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16例全部治愈,回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血肿腔有分隔,术前MRIT1像表现为非高信号的血肿术后易复发,再次钻孔冲洗闭式引流,开颅包膜切除术是治疗复发血肿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7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采用血肿钻孔引流治疗,应用CT、MRI定位,用电钻钻孔将硅胶引流管置入血肿腔,引流冲洗,24 h复查CT酌情拔出引流管,术中注意控制引流速度及引流物颜色。结果:本组7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大部分患者当即感头痛、头昏减轻,肢体肌力恢复,精神好转,74例患者全部治愈,1例复发。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单孔引流术操作简单,居部麻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佳,在基层医院完全能开展,并能纳入单病种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8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并对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4例,其中血肿复发4例,颅内积气3例,术中蛛网膜破损3例,血肿腔积液2例,术后癫痫2例。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简单有效,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应积极避免及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院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占同期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7.4%(8/108).表现为颅内积气6例,术后癫痫发作、血肿复发各4例,继发性颅内血肿3例,脑脊液漏2例.予引流管抽气、镇静、钻孔引流、开颅清除血肿及对症支持治疗,症状均缓解,恢复良好.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中应注意操作轻柔以减轻对脑组织的刺激,彻底清除积血,尽早拔除引流管,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7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22例复发,复发率为12.50%(22/176):患者年龄≥60岁者复发率高于<60岁者;血肿引流量<100 mL复发率高于100 mL者;引流时间<3 d者复发率高于>3 d者;双侧血肿者复发率高于单侧者;高密度、混杂密度者复发率高于低密度者,且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临床疗效显著,但应针对术后复发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以减少患者术后复发,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配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对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均临床治愈,无复发。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配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张清群  陈峥  李晶 《全科护理》2012,(31):2925-2926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钻孔引流术后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对5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钻孔引流术后尿激酶溶栓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结果]病人术后症状均改善,出院前复查头颅CT慢性硬膜下血肿均大部分引流;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血肿腔,18例完全消失,无复发病例,格拉斯哥评价良好。[结论]加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钻孔引流术后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应防治措施。方法:对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钻孔引流术后发生并发症的8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血肿复发4例,张力性气颅1例,硬膜下积液1例,癫痫发作1例,心力衰竭1例。其中治愈7例,死亡1例,死于术后继发心衰。结论:只要合理掌握适应证,严格手术操作规范,重视术后治疗及护理,可以取得较理想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和经验。结果:48例患者均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其中2例患者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46例治愈,2例复发,经原钻孔再次引流手术后治愈。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是钻孔引流术。对于包膜肥厚或骨瓣血肿尚未完全液化者,宜采用开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单孔钻颅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福鼎市医院神经外科2006-07-2009-12共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随访0.5~2 a均无复发。结论采用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的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确切,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7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术中可控下持续生理盐水冲洗后,加入尼莫地平注射液排空,术后低渗或等渗液体维持脑灌注压。结果:2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经上述措施处理后,经随访均达到满意临床治疗效果。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加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冲洗、排气,及规范化术后处理措施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能影响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36例经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复发率为9.15%。术后复发与引流时间有关(χ2=11.519,P〈0.01)。引流时间对60岁以上病人术后复发率影响显著(χ2=11.689,P〈0.01),而对60岁以下病人无明显影响。结论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钻孔引流术后的引流时间应延长至3d,而对较为年轻的病人则可早期拔除引流。  相似文献   

13.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斌  李孝生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9):3391-3393
目的:观察经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程、预后并且探讨其发病机制及经钻孔引流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65例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复查CT血肿腔积气14例(均〈5mL),随访4—5个月,气体均吸收。1例71岁患者血肿复发,再次单孔钻颅引流后治愈。结论:钻孔;中洗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简单、安全、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29-4630
探究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复发的因素。选取收治的行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经由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将性别、年龄、病史、烟酒史、抗血小板药物应用、血肿厚度等指标纳入到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肿体积、血肿厚度等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血肿体积纳入到单因素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血肿体积为术后复发的独立性影响因素。虽然当前临床对慢性硬膜下水肿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均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术后仍然面临着一定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复发率也相对较高。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复发的因素众多,而术前血肿体积作为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性因素,能作为评估引流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内膜下积液CT表现。探讨临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手术证实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内膜下积液快速形成病例资料。分析其形成机制、CT表现特征及与硬膜下积液的鉴别要点。结果:2例患者术前CT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首次钻孔引流术后第3天和第4天CT复查发现残存高密度的血肿下方见弧形低密度积液影,可见分隔征象,外缘较弓状稍平直,积液密度较高。15~22HU;第6天和第7天复查CT见弧形低密度积液明显增多,分隔征象显示清晰,中线结构又明显移位。第二次骨孔扩大开骨瓣手术证实积液位于血肿内膜与蛛网膜之间腔隙内,分隔征象是血肿内膜在CT上的表现,清晰程度与内膜厚度有关。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快速形成血肿内膜下积液为一少见并发症,机制尚不明确。CT表现分隔征象有一定的特征性,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4月~2004年10月我科收治的8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17例严重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并总结其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 继发颅内血肿及灶性脑挫伤6例;血肿破入蛛网膜下腔2例;张力性气颅1例;脑脊液漏1例;血肿复发3例;癫痫4例。结论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简单有效,治愈率高。本组分析术后严重并发症17例。分析探讨了其发生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1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前后钻双孔引流+生理盐水冲洗方法治疗1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结果:治愈108例,出现并发症12例,其中血肿复发5例,张力性气颅2例,脑挫裂伤1例,硬膜外血肿1例,术后癫痫2例,低颅压1例。结论:手术操作精细是预防脑挫裂伤及硬膜外血肿的关键;术中彻底冲洗血肿腔及术后应用止血剂可预防血肿复发;术毕前用生理盐水灌满血肿腔、术后闭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和经验.结果 本组78例患者通过钻孔冲洗引流及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出院时Bender分级较入院时显著提高,疗效满意;本组术后血肿复发9例(11.5%),发生较严重并发症17例(21.8%).结论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因人而异,首选钻孔引流术,重视手术后CSDH复发及并发症的防治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以期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有所裨益。【方法】对本院采取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2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原因、临床及C T扫描结果、手术效果、手术后大脑再膨胀以及血肿复发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比较。【结果】慢性硬膜下血肿经钻孔冲洗引流术后一个月恢复良好率为90.32%(112/124),凝血障碍是恢复不良的重要因素;术后复发时间间隔平均为1~12(3.5±2.9)周,术后复发者大脑再膨胀率显著低于未复发患者,且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年龄、并发脑梗死,术后硬膜下积气以及接受抗凝治疗或凝血功能障碍是影响术后大脑再膨胀的相关因素;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急性硬膜下血肿,本组为2.42%(3/124)。【结论】纠正和减少影响术后大脑再膨胀的相关因素,术中认真止血可进一步改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行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脊液漏6例,张力性气颅4例,血肿复发4例,继发性颅内血肿3例,癫痫2例。结论:钻孔引流术中操作规范,选择引流管合适,置管合理,术后严密观察,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