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二维相关谱与化学计量学结合实现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分析。配制40个掺杂尿素牛奶、40个掺杂三聚氰胺牛奶和80个纯牛奶样品,在室温下采集各样品的一维红外光谱。以掺杂物浓度为外扰,分别构建了900~1 700 cm-1和900~1 200 cm-1vs.1 200~1 700 cm-1同步红外二维相关谱。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基于两个区间相关谱掺杂牛奶的多维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并与传统一维的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900~1 200 cm-1vs.1 200~1 700 cm-1二维相关谱模型优于900~1 700 cm-1二维相关谱模型,相关谱的多维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优于传统一维谱的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近红外光谱对牛奶中掺杂尿素的判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仁杰  刘蓉  徐可欣 《食品科学》2012,33(16):120-123
采集40个合格的纯牛奶样品,并配制含有尿素为1~20g/L的40个牛奶样品,研究掺杂尿素牛奶的二维相关近红外特性,在此基础上选择波数4200~4800cm-1为建模区间,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性、定量模型。结果指出通过判别偏最小二乘法可以实现纯牛奶及掺杂尿素牛奶的定性鉴别,判别正确率为100%;掺杂牛奶校正集相关系数R为0.999,交叉验证均方差为0.242,对未知样品集预测相关系数R达到0.999,预测标准偏差为0.57,这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图像处理的织物缝纫平整度自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潘如如  高卫东 《纺织学报》2017,38(4):145-150
为解决织物缝纫平整度客观自动评估时分类正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小波分析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织物缝纫平整度的自动评估方法。首先采集标准缝纫图像,将图像的灰度级降至16 级,计算图像在0°和90°方向上的灰度共生矩阵并将其归一化,提取灰度共生矩阵的能量、熵、对比度和相关性4 个特征参数,并分别对特征参数在0°和90°方向上取均值;同时,运用Haar 小波在第6个分析尺度上提取并计算图像的水平细节系数的标准差。然后将提取的这5 个特征参数输入到BP 神经网络中训练和识别,并对标准缝纫图像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提出的算法与单独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小波特征相比,具有较高的分类正确率,分类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自动判别男西装袖的弊病类型,提出了一种将图像处理技术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判别方法。首先收集不同弊病类型的男西装袖图像,借用MATLAB平台,对图像进行灰度化、灰度增强、二值化等预处理,绘制褶皱部位的灰度曲线图;然后基于灰度曲线图以及二值化图提取褶皱宽度、褶皱深度和褶皱斜率等3个特征参数;最后将提取的特征参数和对应的弊病类型输入到BP神经网络中训练和识别,对男西装袖弊病图像的类型进行分类。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对袖弊病类型的判别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图像处理技术对小麦不完善粒的准确快速识别,研究了一种基于小麦不完善粒图像特征和BP神经网络的不完善粒识别方法。采集小麦不完善粒图像,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形态学运算、图像分割等处理后,针对每个小麦籽粒,提取其形态、颜色和纹理共3大类54个特征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8个主成分得分向量作为模式识别的输入,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小麦不完善粒的检测识别。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完善粒、破损粒、病斑粒、生芽粒和虫蚀粒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3%、98%、100%、90%和85%,平均判别正确率达到93%,可有效对小麦不完善粒进行检测识别。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灰度变换和BP神经网络的纸病识别算法。该算法是利用动态双阈值法和图像合成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出纸病的特征值,再利用BP神经网络对纸病进行分类。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分类器可以很好地识别出纸病图像中的孔洞、脏点和褶皱,平均识别率达93.8%。  相似文献   

7.
