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迅速发展起来,并在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汇聚,形成具有特殊意义的“簇群核”,成为城市的标志。但是,高层建筑的大量建造,对城市环境的破坏程度也日趋明显。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簇群核”建设经验的分析和总结,探索城市中心高层建筑密集区的人性化环境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银川市申报联合国人居奖为目标,在综合分析银川市城市人居环境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地人居环境建设中城市建设超前、规划滞后,人居环境的各层次与各组分不够协调,住宅人居环境的改善不平衡,资源支撑问题日益突出等宏观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快历史文化建设、提升城市品位、统一“以人为本”与“以环境为本”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观在城市环境更新整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观出发,探讨“人性化”的环境设计在城市环境更新整治的发展趋势,并总结出“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手法在城市环境更新整治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从“单核”到“多核”——城市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讨“城市核”(中心)的性质和发展,阐述“核的分裂”(建立新城市中心)的观点。就“多核”(多城市中心)的概念、意义和建设展开了论述。借助城市“核”的基本研究,探讨城市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美国高层建筑管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造型,布局、环境与交通方面分析了美国城市中高层超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些特点,并对我国城市高层建筑建设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微粒群算法中引入“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构建出一种改进的小生境微粒群算法.该算法组合了两种方法来实现小生境的思想:第一,采用多种群策略,初始化产生一个没有子微粒群区分的主微粒群D0后,在对D0迭代执行l-best。PSO算法的同时,允许其中动态产生不相同的子微粒群Di(i≥1);第二,子微粒群的产生采用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如果两个个体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给定的极值σdist,则将这两个个体联系起来归入一个聚类簇,当聚类簇中的个体数目达到规定的子微粒群最小规模时形成一个小生境.用这种算法能够产生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小生境,与生物学中地理小生境具有多种形状的事实相符合,也克服了Niche PSO算法只能以某一微粒为中心产生圆形小生境的不足,对3个常用的基本测试函数的测试实验表明,这种改进的小生境微粒群算法在多峰函数寻优中性能优于标准PSO和Niche PSP。  相似文献   

7.
由于气候条件和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许多高层建筑设计表现了更重视自身设计的完善。而忽视了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协调设计.笔者就此问题总结了屋顶庭院、灰空间和室外广场等几种设计方法。以创造高层建筑底部的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8.
结合徐州淮海食品城接待中心设计实例,对如何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交融,在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与空间处理上进行有机结合,以及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合理的城市商业性建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色彩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色彩环境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课题.笔者在对我国古代建筑的色彩构成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城市环境中仿古建筑色彩使用的原则与方法.并对西方城市色彩环境的发展演变及各种建筑流派在色彩运用上的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大树进城”是改善城市环境、加快我国绿化建设速度、提高城市绿化环境质量的一项主要且有效的措施.介绍了国内一些城市实施“大树进城”的背景、作用和原则,对“大树进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大树进城”的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西方文化与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东方文化是当今世界两大主流文化 ,两种文化瑰丽无比而又各具特色。笔者从两种文化中各拈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学范畴—“兴”与“移情” ,来追寻两种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为"字与现代汉语"搞"字有许多相似点与不同处,可比性极强。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是必要和可行的。语义方面,二者均为泛义动词,但各有侧重;语法方面,都主要作动词,但在造句功能和相对位次上存有差异;语用方面,在语体色彩和语言风格上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3.
都市是由 动 和 静 两部分因素组成的一种次序状态 .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对都市里的人们起着潜在的影响 .通过分析街道景观设计中这种构成关系 ,尝试把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活动融入到都市的环境中 .  相似文献   

14.
高技派建筑在20世纪50年代,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的采用与构件的装配化、标准化方面;20世纪70年代则以强调和表现现代工业技术为主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在现代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下开始蜕变,转向改变自身以适应信息时代高技术与高情感相融合的要求,以及更加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城市文脉、生态环保及人类的感情需要等高情感环节上,而成为建筑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与"不能不"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对副词,由于二者均表示双重否定,且形式相仿,意义相近,所以存在着很多混用、误用的现象。文中结合在高中所作的问卷调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将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对这两个词进行同义的研究和描述分析。搞清二者的关系,不但对于辨析同义词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于数量正在激增的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说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思考设计的价值与意义,更加审慎地思考设计对于生活的影响——“慢”生活将有助于形成相对恒定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方式,将帮助我们找到“如何生活是好”的答案,并有助于建立成熟的价值观。倡导“慢”设计将使设计者摆脱“快”生活的裹挟,摆脱框架与套路,自然的流露以及避免设计对大众生活体验的隔断。“慢”设计将为我们解决更多的问题,因为“慢”是通过耐心、慎重和深思熟虑表达对人与世界充满关怀的负责任的创造。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对时代基本和普遍问题的研究,有着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蕴.作为新时代中国最重要的实践与发展,“中国之治”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两论”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辩证统一规律的论述,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与指导意义.以“两论”的哲学视角与高度来审视“中国之治”,有利于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中国之治”,更好地抓住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人才"与"资源"各自词义不同、地位和功能不同,两词不应混为一谈;指出两者组词易生弊端;提出了各就其位的部分组词形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甜"和"sweet"在英汉语中词源、语义的辨析,加深对两词的理解程度,澄清两词在翻译时存在的问题,为两词的互译奠定一定的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20.
"石"与"木"     
徐雯 《饰》2006,(4):7-9
本文围绕“永恒”这一中心,就欧洲的“石艺术”和中国的“木艺术”进行了比较.作了随想式的阐发,并对“石艺术”,“木艺术”的产生原由和文化蕴涵提出点滴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