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动土作业事故发生的根原因,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采用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研究动土作业中的坍塌事故演化机制,并以长沙某公司天然气管道施工项目“11.11”一般坍塌事故为例,对动土作业的功能耦合过程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影响作业的主要失效链接。结果显示:培训教育落实不力是引起功能改变的主要来源之一;人员防护、施工检查、技术交底等功能的不正常震荡及非线性的耦合共振,影响多项失效功能链接。FRAM可为动土作业过程中的事故致因分析提供技术支持,未来可进一步研究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设备(FPSO)模块吊装作业的安全性,利用专家评判和事故树分析法(FTA)对作业流程进行风险分析。首先,通过统计分析辨识出尽可能多的基本事件,构建事故树模型;其次,引入区间二元语义理论来描述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专家评判观点,同时考虑专家权重和观点间的相似程度2个方面,聚合得到综合性的群体观点;然后,通过Fussell-Vesely重要度排序,辨识出风险等级较高的事件;最后,对南海某油田的FPSO模块吊装过程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该作业流程风险评价等级处于中等和高等之间,设备问题是主要的高风险事件,与事故统计数据一致,验证了该风险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安全与健康》2023,(4):55-56+58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保有量和加油站数量持续增长,对加油站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油站属于带有储存设施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油品易燃易爆,车辆和人员相对密集,其卸油、加油等作业环节中存在油品泄漏、火灾爆炸等风险。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为弥补事故分析法在道路危险品运输事故致因研究方面的缺失,解决传统事故分析方法分析结果不全面、防控措施不具体且针对性较差的问题,引入半定量功能共振事故模型(FRAM),通过定量化功能上下游耦合变异性,阐述事故发生机理同时,找到系统关键功能和关键链路,制定防控措施重点监控。结果表明:基于半定量的FRAM道路危险品运输事故分析方法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找出事故发生的关键功能和关键链路,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有效提高道路危险品运输系统安全性。研究结果可为道路事故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预防铁路危险品运输事故,基于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分析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风险-事故演化机制,进而研究对应控制方法。在建立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风险-事故演化层级网络的基础上,将影响FRAM中输入、前提等属性的风险因素分为人、设施设备、货物、环境和管理5大类;以华东某站氰化钠泄漏事故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匿报危险品种类、违规包装和检查人员失职3个功能模块导致各自功能模块内部变化,并引起功能模块的不正常振荡,通过非线性、动态性耦合作用和功能连接传递,使功能模块间发生非线性耦合共振,导致运输危险品与卸载危险品2个模块之间的连接断裂并超越系统风险-事故临界阈值,宏观层级结构发生阶跃式突变,最终导致事故。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克服FRAM事故分析中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缺陷,提出结合模糊推理技术的Fuzzy FRAM模型。此改进模型基于FRAM识别系统运行状态;依据功能输出要素的时间/精度属性利用Matlab构建2阶模糊推理系统量化功能输出质量;根据通用性能条件(CPC)及功能输入耦合端口构建功能评价体系,针对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信息融合及建模问题,采用模糊证据推理技术,通过模糊信度结构建立、数据处理、信息融合测度后获得功能的风险指数;以既有铁路危险品运输事故为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Fuzzy FRAM模型的评估结果较为精确,是FRAM分析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探究道路旅客运输事故致因,预防事故发生,运用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中的功能模块替换Tropos目标风险框架中的任务节点,提出Tropos-FRAM事故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构建Tropos-FRAM失效功能—事件网络,并分析事故,根据分析结果建立Tropos处理层;以"8·10"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实例验证该方法。结果表明:Tropos-FRAM能弥补原有FRAM模型的不足,从源头深入探究参与者功能模块失效、功能连接失效原因,从而提出更有效的事故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8.
胡燕 《安全》2016,37(10)
通过对卸油台溢流事故分析,阐述卸油台溢流事故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落实岗位责任制,及时消除设备设施缺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主蒸汽管道爆管事故频发,为了找出管道爆裂事故的致因路径,有效预防和控制此类事故发生,以某重大蒸汽管道裂爆事故为例,采用时间和事件序列图(Sequentially Timed Events Plotting, STEP)技术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功能共振分析法(Functional Resonance Analysis Method, FRAM)进行改进,进行事故致因分析并建立屏障措施。结果表明,改进后的FRAM模型可以全面识别功能信息并且定量确定FRAM模型中各功能的变化及耦合关系,减少功能性能变化及潜在耦合变化分析的主观性,找出系统发生共振的功能及失效连接。最后,根据失效连接制定相应屏障措施来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在风险管理程序中,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而风险控制才是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风险控制才能实现降低风险水平的目的,才能体现风险管理的全部意义。跑道运行涉及的人员、设备众多,是航空地面事故的多发环节,因而对跑道事故风险进行控制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在对现有风险控制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风险防御的跑道事故风险控制,构建了跑道事故风险防御体系,指出了风险控制的思想重在事故发生前的预防。从技术研究(从具体的事故影响因素角度出发)和组织支持措施(从机场安全管理全局的角度出发)两方面进行跑道事故风险的控制。最后,对风险防御技术进行了研究。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为预防跑道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机场停机坪作业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停机坪作业具有范围小,保障单位和人员众多等特点,是航空地面事故的多发环节.