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基于工业考古学的理念与方法,梳理了以工业遗产为主体的"三线建设"的文化线路、建成环境遗产、工业遗产、建筑景观等核心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相关建设过程、工艺流程、生产技能等文化表现形式及口传记忆、集体形制和时代精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建构工业考古学视角的三线建设遗产研究路线,引入以价值为中心的遗产认知与保护方法并进行全面综合性研究。通过考古学和类型学等方法建立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与空间形态的关联,宏观和建筑景观类型与动态变迁,形制与设计思想的探索与转变,以期丰富工业遗产的时空类型。  相似文献   

2.
林广思  雷可心 《建筑师》2020,(2):106-114
作为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纽带,要素与构图理论对近代建筑教育思想及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创造性的推动作用;其中的设计语言不限于建筑构成,还衍生至庭园的营造,例如夏昌世和莫伯治的庭园理论。从夏昌世的教育背景入手,探讨其庭园理论为何会以要素与构图的视角来进行研究。由此,将夏昌世和莫伯治的庭园理论置于要素与构图的理论视角中,重新解读《岭南庭园》和《中国古代造园与组景》两份经典文献,试图对庭园研究视角与方法进行剖析,并通过山庄旅舍的案例,演绎庭园理论,讨论庭园理论中超越原理论二维视角的"三维"庭园空间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作为岭南庭园的重要组成,潮汕庭园在庭园空间与要素形态上有别于粤中庭园。潮汕庭园可分为纵深式、俯仰式、布景式与井院式等四种空间模式,其特征是要素简约,善用尺度对比,以假山作为景观主体与意境载体。园宅一体的紧凑格局与壶中池山的复合空间使潮汕庭园有着明显的实用性特征,生活性空间与景观性空间相融。通过对岭南著名建筑师莫伯治的潮汕庭园调查研究与其庭园建筑作品的关联与形态分析,潮汕庭园对现代岭南建筑庭园潜在而真实的影响可得到清晰地解读,从而有助深入认识潮汕庭园的现代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大德寺的三座塔头为例,从方丈与库里、玄关等建筑的空间关系入手分析庭园与建筑之间关系,认为建筑群非对称性的布局方式保证了方丈南、北庭园的完整性。庭园“圈点出建筑的结构”,檐廊和缘侧模糊建筑的内与外。论文进一步用形式分析的方法研究庭园景物布置,指出景物布局与禅宗庭园景观的观赏方式、建筑布局和使用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张琳  阿琳娜 《中国园林》2022,38(11):52-57
近年来,民族村寨以其鲜明的建筑、文化与艺术特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赏和体验。分析游客在民族村寨的空间选择偏好,了解其行为规律及特征,有利于科学地规划和管理民族村寨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传统景观文化价值,促进当地旅游发展。以能够提供较高精度空间定位信息的GPS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利用离散选择模型分析了游客在桃坪羌寨游览时的空间选择偏好与传统建筑风貌、民俗宗教文化、场地空间类型、空间可达程度(穿越、直达、高差)及空间可视程度等景观空间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游客偏好于选择具有羌族民俗文化特色、易于到达且游览线路明确的空间;景观可视度对游客选择偏好影响程度不高,这与桃坪羌寨的建筑布局、街巷结构和景观特征密切相关。基于对游客村寨空间选择偏好的认知,提出了民族村寨空间与居民生活一体化保护、标识系统和解说设计提升,以及游线设计立体多元化等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6.
江南古镇是地域性景观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全面认识古镇景观的地域特征价值是实现其保护和发展的基础。以地域景观保护较好、旅游发展较成熟的同里古镇为例,采用问卷调研、照片识别、深度访谈和游览路径跟踪等方式,分别对游客和当地居民对同里古镇景观地域特征的感知度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对古镇物质景观的地域性(如建筑、街巷、景观)和非物质景观的地域性(生产生活、文化风俗、地方美食)感知度都较高。但同时,居民和游客对古镇景观地域特征的认知也存在一定差异,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旅游的发展使同里古镇的景观空间和地域特征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古镇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和互动性不足,导致古镇景观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全面展现和有效传播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居民日常生活与游客观光活动双向交织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古镇景观地域特征保护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潭柘寺、八大处、大觉寺和红螺寺为例,使用Python语言和R语言对4处园林寺庙的10 785条游人网络点评进行分析,通过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情感分析和主题模型方法揭示此类寺庙景观在当今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公众认知;在此基础上,构建当代公众对园林寺庙景观的体验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研对相关游客的景观体验进行定量评价,并用重要性-绩效分析剖析各评价指标的优势与不足,以此从风景园林学角度揭示园林寺庙的当代保护与利用现状,为今后相关城乡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研究提供审慎参考。  相似文献   

