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据气井井底流动方程和气井产能试井对测试井井底压降率精度的要求,推导计算稳定时间的基本公式,可计算出相应的井底稳定流动压力,进而建立气井的产能方程和确定气井产能,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和直井联合开发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拟三维原理,将理论分析方法和一维油水两相渗流理论相结合,求解分支水平井和直井混合井网三维两相非活塞渗流问题。采用适当的保角变换,将XY平面二维两相复杂渗流问题转化为一维两相问题求解,从而确定出水平井在油水两相流条件下XY平面内的渗流阻力,根据各部分的渗流阻力,确定出水平井的产液速度和无因次产液速度;根据一维渗流条件下见水前后的无因次时间和无因次见水时间,确定出井网条件下见水前后的无因次时间和无因次见水时间。根据水平井的无因次产液速度确定出直井的注水速度,无因次注水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该理论的建立为水平井整体注水开发油田的动态分析和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油田废弃产液量为标准,以"油田最大产液量=油田最大注水量=油田废弃时的产液量"为优化目标确定出了注水开发油田经济极限含水率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油田的相渗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出了油田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液指数,无因次采油指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计算油田最大注水量和最大产液量并最终得到了含水率与废弃产油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通过油田实际数据计算出吸水指数,采油指数,地层破裂压力以及采油井最小井底流压就可以精确的优化出油田最终的经济极限含水率,计算方法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4.
对于长期注水开发油藏,产生优势通道是必然的。但是优势通道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只有在各种条件都符合时才会产生优势流动通道。LN2TI油藏优势通道主要分布在沉积相带较好、注采强度较高的部位,优势通道出现以后,大大降低了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渤海A油田存在的油井含水上升快,日产油量递减快的现状,利用纳米微球调驱剂开展了水平井注水开发油田的室内研究和矿场先导试验。结果表明:经纳米微球调驱后,注水井井口压力、注水井压降与充满度、霍尔曲线及井组油井含水均有下降,纳米微球调驱能有效封堵水平井之间的水驱优势渗流通道,使后续液体产生液流深部转向,提高了水平井的波及效率,改善了水平井水驱开发效果。纳米微球调驱技术在海上水平井注水开发油田的控水稳油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文怀忠 《广东化工》2014,(19):17-18
在矿场上,井底流压的测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许多井缺乏井底流压数据。因此借用一些计算方法进行井底压力的计算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分析不同流动形态时的空隙率与压降梯度的关系,建立了利用生产数据计算自喷井井底流压的方法,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能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怀忠 《广东化工》2014,(13):21-22
在矿场上,井底流压的测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许多井缺乏井底流压数据。因此借用一些计算方法进行井底压力的计算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分析不同流动形态时的空隙率与压降梯度的关系,建立了利用生产数据计算自喷井井底流压的方法,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能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秦家屯油田注水井压降资料对比分析,了解注水井在不同注水时期呈现出不同储层模型特征。利用压降测试资料确定油藏类型,求取地层压力、有效渗透率、表皮系数、流动系数、油水边界等地层参数。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油水井检修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对注水井,一直采用高密度液压井或放喷手段将井压降低后进行作业。这种作业方式成本高、时间长,同时,压井作业会堵塞地下油水通道,影响采油产量和注水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带压作业装置在油气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秋阳 《辽宁化工》2020,49(4):443-445
