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利用空间分辨率优于10 m的影像为数据源,提取了广西1960、1973、1989、2001、2008、2018年共6个时期的大陆海岸线信息,综合分析了人类活动背景下广西大陆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1960—2018年广西大陆海岸线变化剧烈,总长度以1989年为节点呈现先减后增的态势,整体上共缩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近50年来海岸线变迁的规律及其环境效应。【方法】以北海市1955—2004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并结合野外调查。【结果】南流江三角洲河口区沿岸海岸线变化最大。海岸线长度除1977—1988年略有增加外,整体上呈递减趋势,1998年至2004年变化减缓。北海市海岸线变化的环境效应表现为引起冲淤变化。【结论】海岸线变迁主要是受围海工程影响,海岸的自然侵蚀、淤积作用不明显,海岸线变化总体上是趋于平直,长度减少。环境效应变化较明显的是南流江三角州河口区河道改道导致河道自然冲刷拓宽、部分江心岛受到冲刷侵蚀;人工堤坝保护了海岸,但滩涂可能遭受侵蚀影响,或海浪翻腾沙滩底部影响了沙滩质量。  相似文献   

3.
4.
上海市1985-2000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1985年和2000年2期TM/ETM 遥感数据,运用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数量模型,全面分析上海市城区和全市内陆部分的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阐明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特点,揭示了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5.
分析黑岱沟矿区、哈尔乌素矿区2000—2020年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特征,掌握生态环境质量改变诱因,为矿区进一步的生态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筛选出2000—2020年8月的共21期Landsat遥感影像,去除有云像元,掩膜水体信息,得到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作为绿度指标、湿度(wet, WET)作为湿度指标、热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作为热度指标、干度(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ding and soil index, NDSI)作为干度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从而对2000—2020年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20年矿区扰动区及恢复区RSEI指数呈前期略有下降,后期整体上升状态。21年来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经历恶化-恢复-稳定的发展趋势,其中2000—2010年...  相似文献   

6.
基于遥感测量的海岸线变化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较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对影像的空间数据进行挖掘,解译出不同时期的海岸线;在盐城沿海选择12个断面,定量地获取海岸线信息,计算海岸的淤蚀形态和速率变化;分析典型岸段人类活动对海岸线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研究区域海岸线形态平直化程度加剧,2007—2009年海岸线平直情况突出,长度缩短近40km;2009—2010年海岸线平直化有所减缓.盐城海岸线年平均淤长速率在44~100m.射阳河口北部海岸线变化很小,南部淤长比较明显(其中水龙港—川东港口海岸年淤长速率达到278m).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四川省极端降水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充分了解极端降水的变化规律对管理和减轻极端降水所造成的损失有重要意义.?利用四川省2007—2020年145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选择了6个极端降水指数分析四川省极端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各极端降水指数数值在川东北和盆地西部地区最大,其变化趋势也...  相似文献   

8.
黄河流域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承担着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一直以来都是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交互作用强烈的地区。以黄河流域(陕西段)为研究区域,基于多源数据,对其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重心迁移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PLUS模型对2030年土地利用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1990—2020年黄河流域(陕西段)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主要是旱地、林地、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存在与其他地类间的相互流动。2)研究期内黄河流域(陕西段)各土地利用类型重心迁移轨迹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且过程中普遍存在往复和折返的运动轨迹。3)1990—2020年黄河流域(陕西段)不同功能土地利用类型间存在一定的分布和转化规律,关中地区生活建设用地扩张明显,陕北地区以生态保育用地和粮食生产用地相互转化为主。4)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黄河流域(陕西段)仍会以城镇化建设为重;林草地等生态价值明显的地类面积下降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0—2020年福建省及各地市茶叶生产数据,运用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模型(LMDI)、重心模型、灰色关联法等方法,实证分析福建省茶叶生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福建省茶叶生产发展较快,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并初步形成了以南平市、宁德市和泉州市3个地级市为主产区,以三明市、龙岩市、漳州市和福州市为次要产区的模式;(2)种植面积增长是总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并贡献了总产量增长的261.33 kt,单产仅贡献了141.87 kt;(3)福建省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长经历了3个阶段,重心迁移方向为东北—西南—东北,迁移速度经历了慢—快—慢3个模式;(4)福建省茶叶总产量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茶叶种植面积、单产、农用机械总动力等关联度较高,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关联度较低,说明福建省茶叶种植已经更加注重绿色高效地生产.优化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水平等可促进福建省茶叶种植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河口地区作为海陆相互作用的集中地带,由于经济发达、通航便利、人口密集及资源丰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我国辽河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海岸线为研究对象,以1987、1997、2007和2017年共4期Landsat系列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对4个河口海岸线采用半自动方法,进行精确的遥感提取,对比分析近30年来这4个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水体透明度的遥感监测方法,并在钱塘江入海口水体的时空变化监测中应用.利用EXP(TM1/TM3)模型来提取水体透明度(DDD)信息.通过6个感兴趣区域的SDD均值对比分析发现,在1984-1997-2000年间,该水域的水体透明度都呈下降趋势.用对2000年SDD图像划剖面的方法,来研究水体的空间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从西到东,水体透明度大体上呈下降趋势.基于TM影像,尝试着从土地利用和围垦的角度来探讨水体透明度这种时空变化的原因,从而为钱塘江的河口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杭州湾北岸地处上海市最南端,是我国滨海湿地集中分布区域之一.受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复合影响,该区域湿地资源的数量和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湿地生态系统受到威胁.选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以1hm2以上湿地斑块作为基本评价单元,选择城镇化水平、化工水污染风险、外来湿地植物入侵及海岸侵蚀4种主要评价指标,基于3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分析和评价杭州湾北岸湿地受威胁现状.结果表明:(1)杭州湾北岸湿地90%以上受威胁程度处于中低等水平;(2)威胁等级极高的湿地斑块数量不多但分布集中,主要分布于杭州湾北岸金山区滨海淤泥质地带;(3)遥感和GIS技术结合可有效用于湿地空间威胁性分析,其结果可为杭州湾北岸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锡林河流域近15年植被空间结构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1985年与1999年TM遥感影像,通过地面详查,对锡林河流域植被类型及空间结构在近15年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过度放牧与草原垦殖,锡林河流域各植物群落类型面积在近15年发生了变化。1999年与1985年相比,羊草、大针茅、旱中生杂类草草原与大针茅、羊草、中旱生杂类草草原,分别减少了20.17%与28.4%,冷蒿草原面积增加了46.6%,草原植被开垦的面积增加了34.8%,总体上,锡林河流域草原植被呈明显退化受损态势。  相似文献   

