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必然伴随其"质"--(火用)的传递和转换.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其量守恒,而炯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其量不守恒,因此(火用)必有其独特的传递和转换规律.常规(火用)平衡分析综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以(火用)效率为评价指标,属于静态热力学研究.参照工程(火用)传递评价准则,提出了堋传递系数、(火用)流密...  相似文献   

2.
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必然伴随其"质"--(火用)的传递和转换.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其量守恒,而炯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其量不守恒,因此(火用)必有其独特的传递和转换规律.常规(火用)平衡分析综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以(火用)效率为评价指标,属于静态热力学研究.参照工程(火用)传递评价准则,提出了堋传递系数、(火用)流密度、(火用)损率等评价指标,并针对某台锅炉机组进行了(火用)传递分析,通过与常规的传热及(火用)平衡分析比较,提供了一些新的技术评价信息.  相似文献   

3.
单相逆流换热器温度分布及(火用)传递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借鉴无相变逆流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度的推导方法,导出了无相变换热器中流体及换热管内、外壁的温度分布,并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非平衡热力学理论,以某高压加热器过热段为例,分别求出了换热过程中蒸汽至管外壁和管内壁至给水的传(火用)系数,从(火用)传递的角度分析了无相变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为优化换热器结构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能量与能质寓于同一的客观属体--能,又分别表征能的不同的客观属性.热力学可划分为基础热力学和应用热力学两大类,相应地形成了分别以熵和(火用)为核心的两个热力学参数框架体系.(火用)理论的直接应用是(火用)分析法;其扩展应用是与经济学结合产生的热经济学,与传输学结合产生(火用)传递理论.  相似文献   

5.
直接膨胀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直接膨胀式太阳能热泵的基本工作原理,从热力学理论出发,对直接膨胀式太阳能热泵的循环进行了理论热力分析,提出了系统各主要部件的能量平衡和火用平衡方程,分析了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和火用效率Eη。  相似文献   

6.
根据热力学基本定律,通过实例,从(火用)平衡的角度分析了冷凝式燃气热水锅炉的能量转换利用过程,计算了(火用)效率和热效率,比较了(火用)平衡和热平衡的各项损失.同时指出了冷凝式燃气热水锅炉节能的实质和再次节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工质选择对热力循环系统效率有着重要影响等卡诺定理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问题,将工质吸热后的热力学能火用进一步划分为等熵膨胀火用与等压换热火用,指出可被动力设备直接利用的火用只有工质的等熵膨胀火用。理论推导表明:在等熵膨胀过程中,压缩气体的膨胀功并不能全部转化为有用功(火用),气体膨胀功转化为有用功的效率取决于气体工质的内部压强和气体所处外部环境的压强。气体的内部压强越大、外部环境压强越小,气体膨胀功转化为有用功(火用)的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王华军  王方 《节能技术》2001,19(1):29-30
依据热力学基本定律 ,本文从火用平衡的角度分析了常压锅炉的能量转换利用过程 ,并通过实例计算 ,分析比较了热平衡和火用平衡的各项火用损失。同时指出了常压锅炉节能的主要方向 (减少锅炉内部损失 )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有用能——火用的概念和起源做了简单介绍,并分别概述了化学火用和累积火用的基本理论以及在应用上的意义。指出了当前火用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投入产出火用函数”,并以此对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以及循环能源的转换利用进行了火用分析,得出了只有不断加大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和提高转换过程的火用效率,才能减缓地球火用衰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郑斌  刘俊德  刘凤国 《节能技术》2010,28(4):310-313,318
目前,对于天然气长输管线在门站节流降压过程中,压力能发电等机械功利用的研究比较少,缺乏系统解决方案。文章分析了透平膨胀过程中火用降的构成,从热力学第二定律角度,对管输天然气做功能力,做了理论分析和定量计算,得出了温度火用、压力火用、化学火用的计算方法和透平膨胀输出轴功极限能力的评价因子。结合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的未来要求,从机电一体化角度,提出了该领域基于总能系统理论的多学科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求解热油管道温度场、压力场的基础上,给出了其包括压Yong、压Yong流密度、压Yong传递系数及其常影响因子在内的Yong传递分析指标。对大庆油田某热油管道的应用数值模拟表明:Yong传递分析不仅可对管道输送过程主导势场Yong传递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描述,对温度场、压力场二基本势场的协同作用机制作以合理解释,还提出了诸如增大压力可有效提高输油管道的压Yong传递系数等改进输送过程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输元是组成传递模型的基本单元.提出三类9项输元特性准则.研究确定传热传递、能量转换传递、传质传递三大类8种典型输元的特性准则,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式或表达式,为规范建立基本工程传递模型、简化复杂系统的工程传递分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s of thermo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an analysis is made of the exergy transfer of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Some exergy transfe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derived under constant thermophysical property and uncompressible laminar flow in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process. Taking one‐ and two‐dimension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as examples, respectively, the exergy functions are solved and calculated. Their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ose results from thermodynamic analysis.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Heat Trans Asian Res, 36(2): 66–73, 2007;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 www.interscience. wiley.com ). DOI 10.1002/htj.20146  相似文献   

