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索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技术,在预防接种门诊空间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应用GPS测定预防接种门诊地理位置,Excel 2003建立属性数据库,Map Info通用工具软件建立面向预防接种门诊空间信息管理数据库.结果 该数据库可以实现对预防接种门诊数据的管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等功能.结论 利用GIS和GPS技术建立预防接种门诊空间信息管理数据库,可以实现预防接种门诊的信息化管理,并为合理规划预防接种门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预防接种门诊资料管理是预防接种门诊软件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寿光市根据全省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一套预防接种资料管理方法,获得了广大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预防接种资料管理是基层预防接种人员反映最多、最繁琐的工作之一。为使种类繁多的预防接种资料条理化,易于接种人员掌握,接种门诊固定专人负责资料整理工作,将接种资料分为八大类,并要求对以上八类资料分别用8个档案盒存放,根据要求及时整理。年底对资料进行分类装订和归档。  相似文献   

3.
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合理规划和管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社区预防接种门诊是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基层服务网点,是免疫规划网络建设的一个环节,合理设置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对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和减少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抽查的方法,调查32个预防接种点和整合后22个预防接种点0-4儿童"六苗"接种率情况.结果 整合后22个预防接种点和原来32个接种点"六苗"接种率(p>0.05)无差别,且接种点越多多人份疫苗损耗系数越大(P<0.05).结论 合理设置预防接种点不但能节省卫生资源,而且还有利于街道预防保健所的管理,对稳定基层计划免疫队伍起着一定的作用,还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滕州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做法和体会,分析了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效果,为提高预防接种质量,确保接种安全,进一步控制传染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坡头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开始探索应用人性化服务模式,通过提供优质的预防接种服务,及时满足群众需求等方面问题。调查显示,近3年我院辖区一类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无接种纠纷发生,未接到一起因预防接种引起的投诉,连续多年无注射疫苗引起传染病发生。以下是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一种适合基层预防接种门诊使用的冷链设备监测系统。方法:通过部署于各预防接种门诊的监测终端.利用GPRS移动网络将监测数据提交到市冷链设备监测管理平台,各级主管部门和预防接种门诊通过互联网访问该平台进行日常查询与管理。结果:通过监测终端结合管理平台的方式对冷链设备的温度、电源以及终端自身状态进行监测.对异常情况进行现场、短信、色标、邮件等多重报警,为预防接种门诊的冷链设备建立了一个多层级监测保障体系。结论:本系统性能稳定、监测全面,实现了预防接种门诊冷链设备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且系统具有投入小、安装便捷、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维护简单等特点,十分适合类似预防接种门诊的基层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7.
郭新涛        张钧  杨威      邹卓璋        吴俊杰  张国太 《现代预防医学》2021,(17):3172-3175
目的 探讨门诊为缩短疫苗接种总时长所需要的服务台数量优化方案。方法 统计苏州市某10家半日接种量在201~250人次门诊一周的预防接种记录数据,构建门诊服务系统排队论模型,分析预检、登记、接种环节服务台的运行状况,通过优化各环节服务台数量缩短疫苗接种流程总时长,并提出半日接种量不同的门诊改进方案。结果 各门诊预检、登记、接种环节1min内受种者到达数量服从参数不同的泊松分布、服务台平均服务人次服从参数不同的负指数分布,通过模型计算得出这些门诊预检、登记、接种环节的服务台最佳配置数量分别为1台、4台和5台,单人平均接种流程总时长为8.86~11.72min,与原有配置相比,不同门诊降低幅度在30.8%~57.5%。结论 苏州市半日接种量为201~250人次的门诊各环节最佳的服务台配置数量为1台预检、4台登记、5台接种。门诊可通过调整各个环节的服务台数量,大幅减少接种流程时长和服务强度,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分布宽度(RDW)与新生儿黄疸的相关性。方法用确诊新生儿黄疸的黄疸组和黄疸消失后的痊愈组所测出的MCV和RDW值与足月的新生儿正常组的MCV和RDW值,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另在黄疸组中,总胆红素浓度由低至高分成四组,总胆红素在30~130μmol/L的为B组,131~230μmol/L的为C组,231~330μmol/L的为D组,331~430μmol/L的为E组,分别检测MCV和RDW与正常组(A组)的MCV和RDW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黄疸组与正常组的MCV和RDW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痊愈组与正常组的MCV和RDW值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总胆红素浓度四个组中,RDW值的变化与总胆红素浓度的相关系数r=0.891,MCV值的变化与总胆红素浓度的相关系数r=0.872,B组的MCV和A组的MCV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C、D、E组的MCV和A组的MCV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B、C、D、E组的RDW与A组的RDW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中,红细胞的MCV和RDW值均增高,表明新生儿黄疸时红细胞体积增大,异质性增加,提示黄疸为溶血性黄疸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细菌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和体积分布宽度(NDW)的变化和意义。