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激活方法对水牛ICSI介导转基因效果的影响。水牛体外成熟卵进行ICSI介导转基因(ICSI—mediatedgenetransfer。ICSI.Tr)操作后,先用5ixmol/L的离子霉素(ionomycin,Ion)激活处理5min,然后分成3组,再分别用10μg/mL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培养5h(CHX5h组)、10μg/mLCHX培养3h后再用2mmol/L的二甲氨基嘌呤(6-DMAP)培养2h(CHX3h-DMAP2h组)或用培养液(CM)培养3h后再用2mmol/L6-DMAP培养2h(CM3h.DMAP2h组)。结果显示,CHX5h组的分裂率、早期胚胎基因表达率和囊胚发育率最高,且显著高于CM3h.DMAP2h组(66.7%比49.5%,p〈0.05;66.7%比40.0%,p〈0.01;22.2%比9.9%,p〈0.05)。ICSI18h后检查原核形成率,发现CHX5h和CHX3h.DMAP2h处理组的完整精子头百分率显著低于CM3h-DMAP2h处理组(p〈0.05),2原核(pronucleus,PN)百分率则显著提高(42.4%比23.8%,p〈0.05;44.6%比23.8%,p〈0.01)。以上结果表明,在水牛ICSI介导转基因时,Ion联合CHX较Ion联合6-DMAP激活重构胚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更加快速准确的定性判别鱼粉中是否掺有肉骨粉(MBM),该文收集中国常用的鱼粉和肉骨粉,制备定标集样品201个,其中111个为掺有不同肉骨粉质量分数(1%~33%)的样品,90个为纯鱼粉,并独立制备113个验证集样品,其中74个为掺有不同肉骨粉质量分数(1%~33%)的样品,39个为纯鱼粉。在400~2 498 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选择合适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光谱范围,采用DPLS方法建立判别分析模型。建立的判别分析模型:数学预处理方法为2-8-6-1,散射校正方法为变量标准化处理(SNV),光谱范围为全谱(408~ 2 492 nm),定标模型的正确判断率为95.7%,外部验证正确判断率为95.6%,对于掺入量≥5%MBM时,正确判断率为100%。研究结果证明近红外反射光谱可以提供一种快速鉴别鱼粉中MBM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性电解水对鸡蛋表面的清洗灭菌效果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寻求一种高效、安全、无污染的禽蛋清洗消毒剂,采用无隔膜电解装置电解稀盐酸溶液制备中性电解水(pH值6.0~7.5)考查不同有效氯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条件下中性电解水对鸡蛋人工接种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鸡蛋表面的初始菌落数对数为6.19~6.26 log10 (cfu/g))和大肠杆菌O157:H7(鸡蛋表面的初始菌落数对数为6.12~6.19 log10 (cfu/g))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中性电解水对2种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其杀菌效果随着有效氯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但温度对中性电解水的杀菌效果影响不显著。对菌悬液的杀菌试验表明:当中性电解水有效氯质量浓度为1.5 mg/L时,可以在20℃下3 min内完全杀灭鸡白痢沙门氏菌(初始含菌数的对数为 8.12 log10 (cfu/mL));质量浓度为2 mg/L时,可以100%杀灭大肠杆菌O157:H7(初始含菌数的对数为7.78 log10 (cfu/mL))。当中性电解水清洗消毒被人工污染的鸡蛋表面时,有效氯质量浓度为12 mg/L、处理3 min可将鸡蛋表面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全部杀灭,大肠杆菌O157:H7菌落数对数降低到1.0 log10 (cfu/g) 以下,且处理废液中没有残存菌,无二次污染问题。因此,中性电解水可以代替化学杀菌剂应用于鸡蛋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4.
