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时效对Cu—Cr—Zr合金显微硬度及导电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探讨了时效工艺及形变量对Cu—0.3Cr—0.15Zr合金显微硬度及导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920℃固溶处理后在420℃及460℃时效可分别达到较好的硬度和导电率,分别达183HV和68%IACS;时效前对合金加以适当冷变形可加速合金时效析出过程。影响合金导电率的主要因素是基体中固溶元素的含量,含量越高,导电率越低,反之则越高。而时效前冷变形可以增加合金内部位错等缺陷的数量,加速了合金第二相的析出。  相似文献   

2.
时效对Cu-1.ONi-0.25Si-0.10Zn合金硬度与导电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时效与冷变形对Cu-1.0Ni-0.25Si-0.10Zn合金的硬度与导电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金经850℃固溶处理后在450℃时效时,第二相呈弥散分布,表现出较大的稳定性,在525℃时效时第二相的析出速度较快,时效后可获得较高的导电率;时效前的冷变形可以加速时效析出过程,在时效的初期尤为明显。合金采用分级时效工艺处理后,可得到高的硬度(HV171)和较高的导电率(59.5%IACS)。  相似文献   

3.
铜基弹性合金广泛应用于医疗、航天航海导航仪器、机械制造、电子电力和仪表制造等行业.本文以铜镍锡系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熔炼铸造以及形变热处理工艺对Cu-9Ni-6Sn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对Cu-9Ni-6S11合金铸态组织观察,发现Cu-9Ni-6Sn合金铸态组织枝晶发达,均匀化退火能一定程度消除Sn的偏析,本实验适宜的均匀化退火工艺为:850℃×6h;综合考虑合金的显微硬度、导电率以及抗拉强度,合金最佳时效工艺为:390℃×5h.在冷变形量为90%、390oCx5h条件下,Cu-9Ni-6Sn合金弹性极限为774MPa,显微硬度为Hmv390,导电率为17.5%IACS,抗拉强度可达990MPa.  相似文献   

4.
对多级雾化法制取的Cu-Cr-Zr-Mg合金粉末热压成形及时效处理后的组织及性能的研究表明:合金粉末经真空封装后,在420℃按10:1的挤压比成形后,合金密度达理论密度值的98%以上,并且组织中存在着与母相保持共格关系的Cr相和Cu5Zr。经500℃时效1h后,硬度和导电率分别达HV170及81%IACS《  相似文献   

5.
脉冲电流对Cu-2.5Fe-0.03P-0.1Zn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秒级高密度脉冲电流对CuEeP合金进行时效处理,试验研究了脉冲电流处理对合金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参数的电脉冲时效,可使Cu-2.5Fe-0.03P-0.1Zn合金的析出相控制在细小的纳米尺度,在合金的电导率高于60%IACS的同时,显微硬度达到HV115,从而使二者实现较理想的配合。  相似文献   

6.
时效及形变对Cu—Ni—Si合金硬度和导电率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探讨了时效及形变对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Cu3.2%Ni0.75%Si0.3%Zn合金显微硬度和导电率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将优化的时效-形变工艺应用于铜合金引线框架薄带的加工工艺流程中,以期使材料获得高的强度和较高的导电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状态下新型铝基合金TZS88的性能,且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其时效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ZS88合金人工时效与自然时效后的组织都由α(Al)固溶体基体+Sn相+化合物构成。与自然时效相比,TZS88合金人工时效后的抗拉强度增加约5%,硬度增加0.5~5.3HBS,而伸长率下降达25%左右。  相似文献   

8.
高强导电铜-钛-铬合金热学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验手段对Cu-Ti-Sn-Cr合金热学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经50%以上的冷变形和时效处理后,硬度HB可达210以上,杭拉强度可达660MPa,延伸率高于10%,电导率达 23.26S/m以上.  相似文献   

9.
微量Zr对Cu—Zn合金再强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Cu13Zn,Cu13Zn0.013Zr和Cu13Zn0.09Zr3种合金(质量分数,%),通过对这些合金在不同处理态处的硬度测定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了Zr对这类合金的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Zr(0.013%,质量分数)明显细化Cu-Zn合金热变形和冷变形后的退火再结晶晶粒;进一步提高Zr的含量(0.09%),可有效地抑制合金的动态和静态再结晶,合金的完全再结晶温度提高到500℃以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工艺下Cu-Cr-Zr系合金的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工艺2(冷变形+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及工艺3(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冷变形)相比,合金在工艺1(固溶处理+冷变形+时效处理)制度下综合性能最好,其抗拉强度及导电率分别可达599 MPa和82%LACS,这是由于在此工艺下合金基体中形成了弥散细小的强化相.讨论了合金的强化机理及导电机制.  相似文献   