BP神经网络是利用误差逆向传播训练的前馈网络,具有自适应、实时学习的特点,在分类中广泛应用。但当样本类别过多,BP神经网络的分类精度显著降低。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K-means聚类算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作稻米品种鉴别。利用图像处理方法提取出11种稻米样品的灰度平均值、长宽比和圆形度三项特征参数,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所得数据进行聚类,聚类的结果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训练得到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的分类效果要优于单一使用BP神经网络和K-means算法,且分类准确率达到80%,可见本实验的方法用于稻米品种鉴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针对不同产地稻米样品的无损判别,提出一种基于同步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的欧氏距离判别方法。在分别得到5种稻米样品的标准二维相关谱后,通过计算测试集样品与各个标准相关谱的欧氏距离,根据最小距离原则进行归类判别,经实际测试正确率达到95%。通过定义区分度系数还可以更精确判断对各类别样品的区分效果。为了比较二维相关方法与常用建模方法的实际效果,在同样的数据基础上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支持向量机分类的尝试,其最高正确率分别为75%和70%,验证了二维相关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为无损鉴别稻米样品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方法,并可为在线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图像的低层特征实现了图像高层情感语义(happy和sad)的分类:通过在HSV颜色空间中提取图像的全局颜色特征,并利用黄金分割原理提取位于视觉中心位置主要区域的局部颜色特征,结合二维Gabor小波变换提取全局图像的纹理特征,实现对自然风景图像进行情感特征提取.采用PCA方法对情感特征进行降维,将降维后的特征向量结合BP神经网络,完成情感语义分类检索.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近红外高光谱图像的冬枣损伤早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冬枣损伤进行早期检测,采用近红外高光谱图像技术对损伤区域成像。针对高光谱图像波长多的特点,分别采用连续投影算法、相关特征选择算法、一致性(Consistency)算法选择冬枣损伤的特征波长,对提取的特征波长分别应用k-邻近、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NB)、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3种分类方法进行损伤区域识别。结果表明:所有方法选择的一致特征波长在1 353 nm和1 691 nm附近。Consistency算法选择的特征波长在SVM分类器下分类识别正确率达到95.16%,一致特征波长在NB分类器下分类识别正确率达到84.26%,验证了一致波长的有效性,为多光谱成像技术实现在线检测冬枣损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不同品种苦荞种子的正确分类方法,以11个不同品种的苦荞种子为研究材料,使用扫描仪获取种子彩色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提取每个种子的特征变量28个,建立了一个包含11个品种440个苦荞种子,12 320个数据的矩阵。通过逐步法筛选有效特征变量,并利用有效变量构建判别模型。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8个变量中,颜色变量为苦荞品种判别的主要变量。颜色变量和形态变量相结合,构建的贝叶斯判别模型,回判正确率达到了96.8%,交互验证正确率达到了94.7%。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现代统计方法,能有效地对苦荞种子的颜色与形态特征进行精确量化和快速分析,可作为不同品种苦荞种子分类鉴别的一种客观,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沈咏军  朱桂英 《丝绸》2007,(6):38-41
根据疵点的特征对常见织物疵点进行了简单的划分。采用直方图均衡化、二值化、中值滤波、腐蚀和膨胀等方法对织物图像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对织物疵点的特征参数进行提取,利用人工BP神经网络来判别疵点的类别并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识别织物疵点并进行分级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计算机视觉鉴别肉松与肉粉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快速鉴别肉松和肉粉松,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和BP人工神经网络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先对60组肉松和60组肉粉松图像进行灰度化并剪切成长宽为899×772像素,然后在剪切后的灰度图像中提取灰度均值、总熵值、灰度等级矩阵的标准差、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对比度、相关度、纹理二阶矩和均匀度,在剪切后的二值图像中提取分形维数,共计8个纹理指标,再将45组肉松和44组肉粉松作为训练集输入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剩余样本作为测试集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BP神经网络总分类准确率为80.65%,其中有2组肉松被误判为肉粉松,有4组肉粉松被归为肉松。该研究成果可为销售点快速无损鉴别肉松与肉粉松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努尔顿  左保齐 《丝绸》2003,(10):34-36
