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收藏》2016,(19)
正内蒙古通辽市博物馆藏有一批辽代陶瓷,其中不乏精品,如三彩摩羯壶、三彩瓷枕、白瓷佛等,现撮要介绍如下:辽三彩摩羯壶出主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宝康乡核心窝村(图1)。壶高21.5厘米。陶胎,施黄、绿、白三彩釉,色彩鲜艳浓厚。为龙首鱼身,鱼卧于仰莲座上,通体浮雕鱼鳞,呈U字形昂首翘尾,鱼腹部生双翼,口含宝珠。鱼嘴中空为流,龙角后有注水口,翼与尾之间以梁相连成执柄,昂首展翅摆尾,似有奋飞之  相似文献   

2.
徐仁雨 《收藏》2014,(3):52-61
扬州历史上并无烧瓷窑场,却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路交通,汇集了各历史时期众多窑场的陶瓷产品。是隋炀帝开通南北大运河后,南北经济大交融,更使扬州有机会成为国际性的贸易口岸。  相似文献   

3.
吴昆 《收藏》2015,(5):76-77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即在泉州,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历史积淀丰厚,有大量古代陶瓷遗存。本文就泉州市博物馆所藏瓷器精品做一选介,与读者其赏。  相似文献   

4.
杨俊艳 《收藏》2018,(6):118-119
中国陶瓷文房历经长期的发展与演进,在辽代成为了一个重要门类。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材料,辽代陶瓷文房多出土于贵族墓葬与窑址。其中以内蒙古、辽宁两地出土数量最多,主要有砚台、笔洗和水滴三大类,为研究辽代文人生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其其格 《收藏》2019,(1):98-101
辽代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其疆域相当于今河北、山西、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 黑龙江等北方广大地区。契丹族原来信奉萨满教,立国后为巩固在汉族地区的统治,积极吸收汉族文化,其中也包括对佛教的信奉。  相似文献   

6.
李建廷 《收藏》2010,(8):96-97
本人收藏三面双龙镜,据卖家说,其中的一面出自朝鲜,另外两面出自吉林和黑龙江。第一面双龙镜直径23.3厘米,镜缘厚0.85厘米,重1255克(图1)。第二面直径23.2厘米,镜缘厚0.7厘米,重1150克(图2);第三面直径23.5厘米,镜缘厚0.8厘米,重量1350克。  相似文献   

7.
刘金成 《收藏》2013,(12):65-70
虽然高安博物馆所藏民国精品瓷一器有限,但也可从中窥视到当.时陶瓷艺术面貌之一斑。  相似文献   

8.
射箭运动是辽代一种重要的娱乐和休闲活动,“射猎”、“射木兔”、“射虎”、“射鬼箭”和“射柳”都是人们所喜爱的娱乐活动,对于辽时期的射箭运动的研究是一项比较有价值的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历史考证法,以及通过查阅其他专家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辽代射箭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颖 《收藏》2008,(9):104-104
198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镇的辽代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这是目前所见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契丹皇族墓葬。墓内随葬品达3000余件,均属辽代文物精品,代表了灿烂的契丹文明。这是考古界第一次看到契丹大贵族独特葬俗的全貌和真相。在众多的文物中,有一件鎏金银冠极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
高雪 《收藏》2013,(9):68-73
吉林地处中国的东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这里的历史文化与中原古代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骨肉联系。历史上的肃慎、东胡、扶余、沃沮、鲜卑、(?)鞨、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洲等许多兄弟民族既接受了中原文化影响,又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集中介绍吉林出土和馆藏的一批辽金陶瓷。  相似文献   