14.
The energy, exergy and entropy balance methods are used to analyse a double‐stage LiBr‐water absorption heat transformer cycle. An energy balance comparing component energy transfer is used to determine energy calculations. An exergy balance is employed to evaluate exergy destruction, and an entropy balance to verify entropy genera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by the second law exergy and entropy balances indicates that they are consistent in identifying the location and relative significance of key non‐idealities within the system. The results obtained clearly show the influence of irreversibilities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on deterior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th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e second law analysis offers an alternative view of cycle performance and provides an insight that the first law analysis canno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irst law analysis by energy balance method and second law analysis by exergy and entropy balance methods are illustrated quantitatively for the double‐stage absorption heat transformer cycle, and the limitations and 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对于高凝点原油,管线停输后很容易出现凝管现象,确定安全停输时间是保证安全启动的重要条件.原油的储热能力,管道系统向周围土壤传热能力及土壤的温度场分布决定着管线安全停输时间,研究热油管线停输期间温降规律显得尤为重要.利用CFD软件,在非稳态传热条件下,模拟出不同停输时刻管道温度场分布及温降曲线.结果表明:停输初期管内原油自然对流传热强烈,温度下降较快,后期下降缓慢,这种变化趋势和传热方式的变化相对应.当停输21 h时,原油温度降为38 ℃(高于凝点3 ℃),即安全停输时间为21 h.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采用新型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技术的烟水复合回热系统,以600 MW超临界汽轮机组为例,运用热量平衡、火用平衡两种手段进行了节能分析。优化系统设置了空预器烟气旁路,布置高、低压换热器加热给水,设置回收低品位余热的前置空预器。通过定功率全系统热力计算表明,优化系统深度利用锅炉排烟余热,主蒸汽流量减少,供电标准煤耗率减小5.13 g/(k W·h)。优化系统锅炉传热火用损失、回热加热器火用损失减少。机组总火用损失减少,效率提高。工程应用表明,改造后机组实际供电标准煤耗降低了6.78 g/(k W·h)。  相似文献   

17.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法为评价能量转换的"量"和"质"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尺度,比基于第一定律的能分析法更科学、更合理。根据平衡原理,对于一般的回热系统,建立回热系统中各级加热器的平衡方程,经过严谨的数学推理,获得类似于热力系统汽水分布矩阵的通用的损矩阵方程。该损矩阵方程与回热系统中各级加热器的类型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利用该方程可以方便地得出不同机组回热系统的损分布,为较准确的评价热力系统的热经济性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余热的有效利用,建立了有机朗肯循环-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其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分别采用R123、R1234ze、R245fa、R600a、RC318、R141b等六种工质;复叠式制冷系统分别采用R22/R23、R404/R23、R290/R744、R717/R744等四种工质对。选择系统?效率作为性能评价指标,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研究系统运行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分析了系统各部件的?损失,并指出了能量利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有效提高系统性能的建议,为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对系统?效率而言,R141b和R717/R744是最佳工质。系统主要部件按?损失大小依次为凝汽器、膨胀机、高温级冷凝器、发生器、高温级压缩机、低温级蒸发器、蒸发冷凝器。尽可能提高压缩机的等熵效率,优化设计换热器的结构,减小传热温差,才能减少不可逆损失,提高换热器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