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通识教育课程,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甘肃省某高校在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开展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选修课程,比较教育前后学生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相关知识、救援态度及行为得分,并记录学生的上课考勤情况及教育后学生现场急救技能考核实践得分。[结果]教育前后学生的现场急救相关知识及急救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学生心肺复苏急救术不合格率最高,达55.17%。[讨论]系统、规范的教学形式对提高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相关知识和态度有积极影响,但需进一步探索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熟练度和准确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救援队(China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oueteam,CISAR)流动医院(Mobilehospital,MH)的建立,使检验医学专业得以在发展并跃上新台阶。笔者参与印尼班达亚齐海啸、巴基斯坦巴拉考特地震和印尼班图尔地震救援,亲历检验医学专业的发展过程,现就其在灾难医学救援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学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获得生存能力的场所,学校在提供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提供保持健康和避免意外伤亡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但据近年来多项针对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调查显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灾害事故的自救和互救知识严重匮乏,从未接受任何急救知识的培训,也希望获得多方面的急救知识。因此,在综合性大学非医学专业开设《突发灾害事故的救援》课程很有必要。由于大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强,对社会的影响面广,承载着未来的社会责任,是不可多得的传播载体。通过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中开展灾害事故急救的普及教育,从而有力推动灾害事故自救和互救知识在全社会的普及。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年底,我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 1.67 亿,占总人口的 11.9%,到 2050 年该比例将达到 28%,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然而我国老年相关人才的人力资源匮乏且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有待提升[1,3].Kogan[4]将对老年人态度界定为个人对老...  相似文献   

5.
曾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5):505-508,F0002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施虐全球的当下,灾难救援面临新的挑战。救灾应是多灾种救援和国家层面的综合危机管理。救灾应前伸到“预防”,后延到“恢复”的灾难救援模式,即国际灾难医学界通行的“PPRR”模式:灾前预防(prevention)、灾前准备(preparation)、灾时应对(response)、灾后恢复(recovery)。因此,新形势下的灾难医学应急救援能力的建设凸显其迫切性和重要性,概括为“4321”能力,即“4个观念、3种能力、2套马车、1个目标”[1-3]。  相似文献   

6.
关于灾难医学与灾害救援护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灾难医学的快速发展倍受瞩目,必须科学地认识到医学救援工作离不开护理学的知识技能和护理人员的敬业工作。本文对灾难医学的理论原则、内容及与护理的密切关系进行概括与展望,以完善护理整体知识,提高护理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7.
区域性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灾难多发的内陆大省,人口众多、地理环境复杂。调研2004~2011年共发生灾难事件1322件。无情的灾难未来还会伤害我们。面对下一次灾难,我们必须科学地建立一个受过灾难医学专业训练、常态运作的区域性灾难医学紧急医疗救援组织体系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须要整合资源,提高对突发灾难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处理的能力,构建区域性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本研究旨在研究建立和完善一个基地中心,二层指挥平台,三级救治理念,四线救援队伍,五项应急保障的应对灾难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的框架和运行机制,提高我省专业应急队伍的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8.
9.
程颖  方蕾  刘喜文 《护理研究》2015,(11):1315-1318
[目的]了解西安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灾难准备情况及灾难应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为非医学院校开展灾难应对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灾难准备及应对方式问卷对西安市5所综合性大学466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西安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灾难准备情况不足;灾难应对知识与技能测试总分及格率46.6%,不同年级、灾难经历、父母文化水平、生源地的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灾难应对知识与技能测试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月收入的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灾难应对知识与技能测试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开展灾难应对知识与技能教育十分必要,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救和互救能力,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减少意外发生时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回顾国内外医护人员对灾难救援培训需求的研究。方法 2015年11-12月,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1978-2015)、万方全文期刊/学位论文数据库(1990-2015)、同方知网全文期刊/学位论文数据库(1915-2015)、PubMed(1874-2015)数据库、护理学及医疗相关文献累计索引(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CINAHL)英文数据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并对文献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共计25项研究,其中7项研究为高质量、17项为中等质量、1项为低质量;2011-2015年发表16项研究(占64%),研究对象主要为在职医护人员;医学生倾向于采用非课程培训的方式,在职医护工作者更愿意参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师资指导的小组培训,并且希望为短期培训,在工作日的白天开展;90%的护士希望通过邮寄信件的方式接到培训通知。结论对医护人员进行灾难救援的培训,培训项目的主题应限定为具体的灾难种类,开设培训项目时需尽量考虑医护人员对培训方式、时间等的需求,培训内容则应结合专家意见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灾难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及快速调拨机制,保证应急救援时物资迅速到位。方法通过评估灾难种类制定救援规划、根据救援规划制定物资储备模块、救援物资储备分工管理建立物资储备及快速调拨机制,并在4·14玉树地震中得以实践。结果在玉树地震应急救援准备中,2h内完成所有的物资准备集结出发。结论灾难救援物资储备及快速调拨机制的建立可准确、快速、完整地准备好救援物资,赢得更多的救援时间,促进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非医学大学生干部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校非医学大学生干部进行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力争做到以点带面,使每个学生的急救知识水平都能得到提高.[方法]对我校非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干部400名进行培训,培训前后对急救理论知识与急救技能进行评测.[结果]培训前大学生干部对院外急救知识掌握的合格率仅为21.0%,而培训后合格率达到98.7%;培训前对基本院外急救技能掌握的合格率仅为2.7%,而培训后合格率达到92.5%.[结论]对非医学大学生进行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非医学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院外现场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3.
