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5例败血症患者与125例非败血症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血培养与血清PCT检测,对比PCT检测结果与血培养结果,计算PCT对败血症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败血症患者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败血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血培养作为金标准,PCT诊断败血症的敏感性为95.1%、特异性为82.4%、阳性预测值为97.0%,阴性预测值为73.7%.结论:定量PCT检测对败血症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培养及降钙素原(PCT)对有其他部位感染伴血流感染ICU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1—12月在ICU住院并最终判断有其他部位感染伴血流感染患者作为试验组,有其他部位感染但无血流感染患者为对照组,以出院血流感染确诊为金标,回顾性分析、比较血培养及PCT对伴其他部位感染的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结果 试验组血清PCT水平较对照组高(P<0.001);G-菌感染组PCT水平高于G+菌和真菌感染组(P<0.05)。根据ROC曲线,PCT界值可设定为12.19 ng/ml用于诊断;PCT≥12.19 ng/ml阴性预测值最高(88.38%),可用于在血培养结果未出来之前对感染的预测;血培养阳性且PCT≥12.19 ng/ml阳性预测值最高(95.45%)、特异性最强(98.16%),可用于判别血培养是否存在假阳性;血培养阳性或PCT≥12.19 ng/ml敏感性最高,为80.77%,提示有伴其他部位感染的血流感染的可能。 结论 血培养联合PCT检测对诊断伴其他部位感染的血流感染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血培养由于污染所造成的假阳性以及敏感性不高所造成的假阴性,及早地作出诊断,及时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定量降钙素原测定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血培养,评价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作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4月同时进行血培养与降钙素原检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全自动连续性检测系统BacT/Alert3D进行血培养,VITEK II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应用法国梅里埃mini-VIDAS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B.R.A.H.M.S PCT assay)检测降钙素原(PCT)。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6份同时送检的标本,PCT和血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43.9%和20.6%;以0.70为截点,PCT诊断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67.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1.0%、95.4%。结论定量PCT检测操作简单,对于血流感染诊断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连续监测患者感染状况,能及时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周血白细胞形态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早期鉴别诊断感染性疾病及感染类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按感染类型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66例,病毒感染组34例,选择同期健康者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以PCT>0.5μg/L、中性粒细胞浆内出现毒性变为阳性标准,比较三组的PCT和中性粒细胞毒性变阳性率,分析单项指标和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细菌感染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细菌感染组PCT和TG%、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78.79%、88.24%、82%、92.86%、68.18%、和75.76%、85.29%、79%、90.91%、64.44%、75.76%;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则显著提高,分别为92.42%、94.42%、94.12%、93%、90.91%、86.49%。结论:联合检测PCT和外周血白细胞形态能提高早期鉴别感染类型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降钙素原与血培养诊断血流感染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血培养与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作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同时进行血培养与降钙素原检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全自动连续性检测系统BacT/Alert3D进行血培养,VETEKII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半定量免疫色谱法检测降钙素原。结果PCT和血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23.8%和22.9%;PCT诊断的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77.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91.9%。结论半定量PCT检测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单,容易判读,可用于常规实验检测。  相似文献   

6.
朱刚  刘宝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336-133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诊断危重患者脓毒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ICU危重患者64例,根据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学院/美国危重病医学会共识会议制定的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50例,非脓毒症组14例,另选同期健康人22名为对照组。固相免疫层析法半定量测定PCT水平,定量免疫速率比浊法测定CRP水平,观察各指标诊断危重患者脓毒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以灵敏度为纵坐标,1-特异度为横坐标,分析ROC曲线,并确定检测的最佳阈值。结果:P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Youden指数及ROC曲线下的面积值均优于CRP。而PCT联合CRP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率优于各指标独立诊断。结论:PCT对脓毒症有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联合PCT及CRP诊断脓毒症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有效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早期病症进行辨别诊断,探究采用血清降钙素原对患者进行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病患,分为PCT组与CRP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5例.PCT组抽取病患静脉血对血清降钙素原进行检测,CRP组对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对各组阳性标准下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敏感性、阴性预测值以及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在阳性标准下PCT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RP组(P<0.05);两种方式诊断准确度比较,PCT组检测准确度为88.9%,CRP组仅为73.3%,PCT组较CRP组检测准确度高(P<0.05).结论:临床运用PCT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准确度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有效判别患者是否为细菌感染所引发的疾病,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软双相心境诊断标准的诊断学意义.方法 对410例抑郁发作的病人在应用软双相诊断标准诊断后在随后的12月内与CCMD-3和DSM-IV双相心境障碍诊断标准进行比较,评价相关的诊断学指标.结果 诊断学提示:与CCMD-3比较:敏感性76.5%,特异性83.9%,准确率80.7%,假阳性率23.5%,假阴性率16.1%,阳性预测值78.7%,阴性预测值82.2%.与DSM-IV比较:敏感性78.0%,特异性84.2%,准确率81.5%,假阳性率22.0%,假阴性率15.8%,阳性预测值79.8%,阴性预测值82.8%.结论 软双相心境诊断标准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联合微生物培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采取血清PCT的680例患者中,选择采取过细菌或血培养检测的29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血清PCT,鉴定病原菌,并进行血培养。结果 680例患者中,PCT阳性率33.82%(230/680),PCT对血培养结果诊断的PCT敏感度为80.65%,特异度为54.41%,阳性预测值28.74%,阴性预测值为92.50%;血培养中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细菌培养中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联合微生物培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临床感染提供依据,科学指导临床用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有效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早期病症进行辨别诊断,探究采用血清降钙素原对患者进行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病患,分为PCT组与CRP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5例。