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由众多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其中保持ES细胞未分化状态的调控途径备受瞩目.Nanog是最新发现的一个在维持ES细胞自我更新和保持全能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独立于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途径和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途径,与OCT4,SOX2共同位于细胞全能性调控网络的顶端.就Nanog因子的结构、表达调控以及与生殖细胞肿瘤的关系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胚胎干细胞保持未分化状态调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胚胎干细胞保持未分化状态受到众多细胞因子和基因的调控,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白血病抑制因子(LIF)途径在人胚胎干细胞中并非起主导作用,OCT3/4、Nanog、Writ、TGF等途径受到重视,经证实对保持干细胞的未分化必不可少。在鼠胚胎干细胞保持未分化状态调控系统的基础上,将维持人胚胎干细胞保持未分化状态的信号转导和转录调控途径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可变剪接事件结合剪接因子对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性别、年龄、分期等)及转录组数据,并从TCGASpliceSeq数据库获得可变剪接事件信息。通过R语言软件及程序包,使用LASSO、Cox回归模型筛选相关可变剪接事件及相关特异剪接因子,建立乳头状肾细胞癌预后模型,进行独立预后分析,并绘制剪接事件相关的调控网络。结果 通过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1 405个可变剪接事件与乳头状肾细胞癌相关,包括可变受体位点(AA)事件98个、可变供体位点(AD)事件101个、可变启动子(AP)事件333个、可变终止子(AT)事件346个、外显子跳跃(ES)事件448个、外显子互斥(ME)事件3个和内含子保留(RI)事件76个。经过LASSO、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并结合临床数据,显示可变剪接事件(C16orf13|32924|ES、TSFM|22759|ES、MACF1|1881|ES、ATP5C1|10726|ES、UNG|24277|AP、UNKL|33077|AP)可能是乳头状肾细胞癌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HR=1.028,95%CI:1.018~1.039,P<0.01)。通过相关性分析寻找乳头状肾细胞癌中可变剪接事件与剪接因子之间的潜在调控关系,构建调控网络,共116个剪接因子及1 059个可变剪接事件纳入分析,其中正、负相关调控事件分别为553、506个。结论 可变剪接事件结合相关临床数据对预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意义,对探索乳头状肾细胞癌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胚胎干细胞保持未分化状态受到众多细胞因子和基因的调控,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白血病抑制因子(LIF)途径在人胚胎干细胞中并非起主导作用,OCT3/4、Nanog、Wnt、TGF等途径受到重视,经证实对保持干细胞的未分化必不可少.在鼠胚胎干细胞保持未分化状态调控系统的基础上,将维持人胚胎干细胞保持未分化状态的信号转导和转录调控途径综述.  相似文献   

5.
胚胎干细胞(ES)是早期胚胎(桑椹胚,囊胚)或原始生殖细胞(PGCs)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在传代过程中筛选出来的具有发育全能性或多能性的细胞。这种细胞具有与早期胚胎相似的分化潜能和正常二倍体核型的特点,因此兼有早期胚胎卵裂球及体细胞的某些特征。在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工程、动物克隆、转基因动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和鉴定脐带间充质细胞(UMC)来源的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方法以逆转录病毒作为Sox2、KIf4、Oct4、c—Myc基因转移载体,将UMC细胞编程为iPS细胞。应用RT-PCR检测细胞基因表达量,鉴定外源编程基因是否整合到iPS细胞核内,分析细胞核型,对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体内分化畸胎瘤和体外分化拟胚体实验,对建立的iPS细胞进行鉴定。结果(1)iPS细胞形态学上类似于胚胎干细胞(ES)。(2)iPS与ES细胞内源多能基因(Nanog、Oct-4、Rexl、Sox-2)表达谱相类似,外源编程基因(Sox-2、KIf4、Oct-4、c—Myc)表达发生沉默。(3)外源编程基因已被插入到iPS细胞核内。(4)iPS细胞核型正常,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表达Es细胞特异性膜蛋白(SSEA3、SSEA4),质蛋白(TRA-1-60、TRA-1—81),核蛋白(Nanog)。(5)iPS细胞在体内能分化为畸胎瘤,在体外能分化为拟胚体。结论iPS细胞类似于Es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7.