方法以136例临床确诊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为病例组,11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与体积分布宽度(NDW)。结果病例组的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与体积分布宽度(NDW)分别为148.24±7.35、15.24±1.27,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的139.21±4.99、13.47±0.7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这种差异也见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不明显的感染患者。结论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和体积分布宽度(NDW)可以成为临床诊断急性细菌性感染新的敏感的辅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伴扁桃体肥大的睡眠呼吸障碍患儿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伴扁桃体肥大的睡眠呼吸障碍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检查的60例非扁桃体肥大的睡眠呼吸障碍患儿(因鼻骨骨折、先天性鳃裂瘘管及外耳道异物等疾病入院者)为对照组,患儿的腺样体经鼻内镜检查,扁桃体常规目测确诊;选取同期在该院检查的6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组。比较3组儿童血常规各项指标,分析伴扁桃体肥大的睡眠呼吸障碍与MPV、PDW的关系。结果3组儿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SD值、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等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MPV[(9.46±1.32)fl]和PDW[(14.59±0.22)fl]水平低于对照组[(10.44±1.50)fl、(15.22±0.48)fl]和健康组[(10.69±1.32)fl、(16.25±0.51)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265、234.556,均P<0.05)。经过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发现,MPV、PDW与扁桃体肥大等级均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MPV、PDW联合检测在睡眠呼吸障患儿扁桃体肥大诊断评估中的ROC曲线线下面积(AUC)为0.935,特异度为92.50%,灵敏度为95.00%。结论睡眠呼吸障碍儿童扁桃体肥大的发生与MPV、PDW存在一定关系,MPV、PDW可作为判断该病的指标。伴扁桃体肥大的睡眠呼吸障碍患儿MPV、PDW水平变化可能是机体对血液高凝状态的对抗代偿机制,MPV、PDW可作为评价伴扁桃体肥大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严重程度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2010年茌平县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空间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利用2010年茌平县手足口病资料计算出手足口病发病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10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0年茌平县手足口病发病率存在空间自相关。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Ⅰ=0.38,Z=2.46,P=0.01〈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温陈乡、信发街道办事处、振兴街道办事处具有一定的聚集性。[结论]2010年茌平县手足口病空间分布不是随机分布,而是具有一定的聚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乙脑空间分布存在地区差异和聚集性,传统统计模型处理这类数据存在缺陷,探讨多水平MMMC模型应用的可行性,为复杂空间数据建模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对2004~2007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乙脑分布数据分别采用传统统计模型、多水平模型、多水平MMMC模型分析,比较模型拟合结果。结果多水平MMMC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分离的区域效应和近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稻种植面积比例、生猪出栏数、农村人口比例对乙脑地区分布有影响(P0.05)。结论多水平MMMC模型可以分离和比较疾病空间分布的区域效应和近邻效应,探索疾病分布地区差异和聚集性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江苏省2003-2009年乙肝疫情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影响乙肝流行的因素,为乙肝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江苏省2003-2009年乙肝发病数据库,应用GIS对乙肝疫情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时空聚类分析及趋势面分析.结果 全局自相关结果显示从整体研究区域来看江苏省乙肝发病呈集聚性分布;乙肝高发地区集聚于中部及西南部地区,其中2004-2006年乙肝疫情以南京市为中心,包含28个县区,呈高度聚集;建立乙肝发病趋势面分析图,2003-2009年江苏省乙肝发病在东西方向呈微弱的倒U形分布趋势,而从南向北方向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 江苏省乙肝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应根据乙肝发病空间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多元分类分析和通路分析法研究了江苏省不同地区平均活产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0年来平均活产数均是苏南低于苏北,但两地差距逐年缩小。苏南地区初婚年龄推迟1岁平均减少0.27个活产,而苏北地区可减少0.40个活产。