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EBV-DNA检查在不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应用价值,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取16例急性扁桃体炎,14例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例不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标本,用PCR法检测EBV-DNA。结果:2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DNA阳性17例,其中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阳性率达78.5%,不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阳性率高达100%,而急性扁桃体炎16例,阳性率仅25%。结论:PCR法检测EBV-DNA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起确诊作用,且可帮助医生更好认识不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利确定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复杂,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早期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文章分析了一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为急性颈部淋巴结炎的病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检查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8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进行生化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生化指标异常。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易出现心肌、肝功能损害,早期联合治疗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4例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误诊原因,以总结早期确诊本病的经验。方法:对1990年至2000年间收治的4例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虽临床症状各异,但掌握其特点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结论:掌握影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的四大特点,才能减少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加深认识,及早发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功能的损害,及早诊治。方法对4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伴肝功能损害30例(62.5%),经用更昔洛韦、病毒唑、护肝等治疗,治愈40例(83.3%),好转7例(14.6%),自动出院1例(2%)。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较高,提示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常规及时行肝功能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和19例误诊的临床资料,并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例误诊,主要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误诊时间为3~12d,经过1~3次实验室检查确诊。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并且配合实验室检查确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合理的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耳鼻咽喉科或儿科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以发热伴扁桃体炎症的IM就诊较为多见,但以急性鼻窦炎为首发症状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较为罕见,易导致漏诊或误诊。我院近年来收治以急性鼻窦炎为首发症状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5例,现对其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以加强认识,避免误诊及漏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建明 《嘉兴医学》2001,17(3):173-174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后均获得满意疗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无特效治疗,只能一般对症治疗,做好精心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详细了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表现。减少误诊率。方法:对本院2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既有相对集中,也有多样性。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漏诊、误诊,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相似文献   

10.
文献曾报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耳鼻喉科疾病的病例,但是井发扁桃体脓肿者较罕见。本文报告十年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扁桃体脓肿4例。1临床资料自1969-04~1979-04十年间,我科共收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井发扁桃体周围脓肿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15~54岁。2临床特点所有的病人入院前有咽癌2一5天的病史。他们中无1例曾患过扁桃体周围脓肿。例四过去通常每年扁桃体炎发作5次,这些患者中有2例入院前即开始使用青霉素治疗。全部病人都有咽粘膜的充血,除例三外其他的病人都有扁桃体上的传染性单核细胞覆盖物。所有的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探讨其病情被误诊的原因。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主要表现为发热(49例)、咽峡炎(48例)和淋巴结肿大(45例)等。在这5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有32例(61.54%)患儿的病情被误诊,其中有20例(62.5%)患儿的病情被误诊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有6例(18.75%)患儿的病情被误诊为急性肾炎,有4例(12.5%)患儿的病情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有2例(6.25%)患儿的病情被误诊为川畸病。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临床医生在对此病患儿的病情进行诊断时需结合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认真进行分析,若无法确诊,应对其进行多次相关实验室检查,以提高此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增强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对3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误诊原因。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常见症状发热35例,咽峡炎32例,淋巴结肿大32例,肝肿大25例,脾肿大21例;少见症状眼脸浮肿4例,鼻塞、呼吸困难3例;合并心、肝功能受损。14例误诊病例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7例,淋巴结炎、急性胃炎各2例。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误诊,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及合理的实验室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EB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该病在基层医院误诊率极高,我院内科于2004年10月收治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冉亚林 《重庆医学》2012,41(13):1330-1331
目的提高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于该院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9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儿治愈出院,16例患儿好转出院。误诊率为30.43%。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多数预后好。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医证治邓先军,邓德英,秦镜(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单核细胞增多症/中医药疗法;传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以及周围血中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为...  相似文献   

16.
郑雪芳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146-147
目的:探讨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好发于3~7岁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男性高于女性。但通过有效治疗,患儿的热程缩短,咽峡炎改善,眼睑水肿消失,淋巴结和肝脾也明显缩小,白细胞总数降至正常水平,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恢复〈10%的时间明显缩短。对于临床症状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且EBV-VCA-IgM阴性或嗜异凝集实验阴性患者,需进一步做CMV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大多数呈良性状态,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该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该病最佳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69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69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25例伴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感染率36.2%,抗病毒治疗同时规范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P感染者热退时间及异淋恢复正常时间优于单纯EBV感染者。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MP感染,及时、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利于缩短病程,预防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加深认识,以便及早发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心肌损害的情况,及早治疗。方法对4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4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伴心肌损害32例,其中20例行心电图检查,正常8例(40%),异常12例(60%),经用更昔洛韦、病毒唑、营养心肌等治疗,治愈38例(79%),好转7例(14.6%),自动出院1例(2%)。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损害发生率较高,提示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常规及时行心酶谱及心电图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P-stien(E-B)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多见于青少年,15岁~24岁是最高发病年龄。EBV侵入口腔部刺激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殖引起急性咽喉炎等病损,甚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严重的病变。我科于2007年3月收治1例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经积极抗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保肝、能量支持等治疗与护理,17d痊愈出院,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鲍晓红 《中外医疗》2010,29(25):38-38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和临床资料。结果 5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患儿中,20例伴发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35.7%。结论传单可以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已成为主要原因之一,治疗时除选用抗病毒等药物外,还应及时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