倍患儿的死亡率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对重症细菌感染患儿进行血清PCT的监测 ,对判断患儿预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维  隋波 《人民军医》2011,(2):123-123
患儿男,12个月,体重10kg.腭裂Ⅲ度,左侧,先天性。术前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改变,血压95/50rnmHg,脉搏135/min,呼吸25次/min。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拟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腭裂修补术。入室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2mg/kg,人室后面罩吸人七氟烷,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3gg/kg,丙泊酚2mg/kg,阿曲库铵0.6mg/kg进行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2岁。因“左侧腹股沟出现可复性包块1年”于2007—12—07入院。患儿系足月顺产,无产伤及宫内窒息史,否认有遗传病史。查体:T36.2℃,P92/min,R18/min,BP110/70mmHg,体重12kg,余项检查无明确异常。术前禁食水8h,Procaine HT(-),PNHT(-)。术前30min肌注硫酸阿托品0.3mg,患儿入室哭闹,遂即给予氯胺酮25mg缓慢静注诱导,意识渐消失成木僵状,随即出现呃逆,未见呕吐物。呃逆约60/min,开始考虑是患儿呼吸抑制、缺氧喉痉挛所致,即托下颌面罩给氧,3min后呃逆仍不见好转,SpO2维持在98%~100%之间。间隔约15min患儿出现体动,遂交替分别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各12mg、15mg静注追加,期间用0.1%氯胺酮氯化钠溶液42滴/min维持,术中患儿除呃逆外其他生命体征均平稳,手术历时约1h45min,术中共静注氯胺酮36mg,丙泊酚45mg。患儿术后苏醒过程平稳,30min后完全苏醒。随即呃逆消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MRI研究兔眼眶内植入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台血管化过程,探讨义眼台血管化MRI表现和特点。方法12只新西兰白兔眼眶内植入直径12mmHA义眼台,于术后第2、3、4、5、6周对所有手术兔行双眼MR平扫及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计算义眼台强化区体积与义眼台体积比值(VE/VHA),对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于第2、4周采用随机数字法抽取2只,第6周对剩余动物义眼台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第2、3、4、5、6周VE/VHA值分别为0.570±0.055;0.787±0.036;0.995±0.014;1.000±0.000;1.000±0.000。第2、3、4周VE/VHA值逐渐增加,均数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094,P=0),第4、5、6周均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86,P=0.520)。术后2周病理显示义眼台周边有纤维血管生长,第4、6周整个义眼台完全血管化。结论MRI可直观、准确地评价义眼台血管化的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 患儿,女,4岁,因发热,流涕,打喷嚏,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6g,3次/d,2d后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9.1℃,咽部充血,心肺听诊无异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因持续高热给予成人APC1/2片口服,约1h后患儿面色苍白,大汗、四肢厥冷,血压40/30mmHg,立即吸氧,保温,静脉1/2张液体快速输入(10~20ml/kg),然后给1/3~1/4张液体输入,并补充电解质,15h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双侧大量胸腔积液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出生后1小时因面色青紫45分钟、呼吸暂停10分钟入院。患儿为第2胎第2产(其母38岁,第1胎妊娠8周自然流产),足月,因B超示胎儿双侧胸腔积水,宫内窘迫行剥膜引产术后自娩。出生体重3000g,1分钟阿氏评分3分。经气管插管、吸痰、吸氧、肌注阿拉明后恢复自主呼吸。10分钟阿氏评分6分。查体:足月新生儿貌,呼吸促.两眼距宽,反应差,短小头型,鼻梁塌陷。心音有力,律齐,心率120次/分,未闻病理性杂音,双肺叩浊。左肺可闻湿鸣音,右肺呼吸音低。腹软,肝大肋下3cm,脾未触及,四肢张力低下,睾丸双降,出生6小时X线胸部前后立…  相似文献   

18.
患儿,女,胎龄29^+6周,生后哭声低弱、吐沫1h,抽搐1次,于2005年2月4日9:30人院。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三胞胎之小。在我院妇产科顺产。生后患儿无发绀,哭声低弱,Apgar评分1min8分,3min10分。出生体质量0.96kg,身长37cm,羊水清,无粪染。生后吐沫、生后数分钟抽搐1次,持续10s余后缓解。以早产儿转入我科。查体:体温不升,脉搏150次/min,呼吸40次/min,体质量0,96kg。意识、反应可,哭声弱,早产儿貌。全身皮肤薄嫩,大阴唇未遮盖小阴唇,脐带结扎无渗血。诊断:(1)早产儿超低体质量儿(小于胎龄儿);(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新生儿羊水吸人综合征;(4)三胞胎;(5)新生儿呼吸暂停。至住院第26天经药物治疗后呼吸暂停消失,患儿住院第15天,脐带脱落干燥无渗液,住院第20天脐带脱落,发现患儿哭闹后脐部向外喷黄色透明液体,经普外科会诊,诊断为脐尿管瘘。治疗:密切观察,注意预防感染,及时更换衣物及尿布,保持脐部干燥,每日用75%乙醇消毒脐部4次。无须特殊处理待自愈或2岁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肿瘤肝转移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多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胃肠道肿瘤肝转移的效果。方法:43例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均于第三次治疗后2—4个月复查,观察瘤灶反应。结果:本组病例中完全缓解7.0%(3/43),部分缓解44.2%(19/43),无变化25.6%(11/43),进展23.3%(10/43),有效率51.2%(22/43)。6个月、12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92.6%、70.4%、14.8%。结论:动脉化疗栓塞法治疗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有确切疗效,对于乏血供转移灶亦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例1患儿女,8岁,因持续发热2d入某院,应用“氨苄西林,糠皮质激素”等治疗5d,未见好转,并出现腹痛,腹泻,躁动不安,继之(第7日)出现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遂于第10日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8.3℃,脉搏108/min,血压10.9/7.9kPa。呈昏睡状,颈软。心、肝、肺未见异常。巴彬斯基征、查多克征均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实验室检查:血、粪常规正常。结合患儿来自伤寒疫区,临床诊断:重症伤寒(后经2次血培养证实)。予以诺氟沙星、先锋铁索治疗6d,腹泻停止,体温复常,意识恢复,病理反射阴转。但对问话仅能理解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