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伤寒论》方族及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伤寒论》方族所谓《伤寒论》方族,是指《伤寒论》方以及在其基础上衍生、发展出来的方剂所形成的方剂族群。一首方剂及其衍生方组成一个方族。人们比较熟悉“类方”的概念。“方族”与“类方”不同。类方仅仅表示方剂在结构上属于同一类别;而方族的概念除了表明方剂在结构上  相似文献   

2.
“经方”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而言,与经验方含义不同。自唐宋以降,时方盛行,尊张仲景为医圣者。奉《伤寒论》、《金匮》为医经,其中方剂为经方。如陶弘景《名医别录序》云:“惟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笔者温习仲景著作,于临证中据病情学习投用经方,每获卓效,今录数则。报异于后。 一、鼻鼽  相似文献   

3.
张仲景“合方”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伤寒论》中“合方”的定义、法则、功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合方”是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的方剂加减变化的一种特殊方式。“合方”的功效,并非是所合方剂功效的叠加,而是以病证的病因病机为依据的重新组方。因此,病证的病因病机与所合方剂功效的相合与统一,是“合方”临床应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乌头反半夏”属中药十八反范畴,中医界将其视为配伍禁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就在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与附子条下均指出不宜与半夏同用[1]。但古今医家对此多有异议,用此对药配伍治病者也屡见不鲜,如《金匮要略》赤丸,《千金要方》乌头丸,《张氏医...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期方剂学的萌芽与初步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说时代神农尝百草发现药物,如浆单味药视为单方,那么方剂的出现就很早了。而有明确的文献记载,至迟应在春秋末战略初,剂国“献方”之俗就可说明。以《五十二病方》为主的马五堆医方方,记载了当时方剂按疾病分类、方剂组成、制剂、煎服法、禁忌以及方剂所反映的治法、复方配伍、辩证论治等内容,可以代表战国时期我国方剂学的最初水平。中医理论经典《内经》从具体方剂命名、组成,到方剂配伍原则、临床运用规律,尤其是治法和组方理论,均对中医方剂学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医籍文献浩如烟海,而常苦于雷同者多创新者少;传世方剂何止万千,而常苦于“千方易得,一效难求”,近读“《方药求真》,虽非字字珠玑,却也如同倾听前辈面授,似与名家对晤一堂。大有“必为前人所未言,而为后人所必需”(顾亭林语)之感。  相似文献   

7.
漫谈生脉散     
哈小博 《开卷有益》2006,(11):32-32
生脉散是治疗气阴两虚的常用方剂,原出自金代医家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卷下的“麦门冬”条内,也见于其弟子李东垣之《内外伤辨惑论》一书中.方由人参、麦冬各5分(9克),五味子7粒(6克)三药组成(注:括号中为汤剂常用量).该方在不同医籍中还有别名,如《丹溪心法》称为“生脉汤”、《兰台轨范》称为“生脉饮”等.  相似文献   

8.
病症用药类彝医药古籍是彝医临床组方用药的依据,对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入选《中华医藏》少数民族医药卷的6种病症用药类彝医药古籍所载“病症、药物、方剂、外治法”系统整理。其中,记载病症共有487种,以“风邪染疾”类病症最具有代表性;记载药物2 232味,具有生品鲜用、炮制方法丰富、习用寄生类药物的特点。记载方剂1 516首,具有用法多样、单方较多、醇酒入方、方无定方、量无定量、内外兼用的特点;记载外治法382种,基于彝医对疾病发展和生活规律的认识,分为治根本法、治邪气法、归位法和其它外治法。揭示出《中华医藏》少数民族医药卷所收录的病症用药类彝医药古籍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漫谈归脾汤     
以归脾汤为名的方剂约有4首,其中载于南宋严用和所撰《严氏济生方》(简称《济生方》)中的一首,流传较广。该方主要用于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怔忡”,即心律不齐。明代医家薛己(字立斋)在原方的基础上增加了当归、远志两味药,以加强其养血安神之效,同时扩大了该方的治疗范围。薛氏将此方放入了其所著的《内科摘要》(又名《薛氏医录》、《薛氏内科摘要》)一书中。经后世医家的应用推广,不仅适应范围不断有所扩充,而且流传至今,应用不衰。以此方制成的丸剂,即成药“人参归脾丸”,亦称“归脾丸”。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越南的古医籍《新刊南药神效十科应治》卷七“劳损篇”与中国相关医籍的比较研究发现,在劳损的病因病机、治则等方面,其融合吸收了金元医家李东垣、朱丹溪等的学术思想;在选方用药方面,其所载方剂大都来源于《本草纲目》所记载的取材简便、简单实用、容易普及的民间验方;其通过“原方照录”“原方活用”等“域外接受”形式,促进了中医...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重新编次,而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药89味;《金匮要略》载方205首,药155味[1,2]。仲景所博采或创制的方剂,组方严谨,疗效卓著,故后人尊张仲景为“医圣,”称其书为“方书之祖”。现就仲景方剂药物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咳喘病在内科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患者逢冬必发,反复难愈,证型上亦较复杂,寒热虚实错杂,所以治疗上拘泥一方难免失于片面,故将张仲景《伤寒论》上治咳喘有效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及《韩氏医通上》“三子养亲汤”相互加减做为基础方,经应用于临床,疗效甚佳,现报告  相似文献   