非医学大学生干部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校非医学大学生干部进行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力争做到以点带面,使每个学生的急救知识水平都能得到提高。[方法]对我校非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干部400名进行培训,培训前后对急救理论知识与急救技能进行评测。[结果]培训前大学生干部对院外急救知识掌握的合格率仅为21.0%,而培训后合格率达到98.7%;培训前对基本院外急救技能掌握的合格率仅为2.7%,而培训后合格率达到92.5%。[结论]对非医学大学生进行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非医学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院外现场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4.
灾害事故频发,但医学救援相对落后,存在诸多缺陷,人才问题是阻挡灾害救援医学发展最大的瓶颈.急救医学本科教学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医学生开始就要培养灾害事故的救灾技术和规范素质.灾害医学教育是急救医学教育的丰富和发展.我们结合近三年的灾害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了灾害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从理论课程构建和实践课程设计等方面对急救医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教育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静  绳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0):2432-2436
目的评价艾滋病教育对改变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效果;评价艾滋病教育过程的有效性。方法便利抽取北京市1所非医学专业学院,随机抽取100名大学2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对干预组研究对象实施共12学时的艾滋病教育,于干预后、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并对教育过程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研究对象艾滋病知识总体水平及各分类知识水平在干预后3个时间点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研究对象态度总体水平、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水平、对待艾滋病高危行为的态度水平在干预后3个时间点较干预前提高(P〈0.01),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90%以上的研究对象对本次艾滋病教育时间、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表示满意,研究对象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是角色扮演。结论艾滋病教育可显著提高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善大学生对待艾滋病以及艾滋病高危行为的态度;但对改善大学生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非医疗专业的大中专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现状、获取途径及学习需求。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汕头市非医疗专业大中专学生600名进行急救知识掌握、需求情况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非医疗专业大中专学生急救知识知晓情况参差不齐,能正确拨打“120”电话的占100.0%,掌握煤气中毒急救知识的占58.5%,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占25.0%;100.0%的学生希望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电视、广播、网络是学生急救知识的最主要的获取途径。结论非医学专业学生中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状况不佳.急需开设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培训,提高非医疗专业大中专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非医疗专业的大中专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现状、获取途径及学习需求.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汕头市非医疗专业大中专学生600名进行急救知识掌握、需求情况的调查,并对结果 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非医疗专业大中专学生急救知识知晓情况参差不齐,能正确拨打"120"电话的占100.0%,掌握煤气中毒急救知识的占58.5%,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占25.0%;100.0%的学生希望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电视、广播、网络是学生急救知识的最主要的获取途径.结论 非医学专业学生中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状况不佳,急需开设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培训,提高非医疗专业大中专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不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难,如地震、水灾、火灾、空难、疫病流行、战争、恐怖主义活动等,这些灾难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给人带来物质与经济损失[1],而且由于灾难的不可预测性、不可抗拒性及其所造成毁灭性后果,这种突然的、强烈的刺激,特别是面对那些残酷的悲剧场面,可引起明显的心理反应,恐惧甚至绝望。而救援人员往往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灾区的第一现场,他们在应对处理灾难性事件的援助性工作事件时,虽然不是第一受害者,但作为救助者,异常的场景同样会使其心理受到冲击和伤害,都会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对预防和应对救助者心理危机具有现实意义。1对救援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川西北区域灾难医学应急救援中医护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 为组建符合川西北区域灾难特点的高品质、高战斗力、训练有素的灾难医学应急救援队伍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2月—2022年1月, 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函询的方法, 初步拟定川西北区域灾难医学应急救援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 验证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及专家重要性赋值平均分配法分析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0%(15/15),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9, 变异系数分别为0.19、0.18, 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23、0.525。最终构建的川西北区域灾难医学应急救援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共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79个三级指标。结论运用德尔菲法构建的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高, 为应急救援人员的遴选、培训、考核提供了依据, 对提高川西北区域灾难医学紧急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灾难的应激心理及应对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抽取2 000名在校大学生对其灾难应激心理及应对措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在校大学生缺乏对灾难的应激心理及应对措施,获取灾难的信息渠道较狭隘,缺乏对灾难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对学校内宣传减灾防灾知识不甚了解。[结论]探索建立大学生灾难认知应对体系、完善大学生灾难心理救助系统、提高在校大学生对灾害的认识度有利于促进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