啤酒用β-葡聚糖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产β-葡聚糖酶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A302菌株进行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DES)复合诱变和选育,获得产β-葡聚糖酶达27.3U/mL的突变株H302。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对H302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液体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实验,所获优化配方(W/V)为麦麸1.41%,鱼粉0.80%,硝酸钾0.34%,硫酸镁0.11%,起始pH6.0;用含孢量10^8个/mL的种子菌液按体积比3.3%接种上述液体培养基,在36℃下发酵52h,菌株H302的产酶活力达到115.1U/mL,是原出发菌株及培养条件下产酶活力的9.4倍。对突变株H302所产β-葡聚糖酶性质的研究表明,该酶最适作用温度为60℃,最适作用pH为5.5,适用于啤酒生产中的麦芽糖化。  相似文献   

5.
大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酯酶(PEPP)研究: Ⅱ.纯化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豆叶片中分离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酯酶(phosphoenolpyruvate phosphatase,PEPP),通过硫酸胺分部(20%~50%饱和度)沉淀、DEAE-纤维素层析、羟基磷灰石层析将酶纯化了96.81倍,酶活性达17.91U/mg蛋白。该酶专一性较强,米氏常数(Km)为0.39mmol/L(PEP),最适pH6.8,在PH6.O~7.4范围内及50。C以下较稳定,被Mg^2+、Mn^2+激活,F^-、Cu^2+、Zn^2+、PO^3-、MoO4^2-抑制。  相似文献   

6.
主要是探讨水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与供体的年龄和性别对其核移植效果的影响。体外成熟培养22~24h的水牛卵母细胞,在含有5μg/mL细胞松弛素的操作液中进行去核,然后将经0.1μg/mL蚜栖菌素(Aphidicolin,APD)培养处理24h,再用0.5%胎牛血清(FBS)培养2d的水牛耳皮成纤维细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细胞卵周隙中,再经电融合形成重构胚。重构胚经5μmol/L离子霉素激活处理5min并在2mmol/L的二甲氨基嘌呤(6-DMAP)中培养3h后,在含有颗粒细胞单层细胞的微滴中(30μL)培养7d,观察其卵裂和胚胎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在添加有10ng/mL上皮生长因子(EGF)成熟液中培养的受体水牛卵母细胞的融合率和重组胚卵裂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囊胚发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8.53%vs.7.56%,P〈0.05)。来自胎儿(3个月)或成年(一头5~6岁,另一头22岁)水牛的耳皮成纤维细胞核移植后重组胚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水牛胎儿体细胞构建的重组胚囊胚率显著高于成年体细胞(22.55%vs.10.77%和8.09%,P〈0.05)。雌性水牛成纤维细胞构建的重组胚的囊胚发育率(20.23%)显著高于雄性水牛体细胞的囊胚率(10.16%,P〈0.05)。以上结果表明:(1)成熟液中添加EGF能提高受体卵母细胞核移植后的胚胎发育率;(2)水牛体细胞核移植效果受供体的个体年龄和性别的影响: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核移植效果优于成年的成纤维细胞,而且以雌性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养殖欧洲鳗鲡不同体位及其养殖水体中可培养菌群的组成结构,本研究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从精养池鳗鲡的鳃部、肠道和表皮及其养殖水体中分离得到的可培养细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显示,鳃部、肠道、表皮和水体的菌密度分别为1.6×10^6 cfu/g、2.2×10^7 cfu/g、1.4×10^4cfu/cm2和4.5×10^3 cfu/mL;分离菌株分别属于γ-变形菌纲的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栖水菌属,β-变形菌纲的食酸菌属,芽孢杆菌纲的葡萄球菌属、气球菌属,黄杆菌纲的金黄杆菌属和放线菌纲的微球菌属等5大类8个菌属。其中,微球菌属、肠杆菌属和栖水菌属分布最广,各样品中均有检出;而气球菌属和食酸菌属仅在鳃部分布。各生态位中,鳃部菌群最为多样,含有葡萄球菌属之外的7个属;而水体菌群种类最少,只有4个属。此外,菌群组成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鳗鲡鳃部以金黄杆菌属(28.3%)和肠杆菌属(26.1%)居多;而肠道、表皮和养殖水体都以微球菌属占绝对优势,分别为43.6%、53.5%和74.8%。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广西高峰林场11年生(近熟林)马占相思人工林10种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特点。结果表明:(1)马占相思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以树叶(叶状柄)为最高,树干最低;各器官中大量营养元素含量以N最高,其次是Ca或K,然后是Mg,P最低;微量元素含量则以Mn和Fe最高,其次是Zn和B,Cu最低;(2)林分营养元素贮存量为2609.28kg/hm^2,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分别占83.95%、4.43%、1.71%和9.91%,林木中不同器官营养元素贮存量排序为干材〉树枝〉树根〉干皮〉树叶.(3)林分年吸收量、归还量、存留量分别为388.47、195.51和192.96kg/(hm^2·a),10种元素的循环系数为0.39~0.78,循环速率依次为Mn〉Zn〉Mg〉P〉Ca〉Fe〉N〉Cu〉K〉B。  相似文献   

9.
