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何选择MPLS VPN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虚拟专用网(VPN)指的是依靠ISP和NSP在公用网络(如Internet、FR、ATM、MPLS)中建立专用的数据通信网络的技术。在VPN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但VPN却可以使企业享受到与专用网相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管理性。IP VPN是指构建在公用IP网络之上的专用网,基于IP技术的VPN可以无缝地将Intranet延伸到远端的办事处、移动用户和远程工作者。 实现VPN的方案很多,如:1)使用第二层的叠加模型(使用FR或ATM网的VC);2)使用GR…  相似文献   

2.
VPN的新进展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大量企业内部网络与Internet互联,从而使现代企业网的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虚拟专用网(VPN)就此成为建立企业通信网的一种新方法。VPN是通过IP网来传输私用数据,如利用Internet主干网,采用专用的网络加密与通信协议,可以使企业在公共网络上建立安全的虚拟专网。这一功能是将安全性(例如加密、确认、接人控制)与隧道协议相结合来实现的。 以往企业的跨地区网络互联是通过租用专线实现的,费用很昂贵。利用VPN,企业远端用户接人是从远程公共网络,通过虚拟的加密通…  相似文献   

3.
IP VPN及其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VPN的基本概念 VPN是英文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缩写,这3个字母实际上已经反映出了VPN的实质。VPN具有3个方面的含义:首先,V是“虚拟”的,它并不实际存在,而是利用现有网络,通过资源配置以及虚电路的建立而构成的虚拟网络;其次,P是一个“专”网,每个VPN用户都可以从公用网络中获得一部分资源供自己使用;最后,N是一种网络,既可以让客户连接到公网所能够到达的任何地方,也可以方便地解决保密性、安全性、可管理性等问题,降低网络的使用成本。 IP VPN是一种新兴的IP业务…  相似文献   

4.
ITU的 VPN标准 ITU—T SG13在2000年11月的会议上宣布了两个基于网络的IPVPN草案: Y. IP VPN. O与 Y. IPVPN. 1。 Y.IP VPN. l是基于MPLS的IP VPN技术要求,在业务提供商的网络中采用IP技术,而在骨干网中采用MPLS,其参考模型说明业务提供商要提供IP VPN业务需要两类设备,即边缘设备与骨干设备。IP VPN业务只能在边缘设备上提供,而对于骨干设备,IP VPN业务是透明的。IPVPN主要的业务要求是:(1)多家厂商的设备应能互通;(2)应具备业务…  相似文献   

5.
面向企业用户的IP VPN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IP VPN应用模式 IP VPN是由服务商通过一种共享的网络基础结构,提供给企业用户的一种可管理的IP增值业务,可以给用户带来类似于专用网那样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完整的管理方案和地址分配方案。 按照网络维护和运行归属地来区分,IP VPN可以有两种类型:面向企业的VPN和面向服务商的VPN。 企业VPN又称为CPE-Based VPN,它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由企业自身来完成,网络建设需要通过公共IP网络或服务商的IP网络来构建。 服务商VPN又称为Networked-Based VPN,它的运行、维护…  相似文献   

6.
IP VPN能为用户在IP网络之上构筑一个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企业专用网络,并为企业节省资金。本文从IP VPN的概念、分类、组建IP VPN的隧道技术,以及在VPN上传送的数据的安全性保证等几个方面介绍了IP VPN技术。  相似文献   

7.
IP VPN安全保证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VPN是在公用数据网基础上架构专用网的技术。若公用网为IP网络,则称为基于IP的VPN。为了达到专用网的目的,必须保证VPN资源的独立性,即资源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其他VPN或者不是该VPN用户的网络成员使用。另外,VPN的安全性是组建VPN的关键因素,即VPN用户的信息不应流出VPN的范围;而外部的用户在一般情况下也不能访问VPN信息。下面介绍VPN的主要技术。 一、VPN的分担控制 VPN可由公司自己或ISP经营,形成基于用户端设备(CPE)或基于网络的VPN。基于CPE的VPN的性能综合在大量…  相似文献   