文化水平对于平均活产数的作用也是苏北地区明显,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苏南苏北均有初婚年龄提早及平均活产数增加的现象,苏北地区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深入探讨江苏省各县(市)2003~2009年伤寒、副伤寒疫情空间流行规律,根据地理信息及发病人数建立预测模型,为伤寒、副伤寒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江苏省各县(市)2003~2009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数据库,绘制历年疫情分布图,对发病人数进行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应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空间回归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小学、幼儿园新生麻疹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学校、托幼机构麻疹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深圳市67所幼儿园和55所小学作为调查单位,采用调查表收集学生的预防接种信息,同时核对预防接种证。结果深圳市入学、入园新生1剂次和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率分别为86.2%和60.4%。影响学生麻疹2剂次接种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类别(小学/幼儿园)、学校属性(公立/私立)、学生年龄、户籍、父亲及母亲的文化程度和地区差别。结论深圳市入学学生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率不高。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应联合加强对入学、入园新生预防接种证的查验,通过对父母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免疫接种的机会,最终提高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安徽某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用药状况进行分析,寻找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方法通过现场机构调查法,对安徽省某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门诊登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村卫生室抗生素、激素、注射使用率高于乡镇卫生院;(2)干预乡镇干预期间抗生素、激素、注射使用率高于干预前期;(3)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不同疾病类型的药物使用有差异。结论项目地区该阶段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村卫生室比乡镇卫生院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福州市计划免疫服务形式的基本情况,为建设规范化门诊、计划免疫体制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各地经济水平对全市14个区、县(市)191个乡、镇(街道)的接种服务形式与接种率进行调查。[结果]经济发达的Ⅰ类地区,接种形式以接种门诊为主,接种周期短;经济中等发达的Ⅱ类地区,以接种门诊为主,4种接种周期较为平均;经济欠发达的Ⅲ类地区,以上门接种为主,接种周期长。5种疫苗的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均为Ⅰ类地区高于Ⅱ、Ⅲ类地区。[结论]经济水平的不同影响了计划免疫服务形式与接种率水平,必须建设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提高疫苗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空间点模式分析中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借鉴经典统计学中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思想和犯罪学中犯罪事件的描述性分析方法,提出了空间点模式分析中描述离散趋势的常用统计指标,并以2001~2006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的急性血吸虫病例为例,介绍其应用价值。结果获得了空间点模式分析中描述离散趋势的常用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应用条件及应用价值。结论空间点模式分析中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可以作为经典统计学统计描述的有利补充,二者结合能更完整地描述空间数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14-2018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九龙坡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时空自相关统计量对重庆市九龙坡区2014-2018年报告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4-2018年九龙坡区累计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1起,以未分级为主(73.24%);发生场所全部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54.93%);3-6月、10-12月季节性高发;事件的传染病病种主要为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和水痘。九龙坡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经时间序列arima模型拟合,ma1=-0.8627(95%CI:[-1.030,-0.695]),sar1=0.430(95%CI:[0.212,0.648]),有统计学意义。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九龙坡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局Moran’s I指数0.334(P<0.05),其中谢家湾街道(局部Moran’s I 1.598,P<0.01)、石坪桥街道(局部Moran’s I 1.238,P<0.01)和石桥铺街道(moran.plot影响显著性测量cov.r=1.382,影响显著)存在显著的高-高空间聚集模式。结论重庆市九龙坡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为主要场所,发生水平呈现长期上升趋势、双峰形态的季节性高发以及显著的高发聚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