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胆管癌新候选基因,并探讨其在预测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从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数据,通过与癌旁组织进行比较,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差异表达的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3538个、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1434个和微RNA(microRNA,miRNA)68个。建立一个包含127个lncRNA、15个miRNA和64个mRNA的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网络。生存分析发现,COL18A1-AS1、LINC00261、NEXN-AS1、SCRN1和SLC6A1-AS1基因对胆管癌预后具有预测价值,上述基因低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均显著高于高表达患者。结论 COL18A1-AS1、LINC00261、NEXN-AS1、SCRN1和SLC6A1-AS1基因可作为评估胆管癌预后的标志物,可为胆管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一种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尽管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目前仍没有适当的工具用于早期筛查和诊断。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可以通过染色质修饰、转录或转录后处理从而调控基因表达,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lnc RNA的差异表达与巨噬细胞炎症、自噬及细胞凋亡等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lnc RNA在调控宿主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菌反应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而巨噬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因此,阐明巨噬细胞中lnc RNA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之间关联的调控机制,可能为结核病诊断、判断疾病进展及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锌指蛋白反义链1(zinc?nger antisense 1,ZFAS1和核仁小RNA宿主基因5(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5,SNHG5)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09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鼻咽活检且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鼻咽癌。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比较鼻咽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不同预后患者ZFAS1和SNHG5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鼻咽癌组织中ZFA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5),而SNHG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 <0.05)。不同性别、年龄患者ZFAS1和SNHG5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TNM分期Ⅲ~Ⅳ期患者ZFA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 <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ZFA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TNM分期Ⅲ~Ⅳ期患者SNHG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Ⅰ~Ⅱ期患者(P <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SNHG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107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率为98.17%。随访3年,死亡19例,存活90例。死亡患者ZFA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 <0.05),且SNHG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存活患者(P <0.05)。结论在鼻咽癌组织中,lncRNA ZFAS1表达上调,且预后越差,其表达水平越高;lncRNA SNHG5表达下调,且预后越差,其表达水平越低。lncRNA ZFAS1和SNHG5在评估鼻咽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指当心肌组织经历缺血后,重新灌注血液时受到的损伤。缺血是指血液供应不足,这会导致心肌组织缺氧和能量供应不足。当血液再次流入心肌组织时,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生化和生理反应,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和死亡。预防MIRI的方法包括控制心脏病风险因素、减少冠状动脉阻塞、尽早进行血流重建手术等。此外,一些药物和治疗方法也可以用于减轻MIRI程度,包括抗氧化剂、钙拮抗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等。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MIRI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调控细胞凋亡、能量代谢障碍、氧化应激、自噬等多个信号通路参与调控MIRI的进程。在这些过程中,miRNA可以通过基本机制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MIRI。因此,研究miRNA的作用机制对理解MIRI的病理生理过程及制订相关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MIRI的基本机制、miRNA概述、调控机制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微量离心柱法检测不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以探讨血清HCV RNA水平在不同感染患者中的差异及其预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HCV感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1例、肝硬化和慢性重度肝炎患者65例和慢性轻度肝炎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离心柱法分离纯化血清HCV RNA,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RNA水平,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分析HCV RNA与AFP的相关性。结果 HCV感染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依次为: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和慢性重度肝炎组<慢性轻度肝炎组,AFP水平依次为: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和慢性重度肝炎组>慢性轻度肝炎组。进一步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AFP水平与HCV R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肝硬化和慢性重度肝炎组中存在部分高AFP水平和低HCV RNA水平患者。结论高AFP水平和低HCV RNA水平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临床生物学特征,对于预测易患原发性肝癌的高危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尚待进一步长期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结直肠癌患者长链非编码RNA非协调性分子5同源蛋白B-反义RNA 1(long noncoding RNA uncoor din-ated-5-homolog B-antisense RNA 1,lncRNA UNC5B-AS1)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小RNA(mi RNA)-21与mi RNA-155的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学特征与术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52例NSCLC患者术后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mi RNA-21、mi RNA-155的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mi RNA-21与mi RNA-155表达水平、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术后NSCLC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大小、mi RNA-21表达水平、TNM分期(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HR=1.027;95%CI:1.005~1.049)、TNM分期为Ⅱ期(HR=2.379;95%CI:1.385~4.086)和Ⅲ期(HR=2.521;95%CI:1.440~4.414)、癌组织中mi RNA-21表达水平升高(HR=1.149;95%CI:1.055~1.250)是影响术后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TNM分期为Ⅱ期和Ⅲ期、癌组织中mi RNA-21表达水平升高是术后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表观遗传学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的化学修饰,其中RNA甲基化研究已成为表观遗传领域的研究热点。