8.
场所是一个充满经济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是构成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微观认知单元。场所精神的回归是后现代建筑学、城市学地理学以及社会学研究人本主义空间观的焦点与趋势。场所理论从人的行为认知角度来认识人与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景观是一个被赋予多重行为(文化)意义的地理外观场所的差异性彰显出人的场所感。场所理论在地域文化建筑与本土化城市设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以及城市景观环境认知与形态塑造等空间设计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试图从人本主义空间观——场所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从场所的行为文化认知规律切入,结合国外场所理论应用城市空间设计研究的价值取向及研究趋势.探讨场所理论架构下的城市空间设计的本质与方法论体系。从而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微观原理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及其实践应用可能。  相似文献   

9.
王成康  张译元 《园林》2022,(6):105-110
为弥补当今遗产保护领域从游客主观视角出发自下而上探寻遗产景观与人类互动关系研究的不足,以景观环境多样的南京明城墙为例,通过收集大众点评网游记数据,借助NLP算法,运用语义分析文本等方法得出游客的情感与行为偏好,从而探究游客行为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南京明城墙的评论数相对于南京市内其他景点仍有较大差距,其景观与人类的互动性和保护宣传力度仍有待加强。(2)游客评价中积极评价约占80%,消极评价约占20%,游客对南京明城墙以及周边整体景观环境的体验满意度、认可度较高。(3)分析积极与消极评价内容结合场地调研,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对南京明城墙遗产景观的保护经验及优化策略进行归纳总结。验证了“社交网络文本数据”在遗产景观保护研究领域的适用性,为未来遗产保护和城市绿地规划等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案例地,分析了平遥民居改造成为民俗旅馆过程中因居住形态演变所表现出的街坊、院落及建筑单体空间形态的变化。平遥居住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可以归纳为主体要素、社会要素和文化要素。改造所形成的新空间成为外来游客活动与交往的载体,同时产生了独立于传统街区及民居的社群关系、文化形态。研究加深了对旅游商业化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演变的认识,并为其保护和更新提供借鉴和引导。  相似文献   

11.
景观意象感知是传播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重要途径,但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尚不多见。首先以苏州四大古典园林的园亭为研究样本,遵循意象传播中主客体交流的规律,综合利用游客GPS数据和问卷数据挖掘游客感知热点园亭;然后采用主客观融合的综合赋权方法,对热点园亭的景观意象因子进行权重解析和综合评价;最后建立园亭景观意象感知评价体系,并探明园亭景观意象感知的形成与传播途径,揭示园亭景观意象感知评价的意义。结果表明:提出的评价体系能够较好量化游客对于园亭景观意象要素的主观认知,其中的意象因子感知权重与游客感知满意度有较高的一致性。在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中,可运用该评价体系对景观意象要素进行精准设计,进而提升游客感知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植物景观空间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声景品质直接影响游客的游憩满意程度。对福州市5个城市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和公众问卷调查,探究不同类型植物景观空间在游客声景感知方面的差异及影响总体声景感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植物景观空间声源优势度感知差异最明显,尤其是交通声,但是声源和谐度感知差异不明显。植物景观空间的总体声景感知在愉悦度与宁静度2个维度均有显著差异。影响各类空间总体声景感知的主要声源感知特征不同,与声景愉悦度和宁静度关系最为密切。半开敞空间的植物色彩和密闭空间的郁闭度分别与声景丰富度和愉悦度有密切关系。密闭空间中声景宁静度营造需考虑不同教育背景的游客的需求。研究结论可为提升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声景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鲍梦涵  孙乔昀  赵鸣 《中国园林》2021,37(3):136-140
"郡斋"作为州郡衙署内长官住宅,多附有园林绿化。唐代后期江南郡斋园林生成于山川秀美、经济繁荣、充满文气的大背景下。以唐郡斋诗及后代方志为资料来源,对唐贞元四年(788年)后浙西、浙东观察使所辖13州郡斋园林的选址和景观要素进行考据。根据选址地形,将其分为山岳型和平原型2类:山岳型郡斋园林随山势高下,呈现出山林野趣的景观风貌;平原型郡斋园林追求在城市中营造闲适幽静的所在。最后通过对苏州郡斋园林进行考据,进一步充实对平原型郡斋园林的认知。唐后期江南郡斋园林的景观风貌持续影响着后世的江南治所园林。  相似文献   

