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7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药防治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患者47例临床资料。结果采用"粘连松解汤"治愈6例,余41例行手术治疗,39例均痊愈,粘连性肠梗阻合并其它器官衰竭死亡2例。结论中药"粘连松解汤"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有一定疗效,而肠折叠术是治疗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靳峰 《临床医学》2012,32(6):61-62
目的探讨肠排列术对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肠粘连松解及肠排列术,其中肠外排列25例,肠内排列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2~5年后,4例出现不完全肠梗阻症状,无再次手术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肠瘘2例,发生率为6.5%。结论采用肠排列术来治疗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疗效确切,远期再梗阻率低,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连带压迫所致的肠梗阻,临床较常见,其发生率占各类梗阻的20%~40%.肠粘连、粘连带是由于腹腔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刺激等所引起,常见有二大类:广泛性粘连、包括片状粘连;索带状粘连.  相似文献   

4.
我院1981~1986年采用暂置管-肠排列术治疗15例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和5例弥漫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均达到了近期防治粘连性肠梗阻的目的。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男15例,女5例。年龄20~65岁。15例粘连性肠梗阻均有腹腔手术史,其中5例有两次手术史。8例急诊手术,肠坏死2例。20例全部采用暂置管-肠排列术。平均住院11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罗国荣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2):1320-132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0例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均无梗阻症状复发。结论利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有选择性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实用,可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结果:发现粘连性肠梗阻大多数发生于手术后第1年内,且其保守治疗成功率明显低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于手术后1年以上者。结论:术后1年内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防治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附2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腹腔镜下对粘连性肠梗阻及肠粘连行粘连松解术治疗28例。结果:25例成功的经腹腔镜行粘连松解术,术后恢复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防12~36个月,20例腹痛完全消失,5例偶有腹痛发作,均无肠梗阻的复发。结论:利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有选择性地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安全实用的,可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五、急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各论) (一)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梗阻,其发尘率约占各种类型肠梗阻的20~60%,有的统计达80%以上。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主要根据过去腹部手术或腹腔感染、腹部外伤的病史,因70%左右的粘连性肠梗阻有腹部手术史,其余部分  相似文献   

9.
腹部手术后引起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病之一。而脾切除术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与其它腹部手术后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有许多不同。我院自1985年以来共收治了24例脾切除术后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并和40例脾切除患者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对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肠梗阻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粘连性肠梗阻。引起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只有少数情况是先天性的因素,并且粘连性肠梗阻一般的表现形式为单纯性肠梗阻。因为即使手术治疗,手术之后也易形成新的粘连,所以首先采用的是非手术保守治疗[12]。现根据我院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将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共78例,其中男36例,女42例;年龄282]。现根据我院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将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共78例,其中男36例,女42例;年龄2849岁,平均年龄为  相似文献   

11.
泛影葡胺造影法建立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判定标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多数粘连性肠梗阻是部分性肠梗阻,这部分患者可以保守治愈,而完全性肠梗阻肯定不能保守治愈,全部需要手术,而到底是部分性还是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可以通过肠道造影得到证实,目前肠道造影在处理肠梗阻时的作用重新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法,判定粘连性肠梗阻是否需要手术,探讨这种方法的效果,以期建立一个泛影葡胺造影法判定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及临床预防;方法:对14例有广泛肠粘连性肠梗阻和有腹腔广泛炎症的患者行小肠内固定术;结果:治疗组8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全部治愈.预防组6例未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结论:小肠内固定术是治疗和预防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有的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手术与腹腔粘连的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手术后腹腔内粘连引起的肠梗阻是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占肠梗阻的40%左右,对怎样减少腹腔内粘连和治疗粘连性肠梗阻,长期以来人们试用了许多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最近文献报道腹腔镜手术后粘连发生率低,而且通过腹腔镜手术防治粘连性肠梗阻具有不少优点,这引起了人们较大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方法 对2006年5月至2011年4月32例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粘连性肠梗阻的腹腔镜治疗疗效好,32例全部治愈,其中术中中转开腹手术治疗2例,无并发症出现,无死亡病例.结论 严格把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病例,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疗效好,能明显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来8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胃肠减压、灌肠、胃内灌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经保守治疗治愈率为76.8%,其中不完全性肠梗阻治愈率86.4%,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治愈率37.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行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粱文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120-5120
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病,发病多。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多由于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后者常因腹膜炎症或腹腔手术后形成,多数均有腹部手术史。因此,做好腹腔手术的术后护理非常重要,剖腹手术的术后护理对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临床上使用一些药物以防止或减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均有一定的作用。现将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巧  刘国涛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1):1284-1286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约占外科急腹症住院患者的20%[1].其中,以术后炎性粘连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最为常见,约占整个肠梗阻病例的40%~60%[2].长期以来,粘连性肠梗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外科医生,成为医学界的世界性难题.对此,人们从未中断过解决这一难题的努力.大量临床文献报道,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大部分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但至今尚无最佳的保守治疗方案问世.较多研究资料表明,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水溶性造影剂泛影葡胺,除了可判断是否需手术治疗外,还能提高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成功率,并对预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加速手术决策,可以成为粘连性肠梗阻综合治疗的有效策略之一.因此,本文就近年来泛影葡胺在临床粘连性肠梗阻诊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文献复习、整理、归纳,旨在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粘连性肠梗阻术后肠外瘘的病因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连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 ,肠外瘘是粘连性肠梗阻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外科于1990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共收治粘连性肠梗阻术后肠外瘘 38例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 ,男 2 9例 ,女 9例 ,年龄15~ 80岁。粘连性肠梗阻原因 :发生于阑  相似文献   

19.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较难处理的一种并发症,对于反复发作和严重的肠梗阻,常需再次手术治疗,但术后不可避免会发生新的粘连,即“越手术越粘连”。随着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为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本文就采用腹腔镜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并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的资料作一比较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广泛性小肠粘连性肠梗阻是指1/2~2/3以上小肠相互粘连而引起的肠道梗阻。我院自1989~1992年共收治该类病人37例,术者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当时的条件分别采用了小肠内或外固定术,并进行了临床比较观察。 1 观察方法与结果 1.1 一般资料:男31例,女6例,年龄21~72岁,平均47.5岁,所有病例均为广泛性小肠粘连性肠梗阻,既往均有腹部手术史,入院保守治疗都在5天以上不能缓解,手术内固定12例,外固定25例,术前一般条件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均按常规进行。 1.2 手术方式:先分离所有的粘连,游离全部小肠,肠减压完毕后行小肠固定术。①小肠外固定术:自屈氏韧带20cm起,向下有次序地折迭,每个折迭单位的肠管约20~30cm,折迭肠管侧壁间用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