在RNA甲基化修饰中,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是最常见、最丰富的真核生物信使RNA(messenger RNA,m RNA)转录后修饰,主要由m6A甲基转移酶催化,m6A去甲基酶去除,并由m6A结合蛋白识别。这个动态可逆的生物学过程,可以对m RNA产生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包括m RNA剪切、出核、降解、影响m RNA稳定性和翻译效率等。多项研究表明m6A相关蛋白参与了不同类型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耐药发展的过程。本文就m6A RNA甲基化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而耐药性是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外泌体是机体各种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它们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反应,在调节细胞间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外泌体与乳腺癌耐药的相关性成为研究热点,外泌体递呈的非编码RNA,如微小RNA(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环状RNA(circle RNA,circRNA)等,通过各种作用通路调控乳腺癌耐药。有望通过控制外泌体相关作用通路找到克服乳腺癌耐药的新靶点和新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外泌体非编码RNA与乳腺癌耐药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为乳腺癌耐药的干预靶标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分期与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和miRNA-21、miRNA-365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并明确上述指标的诊断截点。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89例NSCLC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然后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血清雌激素水平和miRNA-21、miRNA-365表达水平与NSCLC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单项检测血清雌激素、miRNA-21、miRNA-365用于NSCLC临床分期的最佳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约登指数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和miRNA-2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1),miRNA-36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血清雌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1)。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和miRNA-21、miRNA-36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血清雌激素水平、miRNA-2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308、0.455,均P <0.05);miRNA-365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238,P <0.05)。分别以临床分期Ⅰ期和Ⅲ期为分界线,单项检测判断NSCLC临床分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顺序均为:miRNA-21> miRNA-365>血清雌激素。单项检测判断NSCLC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血清雌激素水平> 102.00 pmol/L,miR-21> 1.15,miR-365 <0.86;单项检测判断NSCLC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血清雌激素水平> 130.00 pmol/L,miR-21>5.45,miR-365 <0.57。结论血清雌激素水平和miRNA-21表达水平与NSCLC临床分期呈正相关,miRNA-365表达水平与NSCLC临床分期呈负相关。miRNA-21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应作为判断NSCLC临床分期的首选。  相似文献   

15.
16.
1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常见疾病,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化对于NAFLD发病的重要性,但详细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国内外已有较多关于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NAFLD发病关系的研究,包括候选基因研究(candidate gene studies,CGSs)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s)。目前,磷脂酶家族成员A3(PNPLA3,SNPrs738409,编码I148M),也称为脂肪滋养蛋白引起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证实了PNPLA3与肝内脂肪含量及炎症相关。表观遗传修饰是指在DNA序列无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型适应性变化。表观遗传学主要包括微小RNA(miRs),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其中miRs研究是热点。miRs是小单链RNA分子,可以调节mRNA的降解或转录导致靶基因的蛋白表达改变。miR-122在肝脏中分布最多,约占所有肝内miRs的70%,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抑制miR-122可以导致合成脂肪的基因mRNA表达下降,改善肝内脂肪变。这篇综述总结了基因及表观遗传学在NAFLD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此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提供NAFLD新的诊断指标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和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SISAP)早期肝损伤中的表达、意义和可能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组(SISAP组)。通过腹腔注射精氨酸、大肠杆菌构建动物模型,造模后24 h取部分胰腺及肝组织光学取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肝组织中CIRP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同时血清学测定血淀粉酶、谷氨酸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CIRP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和SISAP组胰腺及肝脏病理评分、血清淀粉酶、ALT明显升高(P<0.05),SISAP组更显著(与SAP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SAP组和SISAP组的血清CRP、TNF-a均显著升高(P<0.05),但SAP组和SISA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1.01±0.17)相比,SAP组肝脏组织CIRP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SISAP组增高更显著(P<0.05)。CIRP蛋白表达水平与mRNA表达的趋势一致,并且CIRP水平与肝功能指标ALT,肝损伤病理学评分结果相一致。结论:CIRP可能参与SISAP引起的早期肝损伤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