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广豆根炮制品中苦参碱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海燕  陈勇  莫缓恒 《中草药》2002,33(10):894-895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豆根中苦参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不同广豆根炮制品中苦参碱进行测定。结果:广豆根不同的炮制品与生品中苦参碱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炮制方法、辅料使广豆根炮制前后苦参碱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薄层扫描法。结果:苦参碱的含量为2.118mg/g.S=0057.RSD=2.69%;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为3.894mg/g,S=0.044,RBD=1.13%、结论:苦参碱的含量比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低:薄层扫描法结果准确性好、重现性好,所选显色剂使斑点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3.
目的HPLC法测定苦参不同炮制品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HPLC条件:Sinochrom ODS-Bp 5μm,4.6 mm×250 mm;温度:40℃;流动相:0.05 moL/L磷酸二氢钠-乙腈-高氯酸钠(450 ml:50 ml:5g,磷酸调节pH4.4);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5 nm。结果苦参不同炮制品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及其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可为评价苦参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提供依据。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该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4.
HPLC测定苦参药材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建立用HPLC同时测定苦参药材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氨基键合柱,以乙腈-3%磷酸溶液-无水乙醇(80:1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nm。结果:苦参碱在0.050-0.61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氧化苦参碱在0.372-4.464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山西黎城、山西左权、山西临汾和陕西太白苦参药材中氧化苦参碱含量较高,均大于3.0%,各地药材的苦参碱含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来源苦参药材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苦参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苦参中苦参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比较了10批不同产地、来源苦参药材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总黄酮的含量,其中河南产苦参(批号110613)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达19.53 mg·g-1,广西产苦参(批号110930)中苦参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的苦参,为14.44 mg·g-1.结论:不同产地、来源苦参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在临床用药时应引起重视,在含苦参的复方制剂生产中应建立药材检测的可控标准.  相似文献   