13.
经方配伍研究在中药复方配伍研究中的地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经方的概念“经方”一词最早见于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所收录的刘向父子的《七略》。《七略》中的《方技略》将所涉书籍分为四类 ,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并对其概念有明确论述。如“医经者 ,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 ,以起百病之本 ,死生之分 ,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 ,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 ,本草石之寒温 ,量疾病之浅深 ,假药味之滋 ,因气感之宜 ,辨五苦六辛 ,致水火之剂 ,以通闭解结 ,反之于平。”由此可见 ,当时医经是指中医的基础理论性著作 ,经方则是指利用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方剂的总称。随着时间的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及其用药规律,以期指导临床。[方法]运用文献法对《脾胃论》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其学术思想,并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其所记载的方剂进行系统整理,通过Excel进行中药分类统计,最后分析总结其使用规律。[结果]《脾胃论》主要学术思想为脾胃为元气之本“,火与元气不两立”;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顾护胃气。全篇共记载方剂63首,中药101味。单味中药使用频次,最多的为炙甘草,人参、陈皮次之;从功能分类来看,补气药使用频次最多,其次为解表药与理气药;从药物配伍来看,共有32首方剂中补气药与理气药同用,其中陈皮与炙甘草联用次数高达21次,陈皮与人参20次,陈皮与黄芪15次。[结论]《脾胃论》是李东垣脾胃学术思想之集大成者,其用药组方以补气、升阳、理气为主,重视调达气机。以补气药缓补脾胃之气为多,同用风药以达到升发脾阳、胜湿、开郁之效,并佐以理气药,使其补而不滞,其学术思想及遣方用药特点值得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试论《内经》方剂气味配伍理论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素问》、《灵枢》所载方剂虽仅12方,但其方剂学的水准却是相当高的。方剂是各单味药经过配伍后产生的新的药效组合。由于古人有“方不轻授人”的保守思想,从而影响《内经》后期方剂的发展,直到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总结314首方公之于众,才使方剂配伍有了飞跃,因而被后世称为“群方之祖,众法之宗”。就制方理论而言,张仲景勤求灵素之古训而才有如此成就,因此探讨《内经》方剂气味配伍理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武威汉代医简》与《五十二病方》在药物学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炮制方面“在内容上不及《五十二病方》炮制方法丰富 ,尤其是修治内容较少。但《武威汉代医简》所载药物多要炮制 ,具有普遍性 ,实际要比《五十二病方》进步 ,但较《伤寒杂病论》为原始些” ;制剂方面“与《五十二病方》相比 ,已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 ;在用药方面“《武威汉代医简》与《五十二病方》在药物使用大体上分为内服和外用”[2 3] 。丁铭等专题对《武威汉代医简》中的骨伤方药作了探析 ,指出武威汉代医简中“治创疗伤的首要任务是挽救生命 ,由此积累了诸如治疗金疮止血…  相似文献   

17.
方剂组成结构的相关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君、臣、佐、使”自《内经》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方剂的组方原则。从方剂的临床应用看方剂的组方原则应是“依法制方,以法统方”,“君、臣、佐、使”仅是临床组方过程中一种组成结构形式。这种组成结构与临床方剂的其他组成结构互补为用。以使方剂在临床上能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理解《备急千金要方·消渴第一》中对消渴分类和选方特点,本研究逐一比对宋校本与新雕本《备急千金要方·消渴第一》文字,并核查《小品方》、《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等善本相关内容,通过分析其医论及方剂的差异,发现两版本消渴分类基本一致,即分为:以渴而小便少为临床表现,病机主要是中焦内热的消渴;以小便多于所饮,虚极短气为临床表现,病机是下焦内热、本虚标实的内消;以茎长兴盛、不交精液自出为临床表现,病机也是下焦内热、本虚标实的强中,只是"此病虽稀,甚可畏也"。另外,消渴临床表现百出,兼证多变,需要仔细鉴别。但其总治则是除热止渴;兼虚者,除热补虚;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两版本所选方剂内容相同率均值为85.5%,顺序的相同率仅为8%。宋校本医论逻辑更清楚,医论与方剂的结合更加紧密,而新雕本则保留了更贴近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原貌的线索,文献学研究价值重大。  相似文献   

19.
朝鲜《医林撮要》所载中朝医学交流史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丧鲜内医郑正先撰、杨礼寿校正,成书于16-17世纪时期的《医林撮要》一书,共13卷128门,它引用了大量李朝前期的朝鲜医书及当时已成书的中国医书资料,是一部非常切合临床应用的综合性方书。特别是书中所收载的“中朝质问方”和中朝传习方”中的方剂,若干处与中国宋代医书《仁斋直指方论》等有诸多联系,是中国和朝鲜医学交流过程中的重要记录。但它与记载中朝两国政府官员之间医学质问的傅懋光《医学疑问》毫不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复杂网络软件,探讨敦煌遗书及古医籍中犀角散用药配伍规律体系及方剂相关性研究。方法:检索整理敦煌遗书及清代以前古医籍中出现的同名犀角散方剂,采用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复杂网络方法,确定其方剂中药物配伍规律体系及方剂相关性。结果:将筛选出的226首方剂涉及中药205味进行分析,确定方剂中药物使用频次、关联规则及核心组合,最终重组6首新处方。结论:(1)敦煌遗书及古代医籍中同名犀角散组方主要核心药为犀角、甘草、麦冬、黄芩、升麻、大黄、人参、赤芍药等。(2)《敦煌古医方》犀角散由核心药犀角、黄芩加黄柏、地榆、蜀椒5味药组成。(3)《敦煌古医方》犀角散除蜀椒外的犀角、黄芩、黄柏、地榆4味药均为《圣惠》犀角散,也即《圣济总录》地榆汤的药物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