猪卵母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体外成熟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时间段添加外源激素及不同基础培养液和血清有无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实验包括(1)猪卵母细胞以TCM199+10%FBS+10IU/mL pregnant more serum gonadotrophin(PMSG)+10IU/mL human chorion gonadotrophin(hCG)+2.5IU/mL follicle stimulate hormone(FSH)为成熟培养液体外培养44h,前22h在培养液中加激素,后22h不加激素及前22h不加激素,后22h添加激素和添加激素连续培养44h;(2)以实验(1)中激素添加的方案在体外添加激素连续培养44h,对不同基础培养液(TCM199粉剂、TCM199原液和改良TCM199(mM199))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进行了研究;(3)以实验(2)中筛选出的mM199组为成熟培养液对比血清有无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1)中3种激素添加不同时间段其成熟率分别为45.67%、45.29%和46.07%,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无显著影响(P〉0.05);实验(2)中,mM199组的成熟率(54.10%)高于TCM199粉剂组的成熟率(46.16%)及TCM199原液组的成熟率(47.14%),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3)中无血清组的成熟率(67.10%)高于有血清清组的成熟率(52.22%),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mM199+10IU/mL PMSG+10IU/mL hCG+2.5IU/mL FSH是一种适合于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培养液,体外成熟率达67.10%。  相似文献   

10.
从泌乳中国黑白花奶牛的乳腺组织中提取基因组RNA,根据报道的奶牛酪蛋白αs1 mRNA序列设计其上、下游引物,用RT-PCR进行cDNA扩增,获得1条434bp的片段。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为奶牛酪蛋白αs1 cDNA的部分序列,编码1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除一个碱基发生变异外,其余部分与报道的乳腺酪蛋白αs1cDNA序列完全一致。以此为基础,并以GAPDH为内标,研究了不同浓度泌乳素对旋转培养下奶牛乳腺组织酪蛋白αs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乳腺组织在培养24h后,泌乳素为10μg/mL组的酪蛋白αs1基因表达水平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5μg/mL组(P〈0.01),而与5.0和7.5μg/mL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与2.5、5.0和7.5μg/mL组之间,2.5μg/mL组与5.0、7.5和10.0μg/mL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而5.0μg/mL以上的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泌乳素的添加浓度以5.0μg/mL为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消化体系的选择及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测试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肥料中砷、汞的方法。方法线性范围宽(As0-100μg/L;Hg0-10μg/L),检出限低(As0.05μg/L和Hg0.07μg/L)。无机肥料中As回收率为98.8%-100.4%,Hg回收率为98.9%-102.2%;有机肥料中As回收率为94.4%-105.6%,Hg回收率为97.6%-103.8%。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利用自制的简易牛活体采卵器盲采了8头次母乳牛,共收集到12枚卵子,其中10枚卵子卵质致密均匀、卵丘细胞2-3层,1枚卵子的卵丘细胞稍微扩散,1枚卵子卵质不致密均匀、无卵丘细胞,质量好的卵子比率为83.3%(10/12),卵子回收数为1.5枚/头/次(12/8)。9枚卵子经体外受精后卵裂率77.8%(7/9);发育形成可移植的桑椹胚和囊胚总数为3个,占总卵母细胞数的比例为33.3%(3/9),占卵裂数的比例为42.9%(3/7),囊胚孵化率为50%91/2)。说明了在资金缺乏的国内条件下,可以自制简易、廉价的牛活体采卵器采集具有良好发育潜力牛卵子,通过体外受精技术生产具有遗传价值的牛胚胎,用于商业用途。  相似文献   

13.