8.
崔朝敏 《电信技术》1999,(10):16-18
1VPN技术简介VPN(虚拟专用网,VirtualPrivateNetwork)是指用户利用电信服务商提供的公用通信网络设施建立的虚拟的专用网络,如基于公用帧中继网、CHINANET的虚拟专用网等。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用户对虚拟专用网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虚拟专用网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也来越高。由于VPN是基于公用通信网络设施建立的,用户对VPN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电信部门必须保证通过VPN传送的数据安全无误,并且传送的数据只有相关用户才能处理,这是VPN必须提供的最基本功能。最常用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IPSec的网络层VPN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就IPSec提供的、与网络层VPN技术密切相关的协议隧道封装,用户信息加密,用户认证等关键技术及与之相关的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细节进行分析,并就利用IPSec技术实现VPN的具体方式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0.
随着虚拟专用网络(VPN)在 亚太区的应用日渐普及,Ascend Communications推出了专为电信 运营商、ISP和企业用户设计的Multi VPNTM虚拟专用网络解决方案。 Ascend的MultiVPN策略是为 拓展VPN市场,针对服务供应商及 企业用户而专门设计的。 该方案使供应商及用 户利用现有的公 共网络的基础 设施,即可提 供高质量的、 可用的、兼容 性好、保密性高 的专网服务。其 策略涵盖IP、ATM 和帧中继技术、超越了 传统的VPN…  相似文献   

11.
传统VPN与MPLS VPN对VPN网络可扩展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双勇  陈善学 《信息技术》2005,29(12):108-111
基于IP的虚拟专用网络(VPN)正逐步成为未来基于IP网络传送各种服务的基础,许多的SP在他们的VPN传输网络中提供各种增值应用。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总共有不同的VPN模型被建议:覆盖模型(基于加密隧道技术的VPN)和对等模型(基于MPLS的VPN)。文中主要对两种模型的VPN技术作一简单的介绍并且对他们的可扩展性进行比较,从理论上得出结论:基于MPLS的VPN有着非常优良的可扩充性,就可扩充性而言是未来VPN服务中最有前途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VPN的基本原理,并对IPSecVPN和SSLVPN在应用范围、安全性、可扩展性和使用复杂性等几个方面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找出了两种主流VPN各自的一些优势和不足,并概括出它们各自适合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3.
基于MPLS的VPN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PLS最初是为提高路由器转发速度而提出的一个协议.目前已逐渐成为扩大IP网络规模的重要标准。MPLSVPN具有两种实现方式,即L2和L3解决方案,分别阐述了这两种解决方案的适用情况和各自的特点,然后对MPLSVPN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运营商实施MPLS VPN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企业网/大客户应用MPLS VPN及IP VPN的情况以及大客户VPN方案的缺陷。介绍VPE及其关键技术,并提出构建全程全网的大客户VPN。  相似文献   

15.
概 述在当今网络安全领域,VPN技术作为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传统的基于IPSec的VPN在管理上一般采用单机配置的模式。这一特点使得传统的VPN所能满足的环境和需求有限,一般是网络地址拓扑和访问控制策略从系统规划之初就确定下来并实施。一旦需要改变,将会是比较复杂和费时的事情。这种传统的VPN我们称之为静态VPN。所谓动态VPN,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作为VPN节点的VPN网关或者VPN客户端的IP地址的动态性,如当今用户普遍采用的ADSL接入地址就是动态的。另外一层含义是访问控制策略的动…  相似文献   

16.
徐俭 《有线电视技术》2004,11(23):30-34
本文主要从虚拟专用网(VPN)的运行原理、VPN的安全技术、VPN的技术类型、广电网VPN的建设等方面,对虚拟专用网技术进行一些深入浅出的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7.
An Overview of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 IP VPN and Optical VP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 services. There are wide varieties of IP-based VPNs and optical VPNs (OVPNs)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and readers could easily get confused with so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VPN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VPN and discuss the main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design of IP VPN and OVPN. We first present a classification of the VPNs including CE-based, network based, customers provisioned, provider provisioned, connection oriented, connectionless oriented, port based, connection based, layer 1 VPN, layer 2 VPN, and layer 3 VPN, and describe different VPN protocols such as IPSec, GRE and MPLS. We then review the recent work on OVPN by different standard bodies, and outline the key requirements for OVPN service providers and customers. Finally, we describe several OVPN architectures appeared in the literature, highlight the future work in OVPN.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VPN组网技术,建立江苏电信省客服办公室与南京第二长途枢纽局域网专网隧道,获取了在南京第二长途枢纽局域网内各种呼叫中心服务器的指定IP地址范围和必要访问权限,解决了客户端无需安装额外软件同时访问内外网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只需提供一台带双网卡的PC,安装CentOS6.04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并安装开源软件OpenVPN。使用VPN时只需为其PC设定静态IP,便可通过隧道访问远端服务器。本文提出的这种组网方式可应用在多种场景中。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传统IP VPN与MPLS VPN在运营网络中的应用与融合问题,并就融合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