14.
地面沉降的GPS监测及其基于GIS的时空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阴市地面沉降研究为例,讨论了地面沉降的GPS监测技术,测量结果能够满足地面沉降监测的精度要求。并着重探讨了利用GIS处理GPS监测数据进行地面沉降时空规律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干旱的定量识别与监测,它是利用遥感方法获得的一个衡量地表植被生长状态以及植被覆盖度的指标。因此在气象干旱背景下,对干旱时段的NDVI进行计算,建立玉米干旱风险诊断模型,通过作物对干旱的响应表征农业干旱的风险。本文在气象干旱条件下,从玉米对干旱的响应出发,利用NDVI建立玉米干旱风险诊断模型,评估了研究区典型干旱年内典型干旱时段玉米的干旱风险。利用K-Means法将玉米干旱风险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以及高风险3类,运用GIS与RS手段绘制了玉米干旱风险等级图,并对玉米干旱风险的时空格局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干旱风险时间变化规律上,由于土壤水的影响,玉米干旱风险不能完全与典型干旱年内典型干旱时段的降水距平百分率成反比;从玉米干旱风险空间分布特征来说,受纬度、海拔高度以及防旱抗旱能力的影响,干旱风险表现为南北差异明显。研究玉米干旱风险的时空动态格局,能够为政府部门和田间管理者掌握干旱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因地制宜地制定防御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空间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信息技术,近年来在自治区气象领域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长足的应用.从自治区遥感事业的建设发展、技术应用、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对GIS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并从遥感和GIS技术发展的角度对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其应用于气象信息系统建设的一般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给...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基于 RS、GIS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整套工作程序和技术路线 ,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专题制图 ,工程可行性分析及评价 ,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该分析体系对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更具现实意义 .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字正射影像,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宏观描述和微观定量分析研究。首先提取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从总体上研究广州市各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然后利用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状况,构造土地利用的空间位置转换和数量变化模型对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位置转移进行定量评价,最后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来分析广州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程度,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评份。结果表明:广州市地类变化绝对量大,并以一级地类内部转换为主;耕地减少较快,可调整地类大幅度增多。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与RS的城市绿化环境效益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万分之一彩红外航空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以ArcGIS和ERDAS为主要研究工具,对宁波市的城市绿化生态环境效益及其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道路的绿化系统具有不同的相对环境效益;宁波市城市绿化生态环境效益分布不均;相对绿化环境效益与绿化覆盖率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丰富了城市绿化评价指标,为城市绿化系统的设计,特别是为不同环境要求的功能区绿化系统设计、城市绿化群落布局的合理性评价和城市绿化规划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开展广西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为广西开展石漠化生态恢复重建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美国Thematic Mapper(TM)和国产环境减灾卫星HJ遥感数据,结合实地调查采样数据,在分析石漠化遥感光谱特征的基础上,以植被覆盖状况作为石漠化评价指标,采用框式分类方法对广西1988时相、2002时相、2007时相、2015时相4个时相石漠化状况进行等级制图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结果】2002时相广西石漠化面积最大,1988时相次之,2015时相最小。近30年来,广西石漠化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即1988—2002年呈增加趋势,2002—2015年呈逐渐减少趋势,石漠化程度得到控制。其中,1988时相,广西的喀斯特地区中部石漠化比较严重;2002时相,中部石漠化得到改善,西部加重;2007时相,西部石漠化得到改善,中东部加重;2015时相,全区石漠化得到全面的改善,呈现重度转中度、中度转轻度、轻度转潜在石漠化的良好态势。【结论】植被覆盖是衡量石漠化程度的有效标志,TM和HJ数据可较好的监测大范围石漠化时空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