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于对K30井井下堵塞物质的组分与成因分析,导致K30井欠注原因是注入水含有聚合物和污油,含聚污油造成了注入层堵塞,注水压力升高。针对含聚污油设计了酸化与破胶复配的解堵液,并进行了室内解堵性能评价和解堵工艺设计。该解堵方案现场应用表明,解堵后注入压力下降4 MPa,注水量由85 m~3/d上升到595 m~3/d,增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高压旋转射流与化学剂联合解堵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在国内物理解堵和化学解堵研究的基础上,吸取两种解堵方法的特点和优点,进行了物理和化学联合中解堵试验研究;针对阿南油田的地质特征,分析了造成油层污染和堵塞的主要原因;探讨了高压水旋转射流解堵、化学剂解堵及联合解堵的原理,所用化学解堵剂-HB复合解堵剂的性能,现场施工工艺,现场试验效果及认识。  相似文献   

3.
渤海两油田油井堵塞原因分析及化学解堵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介绍了埕北油田和绥中36-1油田的储层特点及钻完井方式和原油特性,对两油田油井的堵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油井解堵施工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针对有机垢的解堵剂YS-01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化学解堵剂YS-01可以很好地解除埕北油田和绥中36-1油田油井近井地带有机垢堵塞,增产效果十分明显;9口解堵井平均有效期已超过200天,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其成果对于埕北油田和绥中36-1油田相类似油田的油井管理、堵塞原因分析、施工工艺技术研究、解堵剂研制、解堵选井及化学解堵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杏南油田注聚井堵塞情况日益严重、注入压力升高及注聚效果变差的现状,采用杏南油田某区 块聚合物及水样,进行了模拟现场注聚和堵塞的室内实验,得出了注聚井堵塞原因。结果表明,聚合物及机械杂质 是造成储层孔隙堵塞的主要因素,且储层渗透率越低堵塞情况越严重。针对堵塞原因进行了解堵剂配方的室内实 验研究,最终确定出A、B和C3种药剂组合而成的多元降解剂,在优化每种药剂的质量分数、注入排量和注入顺序 的基础上,该解堵剂配方可使储层解堵率达到102.41%~124.77%。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解堵剂施工参数对解堵效果的影响,以解堵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注聚井解堵剂注入顺序及排量优化研究。通过对注入解堵剂的排量和三种主要药剂注入顺序开展岩心实验,获得最佳的施工参数(包括最佳排量和注入顺序),提高解堵效果。结果表明,改变药剂注入顺序,注聚井解堵剂均高于70%;采用有机垢溶蚀剂-聚合物降解剂-固形堵塞物溶蚀剂依次注入顺序时,解堵率最高,解堵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注入组合。对于渗透率300mD岩心,当注入解堵剂排量大于0.1mL/min后,排量对解堵效果影响不大,解堵率均达到90%以上,效果良好,为了加快现场施工进度,缩短周期,宜选用大排量注入;当岩心渗透率为100mD,各排量下的解堵率均低于90%,随排量增大,解堵率递减,此时,为了实现好的解堵效果,选择较低的注入排量为宜。渗透率越高,优化排量下最终获得的解堵效果越好。通过优化解堵剂注入顺序及排量可以进一步改善聚驱解堵效果,为提高解堵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商河油田商三区块注水面临的地层堵塞问题,进行了商三区块储层堵塞机理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进而对酸化解堵增产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注入水水质不合格及注入水与储层的不配伍造成了注入水堵塞地层;储层岩样解堵实验推荐用盐酸+低浓度土酸+多氢酸体系来改善沙二下储层;缩膨剂缩膨效果评价实验表明,缩膨剂能恢复地层的渗透率。矿场试验表明,质量分数为12%盐酸+质量分数为1%氢氟酸+质量分数为5%多氢酸+缩膨剂的复合解堵工艺能明显改善储层,达到注水井增注、油井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渤海注聚井区聚合物堵塞问题,筛选出一种高效复合解聚剂。实验表明,该解聚剂体系具有较低的界面张力和良好的洗油效果,不仅对5 000 mg/L聚合物溶液降解率可达99%以上,而且72 h可完全降解现场含油聚合物垢样。同时,该解聚剂体系具有较高的螯合能力,有助于降解含金属离子的交联聚合物垢样,3 h可完全降解交联聚合物。在渤海某油田注聚采油井的现场解堵应用表明,该解聚剂体系具有明显的提液增油能力,解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属于能量较强的边底水油藏,目前已处于高采出、高含水开采阶段,大量的低产井严重制约了油藏的开发,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储层污染严重,此外固井质量差等原因不同程度的造成了油井的产量的下降。本文针对该油藏储层污染问题进行了综合解堵技术研究,筛选出了三种综合解堵工作液体系,采用将酸液浸泡、近井地带防膨及井筒防蜡三种不同工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趟采用多段塞、多处理液的综合解堵治理新工艺,有利于解除多类型堵塞物,提高了解堵有效率。2010年我院在三工河组油藏采用综合解堵技术现场试验13井次,解堵有效率高,增油效果显著,为彩南油田的增产、上产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鲁克沁油田是一个深层稠油油田,进行常温注清水开发,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但随着油田累计注入量增加,注水压力已接近地面系统压力,水井欠注目趋严重,采用常规酸化进行降压增注有效期短,经济性差。本文针对稠油水井堵塞机理研究,提出了生物解堵工艺,通过应用,效果显著,为稠油油田水井降压增注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思路,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坪北油田属特低渗透油田,地层压力低、地层温度低,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因地层近井地带堵塞引起的油井产能下降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油井稳产。通过对可能导致油层堵塞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大量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出了适合特低渗透油田的解堵液配方。现场应用表明,本解堵技术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结合扫描电镜、能谱法以及堵塞物形成动态评价、微观可视化、长岩心驱替等实验,进行了注聚油田残酸对储层伤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残酸对储层的伤害主要是由于聚合物分子链以残酸中Al3+、Fe3+ 等高价阳离子为交联点,通过聚合物侧基中的羧酸根和高价阳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形成交联网状弹性胶状物,且交联程度随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生成的弹性胶状物堵塞孔喉边缘和凹坑部位,使孔喉直径逐渐变小,流动过程中包裹缠绕地层微粒、碳酸盐沉淀物等,形成复合堵塞物胶团,造成深部堵塞。长岩心驱替实验表明,残酸对岩心渗透率伤害率高达6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注聚油田解堵液体系研发和解堵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东辛油区应用XDS-1体膨型无机堵剂及配套钻塞技术进行封堵改层,以解决部分侧钻井内通径小、水泥浆封堵强度高,凝同时间短、钻塞丁作量大等予盾.与水泥浆相比,该堵剂配比浓度更低,节省材料费用,粒度细,溶液流动性和可泵性好.  相似文献   