11.
张强  秦航 《收藏》2014,(8):118-123
陕西堪称中国石刻艺术的长廊,拥有诸多国宝级珍品,比如秦代峄山刻石,西汉霍去病墓石刻,陕北画像石,碑林所藏大夏石马;唐代昭陵六骏、乾陵蹲狮、安国寺密宗造像;宋代北钟山石窟造像等,这些石刻艺术品风格独特、雕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据着十分霭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柯方青 《收藏》2008,(3):101-103
辽王朝是我国古代北方由契丹族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立国于公元916年,1125年为金所灭,历时209年。辽代创造出了灿烂的草原文化。从发掘出土的辽墓葬壁画看,其内容反映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3.
高雪 《收藏》2013,(5):68-73
吉林地处中国的东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这里的历史文化与中原古代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骨肉联系。历史上的肃慎、东胡、扶余、沃沮、鲜卑、(?)鞨、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洲等许多兄弟民族既接受了中原文化影响,又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集中介绍吉林出土和馆藏的一批辽金陶瓷。  相似文献   

14.
刘金成 《收藏》2013,(7):44-51
高安历代瓷器窖藏以青花、龙泉窑瓷为主,本刊今年第5期已刊出本文的上篇,介绍该窖藏出土的釉里红、卵白釉和钧窑、磁州窑系陶瓷,此次介绍馆藏瓷器中的其他代表性精品。  相似文献   

15.
刘金成 《收藏》2013,(5):74-83
高安元代瓷器窖藏以元青花、龙泉窑瓷为主,《收藏》杂志曾先后作专文介绍,现对该窖藏出土的釉里红、卵白釉和钧窑、磁州窑系陶瓷以及馆藏瓷器中的一些精品予以展示,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6.
郝颜飞 《收藏界》2012,(6):96-100
安徽省博物馆成立于1956年11月14日,是当时全国四大样板馆之一。2010年12月28日更名为安徽博物院。 安徽省博物院现藏文物近22万件套,特色藏品包括商周青铜器、楚国货币、汉画像石、文房四宝、元代金银器、新安书画、徽州雕刻和古籍善本、徽州契约文书、潘玉良美术作品等类别。  相似文献   

17.
罗平  余虹 《收藏界》2011,(2):60-64
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而强大的民族,出现于4世纪中叶,至14世纪中叶以后(即至明代),契丹不复见于历史,历经1000余年。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和做出的贡献,是我国屈指可数的民族之一,所建立的契丹国(即辽朝),在200多年间.  相似文献   

18.
张丽 《收藏》2008,(7):58-59
辽为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契丹族素有火葬的习俗。《旧唐书》载:契丹人“死者不得作冢墓,以马驾车送入大山,置之树上,亦无服纪”。《北史》载:契丹先民“父母死而悲哭者,以为不壮。但以其尸置于山树之上,经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早期葬俗为树葬加火葬,后来因契丹与汉族的融合,又逐渐演变成火葬加土葬。这种葬俗主要流行干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地,盛行于辽圣宗开泰(1012~1021年)以后。  相似文献   

19.
张必萱 《收藏》2013,(1):52-59
本次展览以华夏文明最灿烂的大宋(宋金)时代为历史背景,打破以窑址为布局的展陈方式,重点放在对当时的文化现象及审美差异的解读上,以瓷话史,凸显不同时空、不同生存环境的文化交错与排比。展览从瓷器的功能用途出发,将同时代的同一类器物放在同一展示平台上,以当时生活的几个片段还原历史细节,从一个侧面展现南北瓷器的地域文化差异以及...  相似文献   

20.
张必萱 《收藏》2013,(3):44-51
千峰翠色——越窑越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系,早在东汉时就烧成了中国最早的成熟青瓷,揭开了人类瓷器史的第一个篇章。越窑的烧造历史自东汉一直持续到南宋初,长达1100余年。越窑青瓷一直是备受青睐的日常生活用具和贡瓷珍品,不仅上贡朝廷,下供庶民,而且远销亚洲、非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唐宋时期是越窑的鼎盛期,越窑青瓷以精湛的制作工艺和如冰似玉的釉色赢得了文人墨客的赞赏,赞美越窑的诗句如陆龟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