对停机坪作业存在风险从作业人员、设备和设施、环境、管理等4方面进行识别,然后用AHP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对各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分析,得出各因素风险值,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风险控制措施:1)为作业提供良好的人工条件,如良好灯光照明、整齐设备摆放、清晰标识等;2)引进部分设备设施和采用运筹方式合理安排其运行的方式,来解决设备设施数量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3)对于人员执照管理采取定期检查、抽查,定期复训等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你好:请问冶金企业内的有限空间作业存在哪些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冶金企业内的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1)进入有限空间未执行"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规定。导致人员中毒和窒息。(2)进入有限空间检修前,未进行毒害介质有效隔离,未实行停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深水井喷事故风险管理水平,提出研究深水井喷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从技术、人员、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识别深水井喷事故风险致因因素,建立深水井喷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矩阵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研究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计算不同风险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确定关键风险因素;进一步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划分不同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分析风险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关系,建立深水井喷事故风险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层级1为近邻致因,可直接导致井喷事故的发生;层级2~7为过渡致因,在风险传递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对井喷事故的直接影响较小;而层级8则为本质致因,重视本质致因的改善有利于从根源上降低井喷事故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深水井喷事故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数据稀缺情况下的浮式生产系统(FPSO)油气泄漏重大事故风险评价问题,引入新的层次贝叶斯风险分析(HBA)方法。首先,基于安全屏障和事件树分析,建立FPSO油气泄漏事件序列模型;其次,根据事故先兆数据和贝叶斯推断,对安全屏障的先验分布增加一层估计,得到FPSO油气泄漏连锁事故的发生概率;最后,通过实时更新屏障失效概率,实现对FPSO事故风险的动态定量分析。结果表明:HBA法可以充分利用稀缺数据,并从相关数据中添加先验信息,得到各参数的后验概率,并据此确定,初始的油气泄漏大多会演变为大范围泄漏和小范围火灾。  相似文献   

15.
王雅先  潘琰  张苏 《安全》2021,42(9):39-44
为量化分析建筑电气火灾事故中不安全动作造成的风险,本文运用事故致因"2-4"模型从火源产生、火灾发展、灭火3个环节进行事故直接原因分析;然后将各环节的不安全动作风险后果和发生概率设为随机变量,构建基于蒙特卡罗法的事故人员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估模型,运用Crystal Ball 11.1软件分析模拟3个环节不安全动作风险,并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建筑电气火灾事故人员不安全动作风险预防措施.结果表明:火源产生环节行为风险最大,火灾发展环节行为风险最小;电器产品使用不当,违规存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未按规定维护保养消防器材设施这3种不安全动作对建筑电气火灾行为风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风暴灾害等极端环境下海洋油气作业安全,提出基于扎根理论和决策实验室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DEMATEL-ISM)的事故演化层次研究方法。首先,通过风暴灾害下海洋油气工业重大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探讨事故发生与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特征因素的相关关系;然后,利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开展自下而上的客观归纳,对事故致因因素编码并形成概念和各级范畴;最后,结合DEMATEL-ISM自上而下主观演绎的特性,确定事故的演化层次。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风暴强度、较长的服役年限、较低的自身等级和风暴频繁发生的季节及区域等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风险;事故演化层次中B4和B3等2个层级交互关系具有涌现性的特征,恶劣气象条件和风险意识缺乏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支撑结构受损和水密完整性损失是事故发展的关键节点,平台设施受损是事故演化的必由路径,加强上述因素的管控可有效降低极端灾害下的海洋油气作业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传统安全性定量分析方法不能描述航天器总装这一复杂人-机-环系统的失效数据波动性和非严格逻辑关系的问题,结合生产实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找出影响总装事故的风险因素,即导致事故的事件发生可能性、输入事件对输出事件的影响程度等。在验证调查数据的有效性之后,应用基于模糊数的模糊因果图(FCD),计算某航天器与支架车连接作业的事故风险可能性。提出原因事件重要度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发现,人员注意力和发动机保护罩作用是导致发动机损伤的关键事件。与模糊事故树(FFT)、贝叶斯网络(BN)重要度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模糊重要度计算结果能反映事故发生可能性对原因事件发生可能性值的增减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油气管道抢维修作业过程风险,首次提出风险界面理论。该理论综合考虑因抢维修作业过程中人员、设备、环境交互性频繁导致的风险因素多、演化路径复杂、事故后果严重等特点,在现有风险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将存在不安全行为的人员、不安全状态的设备以及存在风险因素的周围环境抽象为危险能量携带主体,由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以及事故致因理论等得出,风险总是存在于危险能量携带主体的接触界面,即风险总是存在于人员、设备、环境的接触界面。基于风险界面理论,对油气管道抢维修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并建立风险因素鱼骨图。结果表明,该过程所涉危险能量携带主体间交互作用频繁,危险能量释放的概率极大,风险性极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近年来国内电力行业触电事故的统计和对典型触电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本文从管理制度、工作规程、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预防触电事故的典型措施,从而降低作业人员在电气工作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作为石油勘探开发生产过程中的首要环节,物探作业能否顺利完成,对于后续的钻井、采油等环节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物探作业进行安全分析。通过整理发生在石油行业的重特大事故可以总结出,人导致的事故大约占80%~90%,由此可见人的因素在物探作业中的重要性。人因HAZOP是从传统的HAZOP发展而来的,主要分析在关键操作或者维护活动过程中出现人因失误的可能性,从而确定人的因素对于风险的影响。结合事故案例对典型物探作业进行必要的危害辨识,并应用人因HAZOP对部分典型物探作业进行安全分析,重点找出与人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而提出预防和减少物探作业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