13.
长庆油田某区块非均质性较强,地层中有大孔道、微裂缝和高渗透条带,在实施天然气驱过程中气窜风险较高,而传统聚合物微球吸水膨胀速率快,易剪切破碎,封堵强度低。针对这些缺点,通过引入激活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延时膨胀聚合物微球,并采用激光粒度仪、偏光显微镜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室内实验,系统评价了延时膨胀聚合物微球的抗温性、抗盐性、溶胀性、稳定性和天然气封堵性。结果表明,延时膨胀聚合物微球抗温85 ℃,抗盐100 000 mg/L,延时7 d膨胀,粒径扩大倍数达到5.5,并长期保持稳定,稳定性大于6个月,封堵率大于92.0%,可用于地层深部微裂缝和高渗条带的封堵作业。  相似文献   

14.
准葛尔盆地南缘深层气藏埋藏深,具有高温高压、非均质性较强等特点,采用暂堵转向分层分段改造工艺实现了高效改造,提高了储集层动用程度。开展了140~180 ℃高温条件下暂堵剂对裂缝和炮眼的封堵实验研究,针对性评价了5种暂堵材料的降解速率和承压能力。结果表明,常用的暂堵材料在高温下会软化,在驱替压差下易随携带液流动,导致暂堵段承压能力下降,失去封堵效果。优选了在180 ℃下承压能力达30.00 MPa的暂堵材料,现场应用结果显示采用暂堵剂后产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套管振动取土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发展,灌注桩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关于灌注桩护壁套管高频振动贯入机理,特别是套管贯入引起的土塞效应有待于深入的研究。全面介绍了护壁套管高频振动贯入全过程的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模型的建立过程,对套管振动贯入过程中土塞效应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套管高频振动贯入过程中土塞底部土体被挤密,产生土拱效应,导致内侧摩阻力显著增加;外侧摩阻力沿管长由上向下发挥,呈逐渐增大趋势;管端处土塞的土拱效应最为显著,且随贯入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强;高频振动贯入过程中剪切面土体在反复剪切作用下,土体强度和胶结力降低,导致土塞处于不完全闭塞程度,贯入阻力也比其他贯入方式的阻力要小;内侧摩阻力随振动频率增大而减小,当振动频率达到一定值之后,振动频率对内侧摩阻力的影响不明显;内侧摩阻力随套管外径增大而逐渐减小;砂土中内侧摩阻力相较于粘土大,且随密实度增大而减小。同时,对套管振动贯入过程中土塞阻力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简化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小集油田官979断块"双高"开发阶段地质及剩余油分布特点,研究了耐高温的连续凝胶及SMG微球凝胶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实验所优选的HPAM与交联剂KN所形成的凝胶在113℃下可以长期稳定,黏度基本保持不变,达到100 000mPa·s,且在渗透率为3.0μm2的岩心中的残余阻力系数可以达到20以上,具有很好的封堵性能。SMG微球在120℃下可以稳定存在,且高温溶胀后粒径明显变大,可以对高渗管产生封堵,使后续注入液转向低渗层,从而提高采收率。将优选出的适用于高温油藏的KN高温连续凝胶及SMG微球凝胶开展大剂量深部调驱试验,并对层系、井网、注入体积、段塞结构等进行研究优化,结合现场及时的优化调整,整个断块实施大剂量深部调驱后注水指标和开发效果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截止到2013年6月,14口调驱受益油井,见效13口,纯增油9 500t。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过程中等黏度含聚污水配制聚合物体系的可行性,通过配制等黏度的驱油体系,对体系的黏度和抗剪切性能、黏弹性、稳定性、分子线团尺寸等性能参数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注入能力和驱油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相同黏度下聚合物性能、注入能力和驱油效果随着体系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变好;含聚污水配制稀释聚合物在大庆油田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针对大庆油田二类油层,通过计算实验时间减少比例、采收率提升比例、聚合物用量增量得到龙虎泡清水配制,含聚430mg/L污水稀释聚合物体系(qw3体系)具有良好的驱油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注聚井堵塞机理的研究,以环氧氯丙烷和多乙烯多胺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新型注聚井化学增注剂ZM-1,确定反应物投料比(n(二乙烯三胺)/n(环氧氯丙烷)=2.5∶1.0),反应温度为60 ℃,反应时间为6h。通过室内岩心模拟实验对注聚井化学增注剂ZM-1的解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ZM-1型注聚井化学增注剂对于大庆油田注聚井解堵增注具有显著效果,解堵率可达到9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