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连翘叶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连翘叶不同提取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别以水、60%乙醇、80%乙醇、无水乙醇、乙酸乙酯为溶剂制备连翘叶提取物,测定不同提取物中多糖、总酚和黄酮含量;以BHT为阳性对照,采用DPPH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ABTS自由基(ABTS~+·)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法考察各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考察提取物中活性物质含量与其活性的相关性。连翘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均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且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弱顺序随评价方法的不同而不同。连翘叶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酚含量和黄酮含量均与·OH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黄酮含量还与O_2~-·清除活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连翘叶80%乙醇提取物和60%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
以70%乙醇作为溶剂,采用微波法提取月季叶黄酮,研究了月季叶黄酮对羟自由基(·OH)、氧自由基(O2-·)、DPPH自由基(DPPH·)以及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月季叶黄酮对羟自由基(·OH)、氧自由基(O2-·)、DPPH自由基(DPPH·)以及亚硝酸盐均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通过与VC比较,发现月季叶黄酮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VC,对氧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弱于VC,而且浓度越大差异越小。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影响微波辅助提取樱桃叶黄酮的主要因素,测定了樱桃叶黄酮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对卵黄脂蛋白过氧化的抑制能力。通过与常见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进行比较,对樱桃叶黄酮抗氧化和清除游离基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樱桃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微波时间5min、功率300W、75%乙醇、料液比1∶25(g/mL)和提取温度80℃。樱桃叶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樱桃叶黄酮在清除.OH和对卵黄脂蛋白脂质抗氧化的能力优于维生素C,但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DPPH自由基和总体抗氧化能力略逊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法优化姜黄素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姜黄素的提取工艺,并探讨了姜黄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姜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5%,超声时间50min,液料比20∶1(m L/g)。在此条件下,姜黄素得率为1.538%。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三种姜黄素标准品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各有差异,姜黄素提取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也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5.
玫瑰花及花渣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玫瑰花为对照,以提取精油后的玫瑰花渣为原料,对其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乙醇提取,同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并对粗提物冻干粉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实验结果:玫瑰花和花渣中黄酮最优提取工艺均为乙醇浓度为45%、液料比(g/g)为60∶1、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30min,提取率分别为(4.71±0.07)mg/g和(2.31±0.08)mg/g。将所得黄酮冻干粉分别进行羟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分析得到IC50,结果发现玫瑰花黄酮和玫瑰花渣黄酮冻干粉对三种自由基均具有清除能力,三种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排列顺序为羟自由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  相似文献   

6.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安排试验,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对花椒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花椒黄酮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花椒黄酮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7%,提取时间94min,提取温度63℃,料液比1∶28(g/mL)。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显示,花椒黄酮提取液对·OH、DPPH·及ABTS+·清除率的IC50分别达0.0371,0.0829,0.0175mg/mL,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结香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结香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优化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法优化结香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利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检测结香花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结香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液料比35:1,提取温度83℃,提取时间85 min,总黄酮得率22.76 mg·g-1。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且与总黄酮含量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75和0.98 mg·mL-1。  相似文献   

