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MRI和CT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就诊的100例高度疑似CSA患者设为CSA组,分别给予CT、MRI检查,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比较CT、MRI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Kappa检验CT、MRI与DSA的一致性。另选取同期本院就诊的1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组,比较两组椎动脉直径、不同节段ADC值、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 CT诊断准确率94.00%、敏感度95.79%、特异度60.00%与MRI诊断97.00%、97.89%、8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CT、MRI与DSA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0.768、0.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组左横径、左矢径、左三维直径、右横径、右矢径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组右三维直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A组C2-3、C3-4、C4-5、C5-6ADC值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组C2-3、C3-...  相似文献   

2.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CT和MR成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CT检查和MRI检查显示异常患者各30例,30例全部行颈部MRI和MRA检查;30例行CTA检查。结果:MRA及CTA均显示椎动脉变细、扭曲、局限性狭窄、闭塞或走行失常等改变;但显示骨质结构CT优于MRI检查;MRI无射线损伤。结论:MRA与MRI联合应用及多层螺旋CTA检查均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为理想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椎动脉CTA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椎动脉CTA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周围骨性结构对椎动脉影响的定量关系。方法21例正常对照与23例临床拟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行椎动脉CTA检查,用多平面重建(MPR)对椎动脉行冠,矢状位重建,分析椎动脉CTA的影像表现特点以及周围骨性结构对其影响的定量关系。结果正常组椎动脉走行较直,病例组13例钩突轻度骨质增生对椎动脉无影响,10例共22处C4-C7,钩突中、重度增生,当轴位钩突最突出点到相应上位椎体中线的垂直距离超过15.86mm时将对椎动脉造成推移或压迫。结论椎动脉CTA可以很好地显示椎动脉及其周围骨性结构,为临床提供更为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三维 CT 血管造影(3D CTA)显示椎动脉寰枢颅内段(AISVA)解剖的价值. 方法从头颈部血管 CTA 检查的三维影像资料中,选出头颈部血管无病变者 98 例.利用原始资料进行容积显示(VR)三维成像,同时配合分离、融合、不透明及伪彩技术(SFOF).在三维图像上观察及描述 AISVA 行程、分支及其周围静脉丛(VVP).结果 98 例 3D CTA 图像清楚,显示 AISVA 大小及分支满意,其主要分支为小脑后下动脉(PICA),见于颅内段.行程呈典型 5 个弯曲者85 例,占 86.73%;有变异者13例,占 13.27%.AISVA 管径左侧大于右侧者 66 例(66/98,67.35%),两侧计数值比较,统计学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 ).VVP 与 AISVA 第 2、3、4 弯曲关系密切,其形态、大小两侧比较,统计学结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3D CTA 能清楚、直观地显示 AISVA 和 VVP.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椎动脉观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椎动脉走行及其毗邻关系复杂,椎动脉狭窄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关系密切。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椎动脉及其毗邻关系。本文简要介绍椎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的技术、方法、临床价值,并与其它血管造影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鉴别椎动脉异常行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椎动脉异常行径患者,CTA及DSA对椎动脉狭窄及椎动脉夹层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CTA对椎动脉狭窄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显著高于DSA的70.8%(P〈O.05),且CTA对椎动脉夹层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显著高于DSA的64.3%(P〈O.05)。结论对于椎动脉异常行径患者,16层螺旋CT检测作为首要检测手段,能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容积数据高分辨力CT重建诊断肺部磨玻璃密度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容积数据高分辨力CT重建(VHRCT)对肺部磨玻璃密度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肺部弥漫性磨玻璃密度灶和5例局限性磨玻璃密度灶患者进行MSCT和HRCT扫描及VHRCT图像重建,对HRCT及VHRCT图像质量进行分级评分(3级评分法)。结果:27例肺部弥漫性磨玻璃密度灶患者的VHRCT和HRCT图像评分结果分别是52分和49分,2种图像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0,P=0.317);5例局限性磨玻璃密度患者的VHRCT和HRCT图像评分结果分别1分和0分,2种图像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0,P=0.317)。结论:VHRCT重建图像评价肺部磨玻璃密度影的价值与HRCT扫描图像相当,VHRCT重建图像为观察肺部磨玻璃密度影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低剂量容积数据高分辨率CT重组图像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及容积数据HRCT重组,比较所得到的低剂量容积数据HRCT重组图像和HRCT扫描图像质量并进行分级评分。结果:50例肺部疾病患者的低剂量容积数据HRCT重组图像和HRCT扫描图像质量相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所见征象评分P值均>0.05,肺实变、网状影、蜂窝影、肺气肿、肺大泡得分趋向一致。低剂量MSCT扫描降低80%辐射量,缩短扫描时间。结论:低剂量容积数据HRCT重组图像评价肺部疾病的价值与HRCT扫描图像相同。低剂量容积数据HRCT重组大大降低辐射量,明显缩短检查时间,复检患者尤其适用,可以替代HRCT扫描。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女,76岁。因突然头晕、视物模糊旋转、恶心呕吐多次入院。高血压病史20余年。查体:血压右上肢180/110mmH g,左上肢120/80mmH g,心肺无异常。超声所见:双颈总动脉内中膜不均匀增厚,回声强弱不均,最厚处约22mm;右椎动脉起自右锁骨下动脉,管腔内透声差,呈弱回声,CDFI管腔内血流显示不满意,PW血流方向正常,呈小慢波,流速18cm/s;左椎动脉起自主动脉弓,位于左颈总及左锁  相似文献   