蒋知新  张清华  艾民  沙杭  高毅  卢海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8):1026-1029,1032
目的建立和鉴定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来源的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将Sox2、Klf4、Oct4、c-Myc基因导入原代HSF细胞,将其编程为iPS细胞。检测细胞内源、外源基因表达量,鉴定外源基因是否插入iPS细胞,分析细胞核型,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体内分化畸胎瘤,体外分化拟胚体实验,对建立的iPS细胞进行鉴定。结果(1)iPS细胞形态类似于胚胎干细胞(ES)。(2)iPS细胞内源多能基因(Nanog、Oct4、Rexl、Sox2)表达量增高,外源编程基因(Sox2、Klf4、Oct4、c-Myc)表达量降低。(3)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证实外源基因插入iPS细胞核内。(4)iPS细胞核型正常,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表达ES细胞特异性蛋白。(5)iPS细胞在体内能分化为畸胎瘤,在体外能分化为拟胚体。结论新建立的iPS细胞类似于ES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反转录病毒载体系统,在小鼠和人高度分化细胞中表达干细胞因子Oct4,Sox2,Klf4和(或)c—Myc等基因,再经过干细胞标志因子Nanog等的筛选,可以获得与Es细胞特性十分近似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系(iPS)。本文主要综述了诱导多能干细胞最近的研究现状,并对诱导重编程的机制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系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黄曲霉毒素B 1诱导肝细胞损伤中miRNAs的差异表达情况,预测其靶基因和转录调控因子并构建三者间的网络调控图,探讨差异表达miRNAs可能发挥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体外建立肝细胞AFB l暴露模型,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miRNAs及其靶基因与转录调控因子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得到60个差异表达的miRNAs(28个上调、32个下调),其靶基因KEGG富集后最主要的通路是cAMP信号通路,通过RT-qPCR验证得到5个低表达和3个高表达miRNAs,并将miRNAs靶基因、靶基因互作蛋白、miRNAs转录因子构建TF-miRNA-gene网络图。结论 本研究中差异表达miRNAs在AFB 1致肝细胞损伤中可能通过调控cAMP信号通路影响细胞代谢及表达、诱导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而miRNAs与靶基因和转录调控因子间的确切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细胞因子与细胞粘附分子对着床调节的研究进展(待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CK)与细胞粘附分子均参与着床过程。细胞因子形成网络,调节着床,其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集落刺激因子-1(CSF-1)是着床所必需的细胞因子。细胞粘附因子则在胚泡与内膜上皮的粘附、植入以及早期胎盘形成发挥重要作用,尤以整合素最为重要细胞因子网络与细胞粘附因子库可能并非独立发挥其生理功能,而中保持平衡,相互作用,共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调节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调节因子(IRF)可与干扰素基因中顺式元件结合,调控干扰素激活基因(ISG)的表达,因此,干扰素调节因子在机体抗病毒感染,调控细胞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对其结构,功能及其有关研究进展作了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胚胎干细胞(ES)是早期胚胎(桑椹胚,囊胚)或原始生殖细胞(PGCs)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在传代过程中筛选出来的具有发育全能性或多能性的细胞。这种细胞具有与早期胚胎相似的分化潜能和正常二倍体核型的特点,因此兼有早期胚胎卵裂球及体细胞的某些特性。在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工程、动物克隆、转基因动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机体细胞适应低氧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在缺氧调节中起关键作用。作者通过大量的文献收集、资料检索及网络查询等情报利用分析方法,将近年来HIF—1α的结构与功能、分布及表达调控、氧依赖调节、低氧活性调节及反式激活作用的低氧调节相关研究专题报道和国内外进展状况,作一综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与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的表型相比,子宫NK细胞有自己独特的表型,是女性生殖道先天免疫网络中的一部分,然而其具体作用尚未完全明确。NK细胞能迅速引导宿主免疫抵抗、适应性免疫的产生,并分泌大量的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NK细胞产生的致炎因子导致巨噬细胞激活和树突状细胞成熟,增加抗原表达,引导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在生殖器官中及妊娠失败等多种情况下可发现NK细胞的数量及活性改变。  相似文献   

15.