8.
以提取精油后的地椒残渣为原料,以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乙醇超声波辅助提取地椒总黄酮工艺,并通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OH自由基清除实验对地椒总黄酮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地椒总黄酮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3%、液料比35:1(m L/g)、超声温度65℃、超声提取40 min,黄酮得率可达(4.28±0.08)%,与理论预测值误差较小。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95.3±0.9)%和(87.9±0.7)%,地椒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地椒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水、70%甲醇、70%乙醇和70%丙酮为提取剂,超声辅助提取金银花中多酚,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提取液中多酚量,并利用清除DPPH·、·OH和ABTS+·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银花不同溶剂水、70%甲醇、70%乙醇和70%丙酮提取物中多酚含量分别为18.97、46.56、46.63、48.49 mg/g,以水为溶剂与以有机溶液为溶剂,金银花多酚提取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溶剂金银花多酚均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OH和ABTS+·能力,即抗氧化活性,但其清除DPPH·和ABTS+·的能力弱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清除·OH的能力强于BHT。不同溶剂提取的金银花多酚种类不同,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相思藤黄酮的提取工艺,探讨其抗氧化活性,以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能量、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以黄酮得率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法优化相思藤黄酮提取工艺,并通过检测相思藤黄酮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对亚铁离子的还原力探讨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料液比(W/V)为1:50时,相思藤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2%、超声能量507 J、超声时间42 min,此时相思藤黄酮得率为0.696%。相思藤黄酮能有效清除DPPH、ABTS+自由基,清除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028、0.009 mg/mL,清除能力优于水溶性维生素E(Trolox),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清除能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相思藤黄酮浓度为5 mg/mL时对铁离子的还原力为2.42 mmol/L,弱于Trolox。综上,应用超声提取技术可有效提取相思藤黄酮,提取的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桦褐孔菌为试材,采用乙醇热回流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了单因素(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以及提取时间)对桦褐孔菌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FRAP、DPPH·、ABTS+·三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影响因素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5℃,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0 h,料液比1:25 g/mL,在此工艺下提取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53.25 mg/mL,提取率为10.66%。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浓度为200 μg/mL时,其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于464.53 μmol/L FeSO4。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为36.44 μ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为299.89 μg/mL。研究表明桦褐孔菌中黄酮类化合物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接近V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有潜力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黄花倒水莲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黄花倒水莲醇提物的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和降血糖作用。采用95%乙醇制备黄花倒水莲提取物,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法对其进行纯化,分别得到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氯仿部位和水相部分;采用Folin-Ciocalteu法分别测定其多酚含量,采用NaNO2-Al(NO3)3法分别测定其黄酮含量;通过ABTS法、DPPH法、羟自由基法、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来评价黄花倒水莲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结果显示,黄花倒水莲醇提物中多酚、黄酮含量丰富,经萃取分段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可达(483.9±0.8)mg/g,石油醚部位黄酮含量最多高达(53.1±0.57)mg/g。黄花倒水莲醇提物及各萃取物均表现出很好的抗氧化能力。ABTS总抗氧能力显示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强,其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远高于阳性对照VC,此外其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0.064±0.013)mg/mL),其作用强度远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0.867±0.032)mg/mL)。因此,黄花倒水莲各部位均有抗氧化,降血糖作用,乙酸乙酯部位最佳,可能活性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超声辅助酶法提取鱼腥草根总黄酮的工艺,以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适宜的液料比、粒径、乙醇浓度、酶解时间、加酶量,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鱼腥草黄酮提取最佳条件,并对黄酮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8:1 mL/g、粒径<250μm、乙醇浓度54%、酶解时间22 min,在该条件鱼腥草黄酮提取量为22.197 mg/g,产品干燥后纯度为26.63%。所得鱼腥草黄酮对DPPH·、·OH、ABTS+·有良好的清除能力,EC50值分别为0.097、2.250、0.384 mg/mL。本研究为鱼腥草根总黄酮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实现鱼腥草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构树根皮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因素对构树根皮总黄酮和多酚提取量的影响。运用DesignExpert 11软件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构树根皮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并进行工艺验证。最后对提取得到的构树根皮乙醇提取物进行DPPH·、ABTS+·、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的测定,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响应面分析表明,构树根皮总黄酮和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117 min、料液比1:16 g/mL、乙醇浓度70%。此条件下,构树根皮总黄酮和多酚提取量分别为23.93±0.30 mg/g和14.69±0.56 mg/g,与预测理论值接近。抗氧化实验表明,构树根皮乙醇提取物对DPPH·、ABTS+·和羟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5.256μg/mL、0.259 mg/mL和0.310 mg/mL,且清除能力与其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当提取物浓度为1.0 mg/mL时,总还原能力达到1.484±0.062。此优化实验有效可行,构树根皮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构树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用响应面法优化酸枣叶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基础上,筛选出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并设计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25:1 mL/g、乙醇浓度79.00%、超声功率301.00 W、超声时间32.00 min,酸枣叶黄酮实际提取率4.21%,与预测值4.51%相比,相对误差为6.65%,证明模型理论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效果良好。制得的酸枣叶黄酮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111.51、23.06和253.73 μg/mL,具有较强的还原力。酸枣叶黄酮能有效增强秀丽隐杆线虫对热应激、H2O2氧化应激的抗性,抑制氧化损伤导致的线虫体内GSH-Px、SOD酶活力的降低,抑制MDA含量的增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黑果腺肋花楸叶黄酮(Flavonoids from Aronia melanocarpas’ leaves,AMF),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胆酸盐结合能力。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AMF的提取工艺,并以DPPH·、ABTS+·清除率及总还原能力为指标,考察AMF的抗氧化活性;以胆酸钠、牛黄胆酸钠、甘氨胆酸钠为结合对象,考察AMF的胆酸盐结合能力。结果表明,AMF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61:1 mL/g、乙醇浓度60%、超声功率100 W、超声时间59 min,黄酮得率为24.22%±0.29%,与模型预测值(24.27%)接近。最优工艺制备的AMF对DPPH·、ABTS+·清除率较强,其IC50值分别为0.32、0.16 mg/mL;质量浓度为0.5 mg/mL时,总还原能力较好,其吸光值为1.09;AMF对胆酸钠、牛黄胆酸钠、甘氨胆酸钠具有较强结合能力,结合率的IC50值分别为0.76、3.01、6.49 m...  相似文献   

17.
佛手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乙醇回流法提取佛手黄酮,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优化分析,优化佛手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佛手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3%,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90 min,料液比1:31 g/mL。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1.34%;佛手黄酮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为0.8 mg/mL,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为0.07 mg/mL。ORAC(总抗氧化能力)为20.18 μmol TE/g。以上结果表明,佛手黄酮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野金柴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对提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ADS-7大孔树脂对野金柴中的根皮苷进行分离,分析总黄酮、根皮苷、黄酮R(除去根皮苷后的剩余黄酮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各工艺条件对野金柴总黄酮得率的影响为:超声时间>乙醇浓度>超声功率>液料比,优化所得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0∶1,乙醇浓度80%,超声功率540 W,超声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野金柴总黄酮得率为8.82%±0.09%。总黄酮、根皮苷、黄酮R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0205、0.0222、0.0261 m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0220、0.0233、0.0266 mg/mL,总黄酮抗氧化能力最强,根皮苷其次,再次为黄酮R,三者都有较好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蕨菜制品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方法:分别采用Folin-Ciocalteu法、NaNO2 -Al(NO33法测定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通过DPPH法、ABTS法、普鲁士蓝法、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评价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Pearson法分析成分含量与活性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蕨菜醇提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差异显著。其中鲜品醇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可达(593±3.45)mg GA/g、(156.75±1.28)mg RT/g,且鲜品醇提取物铁离子还原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湿品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最强。不同蕨菜醇提取物总酚、总黄酮的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降血糖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蕨菜鲜品抗氧化活性较强,湿品降血糖活性较强,可能活性成分为多酚类和黄酮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