10.
16排CT三维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3D CT)包括表面遮盖法(SSD)、仿真胃镜(CTVG)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23例胃癌患者(121例进展期胃癌,2例早期胃癌)均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121例手术证实(2例进展期胃癌伴肝转移而未能手术)。使用GE Lightspeed Ultra 16排CT行全胃扫描,扫描条件层厚1.25 mm,1.375∶1,0.8 s/r,120 kV,300 mA,扫描总时间6~8 s。对123例胃癌用2种常用的成像方法检查,评价图像质量、病变检出率、Borrmann分型等,并与胃镜和手术结果比较。结果:16排CT的SSD和CTVG的图像质量均显示满意;SSD和CTVG的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3.50%(115/123)、94.31%(116/123);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的敏感度均为95.04%(115/121)。16排CT扫描克服了腹部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明显提高了三维图像质量。结论:16排CT三维成像大幅提高了图像质量和病变检出能力,为胃癌的术前准确评价提供了可信依据。  相似文献   

11.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1],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一个类型。我院自2004年7月~2005年9月对102例此型颈椎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现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和病房,其中男34例,女68例。小于40岁3例,占2·97%;40~49岁12例,占11·8%;50~59岁41例,占40·1%;60~69岁46例,占45%。病程在7 d到8年不等,本组病例均有眩晕及阳性体征,经X线双斜位加正侧位片确诊;部分病例合并有头痛、上肢麻木、视物障碍等表现。全部病人均排…  相似文献   

12.
针刺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四川省名中医李观荣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李观荣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经验观察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30例中,治愈11例,占36.9%,显效16例,占53.3%,有效2例,占6.7%,无效1例,占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治疗方法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组,并具有见效快操作方便、安全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飞行员在飞行中受到高G载荷影响,其颈椎及椎间盘组织可能过早地发生病理性变化,从而出现颈部疼痛、头晕、恶心、呕吐和心慌等一系列症状.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用手法治疗飞行员椎动脉型颈椎病,并与同龄普通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飞行合格率.  相似文献   

15.
高压氧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合并特发性突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VACS)合并特发性突聋患者高压氧(HBO)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由VACS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AI)并伴有特发性突聋患者59例,采用HBO结合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同类特发性突聋患者46例,在HBO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颈椎牵引治疗,为HBO综合治疗组。结果HBO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特发性突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1.5%(P>0.05),治愈率分别为62.5%,30.5%(P<0.01)。对两组痊愈者随访半年,HBO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7%,33.3%(P<0.05)。结论HBO是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一种有效方法,结合针对病因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超声检查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牵引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技术,检测颈椎牵引等综合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方法:对202例CSA,经X线、CT及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确诊,随机分为颈椎牵引等综合治疗(颈牵组)和药物口服治疗组各101例,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用超声检查的各项参数对其进行监测。结果:通过超声检查,两组治疗疗效经Ridit分析,可信区间0.5228~0.6376,u=1.98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30天治疗观察,颈牵组其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治疗组。改变了传统认为CSA只给药物治疗的看法,认为牵引等综合治疗CSA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益脑推拿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脑推拿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益脑推拿组(80例)和常规推拿组(80例),采用Borden氏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值的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后益脑推拿组、常规推拿组的颈椎生理曲度值分别为4.30±1.23 mm、3.55±1.82 mm,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t′=3.0309,P<0.05)。结论:改善或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可能是益脑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椎动脉损伤在闭合性颈椎创伤中的发病率及其与颈椎损伤机制、类型、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观察椎动脉损伤后的临床症状、体征 ,探讨早期正确诊断的方法。 方法 于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2月间 ,利用颈部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技术 ,连续观察 4 6例闭合性颈椎创伤患者 ,结合颈椎X线、MRI、CT检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综合分析。 结果 4 6例闭合性颈椎创伤中 ,12例 (2 6 % )伴椎动脉损伤。其中 7例为双侧损伤 (4例一侧未显影、一侧狭窄 ,3例双侧狭窄 ) ,5例为单侧损伤 (均为一侧狭窄 ) ;10例椎动脉损伤患者无任何症状 ,2例出现眩晕、恶心呕吐、面部麻木、偏盲等症状。椎动脉损伤与屈曲型损伤及颈椎严重不稳定相关 (P <0 .0 5 ) ,与小关节绞锁、横突孔骨折及脊髓完全性损伤明显相关 (P <0 .0 1)。 结论 椎动脉损伤是闭合性颈椎创伤的较常见并发症 ,其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颈椎创伤中的颈椎严重不稳定、屈曲型损伤、伴有脊髓完全性损伤、小关节绞锁和 (或 )横突孔骨折应高度怀疑椎动脉损伤。临床医师应对此类损伤有较高的警惕性 ,常规进行颈部动脉MRA检查是最有效的早期正确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