PCT组抽取病患静脉血对血清降钙素原进行检测,CRP组对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对各组阳性标准下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敏感性、阴性预测值以及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在阳性标准下PCT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RP组(P0.05);两种方式诊断准确度比较,PCT组检测准确度为88.9%,CRP组仅为73.3%,PCT组较CRP组检测准确度高(P0.05)。结论:临床运用PCT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准确度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有效判别患者是否为细菌感染所引发的疾病,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确诊病例(血培养阳性)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新生儿3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PCT和CR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PCT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PC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约登指数均略高于CRP,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T和CRP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5.1%,敏感度为58.9%。结论:PCT、CRP可作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早期诊断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特异度、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血培养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60例疑似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血培养检查方法进行脓毒症诊断,观察组采取降钙素原联合血培养检查方法进行脓毒症诊断。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结果,并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脓毒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联合血培养对脓毒症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为脓毒症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败血症组)、53例新生儿局部感染患者(局部感染组)和40例新生儿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PCT和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血清PCT水平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血清hs-CRP水平检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结果败血症组患者血清PCT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P<0.01);局部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2.0μg.L-1作为PCT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最佳截断点,得出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7.4%、69.9%、74.7%、84.4%、78.7%;以10.0 mg.L-1作为hs-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最佳截断点,得出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3.2%、63.4%、69.9%、78.7%、73.4%;采用序列试验联合检测PCT与hs-CRP,得出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1.1%、83.9%、83.7%、81.3%、82.4%。单独检测血清PCT或hs-CRP水平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特异度较低,联合检测血清PCT和hs-CRP水平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特异度较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和hs-CRP水平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宁熙  李云轩  王泽辰  杨璐 《中国热带医学》2022,22(11):1047-1050
目的 探讨血清标志物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在脓毒血症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差别,为脓毒血症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4月—2021年4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外科及重症医学科收治患者资料。PCT、IL-6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培养测试采集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且发热高峰时抗凝静脉血,利用3D 240-Bact /Alert(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培养仪进行培养。结果 鉴别诊断脓毒血症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时,患者入住ICU 24 h内脓毒血症组PCT、CRP和IL-6水平均高于SI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浓度较IL-6和CRP更具有临床价值。PCT诊断效能更高。若患者入ICU 24 h内PCT值低于4.18 ng/mL时,可排除脓毒血症(阴性预测值97.01%)。当PCT>0.5 ng/mL作为诊断脓毒血症的cut-off值时,灵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100.00%。PCT>2 ng/mL作为诊断脓毒血症的cut-off值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略低。ROC曲线结果显示,PCT对诊断脓毒血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诊断的正确率较高。IL-6相对于CRP来说诊断效能更高。结果 PCT、CRP、IL-6联合检测时,能为临床上脓毒血症和SIRS的鉴别诊断快速提供诊治方向。单独指标中,PCT对鉴别脓毒血症和SIRS优于IL-6、CRP。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在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有感染症状的住院患者采集静脉血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并进行血培养或采集相应感染部位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将培养致病菌阳性的结果分为脓毒血症组和局部感染组;以正常健康人为阴性对照组;t检验分析各组所得结果,采用R0C曲线评价PCT诊断早期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脓毒血症组和局部感染组的PC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CT浓度水平。脓毒血症组和对照组PCT浓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PCT浓度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P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5,最佳临界值取0.06ng/ml时,其辅助诊断细菌感染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4%%和93.3%。结论降钙素原是感染的重要指标,不仅能早期预测脓毒血症,也能早期预测其他局部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新生儿细菌感染(neonatal bacterial infection,NB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出生4 d后108例疑为细菌感染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通过细菌学或影像学方法判断是否为细菌性感染,并检测血清中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共检测出38例细菌感染患儿,CRP(〉10 mg/L)联合IL-6(〉100 ng/L)对诊断NBI的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79.9%,阳性预测值为70.8%,阴性预测值为93.9%;结合PCT后,其敏感性为98.5%,特异性为66.7%,阳性预测值为58.5%,阴性预测值为98.8%。结论 PCT能进一步提高CRP和IL-6在诊断NBI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是对现有标记物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定量与半定量检测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182例疑似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胶体金免疫结合半定量法、化学发光定量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PCT水平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细菌感染的特异度、灵敏度。结果:细菌培养结果显示:182例疑似患者中,细菌感染153例,非细菌感染29例;细菌感染的患者中有局部细菌感染64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51例,脓毒血症38例;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得知,将PCT≥0.5 ng/mL当作阳性诊断界点,化学发光定量法检测的特异度为65.41%,灵敏度为95.52%,明显高于胶体金免疫结合半定量法检测的46.32%、85.42%;SIRS和脓毒血症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局部细菌感染患者和非细菌感染患者,且脓毒血症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SIR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患者、脓毒血症患者PCT阳性率均高于局部细菌感染患者和非细菌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细菌感染患者和非细菌感染患者的血清PCT水平、PCT阳性率比较,脓毒血症患者和SIRS患者的PCT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定量检测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高于半定量检测的诊断效能,且检测血清PCT水平对诊断全身细菌感染的价值更高,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