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edical intensive careunit,M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及对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MICU治疗的236例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实验组,110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126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MICU时间,VAP发生率及病死率,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集束化护理组,患者VAP的发生率、病死率下降,机械通气及入住MICU时间缩短.结论:集束化护理方案能有效减少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张飞飞  陆萍  陈薇  金艳艳  陆意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2):2138-2141
目的 探讨改良口腔护理在EICU使用呼吸机治疗患者集束化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宁波华美医院2018年1—10月收治的138例EICU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良口腔护理的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3 d、7 d后口腔卫生(口臭、牙龈肿胀出血、口腔溃疡)改善情况,护理结束后痰病原菌菌株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以及2组患者E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 结果 护理3 d后,观察组口臭改善率为55.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19%(P<0.05);护理7 d后,观察组口臭、牙龈肿胀出血及口腔溃疡改善率分别为94.44%、80.56%及54.1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6.04%、39.47%及24.00%(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痰病原菌检出菌株数为29株,对照组痰病原菌检出菌株数为50株,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VAP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 结论 改良口腔护理的集束化护理可明显缩短EICU使用呼吸机治疗患者EICU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口腔卫生,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张京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91-299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2013年入选病例1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同期入选病例152例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术后 VAP 发病率。结果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68例,感染率49.28%;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45例,感染率29.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可降低开颅手术患者 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7例重症监护室行机械辅助通气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集束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痰培养病原菌检出情况。结果机械辅助通气期间,集束化护理组VAP发生率14.82%,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3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护理组机械通气平均时间(7.24±3.35)d,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12.61±3.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集束化护理组口咽部病原菌和深部病原菌阳性份数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体位护理、间歇镇静和脱管评估、口腔护理、预防消化性溃疡和预防深静脉血栓等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降低老年患者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减少病原菌感染,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玲  张永利 《西部医学》2015,27(2):299-300,30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将213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按照住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9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患者转出ICU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ICU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内对使用呼吸机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VAP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缩短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ICU的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集束化干预措施的执行情况,了解其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的影响,掌握干预措施依从性,为基层医疗机构在VAP的预防与控制方面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3年连续使用呼吸机48 h以上的91例患者进行研究,以2012年未实施集束化干预措施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实施集束化干预措施的43例患者为实验组,掌握干预措施依从性,对比VAP发生率的变化,了解集束化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实施集束化干预措施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显著降低。VAP发生人次数由2012年23例降到2013年10例,VAP每千床日数发生率由2012年40.00‰降到2013年17.48‰。连续使用呼吸机48 h以上患者感染率由2012年47.92%降低到2013年23.26%。结论:集束化干预措施的充分执行能有效降低ICU内VAP的发生,其依从性对结果有直接影响。措施的执行情况是影响其干预效果的核心,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干预措施的依从性,才是院感科降低VAP目标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151-15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ICU2016年103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实行集束化护理干预作为干预组,将ICU 2015年全年96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通过集束化护理干预使VAP发生率由2015年的37.5%降至2016年的20.4%;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较大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显著,应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集束化护理模式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性的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机械通气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包括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干预前后血气分析各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VAP发生率是11.1%,比对照组患者(31.1%)的低,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机械通气时间,对照组患者明显长于实验者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PO2比干预前显著提高,而PCO2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以显著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马静  于静蕊   《中国医学工程》2012,(2):30-31,34
目的探讨集束化综合护理对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0月入住我院ICU的407例机械通气大于48h,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对照组选取2007年11月~2009年10月入住我院ICU的392例机械通气患者,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病率。结果应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组VAP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集束化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VAP,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重症患者的康复。方法:将我科重症监护室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并行机械通气的32例患者作为为研究组,所有患者采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选取我院急诊ICU同时期行机械通气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呼吸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朱成秀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96-97,100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行机械通气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随机化护理,干预组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VAP的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VAP的发生率达13.3%,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P02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C02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案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感染合并肺结核行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4月所收治的68例HIV感染合并肺结核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 以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发生率、气胸发生率为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26.47%、对照组死亡率52.94% (P<0.05) ;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组8.94 d、对照组13.35 d (P<0.05) ;VAP发生率观察组8.82%, 、对照组23.53% (P<0.05) ;气胸观察组发生率2.94%, 对照组14.70% (P<0.05) .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死亡率、VAP发生率、气胸发生率,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洗必泰口腔冲洗对预防气管插管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作用。方法将32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60例,对照组160例。试验组采用0.12%洗必泰30mL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棉球擦拭口腔护理法。比较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0.12%洗必泰在降低VAP的发生率等方面明显减少(P〈0.05),效果优于生理盐水。结论0.12%洗必泰口腔护理液冲洗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防急诊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4年6月急诊及急诊ICU患者13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64例和干预组68例,制定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干预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急危重症护理。对比两组急诊或急诊ICU患者住院期间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气管切开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等。结果干预组呼吸道感染总发生率、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率、VAP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误吸、肺不张、痰痂阻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集合多种有效预防各类急诊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式,有序实施可减少自主呼吸及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气管切口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入住ICU的患者,2010年6—12月为持续质量改进前,作为对照组,2011年6—12月为持续质量改进后,作为观察组。同时对26名医护人员在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对VAP相关知识和呼吸机肺炎集柬化护理策略持续执行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在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对VAP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呼吸机肺炎集柬化护理策略持续执行的依从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患者VAP感染率由改进前的41.2%下降至改进后的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可提高医护人员对VAP的认知程度和防控措施执行的依从性,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并观察有针对性的护理对降低VAP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机械通气患者的资料,分析VAP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另将114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针对危险因素的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比较VAP发生率。结果134例患者发生VAP46例,发生率为34.33%。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方式、体位和湿化器污染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5.79%和29.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病死率、ICU停留时间和治疗费用等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P在ICU内高发,并且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黄琦  王建林  侯菊花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2):2128-2130
目的 研究改良式体位结合0.02%氯己定口腔护理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防治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成都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VAP患者1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给予常规护理组患者常规口腔护理,给予结合护理组患者改良体位联合浓度为0.02%氯己定溶液进行口腔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后的肺部感染情况、ICU住院时间、口腔炎症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及GCS评分,对患者病菌发生率、痰痂形成率、VAP发生率进行统计。 结果 结合护理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肺部感染评分和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结合护理组的口腔炎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合护理组的口咽定植菌和气管内定植菌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合护理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痰痂形成率和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 结论 使用改良式体位和浓度为0.02%氯己定溶液能更好地降低重症患者在机械通气的情况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对患者的康复及疾病治疗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集束化措施精细化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 探讨降低VAP发生率的方法, 为临床的VAP预防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 2013年1~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5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 实行集束化措施精细化管理。另外7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实行集束化管理(VCB)。对试验组患者除了给予抬高床头30°~45°、每日唤醒计划、预防消化道溃疡、预防深静脉血栓外另给予氯己定口腔护理、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震动排痰。比较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行集束化措施精细化管理后VAP的发生率由35.1%下降至1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 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措施精细化管理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VAP的发生率, 并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