6.
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中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苦参中苦参碱及总生物碱的含量;比较薄层扫描及酸碱滴定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方法:薄层扫描法及酸碱滴定法。结果:苦参碱含量为0.0776%~0.2011%;总生物碱含量为2.47%~2.96%。结论:异地苦参中苦参碱含量相差较大;而总生物碱含量差异不大;薄层扫描法结果准确性好、重现性好,所选显色剂使斑点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7.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伤科灵中主药山豆根所含的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使用展开系统:氯仿-甲醇-浓氨试液(4:1:0.1)展开,用稀碘化秘钾显色,定量扫描,波长:λs=520nm,λR=650nm,结果加样回收率为98.35%,RSD=3.79。本方法精密度高,分离度好,能起到控制伤科灵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江海燕  官家琴 《中药材》1998,21(3):130-131
以苦参碱含量为指标,对苦参的生品、烘品、酒制品、醋制品、炭品进行了比较,苦参碱含量以酒制品含量最高,以炭品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9.
苦参片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苦参片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用氨基色谱柱,以乙腈-无水乙醇-2%磷酸溶液(81∶10∶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 nm。结果:苦参碱在(5.25~210)μg.mL-1、氧化苦参碱在(5.70~228)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苦参碱为99.6%,RSD=0.35%;氧化苦参碱为99.4%,RSD=0.29%。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实用,可用于控制苦参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和来源的苦参药材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苦参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苦参中苦参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比较了10批不同产地和来源的苦参药材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总黄酮的含量,其中河南产苦参(批号:110613)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广西产苦参(批号:110930)中苦参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的苦参。结论不同产地和来源的苦参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在临床用药时应引起重视,在含苦参的复方制剂生产中应建立药材的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1.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苦参中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建立苦参中生物碱含量测定新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结果:苦参中生物碱能较好分离,加样回收率苦参碱为97.47%,氧化苦参碱为97.6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苦参中生物碱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苦参常压提取与减压提取的工艺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苦参常压与减压提取效果,为苦参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含量,流动相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检测波长220 nm。以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总质量分数及比值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苦参常压与减压提取工艺条件并比较二者的提取效果。结果:最佳常压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总质量分数及比值分别为1.19%和0.430。最佳减压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于70℃提取3次,每次1 h;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总质量分数及比值分别为1.18%和0.079。结论:苦参减压、常压提取时,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总质量分数无明显差别,但二者比值差异较大,提示减压提取可降低苦参提取物的毒性,该工艺可推广于苦参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苦参药材中槐果碱、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使用Agilent ZORBAX NH2(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4∶10∶6),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槐果碱在0.02288~0.1144μg(r=0.9997)、苦参碱在0.0832~0.4160μg(r=0.9997)、氧化槐果碱在0.3762~1.8360μg(r=0.9998)、槐定碱在0.1044~0.522μg(r=0.9992)、氧化苦参碱在0.4912~2.456μg(r=0.9999)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63%(RSD=2.08%)、98.29%(RSD=1.87%)、101.89%(RSD=1.97%)、99.87%(RSD=2.06%)、102.66%(RSD=1.34%)。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苦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长年限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年限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为建立和完善中药材山豆根的质量控制体系和适宜采收时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色谱柱welch materials XB-C18,流动相乙腈-0.08%三乙胺水溶液(12:88),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检测温度25 ℃。结果:不同生长年限的山豆根中生物碱的含量差异明显。1,2年生山豆根中生物碱的含量较低,3年生的药材含量明显升高,3~6年的药材含量变化不大。结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变化规律可为确定山豆根的采收年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加工与传统方式加工苦参饮片的抗炎与解热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观察2种苦参饮片水提物的抗炎消肿作用;采用酵母致热大鼠模型,比较2种苦参饮片水提物的解热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种苦参饮片水提物均可降低小鼠耳肿胀度,但以一体化加工苦参饮片的抗炎消肿作用更为显著,各剂量组抑制率均40%。一体化加工苦参饮片3个剂量均能降低发热大鼠体温,且作用时间可持续4 h,解热作用优于传统加工的苦参饮片。一体化加工苦参饮片中槐果碱、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及氧化苦参碱等5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均高于传统方式加工的苦参饮片,其总量约为传统苦参饮片的1.3倍。结论:一体化加工与传统加工方式生产的苦参饮片在抗炎及解热等主要功效方面具有较好的相似性,而且一体化加工方式从源头规范了苦参的饮片生产,在确保饮片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了生产周期,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中药饮片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稳定性研究。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含量变化为指标 ,进行恒温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考察。结果 加速试验测得的数据基本不变 ,与室温留样考察结果相符。结论 本制剂稳定性较好 ,有效期可达 2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了苦参药材中10种黄酮类成分(染料木苷,三叶豆紫檀苷,马卡因,异黄腐醇,苦参醇I,槐黄醇,苦参酮,降苦参酮,2-O-甲基苦参酮及异苦参酮)HPLC测定方法,并对野生与栽培苦参黄酮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A)-0.3%甲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5 min,50%A;5~25 min,50%~70%A;25~35 min,70%A;35~50 min,70%~90%A;50~55 min,90%A),流速0.8 m L·min~(-1),检测波长设定295 nm,数据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辅以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各类成分均表现为P0.05,即野生品与栽培品在黄酮类含量上无差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也表现为栽培品与野生品苦参黄酮类成分无差异。方法学考察表明10种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好的线性,在其线性范围内r值均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0%~105.0%,RSD均在5%以内,符合含量测定的要求。结论:该测定方法快速、准确,可为苦参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临界-CO2法萃取苦参中苦参碱最佳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含量,以萃重和苦参碱含量为考察指标,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选萃取工艺。结果:选择75%的乙醇作为夹带剂,按4倍量加入,CO2流量对苦参碱萃取量有显著的影响,其次是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结论:超临界-CO2法萃取苦参中苦参碱最佳工艺是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3h、CO2流量40kg·h。  相似文献   

19.
苦参防治肝癌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参常用于肝病和抗病毒治疗,其抗肿瘤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均有有效的报道[1~2]。近年来,随着对苦参的提取物用于防治肝癌实验的研究进一步展开,对苦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与调控分化、凋亡机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有了更新的研究成果,现综述如下。1对肝癌细胞分化、凋亡的调控与其作用浓度的关系司维柯等[3~4]对苦参碱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时效、量效进行了全面地研究。采用MTT法、H3-TdR掺入法、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NA合成抑制率和细胞数量的变化,以确定苦参碱抑制HepG2增殖及诱导其分化、凋亡、坏…  相似文献   

20.
中药苦参提取方法的比较和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优选苦参中氧化苦参碱的提取工艺。方法比较多种提取工艺。如水煎法、渗滤法、乙醇回流法,应用正交设计筛选苦参碱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成分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最佳工艺为渗滤法。最佳条件是:加10倍量65%乙醇浸泡24 h后渗滤,流速为5 m l/m in,氧化苦参碱含量与提取率均较高。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易行,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