十万大山地处北热带山地,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定居的外来种在不断增多,有的外来种成了入侵种,如飞机草等,给该自然保护区带来了严重威胁。通过实地调查以及查证文献,全面整理了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外来植物,并分析了外来种的类型、原产地、引种原因及引入途径,确认:①迄今为止共计99种(含亚种)外来植物,隶属于38科83属,其中菊科最多(10种),占10.1%,其次为禾本科(6种),占6.1%;②栽培种56种,逸生种20种,入侵种23种,分别占56.6%、20.2%和23.2%;③外来植物的原产地主要是热带美洲(有54种,占54.5%),其次是印度(10种)、非洲(9种)和地中海地区(7种);④人为有意引入有87种,占87.9%。最后对保护区内外来植物的危害预测和防治策略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柑桔专用肥优化配方为含N10%、P2O5 4%、K2O6%(1:0.4:0.6)、有机质25%或含N8%、P2O5 3%、K2P4%(1:0.38:0.5)、有机质20%,全年施用量分别为3000kg/hm^2和3975kg/hm^2,均可获得较高产量,果品品质较好,从而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5.
山羊卵母细胞的显微受精及胚胎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胞质内精子注射(ICSI)构建山羊显微受精胚,在两种培养液(CR1aa和SOFaa)与颗粒细胞共培养条件下,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牛卵泡液(BFF)和胎牛血清(FBS),研究其对山羊卵母细胞显微受精胚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CR1aa培养液与颗粒细胞共培养条件下,添加10%BFF的ICSI胚的囊胚发育率最高(22.2%),显著高于添加5%(13.1%)和15%(2.7%)组。②在SOFaa培养液与颗粒细胞共培养条件下,添加10%BFF的ICSI胚的囊胚发育率(25.1%)显著高于添加5%(12.9%)和15%(3.0%)组。③在两种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BFF和10%FBS,ICSI胚的囊胚率分别为22.6%和26.9,5.8%和6.1%。表明:CR1aa和SOFaa两种培养液都适宜山羊的1CSI胚体外培养;在早期胚胎培养中,添加10%BFF可显著提高ICSI胚的囊胚发育率:添加10%BFF比添加10%FBS对提高早期胚胎培养质量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用体外成熟42-46h的猪卵母细胞为核移植受体,猪颗粒细胞为核移植供体,对猪体细胞核移植的电融合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当脉冲时间为40μs时,0.77kV/cm组的融合率(59.3%)明显高于1.54kV/cm组(38.6%,P〈0.05),分裂率(77.8%)及桑椹胚/囊胚发育率(33.3%)显著高于2.31kV/cm组(52.2%,13.6%,P〈0.05);当电场强度为0.77kV/cm时,20μs组的融合率(68.0%)明显高于30μs组和40μs组(42.7%和35.5%,P〈0.05),分裂率(89.3%)明显高于脉冲时间为40μs组(60.5%);当电场强度为0.77kV/cm,脉冲时间为20μs时,电脉冲1次的融合率(72.8%)明显高于电脉冲2次(56.0%,P〈0.05),在直流电脉冲前是否施加交流电(1.0V)对融合率(70.0%vs76.0%)、分裂率(77.3%vs75.0%)以及胚胎发育率(17.3%vs18.4%)均无显著影响(P〉0.05)。 以上结果表明,在本所实验室条件下,猪体细胞核移植中的适宜电融合参数为:0.77kV/cm,20μs,电脉冲1次,这将为随后的猪体细胞核移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应用^15N研究烤烟对饼肥氮素的吸收利用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5N示踪法标记的油菜籽榨油后所得到的菜籽饼肥,研究了烤烟对饼肥氮素的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不同时期烟株各部位来自^15N饼肥氮素的百分数(NDFF)、土壤的氮素百分数(NDFS)和^15N饼肥氮素利用率(^15NUE)均有明显差异,NDFF、NDFS和^15NUE值分别为19.90%~70.99%、29.01%~82.10%和20.62%~45.25%,100%^15N饼肥处理烟株吸收的氮素主要来源于饼肥氮素。