药物介导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s ,ES细胞 )是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或桑椹胚分离出来的全能细胞系 ,具有体外不分化的无限增殖能力 ,当处于适合的培养条件下 ,可定向分化形成多种单一的细胞。本研究利用ES细胞的这种特性 ,旨在构建一种可提供生物信息量大而专一性强的体外药物筛选和安全性评价模型。由于ES细胞体外定向分化模型重演了基因按照特定的时间、空间表达的过程。在与药物共培养的过程中 ,ES细胞定向分化模型提供了药物介导机体生理、病理情况下生命现象的所有生物信息。基于ES细胞具有的全能性 ,用以筛选某种特定作用的药物时 ,在其定向分化为某一特定细胞过程中 ,可采集到核酸层面和蛋白层面的生物信息及其转录、翻译过程中的信号转导和修饰过程。 [方法 ]以小鼠ES细胞作为生物测试载体 ,将ES细胞用胰酶消化后 ,以合适的密度制成单细胞悬液 ,采用悬滴培养方法和特定的药物改变其培养微环境进行分化培养。 [结果 ]按上述方法经过约 13d的培养 ,先后分两批定向分化出 30余个具有自律性搏动的心肌细胞团。其搏动频率有差异 ,范围在 80~ 130次 /min之间 ,各细胞团搏动的节律非常有规则 ,以搏动频率与节律作为评价指标 ,定向分化成功率达 80 %以上。 [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小鼠ES细胞体外定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发现肝细胞再生与宿主免疫关系密切,有关自然杀伤(NK)细胞、肝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对肝细胞再生的免疫调控作用正在深入研究。本文就两者在肝细胞再生期间调控机制的研究近况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甾体激素受体作为核受体家族中的一大类别,决非单独与DNA靶序列上的应答元件作用调节靶基因的表达,而是在一系列辅助调节因子参与下,通过蛋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靶基因的协同调控。而且各种辅助调节因子又受各种不同信号途径的调节,形成了不同信号途径之间的交叉调节。在辅助调节因子的参与下,激素-受体-靶基因调控方式与多种信号传导途径间通过交叉调节,形成建立在不同时空上的基因表达网络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8.
Smad蛋白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星形细胞(HSC)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促进HSC活化、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主要因子。在肝纤维化的过程中,TGF-β1-Smad信号转导对HSC的作用非常重要。本文就TGF-βI-Smad信号转导及其调控、Smad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干细胞Nanog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其和食管癌病理特征存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食管癌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癌组织及癌周围正常组织的标本等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癌组织和癌组织周围正常细胞的干细胞Nanog蛋白,并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食管癌细胞系Eca-109及TE-1的Nanog蛋白表达。结果:经检测,食管癌组织中的Nano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周围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食管癌组织中的Nanog蛋白表达水平和食管癌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干细胞Nanog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食管癌病变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情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类胚胎干细胞与胚胎生殖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干细胞(ES)是早期胚胎(桑椹胚,囊胚)或原始生殖细胞(PGCs)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在传代过程中筛选出来的具有发育全能性或多能性的细胞。这种细胞具有与早期胚胎相似的分化潜能和正常二倍体核型的特点,因此兼有早期胚胎卵裂球及体细胞的某些特性。在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工程、动物克隆、转基因动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