14.
古典园林是女性文化景观生发的重要场所,其中夫妻偕隐园更是具有丰富女性特质的园林类型。论文选取晚明江南山地园林的代表——寒山别业为考察对象,以历史文献和图像语境为基本研究途径,融合女性史、园林史、社会生活史等学科内容。通过对该园林中的两位女主人——陆卿子和文俶笔下的文字、画作结合园记、史志等文献进行提取,探讨了女性意识对园林营构的影响以及园林对女性生活实践的作用;揭示了晚明时期夫妻偕隐背景下女性文化景观呈现的特点,拓展了园林研究的维度。  相似文献   

15.
张冬冬 《中国园林》2020,36(1):118-121
为探寻适合中国历史园林植物景观保护修复的理论与方法,基于相关国际公约前期研究基础,结合颐和园写秋轩案例的实地调查与史料分析,针对其植物景观空间视域和文化意境两方面的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复原依据、保护策略与思路,同时指出了历史园林中植物景观与建筑保护修复的差异等问题;最后,总结并探讨了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下,适应时代与自身发展的园林遗产保护思想,以期为我国其他历史园林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涛  蔺宝钢  程圩 《中国园林》2022,38(2):99-103
在文化强国背景下,红色文化景观的价值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过程中需进一步突显.从文化景观理论视角,以陕西省3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研究对象,构建红色文化景观游客感知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正相关性,并通过满意度间接影响忠诚度;感知质量与整体形象是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且相互影响;感知质量包括景...  相似文献   

17.
张志强  郑曦 《中国园林》2022,38(7):133-138
以《东庄图》和《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中的城墙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图像和园林历史情境互证的方法,通过由图到园和由园及城的系统分析,解译了这2套园林绘画中城墙形象出现的画理依据、造园因素和城市风景文化情结,认为城墙形象在沈周和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的园林题材绘画作品中具有指示园林地望的作用,同时城墙也是当时城内和城外园林的重要借景对象;随着城市的功能转移,城墙周围的城市边缘区域对于园林的布局起到空间的牵引作用,究其原因与被内外城河环绕区域丰富的园艺空地和良好的水运交通分不开,最终形成了半村半城的园林和城市的空间耦合关系。旨在为苏州古城历史上形成的园林和城市风貌关系的传承和保护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历史园林是一种处于自然周期中的活态型遗产,其 保护具有特殊性。在忒休斯悖论的启发下,以《佛罗伦萨宪 章》为指导,对历史园林保护方法进行梳理与思辨。历史园林 的格局是遗产整体性和真实性的基础,呈现历时特征;要素易 变且部分有生长性,是整体性的必要条件,体现了共时性的特 点,但真实性矛盾尖锐。在此基础上提出格局第一性,要素第 二性的观点,建构了一种基于“格局修复,要素更替”的理论 范式,并以绛守居园池为例,以实证类推理论进行实践检验。 通过总结历史园林的保护方法,探讨历史园林保护、修复与更 新的边界和尺度问题,为相关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陈薇 《建筑师》2012,(5):59-67
地形和形胜分别是西方园林和中国园林的关键概念和设计出发点。论文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和中国明清时期园林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在比较中探索不同的园林设计思想和方法论问题。论文将从如下四个方面展开:阅读两种园林的特点和视角;分析两种园林的图像特征和意义;研究两种园林对地形的理解和设计:理解两种园林比较的意义。论文涉及意大利和中国园林各10例,并在论文最后作了在史学层面进行两种园林相互影响探讨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17—18世纪的"中国风"促进了中国园林形象在欧洲的传播,并见证了中西园林的跨文化交流。互为"异域"的中西文化与历史语境的影响,造成了欧洲人观看中国园林时差异的目光。通过还原此时商业与宗教传播路径中以及英国自然风景园变革背景下,中国园林形象呈现与再现的特点,辨析其背后的主客观动机,分析欧洲视野下中国园林形象衍变历程,从而揭示中英自然式园林的"貌合神离"之下蕴含的中西方在自然观念与审美上的本质差异,以及误读存在的客观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