从烤烟氮素利用率、氮素回收率、产量和产值角度看,25%饼肥基施+75%硝酸铵基追各1/2处理最好,并且随着配施饼肥用量的增加,烟株各部位吸收土壤氮素的百分数、饼肥氮素利用率、氮素回收率、产量和产值呈递减趋势。当饼肥用量相同时,所配施的硝酸铵基施、追施各1/2处理的烟株各部位吸收土壤氮素的百分数、^15N饼肥氮素利用率、饼肥氮素回收率、产量和产值均较硝酸铵完全基施处理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组成特性的肉骨粉种属鉴别标志性变量挖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全面表征不同种属肉骨粉的组成特性,并进一步挖掘肉骨粉种属鉴别标志性变量,研究基于166个来源可靠的不同种属肉骨粉样本(猪、鸡、牛、羊源),从基本组分、元素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组成4个方面全面获取物料组成特性信息。对比分析不同种属肉骨粉的69个组成变量,其中31个组成变量在种属间差异性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肉骨粉种属间特异性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元素组成和脂肪酸组成可以为猪、鸡、牛、羊肉骨粉提供特异性组成标志变量;氨基酸组成是反刍动物肉骨粉的特异性组成标志变量来源。综合PLS-DA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以VIP值大于1,P<0.05为指标,研究获取了不同种属肉骨粉之间的特异性组成标志变量,分别为:C10∶0、C18∶0、C18∶2n6c(猪肉骨粉);Ca、K、Zn、C18∶0、C18∶2n6c(鸡肉骨粉);Sr、C14∶1、C17∶0、C17∶1、C18∶0、C18∶2n6t(牛肉骨粉);H、Mg、Sr、C10∶0、C16∶0、C17∶0、C17∶1、C18∶0(羊肉骨粉);Sr、Ba、C14∶1、C17∶0、C15∶0、C17∶1、C18∶0、C18∶2n6t、C18∶2n6c、丝氨酸(反刍动物肉骨粉);K、Zn、C18∶0、C18∶2n6c(哺乳动物肉骨粉)。该研究可以为肉骨粉种属鉴别方法及其多元应用机理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并可以为肉骨粉多元应用细化至不同种属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用磺胺甲嗯唑人工免疫原(BSA-SMZ)免疫BALB/C小鼠(Mus muscalus),细胞融合技术筛选抗磺胺甲嗯唑单克隆抗体(SMZ mAb)杂交瘤细胞,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SMZ mAb,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应用SMZ mAb研制SMZ残留快速检测金标试纸(SMZ-strip),并测定其性能。结果表明,筛选出3株杂交瘤细胞,其中最好的3G6株间接ELISA效价细胞培养上清为1:8.1&#215;10^2,腹水为1:6.4&#215;10^5,亲和常数(K=a)为3.07&#215;10^9L/mol,对SMZ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2.4μg/L,与磺胺嘧啶的交叉反应率(CR%)为2.84%,与其它磺胺类药物无交叉反应;SMZ-strip目测检测限为6μg/L;其敏感性与竞争ELISA试剂盒相当,符合率为100%;SMZ-strip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等特点,适合于SMZ残留快速检测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蓝猪耳遗传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ifaciens)介导的蓝猪耳(Torenia foumieri)遗传转化的方法。筛选蓝猪耳转化芽的最适卡那霉素(Kan)浓度为400mg/L;以稀释10倍的菌液浸染叶盘10~20min,固体共培养基(含20μmol/L乙酰丁香酮)上23℃共培养7~8d可获得转化芽诱导率27.2%;16h光照,8h黑暗是较理想的共培养光周期;茎段作为外植体,其转化芽诱导率要高于叶盘的转化芽诱导率,而且其转化芽比叶盘的转化芽健壮;1/2MS+100mg/L Kan+0.5mg/L IAA是比较理想的生根培养基。实验结果表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蓝猪耳转化获得了抗性再生植株,转化率为2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