主要对平纹、斜纹和缎纹组织丝织物的一些常见疵点,如档疵、缺纬、缺经、重纬、油污等进行了智能化判别。先用SONY数码相机在黑色的背景下对疵点进行了拍照得到了图像数据,然后用一系列图像预处理法,如直方图处理变换增加了织物图像的对比度、用计算得到的阈值对织物进行了二值化处理、滤波方法消除二值化处理后图像噪声等,从织物纹理分离出疵点部分,得到了可以分析的织物疵点图像。用灰度统计法对预处理得到的织物疵点图像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织物各疵点基本特征值信息。织物疵点智能化判别是用BP神经网络进行的,首先对BP神经网络进行了训练,然后将灰度统计法得到的疵点特征值信息输入到BP神经网络,对疵点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遗传算法的织物疵点特征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疵点分类的正确率,提出应用遗传算法对织物的疵点进行特征选择。首先提取机织物疵点图像,基于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灰度差分统计、小波差分统计等描述纹理特征,采用遗传算法对这些特征组成的特征向量进行特征选择,再用支持向量机(SVM)分别对原特征向量和选择的特征子向量进行分类。实验结果显示,织物疵点的平均识别率从原来的89%提高到95%,说明该算法对织物疵点特征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杜绝以低龄酒冒充高龄酒,实现对白酒酒龄的判别。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白酒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以酒龄作为外扰,构建各白酒样品的同步和异步二维相关谱;在此基础上,提取每个样品的自相关谱,并结合马氏距离法建立白酒酒龄判别模型。结果:1400~1800 nm波段范围内包含白酒样品随酒龄变化的有效信息;模型校正集判别正确率为93.3%,预测集判别正确率为92.0%。结论:二维相关谱结合马氏距离法能够对白酒酒龄进行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不同加工等级大米表面纹理不同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纹理分析的大米加工等级检测方法。设计了大米的计算机视觉检测系统,获取4个不同加工等级大米标准样的图像,采用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的纹理分析方法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值,采用Fisher判别法和PNN神经网络对大米加工等级进行检测判定。试验结果表明:Fisher判别法和PNN神经网络对4种不同加工等级的大米样品检测判定的正确率分别是96.25%和90.00%。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于断纱、缺纱、穿错、粗纱等这类结构型织物疵点,由于其具有灰度跳变不明显、疵点面积小的特征在疵点检测过程中难以检测这一问题,本文结合织物图像自身的纹理特征及结构型疵点的方向性特征,创新性地提出基于方向灰度积分曲线特征的织物疵点检测方法,将二维织物图像的疵点检测转化为对一维灰度积分曲线特征的分类识别。该方法通过对输入的图像提取垂直水平方向灰度积分波形曲线,并对积分曲线提取了包括平均值、方差、能量等14个波形特征,然后利用可优化SVM分类算法对提取特征进行疵点判别。通过对漏针、断纱、并经、粗纱等疵点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疵点检测方法不仅对检测灰度跳变较小的结构型疵点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检测准确率达到了94.34%,而且检测速度快,可以满足实时检测的速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服装视错图案客观性评价欠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灰度共生矩阵、小波分析和BP神经网络来客观评价视错图案感官舒适度的方法。提取10款视错裙图像灰度共生矩阵的对比度、相关性、熵值、均匀度和能量值5个特征参数,以及Haar小波分解五层时水平、垂直和对角线方向上的维度特征参数。最后选取这两类纹理特征值中与主观评价结果显著相关的特征参数,输入到BP神经网络中进行迭代训练和预测评估。结果显示:该算法的识别正确率高达100%,预测效果较好,可以利用灰度共生矩阵、小波分析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视错图案感官舒适度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油茶果采摘期判断不准确可能导致的茶油产量降低问题,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法对油茶果成熟度进行定性判别。完成了高光谱图像的曲率校正,分析不同成熟阶段油茶果的光谱特征和理化特征的变化情况。使用4 种不同的分类算法建立基于全波段光谱数据的油茶果成熟度判别模型,发现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的分类正确率最高为97%。结合5 种特征变量选择方法对全波段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发现经过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选择的特征波长建立的模型正确率最高为82%。提取高光谱图像中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建立SVM模型后发现,融合颜色特征和光谱特征建立的SVM模型的正确率高于使用单一的光谱特征(经CARS降维)建立的模型正确率:训练集分类正确率为95%,测试集正确率为93%。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对不同成熟度的油茶果进行较准确的分类,为茶农对油茶果最佳采摘期的判断提供科学依据,在保障茶籽产量最大化、油质最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