通过对微元井段压降的分析,考虑了壁面入流的影响,那么根据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理可以推导变质量流动模型。由于油气水三相变质量流动分散流的混合程度均匀,因此在研究的时候将分散流看成了一种黏度比较复杂的均质液体。考虑到存在壁面入流对射孔井段分散流压降的影响,得到水平射孔井段油气水三相变质量流动分散流的压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高效开发油藏提供依据,针对双重均质复合油藏进行水力压裂后形成的有限导流垂直裂缝,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求得了双重均质复合油藏考虑裂缝储集和裂缝表皮效应的线性流模型井底压力表达式。应用Stefest数值反演,绘制了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对时间的双对数特征曲线,对其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压力动态最显著的影响因素是裂缝储集系数、裂缝表皮系数和无因次导流能力,其它参数对井底压力动态的影响与其对普通直井油藏的影响相类似。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研究油田中新型大斜度井同心分层注水技术,研究了井下连续可调配水器、电缆直读测调仪和电缆直读验封仪。该技术使用同心测调方式,井下排水器采用的桥式通道设计方式,水量调节使用的偏心阀设计。最后将同心分层注水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大斜度井中可以发现,能够提高对接成功率、节约测调时间、提高测调精度、降低成本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桩西油田开发的特低渗油藏,由于受到储层物性、井网部署以及注水水质状况的等多因素影响,注水压力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注水井井口压力已经达到38MPa,仍然存在15~20%的注水井欠注,以往的常规压裂和酸化等增注效果也逐年变差,甚至无效。因此针对该难题研究应用了微乳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活性剂吸附在岩石的表面,将岩石表面的水膜赶走,增大水流通道,从而降低注水压力。现场试验5井次,单井平均压力下降7.2MPa,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注水井注水压力高、注水效果差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靖边油田注水井较多,且注入水的水质不稳定,随着注水时间的增长,部分注水井井底造成严重污染,需要采取解堵技术解除井底堵塞。从确定技术措施、施工工艺要求、酸化反应期间井口压力变化和施工后注水压力、注水量变化对2012年解堵的注水井进行效果评价,分析影响酸化效果的因素,确定最佳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驱细分挖潜对象由一二类油层逐渐转向三类油层,水驱增储向细分层段挖潜转移,细分调整向三类油层转移,三类油层剩余油分布零散、油层动用差、层间矛盾更加突出。本文针对长井段注水井底部层段欠注的问题,在精细低注井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双管分压注水技术研究,该项技术是将一口注水井按油层性质相近、深度临近的注水层段组合成上下两部分,对应采用内外双管注水。该技术对下部吸水能力差、启动压力高的低注井尤为适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进行调研的情况下,针对特高含水期中高渗油田存在油水井间低效无效循环水流通道,注水井注水利用率低的典型问题,总结了到目前为止对于中高渗油田优势流场的几种典型的研究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特高含水期的老油田措施调整与剩余油潜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7.
吐哈油田自开展化学调剖矿场应用以来,效果评价方面主要通过水井注水压力、注水量、吸水剖面、吸水指示曲线、压降曲线以及油井产状的变化综合评价,但这些方法均未对调剖剂在地层中的成胶情况及封堵深度给出评价。本文提出采用试井方法进行分析评价,首先通过对吐哈油田实测试井资料分析,研究了试井解释理论模型及流体渗流特征,建立了四种试井解释模型。其次,研究了如何采用试井方法评价调剖封堵效果,并在现场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气井的地层压力梯度随着井深的变化而变化,使用气井流动压力梯度折算的目的层流压与目的地层真实流动压力存在一定的偏差,针对此种情况选取同一区块两口井分别采用气井流压梯度计算和实测井底流压计算的无阻流量进行对比,分析此两种方法计算的无阻流量存在的差异,经现场对比应用结果表明,使用流动压力梯度折算的井底流动压力计算的无阻流量较实测目的层井底流动压力计算的无阻流量偏大。  相似文献   

19.
普光气田储层厚度大、高压高产,试气过程存在井底压力变化与工作制度改变不同步、井口压力与井底压力变化趋势不一致等异常现象,资料解释难度较大。本文基于普光302-2井测试资料,在综合分析试气资料异常原因基础上,进行了合理解释和矫正,落实了产能。该井复杂资料的成功分析,为普光、大湾后续放喷求产、试气资料分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巨厚高压高产气田确定产能,建立合理工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水平井注水的生产动态特征,以渤海BZ油田为例,对比分析了水平井与直井注水在霍尔曲线、注入压力、日注水量、视吸水指数四个参数的不同特征。研究发现,水平井注水初期井筒类似于一个"压力腔",它的存在导致水平井与直井注水生产动态的差异。如霍尔曲线形态典型不同;水平井注水压力低于直井,且低压持续时间是直井的1.8倍,压力爬升时间是直井的12倍;在相同注水压力条件下,每米地层厚度水平井注水强度是直井的3倍;水平井注水吸水差异大于直井,视吸水指数级差倍数是直井的9倍。针对上述特点,分析认为水平井井型和井筒内复杂的渗流流动是水平井与直井注水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