11.
Mg-8Zn-4Al-0.3Mn-xRE合金的时效析出过程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金相显微分析和DSC分析了Mg-8Zn-4A1-0.3Mn-x RE含金时效析出过程及其动力学,结果表明,未添加RE元素的Mg-8Zn-4A1-0.3Mn合金的时效析出过程为:过饱和固溶体→细小弥散析出相→再结晶软化和析出相的聚集长大;添加RE元素的Mg-8Zn-4A1-0.3Mn合金的时效析出过程为:过饱和固溶体→细小弥散析出相→析出相的聚集长大.人工时效后,与未加RE的合金相比,合金2,3,4显微硬度峰值提高分别达5.6%,9%,13.4%;随着RE元素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析出相形成激活能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铬基合金耐热腐蚀性强、比重小、熔点高。是一种极有前途的轻比重高温材料.本文根据Cr-Ni相图的特点,对一种含Ni40%wt的铬基高温合金的组织及其高温时效处理细化进行了研究合金在l300℃保温4h水冷固溶处理后获得了一种富Ni相与富Cr相呈分立晶粒的过饱和双相固溶组织,其后分别在1080℃和1000℃4h时效.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配合特征X射线能谱分析合金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合金在职1000℃时效条件下能获得一种由高密度微米级析出相和被分割为微米级基体相组成的复相组织.试验观察还显示:固溶态初始两相晶粒之间在高温时效中发生过饱和溶质互扩散.消耗各自过饱和度,使析出相量减少,并造成两相晶界上无析出带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利用Ti箔(厚0.04mm)和Ni箔(厚0.02mm)交替叠加,并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Ni—Ti合金.结果表明:在温度700℃,压力12.5MPa,保温1h工艺条件下制备的Ni—Ti合金中存在明显的扩散层,界面处生成金属间化合物TiNi和Ti3Ni;当压力和保温时间不变,温度为850℃时,制备的合金中Ni,Ti之间充分扩散;在850℃时制备的试样在900℃进行2h固溶处理后,硬度迭到474HV,随后在低温500℃进行2h时效处理,硬度降低为418HV.  相似文献   

14.
稀土对纤维相Cu-12%Ag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稀土微合金化在纳米纤维强化Cu-Ag合金中的作用,制备了纤维相增强Cu-12%Ag和Cu-12%Ag-0.3%RE合金.采用冷拉拔结合中间热处理方法制备该类合金,观察并测定了不同变形程度下稀土元素对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变形程度增大,合金硬度和强度上升,相对电导率下降.稀土元素可增加原始组织枝晶轴间距、共晶体数量及共晶体中Ag的质量分数,提高合金的硬度,但对合金抗拉强度没有明显影响.在较低的变形程度范围内,稀土元素使合金导电性能略有降低.在大变形范围内,稀土元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15.
加工工艺及时效处理对Cu-Cr-Zr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的加工工艺及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对Cu-Cr-Zr合金的机械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Cr-Zr合金经固溶处理+冷变形+480℃×1 h时效处理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抗拉强度≥599 MPa,导电率≥80%IACS(国际退火铜标准),可满足350 km/h高速电气化铁路用接触线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由于CaMgSn的形貌对Mg-Sn-Ca系合金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了慢冷、快冷及时效处理对CaMgSn组织形貌的影响规律.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对Mg-3Sn-2Ca-3Cu合金微观组织、相结构和硬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Mg-3Sn-2Ca-3Cu合金慢冷组织主要由α-Mg、CaMgSn、CuMg2、(Cu,Ca)Mg2和Mg2Sn构成,其中CaMgSn为粗大的棒状相.快冷及时效处理后,CaMgSn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时效48h的时候转变为近球状形貌;时效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硬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时效48h的时候达到最高值HV 77.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表现为硬度的降低和第二相与基体的脱离.  相似文献   

17.
ECAP工艺细化铁基形状记忆合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等通道转角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简称ECAP)技术细化Fe基形状记忆合金。研究结果发现,300℃下Fe-17.8Mn-4.73Si-7.80Cr-4.12Ni(wt%)第一道次挤压力为78kN,与理论计算值70.6kN接近;第二道次挤压力上升明显,达到240kN。金相观察显示挤压后的合金晶粒沿剪切方向拉长,TEM分析显示700℃退火30min后再结晶形成0.3μm左右细小晶粒,与未挤压试样相比晶粒明显细化。ECAP挤压极大的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由未挤压时220MPa提高到挤压后的890MPa;挤压后退火的合金恢复率略有提高,在预变形ε=6.5%时,获得η=74%的形状恢复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CaMgSn形貌对Mg-Sn-Ca系合金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了慢冷、快冷及时效处理对CaMgSn组织形貌的影响规律.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维氏硬度计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对Mg-3Sn-2Ca-3Cu(质量分数/%)合金微观组织、相结构和硬度的影响.Mg-3Sn-2Ca-3Cu合金慢冷组织主要由α-Mg、CaMgSn、Mg2Ca、CuMg2和Mg2Sn构成,其中CaMgSn为粗大的棒状相;快冷及时效处理后,CaMgSn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时效48 h时,转变为近球状形貌.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维氏硬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时效48 h时达到最高值77.随时效时间延长,表现为硬度的降低和第二相与基体的脱离.  相似文献   

19.
含微量Sc和Zr的Al—Cu—Mg—Fe—Ni合金时效行为和拉伸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配制了3种不同成分的Al-Cu-Mg-Fe-Ni系实验合金,研究了微量Sc和Zr对该系合金时效行为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用硬度法测量了合金在200℃和300℃下的时效硬化曲线,用航向电镜观察了合金在淬火及200℃时效不同时间后的显微组织。在室温(20℃),200,250,300℃征测量了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加入微量Sc,Zr后生成的Al3(Sc,Zr)质点均匀弥  相似文献   

20.
利用Ti箔(厚0.04 mm)和Ni箔(厚0.02 mm)交替叠加,并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Ni-Ti合金. 结果表明:在温度700℃,压力12.5MPa,保温1h工艺条件下制备的Ni-Ti合金中存在明显的扩散层,界面处生成金属间化合物TiNi和Ti3Ni;当压力和保温时间不变,温度为850℃时,制备的合金中Ni,Ti之间充分扩散;在850℃时制备的试样在900℃进行2?h固溶处理后,硬度达到474HV,随后在低温500℃进行2h时效处理,硬度降低为418H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